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演活了劉姥姥,20年後與板兒相見抱頭痛哭,88歲還想演戲

2020-12-18 不愛看書的花花晨

金庸老先生曾經說過:人生就是大鬧一場,然後悄然而去。如同曹公筆下的《紅樓夢》。想當年寧榮二府是何等風光,最後卻落了個「樹倒猢猻散」,公子小姐們流落各地,真可謂「千紅一窟(哭)」。

《紅樓夢》整部小說無不傳遞著悲傷、離別的情緒,但有一個人物的出場,讓讀者們感受到無比的歡樂與溫情。她就是村婦劉姥姥。

劉姥姥,一個樸實的莊稼人,雖然沒怎麼見過世面,但她卻是一位有智慧、懂感恩的老人。87版《紅樓夢》劉姥姥的扮演者沙玉華老師,簡直把這個角色演活了。有人曾評價:沙玉華之後,再無劉姥姥。可見,大家對沙玉華老師演技的肯定。

沙玉華當年出演劉姥姥時,已經50多歲了。她從小喜歡藝術表演,初中畢業以後,曾經跟著部隊南下,為戰士們演出。後來她回到瀋陽,一直活躍在話劇的舞臺。

當年《紅樓夢》劇組在全國招收演員,朋友介紹沙玉華到劇組試鏡頭。沙老師回憶說,當時就是奔著劉姥姥這個角色去的。因為之前在話劇表演中也扮演過農村婦女,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果不其然,試了一遍鏡頭,王扶林導演就拍板定下了:由她出演劉姥姥。

拿到角色後,沙玉華就琢磨著,劉姥姥一定要放開、大膽的去演,才能演出人物的特點。

劉姥姥看似一個小人物,其實起到穿針引線的重要作用。通過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觀眾看到了一代豪門候府,從繁華到落寞,從賓客滿堂到無人問津,由強盛到衰敗的過程。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國府,在外人看來,就是一個打秋風的,說直白一些,就是來佔便宜的,指望從賈府能要點錢。她言談舉止都非常拘謹,生怕不小心說錯了話、做錯了事,讓人家嫌棄。最後鳳姐施捨給了她20兩銀子,劉姥姥歡天喜地的抱著錢走了。

沙玉華老師把莊稼人的憨厚、樸實,以及莊稼人特有的狡黠,刻畫得入木三分。

二進榮國府,劉姥姥有幸見了府裡最高地位的賈母,並受到賈母的喜歡。劉姥姥使出看家本領,把大觀園的小姐太太們逗得哈哈大笑,特別是那句「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抬頭」,很多人樂得直不起腰,堪稱紅樓夢中的經典場面。

醉倒怡紅院,被襲人一把從床上拉起來,得知是寶玉的房間後,劉姥姥嚇得吐了吐舌頭。顯得可愛又真實。

當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賈府被抄,一切物是人非。寶玉和鳳姐身陷大牢,已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契訶夫曾經說過,求人幫助的時候,求窮人比求富人容易。得知鳳姐唯一的女兒巧姐,被賣到煙花柳巷,劉姥姥帶著板兒四處尋找,終於把巧姐救出火海。

當巧姐看到劉姥姥時,一把抱住姥姥,激動的痛哭,這個場面看哭了不少人。沙玉華回憶拍這組鏡頭時,王導反覆拍了十幾遍,自己也哭了十幾遍。一次比一次感情真摯,一次比一次哭得真實。

自從出演劉姥姥後,沙玉華也火了。她走到哪裡,就會有人認出來。有一次,她到商場買東西,聽到旁邊有人說:那人不是劉姥姥麼?還叫來其它人,一起來圍觀「劉姥姥」。

很多觀眾都想和她見面,看看「劉姥姥」現在怎麼樣了。

生活中的沙玉華,同劉姥姥一樣,不僅說話風趣,心裡常常牽掛著別人。2003年12月6號,《藝術人生》欄目組,邀請87版《紅樓夢》劇組的演職人員,20年後再次相逢。

襲人的扮演者袁枚,在後臺看到沙玉華,遠遠的跑過來一把抱住她,抹著眼淚說:「姥姥,想你了」。很多網友表示:「看到襲人姐姐哭,我也想跟著哭」。

當主持人把沙玉華請上臺時,她老人家左顧右盼,嘴裡念叨:「真好,真好」。說話的動作和表情,像極了第一次進大觀園時的場景。看到臺下坐著寧榮二府的老爺、太太和小姐們,劉姥姥趕緊屈膝請安,再次逗笑了全場觀眾。

