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童樓仲平:以小搏大 一根吸管的大智慧

2020-12-19 全球紡織網

雙童樓仲平:以小搏大 一根吸管的大智慧

2013-04-01 13:07:49 來源:網上輕紡城

「很多發達國家都有這麼一群商人,他們家族企業幾百年只生產一種商品,但卻能把這種商品做成藝術品、奢侈品。」樓仲平對記者說:「我就是要做這樣的商人。」

在雙童身上可以看到,創意將為傳統製造業注入新的活力。

顯而易見,在國際商業競爭加劇的同時,Made in China商品正在努力擺脫低端、劣質的標籤。許多在規模上已經做到世界級別的公司,諸如聯想、吉利、萬象、鴻星爾克、晨光等,已經在朝著高質的方向去進化。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浩如煙海的中國造小商品裡面,也有許多已經告別規模化而走向高附加值、品牌化的傳統企業。這些公司產品的高質定位正在被國內外的消費者市場所接受。

位於義烏的雙童吸管就是這樣一家公司。義烏以萬眾小商品製造基地而文明國際,但按照董事長樓仲平的說法,他們的產品是這萬種小商品中的「小中小」——按分釐計價的產品價值,不但比不過浙江的皮革和五金,就連紐扣與絲襪他們也比不上。

然而,正如樓仲平辦公桌後牆上掛著「以小搏大」橫幅,這家只做不起眼的塑料吸管生意的傳統製造企業,早已經告別了規模世界第一的得意感,走上了一條高附加值,靠創意獲取尊重的道路。

在這些不起眼的吸管和略顯另類的60後樓仲平身上,可能正寄託著Made in China的某種希望。

小吸管與大智慧

一根吸管能幹什麼?

缺乏想像力的人們都會被這個問題所困惑,而樓仲平給雙童吸管員工的教導是:一個工具或者藝術品,如何具備吸管功能?

在雙童淘寶旗艦店中,各種造型的藝術吸管,載有風車的玩具吸管,幫助小孩吃藥的功能吸管,以及可單吸可共吸的愛心吸管,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不久,你還能找到用來吃水果的強力吸管,做眼鏡框、自行車的藝術吸管,能測溫變色的多功能吸管,以及能看到小宇宙的高科技吸管。在這裡,吸管與顛覆這個詞搭配了起來。

而這些吸管,大多數都是60後樓仲平創意或設計的。

很多朋友都覺得老樓是個奇人。雙童吸管是他在經歷過無數次創業失敗,1991年回到義烏後用2000元做起來的生意。60後的他好不容易用了10年終於富起來了,卻不跑客戶,不玩高爾夫,生活儉樸的一塌糊塗。只有小學文化的他自學Photo和CAD,親自擺弄吸管產品,並且包辦了雙童辦公樓的內部裝修設計。

在專注生產的同時,他順便設計了在中國罕見的私有企業內中水處理和雨水收集系統。把工廠建成了名副其實的低碳環保示範基地,為企業每年節省200萬元工業用水費用,美國的上海領事都要慕名來看一看。

顯然,除了勤奮之外,作為雙童靈魂的樓仲平是一個極具童心和創新基因的人。這兩者在他的小吸管生意中轉化成了一種大智慧。幫助雙童走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差異化道路。

2011年,雙童的吸管銷售額是1.6億元,共生產了7000噸。能把吸管生意做的這麼大,樓仲平的智慧不僅僅表現在了產品層面。實際上,他同時是一位沉著冷靜、高瞻遠矚的商人。

在雙童走過的這20年中,國內有競爭,國外有危機。很多比雙童發跡早得多的小商品企業在各種蕭條和劫難中都關了門,或者轉移了產業方向,有的乾脆做了「跑路的浙商」。但樓仲平卻步步為營地走了過來。

他的第一個得意之作是品牌化。那是1995年,包括樓仲平的公司,義烏有幾十家生產吸管的小作坊。樓仲平發現,這些作坊生產的吸管的外包裝都有兩個兒童的Logo。他靈機一動地去工商局打聽了一下,工作人員雖然不知這Logo的來歷,但卻告知他還沒有人註冊該商標。樓仲平立刻回家取了錢註冊了這個商標並在當地報紙上發表商標權聲明。這也是義烏市的第17個商標。

樓仲平是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他在1995年便接觸到了計算機和網絡。美國在線、瀛海威等這些網際網路早期的弄潮兒,他都門兒清。1997年,在馬雲還在為外經貿部設計網頁的時候,樓仲平就獨自找到了B2B的海外銷售渠道。

