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咋樣了?

2020-12-17 港哥說教育

現在大家的心目中,國內大學首屈一指必屬清華和北大啦!其原因不說自明。那民國時期的中央大學,差不多應該是現在的清北的地位啦!那它現在啥近況啦?

我們先看看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是個啥子情況:

1902年5月,湖廣總督張之洞與兩江總督劉坤一向清廷上奏,呈請在兩江總督署江寧(即南京)辦一所師範學堂,同年,三江師範學堂開始籌建,開啟南京現代意義的高等學府之先河。(詳見「三江師範學堂」)。1905年,三江師範學堂易名兩江師範學堂。李瑞清出任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校長)。1914年8月30日,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校長籌辦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蘇省原有兩江師範學校,前因軍興中輟,現在大局已定,亟應由省續行開辦,以儲師資」,兩江師範學堂乃得以改設,成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1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成為當時國內僅有的兩所國立綜合性大學。1927年3月,北伐軍攻佔南京,6月,以國立東南大學為基礎,併入原由該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科大學和江蘇法政大學、江蘇醫科大學及江蘇境內四所公立專門學校,在首都南京改組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2月,因「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規,校名改為國立江蘇大學(後只稱江蘇大學),此舉遭到學校上上下下反對,1928年5月16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大學委員會作出決議:「江蘇大學改稱國立中央大學」。1937年11月,中央大學西遷至重慶沙坪垻,在重慶大學借出的松林坡建造校舍開學。1946年11月,國立中央大學遷回南京。1947年,國立中央大學設有文、理、工、法、農、師範、醫共7個學院35個系,為當時中國學科最全,實力最雄厚的綜合院校。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居亞洲第一。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南京市軍管會接管國立中央大學,8月8日,國立中央大學更名為國立南京大學,「中央大學」校名在大陸成為歷史。

在這段歷史中可以看出,因為歷史的原因,學校幾易其名,但能在48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亞洲第一,可以看出這所學校的底蘊所在啊!然而,1952年,中國高等教育向蘇聯轉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了院系調整,南京大學的好多專業都被分拆與其他院校相關院系組建專業型大學,通過拆分出的學校,就可以看出南京大學/中央大學的實力所在啊!

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的文、理學部分與金陵大學的文理部分合併組建了文理綜合性大學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在國內的實力自不必多說,僅次於北大清華,位於第二梯隊前列。絕對的中華牛校啦!從60年開始,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

東南大學:以原南京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化學工程系、建築工程系、電機工程系以及農學院食品工業系共6個係為基礎,併入金陵大學化學工程系和電機工程系,以及江南大學機械工程系、電機工程系和食品工業系,成立多科性的工業大學,名為南京工學院。位列四大工學院之一,後更名為東南大學,東南大學的工科實力自不必多說,可以比肩華中科技大學啦!從60年開始,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

南京工業大學:1958年,南京工學院的化學工程系劃出成立南京化工學院(今南京工業大學主體)。

江南大學:1958年,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遷往無錫,成立無錫輕工學院(今江南大學主體)。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江蘇大學:1960年,以南京工學院機械二係為基礎籌建南京農業機械學院,次年遷往鎮江並更名為鎮江農業機械學院(今江蘇大學主體),1978年鎮江農機學院入選88所國家重點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以南京大學農學部為主體組建南京農學院,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4年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以南京大學師範學院和金陵大學教育系、兒童福利等系科為基礎組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師範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河海大學:1952年,以南京大學水利係為班底,併集合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的相關院系組建了華東水利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認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更名為「河海大學」,並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1952年,南京大學森林系和金陵大學森林系合併成立南京林學院,1985年,更名為南京林業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960年1月建立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1978年入選88所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5月,升格更名為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1932年8月,國立中央大學商學院獨立建校,定名為國立上海商學院,時為國內唯一的國立商科類本科高校,1950年8月2日,更名為上海財政經濟學院,1985年9月17日,財政部正式發文,批覆同意學校更名為上海財經大學。先後入選211工程,以及一流學科建設大學。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1932年,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是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1952年,學院更名為「上海第一醫學院」。1959年,學院被定為全國16所重點高等學府之一。1985年,上海第一醫學院改名為上海醫科大學。國家的重點建設一次沒落下過。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組建為新的復旦大學。