在節目現場,沙玉華聽說自己的板兒李玥遠在海外讀書,不能到現場。沙玉華表現得很失落,來節目組,就是想見見二十年不見的小孫子板兒。

沙玉華說,當年拍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時,演板兒的李玥才5歲,小孩子動這動那,劉姥姥連忙打了他。當時王導要求拍出「板兒想哭,卻不敢哭出聲來」的效果。

沙玉華情急之下,拽了李玥的小辮子。事後,沙玉華從李玥的媽媽嘴裡得知,姥姥那一下子把李玥拽得生疼,說比媽媽掄皮帶打他還疼。

所以,沙玉華覺得這孩子特別懂事,心裡對他帶著一絲愧疚。

沒想到此時,坐在臺下的「板兒」忽然站起來,走到臺上擁抱了劉姥姥。祖孫倆緊緊的抱在一起,無聲痛哭。

原來在英國讀書的李玥,聽說藝術人生組織這場二十年後的重逢,感覺機會難得。專程漂洋過海,飛了回來。二十年不見,孫兒對奶奶的感情依然深厚。此時全場寂靜無言,大家的眼圈都紅了。

轉眼二十年過去,當年流著鼻涕的板兒,變成了一表人才的大小夥子,當年青春貌美的哥哥姐姐們,已是人到中年的大叔大媽。

但是真情沒有改變。大家因《紅樓夢》結緣,三年的劇組生活,同吃同住,由陌生人,變成了一輩子的朋友,甚至比親人的感情還要深。

令人惋惜的是,李玥在2008年不幸遭遇車禍,一個年輕的生命就此隕落。白髮人送黑髮人,沙玉華得知消息後,已哭成淚人。

2018年新春之際,《1987,我們的紅樓夢》導演韓小北,為了紀念《紅樓夢》開播30年,親自到沙玉華家登門拜訪。此時的劉姥姥已是88歲高齡。

當導演把紀念相冊拿給沙玉華看時,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和微笑,姥姥激動的掩面哽咽。

沙玉華說,自己感到非常幸福,一生的年華都獻給了喜愛的藝術事業。她說,只要我還能說話,我還要去演戲,為觀眾服務。一個好演員,不僅要會演戲,還要學會好好做人,做一個正當的人,一個好人。

老藝術家的話語聽起來振耳欲聾,鏗鏘有力。在她看來,不懂得如何做人,不懂得感恩觀眾,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演員。如今90歲的沙玉華老人,在家頤養天年。她的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都非常孝順,生活方面照顧得很周到。

