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開啟「旅遊+工業」新模式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漳平3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在2015年底福建省首批公布的觀光工廠中,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榜上有名,這是唯一入圍的臺企。對此,福建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向中新網記者連連稱道「很榮幸」。

  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位於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為臺商李志鴻投資創建。由2004年引種臺灣青心烏龍,至目前已開發高山烏龍茶綠色生態基地2500畝,鴻鼎已是該臺農創業園區龍頭企業之一。

  如今,入駐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資企業已達60家,常駐臺商500多人,永福鎮更是成為臺商個體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鄉鎮。永福旅遊休閒業也漸入佳境,「賞櫻花」、「遊茶山」和「品香茗」蓬勃發展,為永福博得了「大陸阿里山」和「中國最美櫻花聖地」的美譽。

  又是一年櫻花季,記者走進「大陸阿里山」上的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只見茶廠儼然就是一個旅遊景點,有茶文化交流中心、茶文化展示廳、接待大廳、產品展銷區、制茶工藝參觀體驗區及鴻鼎高山茶園等區域可遊覽觀光。

  「剛開始我們也不知道要做觀光茶廠,但我們知道要規範化管理,標準化操作,品質有保證,茶廠才會有特色。」李志鴻坦承。

  在他的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李志鴻娓娓道來臺灣高山茶與大陸的淵源、「大陸阿里山」與臺商臺農的茶緣,「臺灣烏龍茶的當家品種乃是源於福建建甌的『北苑貢茶』。」

  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建在李志鴻的茶廠旁邊,展出的二十餘幅畫記載著「中國名茶之鄉」漳平與臺灣的茶文化交流之路。

  「喝茶論道講故事,沒有故事的茶只是商品,沒有想像空間。」李志鴻的兩名助理已培訓為講解員,為來此參觀體驗的遊客講解。

  鴻鼎茶文化交流中心展示區還陳列了各種類型的精緻高山茶及精美茶具,引人注目。李志鴻表示,作為休閒旅遊產業的重要項目之一,該交流中心將打造成為集商貿、物流、休閒及兩岸茶文化交流為一體,具有臺灣風情的現代化場所。

  李志鴻創新茶園管理技術,讓茶葉「喝豆漿」,這鴻鼎茶廠觀光的一個亮點。

  他一邊給記者介紹「豆漿」澆灌茶樹的功能,一邊引領記者進入茶園,「豆漿含有生物益菌,澆灌到土壤裡面可把不益菌殺掉,讓有益菌增生成為天然農藥;也可促進土壤內未完全分解的有機肥分解,讓茶樹吸收,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所以踩上去感覺特別有彈性。」

  鴻鼎成功整合兩岸茶產業優勢,茶園管理採用豆漿澆灌新技術,全面用鮮黃豆磨成豆漿加生物益茵和紅糖,發酵稀釋後再進行茶樹根部澆灌,一年澆灌10次。

  李志鴻告訴記者,茶樹經豆漿澆灌後成長更健康、不易得病,而且能使葉面增厚,茶葉質量、滋味、香氣均明顯提升,為茶產業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和優化做出貢獻。

  早年從事中國古董藝術的李志鴻祖籍永福鎮,對農業知識一竅不通的他,懷揣家鄉情結回到永福經營茶園。不知不覺間,李志鴻的農業技能越來越精,涉及項目越來越廣,永福成為他割捨不下的福地。

  李志鴻認為,現代農業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獲利產業,配合觀光休閒度假等元素,第一產業加第三產業,可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已是臺灣茶農離開臺灣島外投資最集中、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也是兩岸農業合作最有特色、最具成果的重要平臺。當地政府出臺的各項優惠措施、扶持政策和基礎設施的完善,讓園區內臺商看到了前進的動力,也感受到了更多的信心。

  「兩岸交流合作勢不可擋。」在大陸種茶獲得成功的李志鴻,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乃至整個創業園的特色和成果進行推廣。

  「觀光茶廠獲批,得到政府的認可與肯定,也是一種鼓勵,將通過此平臺輻射。」入閩創業十餘年的李志鴻,又開啟「旅遊+工業」的發展新模式。

  在臺商引領下,漳平也依託特有的漳平水仙茶、永福高山茶加工企業,積極探索跨界融合之路,將工業文明植入旅遊要素中,進一步打造富有創意並具有地域特色的工業旅遊項目。(完)

