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選出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恐怕有難度,畢竟他有很多的經典之作。但要選一首蘇軾傳誦最廣的詞,莫過於《水調歌頭》了。它不僅陪伴中國走過了九百多年的歷史,更成為無數中華兒女表達思念之情的一首詞。全詞如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這首詞是蘇軾望月懷人的代表之作,表達的是他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蘇軾形象地勾勒出了一幅明月當空、親人千裡的畫面,在明月的陰晴圓缺中,飽含了自己深厚的感情。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的這一問和屈原的《天問》、李白的《把酒問月》有相似之處,皆問的痴迷,想的飄逸。更是好像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奧秘。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月光照過朱紅的樓閣,穿過雕花的門窗,照到了房中遲遲未能入睡之人。此景在於表達蘇軾對其弟弟的思念,更是指那些中秋佳節不能和親人團圓的一切離人。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是這首詞極富有哲理的一部分。闡述了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人如此,月亦如此。可以看出蘇軾是在強調為人處事的達觀,同時寄託對未來的希望。
詞的最後說,「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打破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讓對於明月共同的愛,將相隔兩地的人聯繫在一起。這一句也成為千古名句,每年中秋都會被我們用作表達思念之情。
鄧麗君和王菲還以此詞作為歌詞,讓我們聽到了蘇軾不一樣的《水調歌頭》,讓這首詞傳誦的更加廣闊,但其表達的思念之情從未改變。說起望月懷人,每年中秋的你,會用哪句詩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