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號尼龍通線18斤野鯉!巨鯉上岸的背後,明白前打竿的野釣優勢

2020-12-19 大王的釣魚日記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前打竿作為帶輪式竿中的一員,在使用範圍遠不及其它帶輪式釣竿!特別用於淡水滑漂釣時,一直不被廣大釣友們認可。雖然也有部分釣友,嫻熟的掌握了前打竿淡水滑漂釣的作釣技巧,但是大部分釣友,對前打竿的淡水滑漂釣不了解!甚至有部分釣友看不起淡水滑漂釣,認為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前打竿失去了手竿遛大魚的靈魂,失去了與大魚搏鬥的樂趣。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自然水域中野釣,大魚的數量本就不多,說到「巨物」級的少之又少,並且這些大魚多躲藏在水域遠離岸邊的深水區,覓食時的警惕心較高,所以一般很難釣獲!即便有幸大魚上鉤,很多釣友也會因線組搭配、遛魚技巧等一些原因,導致斷竿、斷線的出現,最終大魚還是無法成功上岸。這時前打竿滑漂釣法,因其特殊的釣組搭配,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大魚的優勢就表現出來了!在自然水域中野釣大魚,前打竿都有哪些優勢呢?本來就通過一個實際作釣例子,與釣友們探討一下:前打竿在野釣大魚時的作釣優勢!

1.5號尼龍通線,釣獲18斤野鯉的實際作釣例子

2020年5月12日早上10點左右,本人發完當天的日更圖文後,習慣的打開了我們當地其中一個釣友群。在翻看釣友消息時,被幾條信息吸引了,信息中說我們當地,一個叫「興隆店子」的水庫,有釣友釣到巨物,已經遛魚兩個多小時了,並且在下方發了一個直播連結。

作為一名有近30年釣齡的老釣友,雖然早已不再為漁而釣,但是巨物的誘惑還是無法抵抗!不過由於中魚水庫離我較遠,並且本人還有其他事情,所以也就沒有到現場去觀看。既然不能到現場觀看,我就點開連結,進入觀看直播的狀態。

中魚的水庫收費每天50元,魚獲可以帶走。通過直播視頻了解到,我們當地釣友一行三人,於早上6點到達水庫,交完釣費後開始作釣。

中魚的是一位吳姓釣友,當天使用的釣組為:7.2米前打竿配車盤輪,線組使用1.5號尼龍線,海夕8號鉤,單鉤通線掛玉米粒作釣

在釣獲兩尾鯉魚後,於早上8點左右中得此魚。中魚初期只感覺如掛底一般,只是水中有緩慢的小範圍移動,才讓釣友確定是大魚中鉤。到10點多我觀看直播時,魚一直在水底小範圍移動,不靠近岸邊也不向遠處逃竄,大家始終沒有看到魚的有效衝刺!

由於這位釣友使用的線組較小,加上岸邊的地形複雜,一邊為多亂石的陡坡,一邊為多枯樹、水草的淺灘,所以在視頻中可以看出,這位釣友在遛魚時非常小心!始終蹲在一個半截的斷牆之上,讓魚竿與水面呈45°角的同時,保持一定的魚竿弧度,利用魚竿的腰力及車盤收放線的洩力,小心的與水中的大魚周旋。

都說釣魚的時間過的很快,其實看別人釣魚的時間同樣過的很快!不覺中已經快到下午的1點鐘,但是水中的巨物還是一直沒有快速逃跑的意思。也就是說5個小時了,大魚一直沒有一次快速消耗體力的衝刺!這時我們當地聞訊趕來,現場觀看的釣友大約40人,就連魚塘收費的老太太也在現場觀看,大家紛紛猜測魚的品種、重量及出水、上岸的時間。也有一些釣友感覺中鉤之魚很難上岸,畢竟5個小時魚都沒有衝刺,在完全不知魚的種類、重量,岸邊地形較複雜的情況下,1.5號尼龍線很難上大魚成功上岸!時間依舊在大家的討論中,不緊不慢的走過。

本人因事暫時退出了觀看,再次觀看已經是下午1:40左右。聽他們說魚已經在水面翻過一次花,是一條大鯉魚,但是具體多重沒看清!繼續遛魚十分鐘左右,大魚終於靠近了岸邊,並且第一次浮出水面。不過,讓人遺憾的是魚並不大!大約只有20斤左右。

