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豐巢「漲價」翻車香奈兒漲價越漲越買原因為何?

2020-12-23 東方財富快訊

加稅是個技術活,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科爾伯特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徵稅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當然,如果制度設計得好,是根本不許鵝叫的。

而漲價則是個藝術活,漲得好,鯉魚跳龍門身價倍增;漲不好,品牌受損,產品滯銷,萬劫不復。

海底撈、豐巢快遞櫃「拔鵝毛」,為何失敗?

海底撈火鍋就沒有拿捏好漲價這門藝術的分寸,在最不該漲價的時候衝在了前面。

眼下,餐飲市場剛剛開始復甦,消費信心遠沒有恢復,大多數人還在出門聚餐和繼續宅家之間猶豫不決,繃不住的海底撈就來了波漲價,漲價幅度高達80%。要知道,海底撈的消費者可都是價格敏感型的資深網民,一時間輿情大譁。就算事後海底撈又是恢復原價,又是公開道歉,又是送吃送喝送伴手禮,依舊難以抹去消費者內心的芥蒂。

從經營層面來說,疫情尚未完全結束,隔桌就餐導致消費人數大幅下滑,加上菜品供應價格上漲,海底撈漲價無可厚非。但海底撈的消費者不屬於沉默的大多數,而是「善叫的鵝」,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輿論風波。

不要說海底撈如此明顯的漲價讓消費者難以接受,美國2.6%的食品漲價幅度,就已是開創了自1974年以來最大的漲幅。據報導,雖然食品價格波動是受疫情封鎖措施和顧客囤貨影響,但已經有超過1/5的美國家庭開始為一日三餐的支出增加,而抱怨政府反應不力。

同樣不理智的還有豐巢快遞櫃,本來應該是一種方便用戶的產品,結果它不僅沒有提供便利,反而因為雙向收費這種強行「拔鵝毛」的行為遭到圍攻。歸根結底,豐巢快遞還是沒明白「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的奧秘。

從經濟學上來說,價格並不完全是由成本決定的,還受到供需關係的影響,而形成需求的兩個條件,一是要具備支付能力;二是要有購買的欲望。支付能力又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購買慾望。疫情使得不少年輕白領收入受到影響,支付能力下降,餐飲這類關乎國計民生的商品在這個節骨眼上漲價,明顯是不跟消費者統一戰線,很容易就被價格敏感型的人群圍剿。

越漲越買,香奈兒漲價策略為何「更香」?

海底撈因漲價被罵,香奈兒們卻因漲價「更香」。3月份以來,路易威登、香奈兒、普拉達等奢侈品牌連翻漲價,5月初價格再次上調,漲幅超過往年同期水平。香奈兒漲價幅度最高達到19%,路易威登半年漲價三次,且路易威登中國表示:公司一貫不對價格做出詮釋和回應。其他奢侈品品牌為了縮小彼此間的價格差距,保持品牌基調,也都紛紛應聲而漲。

這些奢侈品漲價的消息一傳出來,各大門店前排起長龍,其中韓國首爾的某百貨商場有數百名消費者凌晨5點就趕來排隊買香奈兒,政府擔心人群聚集可能引發新冠感染,一度計劃命令香奈兒商店關閉。

奢侈品一貫的宣傳是保值升值。人都是有佔便宜心理的,害怕以後價格再漲,趕在漲價前買到了就感覺賺了;而且大家受疫情所困已經憋了很久沒有消費,這正好給了有能力的消費者一個充分的購買理由。

奢侈品不同於快消品,賣的是稀缺,收的是「面子稅」;就算賣不出去,寧可銷毀也不會降價以求。消費者買奢侈品就像買股票一樣,價格下降便無人問津;價格越高人們越追漲。房價上漲也是同樣的道理。

逆市上漲的還有茅臺酒,照理說受疫情影響聚餐喝酒的人少了,高檔酒價格應該下跌。但是茅臺其實早已超越了酒本身的屬性,而具備了金融屬性,一些投資者還會每年都買一批茅臺酒囤著,讓茅臺變成了抗通脹產品。

漲價的關鍵,在於節奏與節點

當危機來臨時,人們的第一反應是自我保護,因此國內疫情高峰期間,口罩價格漲幅不低,卻依然供不應求,做口罩的戰勝了養豬的。

但對於賣性價比的普通快消品來說漲價必須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首先把握好漲幅節奏:可以小步快跑,不要盲目追求一步到位。比如:胖哥倆肉蟹煲、喜茶、奈雪的茶等多款商品也悄悄上調了價格,但這些品牌因為漲幅不大,對消費者錢包不構成威脅,就沒有遭到劈頭蓋臉的抨擊。

同時,還要把握好漲價的時間節點,可以跟風,但不要出頭率先領漲;還要善於轉嫁成本,借推出新品或者新規格調整價格,而不是簡單粗暴直接拉升。

有的漲價則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就完成了,「五一」過後高速公路恢復收費,一些人就發現在享受了小半年免費通行福利後,高速費漲價了,感嘆「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但是由於ETC的普及,更多的時候人們對這一類漲價越來越無感了,經過收費站時人們不需要停車,不需要伸手從腰包裡掏錢,甚至不需要拿出手機掃一掃支付,費用瞬間就從卡上自動划走了,無感支付讓人對這類價格漲跌也逐漸無感。這種巧妙的設置簡直達到了漲價藝術的最高境界。