2004年,雙童吸管通過傳統和電商兩條腿走路的方式已經做到世界規模最大。然而,正當阿里巴巴如日中天的時候,樓仲平卻改變了主意。他認為,雖然歐美客戶的定量大,付款及時,但享受夠了Made in China的它們過於強勢。在美國K-Mart、多樂趣一元店面前,雙童根本沒有議價空間,更值得憂慮的是,如果按照這些歐美客戶的大規模訂單布置生產線,那麼雙童將被死死地套牢在低端產品的層面上,沒有精力去創新。

於是,在2005年,樓仲平召開了雙童的第一個「五年計劃」轉型大會,將企業的轉型目標定位於「不做大客戶」,「要品牌」,「要創新」三大原則。正是從那時起,雙童開始走上了創意產品的道路,其客戶群體也慢慢變成了1萬多家之多的「長尾」。

時間證明,他的這種決策是明智的。其後,K-Mart、多樂趣一元店雙雙破產,而雙童卻在日本和國內找到了雖然訂單小卻利潤更高的客戶。

「做量的低附加值產品容易胖死。」這種敏銳的觀點並不是他在商學院學來的,而是自己在實踐中體悟的成果。「事窮勢蹙原其初心,功成行滿觀其陌路」,他總能捕捉到別人不易察覺的東西。

其實,在樓仲平看來,他的很多創新都是「困而知之」的產物,而非自己多麼有智慧。他向記者舉兩個例子證明:因為吸管生產是極偏的行業,不可能有機械公司給雙童製造生產機器,要想產品創新,雙童只能自己研發機器。而中水回收,實在是因為義烏是水資源匱乏地區,現在的每噸工業用水已經上漲到了6元以上。他只不過是把自己去日本訪問時候的一個見聞給實踐了一下。

傳承與堅守

樓仲平是最早用微博的一批人,除了他本人,還有3個人在管理雙童的微博。去年,樓仲平還對團購產生了興趣,通過「聚划算」等服務訂了諸多食品。體會到個中樂趣之後,他建議家人,所有日用品都通過團購來實現。樓仲平最近讀了《賈伯斯傳》,吸收各家所長為我所用是他平時的愛好。雖然是往50奔的人了,但他仍舊在嘗試著各種新事物。

作為創始人的樓仲平精力旺盛,對產品和管理全面把控,社會經驗老到。然而,時代已經變了,他承認自己在很多領域已經比不過年輕人。他要思考更長遠的事情。

2011年9月13日,樓仲平召開了雙童的第二屆戰略轉型大會,頒布了下一個5年計劃。「持續創新,二代傳承,再造經理人」成為了下一個5年的3大目標。

在大會上,樓仲平詳細講解了雙童要生產高附加值創業產品的路線,他親自給員工分析各種奇異吸管的可行性以及可以藉助的外部研發力量。他提出的目標是實現創意吸管銷售佔到總銷售額的60%。他特別開誠布公地講了雙童的接班問題,他年紀大了,該把權力過渡給年輕人。但他的一雙兒女接班的可能性不大,而這一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空降職業經理人的可能性不大。他計劃從雙童的現有員工中培養一支職業經理人梯隊,作為自己的接班人。

在大會上,他還向員工詳細分析了產業現狀和宏觀經濟,再一次強調「只做吸管生意」的決心。

而面對很多對浙江商人質疑的聲音,他要發言。樓仲平特別在《環球時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不要妖魔化浙江民企》的文章。他指出,雖然中國製造業享受的人口紅利即將過去,融資環境也不容樂觀,但是「中國製造業比所謂新興經濟有競爭力的多,這一點我堅信不疑。」