大魚經過幾次的浮水、翻身,最終被遛翻至岸邊,並且成功抄魚上岸,最後稱重18斤整。到此,1.5號尼龍通線搏18斤野鯉的作釣,在6個小時後終於畫上了句號。

由實際作釣例子,分析前打竿在野釣大魚時的優勢

雖然很多釣友和我一樣,在這六個小時的遛魚直播中充滿期待,但是我相信大家對最後的魚獲,都會感到很失望!都認為最少是50斤以上的巨物,卻沒想到是一條只有18斤的鯉魚。雖然魚獲超出了我們的想像,但是也屬於大鯉魚級別!關鍵是用1.5的普通尼龍線釣獲,在野釣中也實屬不易,這也就說明了前打竿,在野釣大魚時的作釣優勢。

為什麼說上文的實例中,用1.5號尼龍通線釣獲18斤大鯉魚,屬於前打竿的作釣優勢呢?

首先:前打竿配滑漂釣組,作釣距離更遠!本文開始我們過,自然水域中野釣,野生大魚在覓食時警惕心較高,多躲藏於遠離岸邊的深水區,很少遊至近岸覓食。這也就讓我們的普通短尺手竿,很難在大魚的覓食範圍內作釣,降低了大魚中鉤的機率。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釣友,在大水域作釣大魚時,喜歡用9米以上手竿的主要原因!

前打竿配滑漂釣組,因拋投方法及車盤儲線,很容易作釣手竿無論觸及的更遠距離,加大了大魚的中魚機率!

其次:前打竿的車盤洩力,可以讓線組使用更小一些,並且能有效保護釣組!大魚覓食的警惕性高,當它們在覓食時發現異物等危險時,便會迅速逃離釣點,不再進窩吃餌!我們用普通手竿作釣時,為保證線組有足夠的抗拉力,防止中魚後出現斷線跑魚的現象,一般多使用較粗的線組。如此,較粗的線組不但降低了整體釣組的靈敏度,並且在大魚吃餌時,容易出現「擋口」現象,引起大魚覓食時的警覺,從而降低了大魚的中魚率。

前打竿因車盤的洩力及線輪的儲線,在大魚外竄時可以通過洩力放線,有效緩解大魚的衝刺力,起到保護釣組的作用。如此,使用線組可以小一些,降低大魚覓食時的警惕心,提高中魚率。

最後:前打竿配線較長,可增加控魚、遛魚的範圍,更適用於複雜的地形!例子中說到,釣點的岸邊地形較複雜,一邊是多亂石的陡坡,一邊是多枯樹、水草的淺灘。在這種地形複雜的釣點,如果使用手竿作釣,因釣組長度的局限性,長時間的遛魚過程中,很容易讓魚逃竄至亂石、枯樹、雜草中,出現斷線、脫鉤的跑魚現象,也就無疑增加了我們的控魚、遛魚難度!

前打竿因線輪儲線較長,在遇到這種複雜的作釣地形時,完全可以通過魚外竄時的放線,把魚遠距離的遛出釣點。通過收線把魚遛至較平緩,無障礙物的地方,從減少了斷線、脫鉤的跑魚現象,提高了中魚率

以上三點就是前打竿,在野釣大魚時的實際作釣優勢。

本文總結

通過對一次實際作釣中,6個小時遛魚過程的講述,我們可以看出前打竿在野釣大魚時,是有很多的作釣優勢!它不但可以拋投更遠,讓作釣範圍更遠,而且通過線輪的洩力,可以讓使用的線組更小一些,降低大魚覓食時的警惕心,同時由於儲線較多,在遛魚時可以更好的應對地形複雜的釣點,減少斷線、脫鉤的現象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