可以看的出來,一個國立中央大學先後分立出來12所大學,而這12所大學在當今有多厲害你是知道的,好吧!讓你從另一個視角理解了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漲知識了吧

相關焦點

  • 民國時期的國立大學排名,國立中央大學才是當時的巨無霸!
    大家都知道,國內當前的很多知名高校都擁有過百年的校史,其中部分在民國時期就已經聲明顯赫了。小編最近得到了一份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的一份各公立大學第一志願報考人數名單,這份名單很清晰的表明了當時各所大學的實力和排名情況。其中,裡面很多大學如今依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高校。
  • 民國五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領銜,清華、北大均入選
    這五所名校全部都是國立大學,因為我們知道,在民國時期,有國立大學,省立大學和私立大學之分,相比較而言,國立大學是高校中最頂尖的一部分。這五所高校分別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浙江大學。
  • 曾經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啥厲害之處的?
    據史料記載,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第一學府,也是學科最齊全實力超強的綜合性大學。那它強在哪呢?據統計,當時的國立中央大學是7院37系,北大6院26系,清華5院23系,浙大6院28系……國立中央大學的當仁不讓的民國最高學府。
  • 民國時期就很牛的高校!國立大學14所,省立9所,私立大學19所!
    一、民國政府時期,全國14所國立大學名單1、國立大學名單有:中央大學、北平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北平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2、國立中央大學、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對於這幾所國立大學的後續情況,你知道嗎?可留言分享。
  • 國立中央大學的那些事兒
    國立中央大學,聽上去如此高大上的一個名字,也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可是,這所大學並不是真的消失了,她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存在於世。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
  • 從大學章程看,誰最有資格代表國立中央大學?毫無疑問是東南大學
    大學報考,中央大學一個學校的報名人數是當時最牛的西南聯合大學(清華大學+北大大學+南開大學)的近3倍。其他方面中央大學也是擁有絕對的優勢,比如部聘教授,一個中央大學就佔了全國的1/3,可見國立中央大學到底多厲害。
  • 淺談曾經的亞洲第一高校—國立中央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最高學府,起源於1902成立的三江師範學院,1928年由國立江蘇大學改名而來,是民國時期學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共設文、理、法、教育、農、工、商、醫8大學院,曾經在當時是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的高校。
  • 僅僅一個學院就成為985工程院校——國立中央大學
    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最好的大學位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兩所高校在世界上的排名有點不盡人意。但是你們知道在民國時期我們國家有一所世界上最頂尖的大學嗎?它就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南京,是民國時期的最高學府,也是當時學科和設備最齊全的大學,是全國僅僅有的兩所綜合性大學。在新中國成立後南京不在是全國首都,國立中央大學接到教育部通知被分流。
  • 1947年民國教育部國立大學排名,大部分仍是名校,復旦、河大巨變
    現在網上流傳很多的大學排行榜,比較知名的有上海軟科排行榜、校友會排行榜等等,但事實上,這些都是由一些機構或者是公司進行排名的排行榜,所以權威性不算太高。而教育部沒有進行過明確的官方排名,只不過每隔幾年會進行一次學科評估,而且學科評估並不進行準確的排名,只是以A、B等等級進行區分,所以並不能稱得上是大學排名。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
  • 國立中央大學,堪稱高校中的「航空母艦」,光211就誕生了十幾所
    我國不光現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牛校,最牛的莫過於「民國四大名校」(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聯合辦學)、國立浙江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它們為我國當時的人才輸送、培養和國家教育事業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 民國時期前十大學排名,復旦沒上榜,這所大學的排名卻高得驚人
    在中山先生逝世之後,為紀念中山先生為中國所做的貢獻,他所創辦的國立廣東大學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大學是中國南方最富盛名的高校,在民國時期以其優秀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養位列全國高校第八,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許多院系被分離出去,後又經過多次重組才形成現在的中山大學。現在中山大學也是中國南部最出名的高校,時至今日,它的聲譽日隆,已經邁向世界名校之列。