在此,我們也祝願老人健康長壽,感謝她精湛的演技,給我們來帶來的歡樂和感動。一朝入紅樓,終生不願醒。沙玉華老師,永遠是觀眾心裡最愛的劉姥姥。

——感謝閱讀——

我是@不愛看書的花花晨,80後老女孩,用文字記錄感動你我的故事。歡迎留言轉發,喜歡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還記得逛大觀園的劉姥姥嗎?她叫沙玉華如今89歲,只演過2部電影
    這種智慧是她活了一輩子,見慣了世間變化的經驗所得。 劉姥姥屬於那種大智如愚的角色,其實並不好演。 如果「愚」多了,體現不出劉姥姥的作用;「智」多了,又會顯得過於獻媚,失去了莊家人的樸實。 但是沙玉華老師把這個角色拿捏的非常到位,還演出了她的層次感。
  • 巧姐流落煙花巷,劉姥姥為何還把她許給板兒,不怕為人恥笑?
    那大姐兒因抱著個大柚子頑的,忽見板兒抱著個佛手,便也要佛手···眾人忙把柚子與了板兒,將板兒的佛手哄過來與她···」,可見巧姐確實與這一老一小有緣,劉姥姥剛說「最巧的姐」,甚少去大觀園的巧姐就被抱來了,而後她以柚子換了板兒的佛手。脂硯齋道「小兒常情,遂成千裡伏線」。
  • 沙玉華老師飾演的劉姥姥有多經典?她就是劉姥姥,劉姥姥就是她
    鳳姐與鴛鴦聯手做戲,暗地裡囑劉姥姥扮醜賣乖,引眾人開心。劉姥姥在《紅樓夢》前80回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因為家中生計艱難,不得不上賈府打秋風;第二次是抱著感恩之心,賈府在她困難之際出手接濟了她,她知恩圖報,別無所能,只有把自家地裡新鮮瓜果蔬菜摘下來送來表達謝意。根據脂批透露,後40回文本中,賈府敗落,劉姥姥用一顆俠肝義膽之心,救出了巧姐。
  • 紅樓夢:劉姥姥兩進榮國府,為何每一次都打了板兒一巴掌?
    01 一進榮國府,劉姥姥在等王熙鳳的時候,打過板兒一巴掌《紅樓夢》第六回,劉姥姥一個孤寡老人,被女兒女婿接進家裡一起過活後,到了年根,一大家子吃穿都沒有解決,所以決定到榮國府裡碰碰運氣。劉姥姥之所以帶著板兒前往,一個是因為她年紀大,見過一些此世面,不怕別人笑話;二是她本人與王夫人沒有交集,之所以敢找上門去,是因為板兒祖上與王家聯過宗,板兒算是王家的遠親;三是劉姥姥進榮國府,心裡膽戰心驚,板兒雖然年紀還小,但是可以做伴,可以幫她壯膽,可以看在外孫兒的情份上,放下尊嚴去求人。
  • 劉姥姥去賈府求助,為何要帶上不懂事的板兒?原因讓人心酸不已
    劉姥姥在《紅樓夢》中,是一位備受讀者喜愛的人物。她本是一個老寡婦,自己在家過活。因為女兒家的兩個孩子沒人帶,她就承擔了照顧孫輩的職責。因為女兒家的生計維持不下去了,她不得不「舍了這付老臉」,去富貴逼人的賈府求助。
  • 劉的本義是殺戮,板兒造反,打了塑像平了廟,你說劉姥姥是誰
    源為二玉演二寶,慷慨雋逸作姽嫿,榮源寧演隱甄氏,《胠篋》《南華》續《莊子》!——《石頭記》前言《紅樓夢》故事裡,劉姥姥進大觀園, 是一部相當熱鬧的戲,內裡暗藏乾坤。有意思的是,劉姥姥每次進大觀園,都帶著板兒,看似不過是借王家攀親戚之意,其實,板字背後大有深意。
  • 佛手柚子所含的愛情密碼:被劉姥姥救出風塵的巧姐,真的嫁給板兒
    因為母親偶然救濟了劉姥姥,我(巧姐兒)落難時卻遇上大恩人。如果巧姐兒判詞的意思還不夠明白的話,那麼其判曲的含義與判詞一脈相承,更加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加減除乘,上有蒼穹。
  • 還記的《紅樓夢》中的「板兒」嗎?如今已經去世12年,年齡定格29
    劇中演員們將人物理解的十分透徹,最終呈現出來的角色似是把書中人演活了,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87版的《紅樓夢》裡,板兒扎著一個長命辮,貪吃愛玩,天真爛漫的形象,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李玥之所以能夠出演板兒這個角色,完全是因為大姨的原因,當時李玥的大姨正好在《紅樓夢》的劇組工作,劇組招聘板兒一角時,她便把李玥和李玥的表哥推薦給了導演。
  • 劉姥姥的女兒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第一,借劉姥姥的眼睛,再次描寫賈府的富貴。第二,世間的功名利祿的虛無。要知道劉姥姥以前和王家是親戚的,本來也是貴族人家。後來落魄之後,也到了去求人接濟的地步。第三就是本文重點要說的,賈府對待窮苦人家的善良。劉姥姥去賈府,整個賈府都是很喜歡很歡迎的。他們可能對劉姥姥有些戲耍的成分。但是他們沒有對劉姥姥嫌棄。
  • 巧姐曾淪為煙花女子,劉姥姥為何還不怕被恥笑,讓板兒娶她?
    巧姐後來流落煙花巷,劉姥姥不僅伸出援助之手將她救出火坑,還讓她做了板兒的媳婦。劉姥姥是因為天生很能「忍恥」,不怕被人恥笑,還是出於其他原因?我們來聊聊。巧姐是王熙鳳和賈璉的女兒,是金陵十二釵中年紀最小的一釵。前八十回裡,她的出場次數極少,而且未曾有過發言。
  • 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這個四五歲的孩子才是主角
    在《紅樓夢》的前八十回,劉姥姥兩次來到榮國府中,第一次是為了借貸,第二次是為了送些瓜菜表示感激。其實,無論是哪一次,劉姥姥自己都是完全可以勝任的。然而,她卻每次都非要帶上四五歲的外孫子板兒。帶上板兒,從表面上看,其實沒有給劉姥姥帶來任何幫助。這個沒出過遠門,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反而不斷的在給劉姥姥製造尷尬。那麼,既然板兒對劉姥姥起不到什麼幫助作用,那麼她為什麼還偏偏要帶上這麼一個小尾巴呢?其實,這是因為,在劉姥姥進賈府的過程中,這個四五歲的板兒,才是主角。