樓仲平最近正在忙於起草吸管行業的國際標準。這是繼帶頭確立行業標準,國家標準之後,雙童的再一次飛躍。

「很多發達國家都有這麼一群商人,他們家族企業幾百年只生產一種商品,但卻能把這種商品做成藝術品、奢侈品。」樓仲平對記者說:「我就是要做這樣的商人。」

相關焦點

  • 樓仲平:一根吸管的智慧人生
    然而,正如樓仲平辦公桌後牆上掛著「以小搏大」橫幅,這家只做不起眼的塑料吸管生意的傳統製造企業,早已經告別了規模世界第一的得意感,走上了一條高附加值,靠創意獲取尊重的道路。  在這些不起眼的吸管和略顯另類的60後樓仲平身上,可能正寄託著Made in China的某種希望。
  • 義烏「雙童」吸管——小吸管裡蘊藏的大智慧
    樓仲平參加第二十四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 (圖片由樓仲平提供)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王毓韻 李俊翔):一根吸管平均銷售價不足一毛錢,純利潤約為0.0008元。8毫元,一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數字;吸管,一個利潤極低的小商品。
  • 樓仲平:「工匠精神」助「雙童吸管」走向世界
    利大量小,利不大;利小量大,利不小。最近有朋友給刀哥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不禁想到了上邊這那14個字。一次出差,公司破天荒給他配了頭等艙,他很興奮,拿出自己公司產的手機準備拍照留念。96年8月,「雙童」商標申請通過,97年底正式下發證書,成為整個義烏的第17個商標。樓仲平緊接著在地方大報上發表智慧財產權聲明,要求同行企業立即停止使用。效果不明顯,樓仲平就逐個走訪。
  • 創意改變生活 揭秘「吸管大王」樓仲平的奮鬥史
    其實,一根吸管能賣1分錢,也能賣2塊錢。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2樓展廳,樓仲平隨手拿了一根其貌不揚的吸管,放在嘴裡輕輕一吹,就成了哨子,而記者立即被一根中間有可愛Kitty貓造型的吸管吸引了眼球,「這些吸管超市裡都在銷售,Kitty貓吸管一包兩根賣5元,每根可以賣到2塊多。」  前天,雙童吸管大樓裡,樓仲平花了5個多小時,分兩場給公司中層上課。
  • 「雙童吸管」創始人樓仲平做客國科大MBA課堂
    2020年7月2日上午,應中國科學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喬晗教授的邀請,全球飲用吸管行業領導者、「雙童吸管」創始人樓仲平,為MBA學生做題為「錯位競爭:獨特性創造更高價值」的講座。喬晗教授主持講座。喬晗教授代表學院對樓仲平董事長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向同學們介紹嘉賓的基本情況。
  • 雙童:「吸管帝國」的蝶變
    作為中國幾十年社會經濟劇烈變化的見證者和親歷者,雙童自身的發展也充滿起伏。其中,2003年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年份,它既是雙童的第一次重大轉折,也是樓仲平人生的「蝶變」之一。   棄大做小   創立之初,雙童是被時代大潮裹挾前行的一家典型的民營企業,起步期是前店後廠,家庭作坊式經營。
  • 義烏「雙童」:產值上億的隱形冠軍 小吸管背後的大匠心
    義烏商人多經歷過「雞毛換糖」的故事,樓仲平也不例外。14歲從「雞毛換糖」開始,收過廢品,賣過牙刷,放過氫氣球,搞過有獎銷售,擺過地攤,做過鐵匠,搞過養殖……經歷過20多個行業的摸、爬、滾、打後,199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樓仲平選擇了「一根小吸管」作為重新創業的起步。
  • 「吸管大王」樓仲平:一根吸管 稱霸全球
    樓仲平說:「要做這樣的商人。」 樓仲平說:「我就是要做這樣的商人。」企業家應該有一種專注、傳承與堅守的精神,這在樓仲平身上不難發現。在2015中國實效管理總裁論壇上,有著「吸管大王」美稱的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樓仲平分享了他的坎坷的創業......
  • 「雙童吸管」:22年詮釋「工匠精神」
    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給出了答案:在大部分吸管只能按噸、箱、大包賣,利潤以釐和分計時,雙童的吸管卻可以按只、小包賣,利潤可以元計,而它制定的標準甚至可以主導全球塑料吸管行業。小吸管,大作為;小企業,卻蘊含大能量。在「雙童」董事長樓仲平看來,企業發展和義烏市委市政府不遺餘力地幫扶企業,給予企業「接地氣」的政策傾斜,支持企業創新發展分不開。
  • 一根吸管的轉型和創新