  •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 朔 ?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正朔?東南大學比南京大學更有資格 在那個戰亂紛爭的年代,反而是中國高等教育百花齊化的時代,各種民辦、公辦高校縱橫天下,現如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名校都是建立在那個年代。
  • 曾經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現在竟然分為8所高校
    1948年,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央大學已超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居亞洲第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京不再是首都,中央大學更名南京大學,至此中央大學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國立中央大學是中華民國時期中國最高學府,也是中華民國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
  • 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繼承者
    國立中央大學,真的曾經是亞洲第一的大學嗎?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學生,為什麼要為了爭奪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者而吵得不可開交?正是由於國立中央大學至高無上的地位,今天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的學生,還常常在網上為了誰才是它的正統繼承人而吵得不可開交。那麼,民國時期的國立中央大學到底是什麼來歷?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為什麼要爭當國立中央大學的繼承者?誰才是國立中央大學真正的繼承者?
  • 曾經亞洲第一的國立中央大學,為何慘遭「蘇聯式」解體?
    這所高校既不是清華大學,也不是北京大學,而是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大學成立於1902年,最早叫三江師範學堂。1928年改名為國立江蘇大學。隨後又改名後國立中央大學,也正是那段時間,國立中央大學的綜合實力亞洲第一,就連當時日本的東京帝國大學也不是其對手。這所高校也是我國民國期間,學科規模最大,院系最齊全的頂級大學。
  • 國立中央大學最後成了哪所高校?南京大學還是東南大學?
    歡迎關注:大學視野中國高校史上最「多產」的高校,非國立中央大學莫屬,這所高校曾經號稱「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然而,在特殊歷史時期,國立中央大學所衍生出來的高校(舊南京大學)被分拆,據了解,與國立中央大學有關聯的高校達到十多所(這點我們前面就給大家說過,想詳細了解的同學可以翻翻歷史文章),包括電子科技大學、西安工業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
  • 曾經亞洲第一的南京國立中央大學,拆分出來哪些有名的高校呢?
    中央大學作為中華民國時期國立大學中系科設置最齊全、規模最大的大學。在1928年定名國立中央大學時,這所學校就設立了文、理、法、商、工、農、醫、教育8個學院。當時,這所大學執中國高等教育之牛耳,為當仁不讓的民國第一學府,當時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中央大學均有較大差距,即使合併後的西南聯大也與中央大學有所不及。
  • 國立中央大學有多牛?以一校之力分拆出5所985、12所211大學!
    1927年,國立東南大學等江蘇省9所專科以上學校合併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1928年定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是民國時期中國最重要的高等學府。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立中央大學西遷重慶,1946年還址南京,時年9月,中央大學擁有7個學院、37個系、6個專修科、26個研究所,以及全國1/3的「部聘教授」,是當時大學系科設置之最。
  • 國立中央大學,真正的繼承者究竟是南京大學還是東南大學
    兩江師範學堂到1950的介紹南京大學(官網):此後歷經兩江師範學堂、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南京大學等歷史時期,東南大學(官網):1921年經近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先生竭力倡導,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為基礎正式建立國立東南大學,1928年學校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設理、工、醫、農、文、法、教育七個學院。
  • 清華和北大,在民國時期,都不是第一學府,西南聯大也不是
    國立中央大學大禮堂民國時期,是中國大學發展的黃金時期。真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那時的大學不僅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思想自由開放,學術成果更是令今人驚嘆不已。現在全國最好的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民國時期,他們居然不是中華民國的「第一學府」。在當時,有一所大學,無論是影響力還是自身實力,都超北大、清華一籌。可是後來因為政治等原因,這所大學分崩離析,不復存在。他就是國立中央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