  • 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因何要帶著板兒?這句話說出其中秘密
    在《紅樓夢》前八十回文本中,劉姥姥先後兩次進賈府,雖然被人看不起,甚至成了別人的笑點,但是卻得到豐厚的回報,尤其是後一次,逛了美景,吃了美食,走的時候還帶回了一大車東西。劉姥姥兩次來賈府,都不是她一個人,還有她的外孫子小板兒。
  •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賈母留給她一樣東西,看後老淚縱橫
    這句脂批透露了兩個信息,第一,劉姥姥一共進過三次榮國府,前八十回裡寫了兩次,八十回後應該還有一次;第二,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跟巧姐的命運有關聯。這一點我們從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不難得出。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不僅幫巧姐取了名字,且無形中讓板兒和巧姐互換了手中的玩具,柚子和佛手,而這恰恰伏下了後文。庚辰本有一大段脂批:柚子即今香團之屬也,應與緣通。
  • 你還記得87版《紅樓夢》中的劉姥姥嗎?她如今怎麼樣了呢?
    說起87版《紅樓夢》中的劉姥姥,相信很多人都還記得這位慈祥的老奶奶。扮演劉姥姥的女演員名叫沙玉華,今年已經89歲了,如今的她怎麼樣了呢?跟隨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沙玉華生於1930年,現為國家一級演員,已經從鐵路話劇團退休。
  • 巧姐兒真的嫁給了劉姥姥外孫板兒了麼?巧姐兒最後的結局如何?
    ,有文王后妃,姜後脫簪待罪和齊國的無鹽安邦定國,都是后妃裡頭的賢能的。但是他們的計劃被劉姥姥化解了,在大家都焦急萬分的情況下反倒是劉姥姥鎮定自若,這就是劉姥姥的豐富的閱歷讓她有靈機一動的智慧,而且劉姥姥來的時機也非常的恰到好處,不早不晚,就是在巧姐要被騙賣之前的幾個時辰劉姥姥像救星一樣天降大任於劉姥姥身上來到了賈府,可以這樣說劉姥姥從給巧姐取了名字以後就有一種神奇的無形的力量將兩人聯繫到了一起,不相信命運是不行的,如果你不相信命運那麼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就是皇帝的兒子
  • 跟著劉姥姥學習怎樣在困境中逆襲
    劉姥姥一家若不是窮的過不下去了,也想不起來去賈府走親戚這回事,畢竟拉下臉皮來去跟陌生人要東西是件尷尬又難堪的事情了。劉姥姥一家的捉襟見肘是當時社會大部分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態。他家好歹以前還有個官職,只是板兒的爹不成器不懂得經營,坐吃山空幾年下來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劉姥姥就這麼一個女兒,還指望著女兒為她養老送終。
  • 紅樓夢人物劉姥姥的真正身份是誰?怡紅院的照妖鏡暴露真相!
    王成的兒子狗兒,與巧姐同輩;而狗兒的兒子板兒,則是巧姐的侄兒輩。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劉姥姥的女兒劉氏,並不是板兒的親媽,劉姥姥只有一個親外孫女,名喚青兒。青兒的年紀比板兒還小,板兒跟鳳姐的女兒巧姐差不多是同齡人,才五六歲的孩子,年紀應該比已經上學好多年的賈蘭小。
  • 小戲骨紅樓夢劉姥姥誰演的 羅熙怡個人資料背景介紹
    ­  小戲骨《紅樓夢》在國慶上線,立馬迎來無數讚美聲,劇中劉姥姥可以說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存在,那麼這個角色是誰演的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小戲骨紅樓夢劉姥姥飾演者羅熙怡­  羅熙怡個人資料­ ­  暱稱:羅熙怡­  所 在 地:湖南 長沙­  性別:女­  生日:2008年5月31日­  簡介:《小戲骨》
  • 《紅樓夢》巧姐結局引爭議,她真的被劉姥姥救了嗎
    一、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與榮國府結下情誼,點明了和巧姐的關係《紅樓夢》裡,劉姥姥是鄉村農婦,本不會跟賈府這樣聲名顯赫的家族扯上什麼關係,但偏偏他女婿的祖上與金陵王家有那麼一點關係,劉姥姥這才得以進入賈府。劉姥姥早年喪夫,靠女兒女婿供養過日子。可那個年頭沒吃沒喝,日子過不下去了,逼不得已才想起來去賈府打秋風。
  • 劉姥姥到賈府打秋風,為何要帶上外孫板兒?非帶不可,不帶還不行
    沒想到,劉姥姥第一次到榮國府,因緣際會,居然投了鳳姐的緣,贈送了20兩銀子,生活得到徹底改善。那麼,劉姥姥去打秋風,為何非要帶上外孫板兒呢?她一個人「單槍匹馬」去難道不行嗎?還別說,她非得帶上板兒不可,不帶板兒還真不行。沒有板兒,劉姥姥還真不能成功。為什麼這樣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