相關焦點

  • 野釣主線1.0,子線0.6,能釣起多大多重的魚?
    野釣主線1.0子線0.6能釣起多大多重的魚?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確實也是困擾大家的問題。隨著臺釣技術的普及,朋友們所使用魚線越來越細,為的是「釣靈敏」,粗線大鉤會影響浮漂的反應。特別是在釣鯽魚方面使用細線更是為大家所認同,但是,一旦遇上了大魚,尤其是超過線組所能承受的大魚時,要想擒獲它,往往遭遇切線跑魚,甚至拉斷主線折竿,也都不足為奇。我在剛學臺釣的時候,老是擔心萬一碰上大一點的魚的話,那細線小鉤行嗎?
  • 野釣鯽魚,用什麼魚竿比較好
    野釣鯽魚杆子,沒那麼多講究,應選擇3.6米以下的杆子,杆子可以細一些,但不要太軟,稍微有點硬度合適,手感更好,適合打頻率,鯽魚喜歡群居,見到有吃的多半都會吸引過來吃食,趕上魚群需要打頻率,這樣稍微硬一點的杆子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 野釣鯽魚,結果喜中一尾9斤大鯉,必須吹一波化氏的龍紋鯉
    昨晚六點多到地點,無奈漲潮,玩了幾輪手機鬥地主,慢慢等到天色漸暗,一看時間都8點出頭了,開始搓大餌料拋竿,線組2+1.2,6號鈦合金無倒刺秀,半小時無口,左邊的大叔已經上好幾條,哈哈,沒辦法,繼續搓餌料拋竿吧,終於等來一個小黑漂,中魚,溜了半分鐘進抄網入戶,二斤來重的鯉魚,繼續拋竿
  • 農村河溝,收穫一條7斤大鱖魚,收竿時意外釣到一隻2斤野生甲魚
    農村河溝,收穫一條7斤大鱖魚,收竿時意外釣到一隻2斤野生甲魚,今天陰天,下午不上班,明天也不用上班,(一不上班心像貓在抓一樣),開車狂奔350公裡路程回老家,下午就騎起馬兒約上四叔去野河溝釣魚,這裡不得不介紹下我四叔,自從我教會了他秘制谷麥窩料後,加之他深厚的野釣功底,己經長時間稱霸鄉鎮農村釣壇
  • 輕鬆擒獲16斤鯉 釣友感慨多魔HK5控魚非常好
    輕鬆擒獲16斤鯉 釣友感慨多魔HK5控魚非常好 2018-07-14 09:32 來源: 英大釣具 浙江溫州永嘉縣釣友,帶著5.4m的動力平衡黑坑竿多魔HK5去開光,搭配2.0
  • 關於暹羅巨鯉的介紹和生活習性,你知道多少?
    巨暹羅鯉也被稱為是暹羅巨鯉,是鯉魚的一種,也是魚鱗當中個頭最大的。巨暹羅鯉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的湄公河流域,但是也會隨著季節性進入渠道比較泛濫的區域和沼澤中。巨暹羅鯉的魚頭特別大,並且沒有魚須,隨著自然環境發生變化,人類活動的軌跡,野生的巨暹羅鯉是越來越少,本來巨暹羅鯉就是一種比較稀少的魚類,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巨暹羅鯉的養殖技術吧。其實巨暹羅鯉的養殖技術是非常簡單的,它們是中性水質,溫度一般在二十五度左右,並且它們的過濾習性也是非常強的。
  • 前打竿的用處,最適合野釣大物的一款杆子
    一 組成部分1、竿,竿子與平時的前打竿和磯釣竿個人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同,只是竿尖較細 整體長了一些導線環小了一些 其他的就是長短不一樣 輕重不一樣,不過前打竿一般較重,主要扛大魚牛逼,這也是資源好的釣友喜歡用前打的原應。
  • 釣獲:鯽魚,翹嘴,荷花鯉,土鯪,黑魚,石鯪,青梢等11種魚
    找找看,哈哈哈哈哈還是有幾把長尺,糾結三秒,還是耍18。這天黑黑估計要下雨,21下雨沒得操作。今日裝備凜刀訊18,主線1.2、子線0.6,浮標親和宙釣(調一釣一二三四)。餌料,化老4+6+大板鯽,水深四米上下。拋竿第二竿,好傢夥,咕咕叫,這小傢伙今天一共四尾。為何記得這麼清楚,因為被扎了手。不不不,因為我對她愛得如此深沉。
  • 野釣:用大力馬做子線不能疏忽的3件事
    夏季大物橫行,外出野釣難免會碰上切線的尷尬,換粗線總感覺魚口沒那麼好了,繼續用細線吧還得切,於是很多釣友就拿出了大力馬,準備和大魚來一場硬碰硬的較量關於大力馬的優缺點以及與尼龍線的對比我以前寫過文章,相信各位釣友也十分了解,故不再細說,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給喜歡用大力馬的釣友們提個醒,畢竟大魚難守,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斷線跑魚可就太遺憾了