相關焦點

  • 福建觀光工廠:打造工業與旅遊的融合之路
    中國網7月6日訊 作為較早引進觀光工廠業態的省份,福建於2015年啟動省級觀光工廠評定計劃。兩年間,福建省共有兩批共59家觀光工廠進入這一名單。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工業旅遊作為一種全新業態被廣為提倡。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
  • 串聯景點 泉州觀光工廠謀求「旅遊+工業」新突破
    這些天,福建省首屆觀光工廠培訓班在泉州舉行,100多位來自全省各地的旅遊部門代表、觀光工廠主管及部分高校旅遊專業專家齊聚晉江,學習泉州觀光工廠的好經驗,謀求「旅遊+工業」的新突破。近年來,隨著泉州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不少泉州企業紛紛結合自身特色產業基礎,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觀光工廠,開啟了「旅遊+工業」的新模式。
  • 臺灣工業旅遊之觀光工廠
    觀光旅遊,這是傳統旅遊的一種叫法,那工廠旅遊呢?觀光工廠!這其實就是工廠的旅遊,所以我們一看,這觀光工廠其實就是工業旅遊,這個概念並不貼切,所以並沒有推廣開來。而工業旅遊這個概念貼合工業場所用來旅遊的妙用,所以,工業旅遊流行開來。
  • 臺灣工業旅遊(觀光工廠)概況
    觀光工廠其實就是當今的工業旅遊,臺灣人說的觀光工廠也就是產業旅遊,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部小編認為臺灣的翻譯還是比較正確的,小編在以前也曾闡述過這個觀點,工業旅遊其實翻譯成產業旅遊比較合適。世界的工業旅遊大概是源自歐洲英、法、德,轉入美日,進入臺灣,而今中國、俄羅斯等博採眾長,工業旅遊漸漸進入頂峰。下面我們進入正題,了解一下臺灣的工業旅遊概況。臺灣人眼中觀光工廠的緣起觀光工廠之源起可以追溯自十八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某座木器工廠開放予外人參觀,而成為當今普見於世界各國之觀光工廠的濫觴。
  • 「工業+旅遊」——臺彰化「觀光工廠」在地經營「盼客來」
    這裡是「觀光工廠」臺灣優格餅乾學院的所在地。近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臺灣彰化縣,探訪彰化濱海鹿港工業區「觀光工廠」產業。圖為白蘭氏健康博物館。  與偏鄉過去大量本地人外流不同,餅乾學院正吸引愈來愈多外地遊客前往線西停留,參觀餅乾製作流程、體驗DIY服務等。餅乾學院館長張雅婷介紹,如今,觀光產業每年為線西鄉帶來上百萬的旅遊消費人潮。
  • 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野心勃勃」
    這些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紛紛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 觀光工廠可以與哪幾種業態相結合,助力工業研學旅遊轉型?
    上期文章,我們介紹了工業研學的發展背景,並以觀光工廠為主要形式,研討了觀光工廠的特性及工業研學的開發要點。觀光工廠在傳統產品製程參觀的基礎上,強調展現產業知識、產業文化、休閒質感及企業文化。本文,我們通過臺灣「觀光工廠」系列案例,分析觀光工廠的開發要點,為觀光工廠的實踐研發提供可借鑑的意義。
  • 振興學堂|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
    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野心勃勃」——①——宜蘭:臺灣的」心靈之鄉「臺灣的宜蘭縣,一直被稱作是臺北的「後花園「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 工業+旅遊 臺彰化「觀光工廠」紮根當地引客來
    這裡是「觀光工廠」臺灣優格餅乾學院的所在地。  【解說】大書本入口、魔法森林、餅乾殿堂……臺灣優格餅乾學院將工業與旅遊結合,設計出了一條充滿童趣的參觀線路,讓來此的遊客不僅能了解優格餅乾的品牌故事,參觀餅乾生產線的製作流程還能親自做手工餅乾。
  • 臺灣盛行的「觀光工廠」是怎樣的旅遊體驗?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其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於樂的活動,成為春節等節假日臺灣全家出遊的熱門選擇。「觀光工廠」是怎麼興起的,在臺灣有哪些「觀光工廠」值得一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一下。
  • 臺灣宜蘭,觀光工廠模式研究,工業研學目的地開發五大標配
    工業旅遊是指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勞動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國內工業旅遊作為旅遊行業的一個新領域,起源於我國組織開展的對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業的參觀學習。現代工業企業開展工業旅遊不僅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潛在的廣告效益也是巨大的,可謂「錦上添花」。
