「當代貝多芬」克日什託夫·潘德列茨基病逝 生前曾多次來中國演出

2020-12-23 騰訊網

當地時間3月29日,被譽為「當代貝多芬」的當代世界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克日什託夫·潘德列茨基在波蘭克拉科夫病逝,終年86歲。

波蘭文化部在一條推文中說:「在經歷了長期的、嚴重的疾病後,波蘭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世界古典音樂領域的權威克日什託夫·潘德列茨基去世了。」

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常客

波蘭作曲家克日什託夫·潘德列茨基是享譽國際的作曲家。從北京國際音樂節創辦起,他就成為了音樂節的常客。1998年潘德列茨基獲得第一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年度藝術家」榮譽。自第二屆起被音樂節聘為顧問委員會委員,潘德列茨基的身影就經常出現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他的作品也經常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上演。潘德列茨基2001年就在北京國際音樂節指揮中國愛樂樂團。2002年6月,潘德列茨基邀請中國愛樂樂團赴波多黎各參加卡薩爾斯音樂節,並指揮中國愛樂演出。潘德列茨基的《第八交響曲》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委約,2007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首演。潘德列茨基的第六交響曲叫《中國詩歌》,北京國際音樂節、廣州交響樂團和德國德勒斯登愛樂樂團聯合委約創作,以李白、陸遊、李清照等人的詩詞英文翻譯版創作,2017年9月25日,《中國詩歌》在廣州星海音樂廳由余隆指揮廣州交響樂團在星海音樂廳全本全球首演。潘德列茨基曾在2013年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說:「1997年開始,這些年我常常往來中國。現在的中國與當年完全不同,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古典音樂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北京國際音樂節是推動中國古典音樂發展的重要力量。」

85歲高齡曾赴國家大劇院演出

為了紀念北京新年音樂會舉辦21周年這個重要的時刻,「2017年北京新年音樂會」暨「第21屆人民大會堂·北京新年音樂會」邀請到潘德列茨基及波蘭貝多芬藝術節交響樂團為中國觀眾獻上一臺交響音樂會。2018年10月,「安妮-索菲·穆特與波蘭華沙交響樂團致敬大師潘德列茨基85歲生日暨波蘭重獲獨立100年紀念音樂會」還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音樂會上,穆特獨奏潘德列茨基創作的《弗利亞舞曲》,並和樂團一起演奏潘德列茨基《第二小提琴協奏曲「變形」》。潘德列茨基本人也親自指揮波蘭華沙交響樂團為觀眾帶來了德沃夏克的《第七交響曲》。

潘德列茨基1933年11月23日生于波蘭東南部克拉科夫附近的德比卡。他是20世紀先鋒派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是微分音樂,但是從1970年代末期起,他轉向了保守的、帶有浪漫主義特徵的風格。他開始往回走,並說,「我對自己前半生的作品開始有點懷疑。」

英國《衛報》曾經稱他為波蘭在世的最為大的作曲家。從他的成名作《廣島受難者輓歌》到後來的《聖路加受難曲》《第二交響曲「聖誕」》《第七交響曲「耶路撒冷七道門」》《第二小提琴協奏曲「變形」》等,潘德列茨基的每一首作品都包含著對人生與自然的深沉思索。

在大眾領域,潘德列茨基因為電影配樂而聞名,包括威廉•弗裡德金的《驅魔人》、庫布裡克的《閃靈》、大衛•林奇的《狂野的心》等。他的音樂曾經四次獲得葛萊美獎,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獲得最佳合唱表演。近些年,潘德列茨基的作品也成了中國多個交響樂團常演的作品。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倫兵 田婉婷

