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寫文章了,因為寫文章需要整理的時間太長了,而且工廠又忙,文章又是一個個字打,然後李R試了拍視頻,拍個視頻快的一天就可以弄好了,寫文章需要幾個月還不一定。可能現在大家也很小看文章了,除了一些鐵粉朋友會繼續看李R文章,大家都喜歡看短平快的視頻了,但是有時候專業性的技術,用文字圖片表達的會更清晰,而且大家能從文章看到各自所需要的。
先來看看對比-射燈
筒燈(實拍相片)
筒射燈一起開燈實拍對比。
上圖左邊是筒燈,右邊是射燈。
李R拿出產品實物和燈光設計和各種實景案例給您分析講解對比一下。
一:外觀形狀,尺寸,重量區別。
在家居照明使用中,首先讓大家明眼看到的先怎麼區別筒燈射燈。從市場上常見的產品來看,因為內部光學結構原理不一樣,同等瓦數的,筒燈直徑比射燈大,高度比射燈矮。開孔尺寸從55,75, 85,80 ,90,95,100都有。
射燈分類有明裝射燈,暗裝射燈,嵌入式長條射燈,磁吸射燈,無邊框長條射燈,導軌長條射燈,導軌射燈,防霧射燈,無邊框射燈,嵌入外伸射燈等等很多。
長條射燈有邊無邊
嵌入,偏關,可調頭長條射燈
導軌射燈
等等還有很多不同形狀不同功能的射燈
筒燈分類有暗裝筒燈,明裝筒燈,筒射一體,LED筒燈,COB筒燈,超薄筒燈,無邊框筒燈等等。
45光束角筒射一體
COB晶片的細邊筒射一體
110度暗裝筒燈
超薄筒燈
還有其他筒燈更多不能一一展示。
李R只拿手上現有的這兩個筒燈射燈實物對比。來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到底有什麼區別?
直徑比
高度比
重量比
再看內部分解結構。
射燈反光杯
射燈透鏡
二,發光光源,發光角度,配光曲線區別。
不同的光源出來的燈光細節是怎麼樣呢?李R拿實物實拍給大家對比看看就很明顯區別到了。
以COB單顆晶片光源為主的射燈照射的物體是立體,清晰。這個射燈是高顯指的晶片,出來的人手膚色也是自然本色。
再近拍光影的細節
以LED貼片光源為主的筒燈照射物體是有鋸齒,重影,模糊,失真。
再近拍看光影細節
這個也是人在普通筒燈比在射燈的環境下更容易視覺疲勞的主要原因。
因為筒燈是多以LED貼片光源,每個單元 LED 小片是 3-5mm 的正方形排列組合,是泛光多點光源照射,所以它的發光面要更大一些,從45到120度。
而射燈大多以COB晶片,將小功率晶片直接封裝到鋁基板上快速散熱,晶片面積小,散熱效率高、驅動電流小。因而具有低熱阻、高熱導的高散熱性。COB光源可以簡單理解為高功率集成面光源,可以根據產品外形結構設計光源的出光面積和外形尺寸。所以它能控制好較小發光面,燈具外表面積就可以做小。相比普通SMD小功率光源特點:亮度更高,熱阻小(<6℃/W),光衰更小。
市面品質比較好的COB射燈常用的是美國科銳,荷蘭飛利浦,美國朗明納斯,德國歐司朗等COB晶片。雖然有國產的臺灣晶元和三安,但是工裝低預算和便宜的射燈就用的國產比較多。
小功率晶片直接封裝到鋁基板上形成的COB晶片
現在性能較高的LED設備每瓦可發出160至180流明,所以cob的運用會越來越廣泛。DOE預計使用磷光轉換(pc-LED)架構可以將功效提高到255流明/瓦。
兩者光通量功效比
筒燈功率:7W 光通量:340lm-460lm 常規開孔:Φ75
射燈 功率:7W 光通量:450lm - 500lm 常規開孔:Φ75
再看看兩者配光曲線,就可以知道兩者的光分布
細看下圖燈光實際對比
燈光模擬對比
上圖左邊是筒燈,右邊是射燈。
筒燈泛光照射,燈光角度110度,已經看到對人眼造成眩光。
射燈透鏡聚光照射實拍,光束角36度,眩光UGR<12。可以看到良好的黑光防眩效果。
射燈的二次光學有反光杯和透鏡控制,上圖的就是帶透鏡射燈的實拍燈光效果。
射燈透鏡光學全反射設計(TIR)
射燈有反光杯光學
從上面各種對比效果,總結可以看出。
筒燈發光面大,而且光束角比較大,可在一定範圍內形成泛光。但是因發光高度矮而造成眩光嚴重。用於普通照明或輔助照明,可在一定空間內形成泛光,均勻照亮整個空間。
射燈的光源做內深入,光束角則較小,角度靈活可調節,適應更多功能場所使用,二次光學靈活控制截光角大於40度,防眩效果好。能重點突出被照物件,能更好的表現物體色彩和質感,提升美感,增強空間明暗對比。
再來看個李R的視頻更直接了:
燈光設計,來看一下筒燈和射燈的區別?