  • 臺灣規劃師為福建觀光工廠帶來哪些創意?
    毛巾觀光工廠出品的毛毛蟲造型毛巾。(資料圖片)在由多媒體與虛擬實境技術營造的時空隧道中,感受遠古先人如何認知和管理時間;跟著工匠體驗鐘錶製造工藝,聽他們講述漳州百年鐘錶工業的光陰故事;臨走時,帶上一份以時間為主題的伴手禮……這些場景,將出現在漳州恆麗鐘錶觀光工廠。近日,福建省旅遊局批覆了第二批省級觀光工廠名單,恆麗鐘錶觀光工廠榜上有名。
  • 陶瓷產品現燒現賣 淄博首個工業旅遊觀光工廠對外開放
    1954工業旅遊觀光工廠內,工人正在進行上釉的工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園區工業旅遊觀光工廠正式對外開放,以及「現燒現賣」工業旅遊直營店的正式開放。  本屆陶博會,1954文創園分會場共舉辦七項活動:1954工業旅遊觀光工廠對外開放;「現燒現賣」工業旅遊直營店啟動;「泰山瓷業杯」第四十四屆山東省陶瓷藝術設計創新大賽;1954陶吧,遊客陶藝互動體驗;1954抖音大賽;1954旅遊文創商品展銷大會;研學、親子項目(開筆禮、印刷術、烘培英語、傳統禮儀和陶藝體驗)。
  • 臺「鳳梨博士」在閩辦觀光工廠 模式可複製
    於是,一場砌「金磚」之旅開啟了。  被滿滿的誠意打動了  說做就做,今年四五月間,黃來裕到大陸考察,發現除了福建之外,廣西、海南等地也都適宜種植鳳梨。彼時,他提到,如果最終選擇在這裡創業,可以把廠房改建成鳳梨酥工廠。不久後,黃來裕受大陸朋友邀請,到漳州甄別一種鳳梨的新品種時,順道再到院前社探訪。他驚喜地發現,那個老舊的廠房已經按照他的想法進行了初步的修整與改建。  做這件事的,是院前社濟生緣合作社。
  • 工業旅遊規劃設計_看工廠如何甜甜蜜蜜地創造延伸價值
    臺灣「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挖掘企業新增長點在臺灣,你可能沒聽過宏亞食品,但說起巧克力共和國,你一定略有耳聞。臺灣巧克力製作公司宏亞食品打造的「巧克力共和國觀光工廠」揭開了巧克力的一切。嘉興歌斐頌巧克力小鎮,工業旅遊思維打造新模式在借鑑了一些世界知名巧克力工廠的運營模式後,斯麥樂集團在「工業+旅遊」時代也積極爭奪工業旅遊市場,建成了以體驗為核心、以工廠為載體的「歌斐頌巧克力小鎮」。
  • 臺灣彰化官員:「觀光工廠」豐富在地旅遊產業、助企業轉型
    臺灣彰化縣政府官員:「觀光工廠」豐富在地旅遊產業、助企業轉型中新社彰化9月5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人們印象中的彰化是農業大縣,其實這裡也是很多大企業發跡的源頭。『觀光工廠』豐富彰化旅遊產業,讓更多人了解彰化,同時幫助在地企業嘗試轉型。」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副處長湯國榮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他介紹,彰化不只有八卦山、鹿港小鎮等自然和人文景點,16家企業開辦「觀光工廠」也頗具規模。這使彰化逐漸形成有別於其他臺灣縣市的本地旅遊特色。
  • 安東尼觀光工廠店助力打造珠三角「織夢小鎮」
    「經過14年發展,安東尼(國際)已從一家僅有8臺縫紉機、8名員工的小作坊,成長為中國最具規模的絲光棉針織企業。」安東尼(國際)策劃總監呂中生介紹道。接軌工業旅遊近年來,電商營銷愈演愈烈,實體零售店大受衝擊,安東尼(國際)亦難逃此困境。
  • 臺企登陸「第一家園」
    臺商吳松柏在平和縣大溪鎮海撥近千米的大芹山上,創辦大陸首家威士忌酒廠。 王東明 攝    臺灣同胞重要祖籍地的福建漳州,如今成為許多臺商臺企投資興業、開拓大陸和國際市場的熱土。    臺企漳州仂元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文義對記者說,他也到東南亞考察過,還是認為在大陸有比較長期的發展空間,因為東南亞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治安較差,有太多的因素決定不往東南亞投資。    臺企漳州仂元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文義對記者說,他也到東南亞考察過,還是認為在大陸有比較長期的發展空間。
  • 埔裡酒廠:靠工業旅遊每年賣酒十個億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師在拜訪了全球知名的工業旅遊項目後得出一個結論:工業旅遊最成功的商業模式看美國,世界工業旅遊看歐洲,亞洲工業旅遊看日本,中國工業旅遊看臺灣。 在臺灣工業旅遊這個詞並沒有多少人熟悉,而「觀光工廠」則是大家公認的名字,這在福建也大有引用。
  • 工業旅遊:白酒產業的藍海
    從葡萄酒和國際烈酒在中國日益崛起來看,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國際進口商基本都是在塑造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而文化的根基基本都是工業旅遊,葡萄酒的旅遊已經成為極為獨特的旅遊形式,而在國外,最受歡迎的除了國家標誌性景區,各行各業的工廠,成為旅遊的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