價格有漲就有跌,誰也沒想到巴菲特在疫情初期衝進去抄底的航空股,會一路暴跌,使得股神也不得不揮淚斬倉。更沒想到作為現代工業的命脈,石油價格居然能跌成史無前例的負數。

漲價前夕的奢侈品人們排隊也要買,「雙11」前先漲價再打折的商品人們趨之若鶩。而石油價格即使跌成負數,中國人也還是加不到很便宜的汽油。定價是一門科學,而決定價格的各種因素卻是整個經濟學中最深奧的學問。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越漲價越好賣?香奈兒包包史詩級價格爆漲,這幾款經典包最值得買
    還記得在年中傳出CHANEL將漲價的消息,引發大批香奈兒粉絲關注,漲價前柜上也引發一陣搶購熱潮,而官網上價格也一度隱藏,近期官方網站又再度開放價格資訊!漲價的幅度大約為5%至17%,受到貨幣和匯率的波動,實際調漲金額甚至可能會超過17%,價格上漲的單品為經典手袋及部分小皮具,季節性手袋、服裝和鞋子的價格不會受到影響,快來看看漲幅最大的包款中有沒有你已經入手,或是正在觀望的那個包吧!
  • 海底撈新菜單裡的秘密:菜漲價了,顧客卻不覺得貴
    仔細對比了2016年6月份鄭州海底撈的菜單和現用的菜單,還發現海底撈從口味上去掉了牛肉湯和椒香火鍋這兩種鍋底,而原來的正宗川味改為牛油麻辣。對比下來,果真可謂是全線漲價(除了飲料沒有對比),從鍋底到小吃,連自選小料、自選飲料,每位收取的固定費用也漲了。為何結帳時感受並不明顯?
  • 價格不漲了!海底撈 西貝致歉並取消漲價
    央視網消息:前不久因為漲價登上熱搜的海底撈,10日發表致歉信,並宣布取消漲價。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一家海底撈門店,中午12點半,門口已經開始有顧客等位。在3月下旬海底撈因為菜品漲價,引發了網友熱議,遭到了很多網友的批評。
  • 漲漲漲!海底撈、西貝猛漲價!網友直呼吃不起!
    終於等到海底撈恢復堂食結果心塞的發現漲價了???沒想到報復性消費還沒開始,卻先到了報復性漲價!顧客被漲價漲得滿臉問號近日,一位北京食客在微博曬出菜單,原本海底撈線下重開令他激動不已但一看價格傻眼了呀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
  • 為什麼海底撈菜漲價了,顧客卻不覺得貴?
    漲價是提高客單價最直接的方式,但誰都不敢想漲就漲,「一漲價就沒人」也是老梗了。可如果說,漲價了消費者卻感知不明顯,還不知不覺給商家多掏錢,這是不是最理想的策略?海底撈鄭州店就是這麼幹的,菜單幾乎全線漲價,招牌10撈中,最貴的一份漲了16元,但消費者結帳時卻「沒覺得貴」。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玄機?
  •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原價!奶茶也漲價,30元一杯?網友炸了:「我的...
    」近日,「海底撈漲價」、「喜茶漲價」的話題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引發熱議。海底撈就漲價致歉:恢復到1月26日停業前標準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海底撈漲價的消息近期引發消費者廣泛爭議。4月10日,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是公司的錯誤決策,向顧客致歉,並從即時起所有門店菜品恢復至疫情前標準。
  • 海底撈漲價失敗,「雞湯」怎麼就能免費?
    疫情期間,「相約去吃海底撈」成為很多人宅家隔離期間最大的期待,隨著一線城市開始陸續復工,餐飲店允許有限人數的堂食,海底撈的紅色招牌就像是一場比賽的終點線,時隔幾個月,當人們滿心歡喜地來到海底撈,收到的卻是「漲價」通知。「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
  • 喜茶、海底撈漲價:少數派的自救
    網紅餐飲「報復性漲價」?一個多月前,所有人都還在討論結束疫情後如何「報復性消費」,但沒想到「報復性漲價」卻先一步到來了。作為海底撈的老會員,張恆平日裡到店裡消費的頻次不低。有時跟三五好友一起,有時自己一個人。服務好、環境佳是他選擇到海底撈就餐的主要原因,價格自然也在其承受範圍內。
  • 同樣是漲價,為什麼海底撈被迫道歉,香奈兒卻越貴越香?
    作為中國餐飲品牌的龍頭企業,海底撈在恢復堂食之際,礙於成本及運營壓力,悄悄調高了菜品價格。結果一石激起千層浪,消費者難以接受品牌在特殊時期不降反漲的舉措,在社交媒體平臺紛紛吐槽、指責這樣的行為。實際上,Chanel此次漲價其實是「常規操作」,以明星單品Chanel 2.55中號手袋價格變化為例,2011-2020年間該款手袋價格漲幅高達82.05%,如下圖所示。
  • 濱州:開學後 「小飯桌」越漲價越火爆
