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到底為何在秦始皇時期會出現長生不老這個傳聞呢?這些為秦始皇尋找長生不老藥的術士,他們是如何得知世間有長生不老藥的呢?其實這是在一部上古的逆天古籍中出現過,而這部古籍曾經被《史記》的作者司馬遷認為是一部歪門邪術,絕對是瞎說,所以在《史記》的時候,司馬遷沒有用到這部逆天古籍。
而這部古籍就是《山海經》,我相信大家對《山海經》還是有過一定了解的,《山海經》主要記載的都是一些鬼神志怪的故事,而這部書的作者至今都沒有定論,或許是很多人一起瞎寫的民間故事,如今流傳下來的《山海經》並非是完整版,而是閹割版的,本來一共22篇,可是流傳下來的卻只有18篇,可是在後來的考古工作中,出土的文物卻多次證明和《山海經》中記載的一模一樣,這又該作如何解釋呢?難道天下真的有這麼多巧合的事情嗎?
關於《山海經》,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的熟悉了,這是一本記載上古時期神話故事的古籍,書中描寫了許多的時候,故事至今還廣為流傳。
但是,其中很吸引人的一點就是山海經中還記載著很多關於長生不老的記錄。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對於自身的研究也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大多數在古代被認為是絕症的疾病,如今也可以輕鬆治癒,這為我們帶來了不小的福音。可是人類最終的夢想究竟是什麼?答案不言而喻,正是長生不老!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迷戀神仙丹藥帝王不在少數,包括唐代時期的唐太宗、唐憲宗、唐穆宗、唐宣宗,以及明代時期的明世宗與明神宗、甚至是清代雍正皇帝,都成了「長生不老」的犧牲品。不過話說回來,就服食丹藥而言,其中最著名的皇帝,當屬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公元前219年,此時的大秦已經橫掃六國,天下重新歸於一統。在完成大業之後,秦始皇便做起了秦王朝傳歷萬世的千秋大夢。為了能讓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秦始皇採納了徐福的建議,派給其童男童女數千人,並準備了大量的船隻、糧食、士兵,命他遍訪仙山,向海外神仙求取不死丹藥。
可惜的是,儘管徐福已經誇下海口,可秦始皇終究沒有等到他歸來的那一天,而是在病榻之上含恨而亡。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曾記載了徐福向秦始皇提到的三座仙山,它們分別是蓬萊、方丈以及瀛洲。
「長生不死藥」的出現,早就在徐福之前就出現過,而記載它的,正是我們熟知的上古典籍《山海經》。
《山海經·卷十·大荒南經》記載:「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文中的釋義也很簡單,意思就是說,在某座山裡有一個不死之國,其族人都姓阿,專門以甘甜的木頭為食物。如此我們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當年的徐福一定是在《山海經》中得到了靈感,繼而才會提出「長生不死藥」的說法。
可是問題的關鍵來了,所謂的「不死國」究竟在哪兒?《山海經》中的不死樹是否存在?在非洲紐幾內亞島的西部,有一個名字叫做科羅瓦伊的部落,該部落為原始聚居部落,當地的族人連狩獵和種植都不懂。此時一個問題出現了,他們是如何生存的呢?這還多虧了當地的一種特殊椰子樹——西谷椰子樹
西谷椰子樹的樹幹之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糖分,完全可以維持人體的正常所需。科羅瓦伊人雖然不能狩獵捕獲野味,但卻能從西谷椰子樹中掏出又白又肥嫩的大蟲子用以咀嚼,維持自身蛋白質的供應,由此可以斷定,原來秦始皇尋找的不死藥,其實就是它。
可即便如此,由於生存條件的惡劣,導致科羅瓦伊人的平均壽命並不長,大約只有30歲左右,故此在整個部落中,根本看不到老年人的身影。在上古時期,《山海經》的作者可能是來到過此處,因此在我看來,西谷椰子樹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不死樹」。
儘管需要進一步驗證《山海經》的真實性,但我們必須知道,我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陸地只是海洋面積的四分之一, 那些未知的世界才是我們想要探索的。 我們無法想像的許多生物實際上可能存在,但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進行調查是很困難的。 因此我們就妄議《山海經》是一部虛構的神話小說,本身就是不負責任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我們確實需要思考山海經的真正含義。
在這裡還是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因為它不僅是神話,而且是專家學者喜愛的精彩奇作,並且在很多中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已有數十篇參考文獻
但是,想看看的朋友應該擔心自己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山海經》,這本是全注全譯白話文版本,本書完整譯本無刪減,語言平實,不至於晦澀難懂。 也有詳細的注釋,以幫助您更好地理解這本書。
書中共有六卷,內容易懂好理解,而且裡面還有一定的配圖,可以增加閱讀時的樂趣。 包裝也非常精緻,這是珍藏版還可以用來收藏。
整整6卷經典著作,僅售48元,但是卻可以給你帶來很多樂趣,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自己看完還可以講給孩子聽。
閒暇的時候,拿起一本山海經,隨著時間的累積,您的文化底蘊也將越來越濃厚。還能和孩子一起好好了古時候的文化,何樂而不為呢?
大家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