編輯/賀夢禹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長沙交響樂團「貝多芬音樂季」第二場演出奏響
    10月8日晚,長沙交響樂團「貝多芬音樂季」第二場演出在長沙音樂廳舉行。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常任指揮範燾執棒。巴黎斯克裡亞賓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獲得者薛穎佳擔任獨奏。紅網時刻10月8日訊(記者 夏君香 通訊員 李佳蔚 攝影 朱寒冰)繼9月29日「貝多芬音樂季」首場演出帶來一場跨越250年的浪漫,今晚,長沙交響樂團「貝多芬音樂季」第二場演出再次在長沙音樂廳奏響唯美旋律。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第三板塊 亮點搶先看(下)16:00-24:00主持人:周婕、洪韻
  • 港星蘇杏璇病逝 去年曾獲金像獎最佳女配
    蘇杏璇因糖尿病引至併發症病逝,享年六十一歲。 她在彌留之際,夫婿許成彪一直陪伴在側,而篤信佛教的蘇杏璇生前佛教的姐妹亦在醫院為她誦經祈福。蘇杏璇因糖尿病引至併發症病逝,享年六十一歲。 她在彌留之際,夫婿許成彪一直陪伴在側,而篤信佛教的蘇杏璇生前佛教的姐妹亦在醫院為她誦經祈福。【悼念蘇杏璇】去年她憑《奪命金》中飾演「娟姐」而首度獲得《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中「最佳女配角」獎項殊榮,但因抱病在身而入院,未能親身出席典禮。她近年因患上糖尿病而多次進出醫院。
  • 貝多芬的精神與當代生活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然而,由於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在世界範圍內的大規模爆發,許多計劃內的音樂演出和交流活動不得不延後或取消,貝多芬的聲音被人們的不安、焦慮和無奈所掩蓋,甚至對音樂藝術活動的重啟都變成了暫時的奢望。然而,重溫貝多芬的藝術生涯和他的音樂作品對於遭受苦難的人們卻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精神鼓舞和支撐。這似乎可以印證貝多芬的音樂在過去二百年中傳播的某種規律。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七)
    近些年來,上海四重奏的演奏足跡遍布全世界各大頂級音樂聖殿,其中包括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林肯中心、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華盛頓的弗裡爾畫廊、東京的三得利音樂廳、倫敦的威格摩廳、巴黎的愛樂音樂廳、華沙的皇宮、克拉科夫的國家畫廊、布達佩斯的節日音樂廳、法國南部的帕布洛 · 卡薩爾斯音樂節、北京音樂節、中國國家大劇院五月音樂節的演出; 以及為布勒瓦德音樂中心、華沙、克拉科夫、武漢琴臺音樂廳
  • "古樂"大師執棒 法國香榭麗舍管弦樂團將演繹原汁原味貝多芬[組圖]
    指揮大師菲利普·赫爾維格 國家大劇院供圖中國網訊 6月對於許多中國樂迷而言,熟知比利時指揮家菲利普·赫爾維格,大多是因為CD架上珍藏的那些由他演繹的巴赫、貝多芬、布魯克納等作曲大師作品的唱片。為了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特色並將其呈獻給當代觀眾,他還創辦了若干支樂團,這其中,包括他在23歲時創辦的大名鼎鼎的根特古樂合唱團,專攻文藝復興時期復調音樂的歐洲古樂合唱團等。1991年,他創辦了香榭麗舍管弦樂團。
  • 星海音樂廳官宣8月演出:走進歌劇大觀園,刷「貝多芬的朋友圈」
    日前,隨著廣東地區劇場、音樂廳演出秩序的逐步恢復正常,星海音樂廳也官宣了8月演出節目單,包含「周末民樂坊」、「周日音樂下午茶」、「樂聚星期三」等陪伴廣州樂迷多年的品牌活動。在步入8月的演出中,「五行」的「火」、「土」元素主題音樂會也即將與大家見面。8月8日,由中國當代打擊樂演奏家、廣東民族樂團團長陳佐輝主講的火元素主題音樂會——「燭火弄影」,將為觀眾呈現一個紅紅火火、熱鬧非凡的場面。其中,新俄羅斯樂派的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名曲之一《野蜂飛舞》,以極快的旋律展示出高超的演奏技巧而被大眾所熟知。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九)
    他同時兼任巴德當代樂團(The Orchestra Now)的常任指揮和學術總監。在此之前的2004-2017年間,他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表演藝術教授和斯坦福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他所創立並擔任藝術總監的斯坦福泛亞音樂節,是美國最具影響的亞洲音樂表演藝術平臺。2010年,美國加州政府議院授予他十大亞洲精英之一的稱號。蔡先生還兼任中國深圳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席指揮並率領其樂團完成了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兩次巡演。
  • 名廚侯布雄病逝 生前致力於中法美食文化交流
