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外小吃街賣煎餅果子的老闆是海歸,這樣的事情你敢相信嗎?
西南政法大學外熱鬧的學林街上,就有這樣一位從國外遊學歸來的女大學生,她法律專業畢業,學過插花、開過飯店、還在外企上過班,從日本遊學歸來後,不甘在家帶孩子的她決定完成大學時的夢想——賣煎餅果子。
李玉紅正在製作煎餅果子。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李斌 攝
煎餅果子老闆是海歸
夜幕降臨,西南政法大學大門外學林街,不少攤販紛紛開始張羅準備夜市的材料,吆喝聲、喧鬧聲,每當飯點,這裡是西南政法大學外最最忙碌的地點。
「老闆,來個煎餅果子。」5日傍晚5點半,李玉紅的小攤還沒擺放整齊,就迎來了今天的第一單顧客。與一旁的商販相比,從李玉紅身上看不出不同處,如果不是時不時冒出的一句日語,一般人很難猜到,眼前這位賣煎餅果子的人竟然是海歸。
李玉紅熟練的薄餅攤在平底鍋上,敷平後打入一隻雞蛋,撒上蔥花、芝麻,薄麵皮在平底鍋上炸得吱吱作響,塗上一小勺辣椒醬、卷上生菜和薄脆,幾分鐘功夫一個煎餅果子就出鍋了。
「學生們說我做的煎餅果子個頭大、分量足,都愛到我這裡來買。」李玉紅擺擺手,用鏟子鏟掉鍋上殘留的薄餅皮,剛想停下聊兩句,又有兩位女生走到攤前要買煎餅果子。
「一開始不熟練,做一個要花五六分鐘。」李玉紅拿起鏟子將薄餅翻了個面說,剛開始擺攤比較緊張,經常搞錯步驟。後來熟能生巧,慢慢的差不多3分鐘就能做好一個煎餅果子,「我賣的煎餅果子4元一個,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
遊學三年日語達二級
「賣煎餅果子是我大學時候的夢想,那時候看到校門外香噴噴的煎餅果子就會流口水。」說起賣煎餅果子的經歷,李玉紅說,畢業後這些年的這些經歷堅定了自己的決定。
李玉紅出生在河南南陽,1996年她考入河南大學法律系,在大學裡認識了現在的丈夫張先生。「上大學不久,父親因車禍發生意外。」李玉紅說,來自農村的她家裡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親,父親的意外受傷讓一家人陷入困境。
懂事的李玉紅一邊上大學一邊到花店打工,所得的收入用於補貼日常開銷。畢業後,律師證考試失利的她南下廣州一家外企打工,男朋友張先生則一邊工作一邊備戰考研。
2005年,李玉紅回到河南與朋友一起盤下一家餐廳,但由於經營不善,多年來辛辛苦苦攢下的十幾萬元錢虧光。不過絕境中也有好消息,2007年丈夫張先生考上西南政法大學研究生,同年她也決定前往日本做研修生,一邊打工一邊賺錢。
「3年遊學日本的確讓我學到很多。」李玉紅拿起一個提包,那是離開日本時當地朋友送的。回國後一家人搬到重慶,不久後兒子的出生讓家庭有了生氣。李玉紅說,三年的日本遊學讓他學到了堅持的工作態度,而自學的日語也達到2級水平。
賣煎餅完成大學夢想
丈夫在重慶高校擔任系主任,自己在家照顧孩子,這樣的生活是不少人夢寐以求的,但李玉紅卻說自己並不想要這樣的生活。「孩子現在上幼兒園了,每天在家都無所事事。」
「大學時看著美味的煎餅果子,我就有自己賣的想法。」這樣的想法多年來一直縈繞在李玉紅心頭,2013年李玉紅帶著年僅一歲的兒子去到天津,專程學習煎餅果子的做法。「我有提過這個念頭,但家人都反對,所以這次去天津也是以旅遊的名義偷偷前往。」
回到重慶的李玉紅沒有再對家人說起賣煎餅果子的事情,只是自己悄悄做著準備,去年8月,李玉紅將夢想變成了現實——煎餅果子攤在西南政法大學對面開業了。
「周一到周四晚5:25開業,周五到周日提前十分鐘。」李玉紅抱起身邊的兒子說,家人都不支持他每晚外出賣煎餅果子,一次因為太忙讓母親到攤位幫忙,但母親卻不理解她,希望李玉紅能夠早點放棄。
「每次看她接近凌晨才回家,我挺心疼她。」丈夫張先生無奈的搖搖頭,一家人多次勸說李玉紅無果後,現在一家人也只得默默支持她。「她剛開始做煎餅果子由於不熟練,手上經常被燙得紅腫和起水泡。」張先生心疼地拉起李玉紅的手,雙手由於長期勞累,已經布滿老繭。
「白天準備食材,晚上賣煎餅果子,腿腳跑得勤快點就行。」李玉紅欣慰的笑了,賣煎餅果子以來,她覺得最對不起還是兒子。「每天只能早上見一面,晚上等我回家他已經睡了。」李玉紅說,不過兒子懂事,周末還會到攤位幫忙吆喝。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傅柃暢 李斌 編輯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