  • 入門碳素手竿愛釣客新款龍紋鯉,跟主流百元竿,差距多大
    39元居然能買到碳素手竿,愛釣客新款龍紋鯉,究竟如何新一期客觀公正第三方的釣友之聲文字評測來啦我是你們的好朋友釣鉤!對我們評測內容感興趣的釣友在閱讀完成之後可以關注釣友之聲,從我們的首頁跳轉觀看更多評測視頻。
  • 野釣還是塘釣?釣魚人做個選擇
    1、斤塘垂釣經歷記得有一次聽釣友說,郊區一漁塘因轉包他人,鯉、鯽、草均價4元/斤的消息,按斤釣,竟然打動了我這個愛野釣人的心。我立馬收拾釣具騎車前往,到了目的地一看,足球場大的魚塘,釣魚的人密密麻麻,你喊我叫,我拉你搖,好不熱鬧。
  • 中通竿、前打竿和磯釣竿,究竟該選哪一個?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相信許多喜歡野釣的釣友,都曾經遇到過這個問題,那就是前打竿、中通竿和磯釣竿,哪個更好用?面對著某寶上各種各樣的介紹,我究竟該怎麼選呢?下面筆者結合自己使用這些釣竿的經歷,來跟大家分享一下3種釣竿的特點和感受。
  • 原始森林水潭,用奶香味餌料作釣,連竿爆釣稀有野生「青竹鯉魚」
    釣友粉絲說,這裡有斤級的野生大鯽,情報有誤,我中了河鯉軍團的埋伏,一下竿就被強悍的野生鯉魚群圍了個水洩不通。窩都沒打,第一竿找底就來一尾小青,第二竿找底來一尾小草魚,第三竿雙飛小鯉,我的天呀還不許我找底,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山高,路遠,魚多,魚傻,速來,不要錢」。
  • 大水面如何垂釣鯉?從拋竿、爆炸鉤、手竿、夜釣等全方面解析
    2、爆炸鉤釣鯉魚另除了翻板鉤,拋竿還可以用爆炸鉤,選擇優質的伊勢尼9號,10爆炸鉤,餌料可以自己配,餌料通常可以用顆粒料泡散,加入菜籽餅,小麥,玉米,麵粉,在配料時,注意水和料的比例,餌料可以用手捏成團,不散為宜,把餌料捏在爆炸鉤彈簧上,再把魚鑽按在餌料裡面,拋出去20米遠,再收緊線,夾上鈴鐺,當鈴鐺響時,起竿,把竿子用力往後一揚
  • 長江大湖釣魚,釣獲一條8斤鯉魚,還有20多條鯽魚和4條翹嘴魚
    長江大湖釣魚,釣獲一條8斤鯉魚,還有20多條鯽魚和4條翹嘴魚。長江峽谷大湖的位置熟悉,釣位非常清楚。四根遠投打老窩點,粉絲釣友遊泳到水裡一次性打下煮玉米10斤的窩料,白天包食珠珠釣法,晚上包食玉米釣法,水深大概9米,距離岸邊近50米,期待奇蹟出現,這裡是我一直野釣大魚的好地方。
  • 歐鯉釣,把大魚琢磨透了!浮力釣組是核心,被動刺魚是關鍵技術
    經過最近一段時間的認真學習,筆者發現,歐鯉釣有非常科學性的一面,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釣法對野釣大魚這件事的態度可謂認真之極!魚兒咬鉤後,鉤、餌進入口腔,此時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個是,魚兒轉身,尋找下一個進食目標,在轉身的過程中,魚鉤被鉛墜和線組反作用力帶動,刺中魚嘴,魚兒掙扎逃竄,帶動線組發生相對劇烈的運動,此時浮漂或者竿尖才會發生變化,釣魚人提竿上魚!
  • 《只狼》全寶鯉之鱗位置及收集方法 寶鯉之鱗怎麼獲得 寶鯉之鱗在...
    《只狼》中玩家可以通過擊殺寶鯉或拾取來獲得寶鯉之鱗,花費寶鯉之鱗從罈子貴人處能購買道具。那麼寶鯉之鱗該如何獲得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只狼》寶鯉之鱗位置及收集方法,希望可以在打鐵打到要自閉的路上幫助大家愉快摸魚。
  • 教你野釣時魚竿線組搭配及刺魚方法,3、4斤鯉魚輕鬆「拈來」
    野釣除了找底麻煩外,還有個很讓人頭疼的地方,那就是大魚小魚都有,我們不能像黑坑那樣直接面對大群大群的目標魚,在野釣我們甚至需要釣上1、2小時才知道面對的都是些什麼魚,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選擇魚竿和線組呢?本期《漁課堂》我們來系統地分析一下。
  • 初入黑坑如何選竿?這種竿經濟實惠,還不耽誤上魚
    我這麼說,一定有人會不同意,像我以前寫魚竿類的文章,也總有很多釣友評論,比如:我就用拼夕夕上買的9.9包郵的魚竿,一樣用得很好,釣十幾斤的魚也沒斷過。再比如:水裡有魚竹竿都能釣到,水裡沒魚幾千的魚竿還是空軍。再比如:野釣休閒娛樂為主,竿子沒必要用太好。諸如此類的話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