    而樓仲平最開始,就是在義烏的小商品城裡擺攤賣吸管起步的。  在樓仲平開始創業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樓仲平在義烏簡陋的加工廠周圍,是成千上萬戶生產襪子、雨傘、紐扣、假髮、編織袋的個體小作坊,浙江省將這類產業聚集區叫「塊狀經濟」,而吸管又是其中再典型不過的「低、小、散」了。  浙江的這些塊狀經濟如今正面臨轉型。
  • 義烏雙童吸管:21年專注一根吸管
    可謂是達人見達人,義烏雙童吸管董事長樓仲平現微博粉絲已達到35萬,微博大咖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樓仲平帶領各位網絡大v來到企業的展覽室後,拿起一根吸管就滔滔不絕講了起來。    一個吸管,能有什麼花頭?
  • 義烏小商品的隱藏大佬,他用一根吸管徵服了全世界
    文/Dik利大量小,利不大;利小量大,利不小。最近有朋友給刀哥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不禁想到了上邊這那14個字。樓仲平緊接著在地方大報上發表智慧財產權聲明,要求同行企業立即停止使用。效果不明顯,樓仲平就逐個走訪。最終,同行放棄使用「雙童」。不過很快,義烏又跟風冒出了20多個吸管品牌。
  • 一根吸管賣到三四元 讓寶寶愛上喝水吃藥
    一根吸管賣到三四元 讓寶寶愛上喝水吃藥在吸管行業,4元一根的吸管絕對是奢侈品,義烏雙童日用品公司董事長樓仲平正在做的,就是吸管行業的奢侈品。剛剛結束的義博會上,第一次群體亮相的情侶吸管、風車吸管成了追逐目標,這幾天,雙童工廠正開足馬力,還在增加模具。一根吸管500倍價格差異的秘密雙童是一家隱形冠軍,這家躲在義烏面積並不大的企業,是全球最大的吸管生產廠。2011年,雙童的吸管銷售額是1.6億元,共生產了7000噸。
  • 從一根吸管看工匠精神——浙江義烏雙童吸管啟示錄
    新華網北京7月9日電(記者劉錚、王希、王政)一根吸管,輕得不能再輕,也似乎簡單得不能再簡單。在「網際網路+」和「智能製造」概念滿天飛的今天,做這個還有前途嗎?在大部分吸管只能按噸、箱、大包賣,利潤以釐和分計時,有家企業的吸管可以按只、小包賣,利潤可以元計。這其中有什麼門道?
  • 民生周刊:專注小吸管 成就大產業
    樓仲平已在吸管行業堅持了20年,而在創業早期,他至少嘗試過20個行業。因為堅持與專注,他把一根小小的吸管做到了極致,其企業發展案例也被收錄清華、北大等幾十所高校的MBA教材。
  • 吸管大王樓仲平的彎路:只有我能做日本市場
    晚上8點,樓仲平帶著小蘇來到設計工作室。說是工作室,連設計師在內,其實只有一個半人—樓仲平算半個,他是義烏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的老闆,人稱「吸管大王」。最近幾個星期來,他每天晚上都到這裡和設計師一起工作。
  • 靠賣吸管一天掙13.6萬,一根吸管利潤僅0.0008元,這得賣多少根?
    但是,我國也有很多依靠小利潤而發展起來的企業。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一家來自浙江義烏的企業。在我們聽到義烏這個名字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容易地聯想到它的小商品。這家靠小利潤發展起來的企業,同樣也是以小商品起家。我們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常會用到吸管。而這些我們平時不太注意的吸管,居然也能夠成就一個企業。
  • 小商品 大標準:雙童吸管閃亮第24屆義博會
    因為專注與堅持,樓仲平把一根小小的吸管做到了極致,其企業案例也被清華大學等十幾所高校的MNA教材。二十多年來,雙童吸管先後承擔了五件國家級產品標準的起草和編制任務。《聚乳酸冷飲吸管》中國輕工行業標準、《聚丙烯飲用吸管》中國國家標準、《電子商務交易產品信息描述、食品接觸塑料製品》中國國家標準、《聚丙烯飲用吸管》浙江製造團體標準、《聚丙烯飲用吸管規範ISO國際標準》。
  • 一根吸管能賣多少錢? 8毫利創出大世界
    一根吸管能賣多少錢?8釐!一根吸管能賺多少錢?8毫!     而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樓仲平硬是將這8毫錢演繹得光輝燦爛,創出了大市場、大天地,成了行業「世界冠軍」。60條生產線日出口吸管20噸,50%以上銷售到世界各地,產量佔了全球需求量的1/4。
  • 自循環水系撐起工廠生態圈――「雙童吸管」有本15年的「五水共治...
    她,是一家傳統製造型企業,以一根小小的吸管為支柱,擎起了畝產值高達880萬餘元的行業標杆。她就是義烏市雙童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稱「雙童吸管」)。東渡日本學治水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該國特別重視環境資源的合理利用,而「雙童吸管」的客戶主要來自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