燈燈搬運工的視頻
· 3417 播放
三,現場實例安裝分析對比區別。
如果做到均勻亮,實際很多案例筒燈就是均勻密排的多,也確實夠明亮,估計都是電工師傅做的燈位孔。
下面的是最常見的家居安裝筒燈的效果,很明顯可以看到的燈光集中上面部分光斑,還有一個筒燈安裝在直角上把燈光分兩半,李R特意燈光模擬一下就是一樣的效果。
燈光模擬出來也是一樣的效果,整體空間均勻明亮,燈光曝光點集中在天花角上面
平均照度222lx,是比較明亮的視覺感覺。
射燈安裝效果。
射燈有燈光指向性,幾乎可以做到「指哪亮哪」,而且大部分是隱藏在了天花板內,同時射燈也可以自由變換角度,彼此配合還可以形成光與影的層次變化,讓空間的氛圍感更加豐富,在家擺拍物品也會更加好看。硬朗的光線帶來豐富的光影變化和照明光比。是燈光設計中運用最多的燈具之一。
下圖有防眩光射燈,有白杯射燈,有黑光射燈。
射燈安裝最明顯的效果地方就是靠牆,所以射燈有時候也叫洗牆燈。靠牆安裝,射燈打出來能出現弧度的光斑,有明暗對比,立體的燈光效果。
可以通過「洗牆」的方式,讓射燈光線擦過牆面,既可以將想要表現的內容成為視覺的焦點,同時這樣的照明方式下,光線柔和又均勻,讓整個空間裡有亮、灰、暗的立體層次及藝術效果,更顯質感。
再給大家了解射燈離牆的距離,不同距離感受。
射燈在不同離牆距離,出來的燈光效果也不一樣。推薦離牆250mm安裝。
那很多讀者朋友看到這裡,肯定說了,那射燈既然這麼好效果,那我做無主燈全部用射燈來裝。這一遍文章並不是說無主燈怎麼設計,而是讓大家知道經常混淆筒燈和射燈的不一樣,到實際運用讓大家對這兩種筒射燈燈具有個了解。
在李R合作交流的業主中,用無主燈和有主燈各半。用主燈的業主比較明確我要主燈,而無主燈的,是想做無主燈,但總是說怕出來效果會暗!
又是無主燈了,在這裡再說一次,李R一直不推薦無主燈,之前也寫過一篇【無主燈照明設計,是否真的符合你的需要?】,還有一個視頻【這裡,比無主燈好看多了!】想裝無主燈的業主一定要先看看,到底你家合不合適做無主燈。
那再舉個實際的反例。有的業主聽了設計師說用無主燈,本來是5000的燈具預算,弄好了總感覺不夠亮。再花10000多來掛主燈,補燈孔。活受罪!在抖Y看到的下面一位業主就是這樣了!
總結:燈光設計之前一定讓自己了解燈光明暗光比的效果。讓自己真正的燈光需求再來做燈光設計是最好的,而不是就說無主燈好,追潮流,到頭來自己說暗!
有的喜歡全部都要筒燈而且都要5000k的業主朋友李R也遇到過,有的喜歡客廳只要裝兩三條長條射燈的業主朋友也遇到過,我們可以引導更好的燈光效果,但是自家裝修喜歡明亮和光比強烈都要有前提明確要求。所有的設計都是以人為本為前提,讓用它的人感覺這設計符合他自己,住的舒服,那就對了,難道不是嗎!?
家居中各空間功能不同,對照度強弱的要求也不一樣。一般來說,客廳、書房等空間的亮度要比臥室、露臺等空間相對強些,這樣比較符合人體作息規律。無主燈一般來說:居室裝飾三種照明,即集中式燈具、輔助式燈具、泛光式燈具,而且應該交叉組合運用,其亮度光比例大約為5∶3∶1,在李R的燈光設計經驗原則是,儘量明亮,到時你可以選擇不開其中一些燈,但是需要的時候能打開明亮!如果因為燈位布局開孔定了的話,你想更亮點都沒辦法了。
編輯於 1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