    名廚侯布雄病逝 生前致力於中法美食文化交流時間:2018-08-07 21:58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名廚侯布雄病逝 生前致力於中法美食文化交流 法國名廚喬爾羅布雄(Jol Robuchon)周一8月6日與世長辭,享年73歲。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二)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 波蘭音樂大師潘德列茨基去世,他在上海還有一場未完成的演出
    他是享譽世界的「當代貝多芬」,是「20世紀最後的作曲大師」,也是中國樂迷們眼中親切的「老潘」……昨天,著名的波蘭作曲家、指揮大師克利斯多夫·潘德列茨基與世長辭,享年86歲。3年前來華演出,當時已經83歲的他表示,自己仍保持每年參加50場音樂會的演出。年過八旬依然精神矍鑠,「老潘」介紹他的「養生秘訣」:「指揮就是最好的運動!」「老潘」在東藝演出後 李樂為了搞創作,他常常連續數個小時伏案工作。需要起身活動的巡演指揮,就成了他最合適的健身項目。
  • 經典947貝多芬馬拉松音樂會 | 嘉賓陣容(十)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
  • 貝多芬「大全集」將在廣州奏響
    這場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盛宴,不僅在廣州古典音樂演出史上從未有過,在內地也是首次。據悉,為了完成這次貝多芬全集的廣州之約,梵志登與由他擔任音樂總監的另一支世界頂級名團紐約愛樂多次調整檔期,最終促成了這個項目。另一方面,星海音樂廳也提前向布赫賓德、卡瓦科斯等明星拋出橄欖枝。自從2013年提出「高品質,多元化,大音樂」的運營戰略以來,星海音樂廳已接近做遍名團的「小目標」。
  • 邱思婷《邂逅·足尖上的貝多芬》藝術短片發布_文化_中國西藏網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雖然因為全球疫情肆虐,諸多的演出被迫取消,但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紀念貝多芬誕辰的活動持續不斷,貝多芬的音樂作品對於遭受過苦難後的人們更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精神鼓舞。
  • 2019成都貝多芬文化周閉幕 德國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中國區預選賽...
    人民網成都7月12日電 (王軍)7月11日,於一周前正式啟幕的「2019成都貝多芬文化周」活動於蓉城閉幕,同時, 2019成都貝多芬鋼琴藝術展演暨2019德國波恩貝多芬國際鋼琴大賽中國區預選賽在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們通過一個星期以來的激烈角逐後也圓滿結束。
  • 在德國聲色裡,邂逅貝多芬
    很難想像,這座隱匿在市政廳背面記載著音樂歷史的小屋在1889年曾面臨被拆除的威脅,所幸當時波恩的12位市民將其買下,出資設立了如今的紀念博物館。貝多芬在這棟小樓裡度過了人生最初的廿二載,之後開始了不停的搬家生活。早年的貝多芬性格並非灼熱的火炬,而是像閃爍的火苗星光,在安靜寧和的小鎮裡點亮自己的音樂夢。
  • 中國民族音樂經典曲目大師錄音一網打盡,貝多芬蕭邦系列新品首發
    370首民族樂器經典名曲,220位器樂演奏大師演繹,正在舉行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電子出版社聯合龍音製作有限公司推出的《國樂春秋——華樂百年典藏
  • 《英雄》之魂漫遊東方,《命運》交響融入中華——「樂聖」貝多芬與...
    當時的節目單顯示,在上半場壓軸演出的曲目是貝多芬的第三交響曲《英雄》的最後一個樂章。這場演出距離貝多芬逝世已80多年,當時在現場的中外聽眾有多少人,反響熱不熱烈,後人不得而知,但「樂聖」貝多芬那時已經在中國的大地上被人所知。他的作品,尤其是交響樂作品後來廣為流傳,從戰爭年代到建設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後,伴隨著中國和中國人的發展,見證這個國度的現代化進程。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如今,當代的音樂家也通過自己的創作和演繹,為貝多芬的作品注入新的生命力,用獨特的方式紀念大師。致力於演繹現當代作品的鋼琴家柴瓊妍帶來兩位美國作曲家致敬貝多芬的作品——安迪·秋保的《小品曲》和艾夫斯的《第二鋼琴奏鳴曲「康科德」》,帶領觀眾一同尋找當代作品中貝多芬音樂的蹤跡。
  • 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去世 享年84多次來華演出
    馬澤爾已於上月宣布取消下個演出季所有指揮合同,並卸任慕尼黑愛樂樂團首席指揮之職。  中國觀眾對他的熟知,還是他多次執棒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其中,1996年用十幾種語言向觀眾問好,包括中文。  馬澤爾也多次來中國演出。今年5月,他因病缺席了與波士頓交響樂團的中國巡演,由指揮家夏爾-迪圖瓦救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