    實驗學校大門外等候孩子放學的「小飯桌們」  原標題:開學後 「小飯桌」越漲價越火爆  近日,隨著我市中小學校開學,學校周邊提供學生就餐、午休的小飯桌又一次忙碌起來。雖然有不少家長反映小飯桌存在坐地漲價的現象,但是由於市場需求量大,小飯桌依舊火爆異常。  9月11日中午,記者在濱州實驗學校門口看到,有不少小飯桌工作人員舉著牌子等候學生放學。大體數了一下,竟有十幾家不同規格的小飯桌。據了解,普通規模的小飯桌一般能容納10多人,規模較大的能達到30人左右,並配有專門的大班車接送孩子。
  • 海底撈又又又悄咪咪漲價了!
    餐飲企業們也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迫不及待的準備開店營業,但沒想到的是「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了。4月份,復工後的海底撈火鍋居然漲價了,而且還漲得非常「離譜」!看到這,網友直呼:工資沒漲,消費翻倍。火鍋也快要吃不起了,在家煮難道不香嗎?隨後海底撈就被網友們罵上了熱搜,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對外發布致歉信,稱漲價系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從即日起所有門店菜品價格恢復至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 花生漲價原因
    豐丙前說,最近兩年收購商的隊伍越來越壯大,價格也越來越透明。「今年年初到5月份,價格低,還有一些利潤;6月份以後,花生價格猛漲,把收購商的利潤給擠沒了。」豐丙前說。    豐丙前說,忽高忽低的花生價格,讓收購商不敢有存貨。「有人買,就得賣,否則就有可能賣不出去。」豐丙前說,他今年收購了10噸,已經銷售一空;除去運輸、人工等費用,一噸能賺百餘元。
  • 豐巢不「瘋」,快遞不「快」
    一、長著服務的臉,卻沒有收服務費的命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什麼豐巢已經向快遞員收費了,為何還要向用戶收費。這不是一魚幾吃麼?還有一些人認為,這樣的服務收兩次費,豐巢太貪,導致大家對豐巢的不滿。豐巢的穩操勝券也是基於較低的人力成本,比如順豐的快遞放快遞櫃的比例就比較低,據說佔豐巢的10%左右,主要原因是順豐能支付得起差異化服務的成本,可以送快遞到門。而對通達系而言,如果想維繫低成本,又不想借用豐巢這樣的效率工具,目前的快遞模式將不可維持。
  • 海底撈竟然悄悄漲價了:「漲價」英文說「price up」?錯了!外國人才...
    圖片來源網絡面對海底撈漲價的消息,有人覺得「漲價漲得不合道理,太多了」:「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過分了啊。」引發網友們熱議的是——工資降了,物價卻反而漲了。這時候,海底撈這波漲價的操作,引發一部人的不滿和委屈:「我還沒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等來報復性漲價。」「本來就不便宜,這下更貴了。」
  • 滷菜店生意巨好為何不敢開分店?學習海底撈怎麼給滷菜產品漲價!
    說到漲價,相比個別滷菜店的不敢漲和偷偷摸摸的小漲,大餐飲行業在疫情之後,以海底撈為首的一大波餐飲連鎖品牌大張旗鼓地進行了漲價,人均已經漲到了200元,於是乎吃瓜群眾很憤怒,認為是現實中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錢人沒感覺,普通人吃不起了
  • 海底撈取消漲價了!你會向火鍋低頭,原諒它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彭婧如 程春雨)「我剛開始報復性消費,結果遇到報復性漲價。沒想到,昨天剛吃完,今天就降價了。」這是一位消費者看到海底撈宣布取消漲價後的第一反應,「真有點不爽」。 4月10日下午,海底撈就漲價一事發致歉信,並宣布取消漲價。
  • 海底撈、西貝該不該漲價
    4月11日,「西貝就漲價道歉」衝上微博熱搜,此前,人均漲到「220元+」的海底撈也公開發布了道歉信,並稱從即時起恢復至1月26日停業前的標準。對於此前兩家餐飲巨頭的漲價行為,不少消費者不買帳,有人改買底料在家吃,有人願意在價格恢復後繼續支持。不過也有人認為,企業漲價可以理解,「畢竟他們也要活下去」。
  • 海底撈,悄悄漲價了: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先到
    來源:投資界作者 | 謝文倩報導 | 投資界PEdaily恢復堂食後,海底撈悄悄漲價了。這幾天,多地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反映海底撈門店菜品價格上漲。對此,海底撈承認得很痛快:漲價屬實。投資界記者致電海底撈通州華聯店得知,目前門店的營業時間為早上11點到晚上九點之間,出於疫情防控考慮,門店內桌椅間隔在1米以上,一桌不超過三人,因此開放餐位較少,而美甲區、遊樂室等暫停開放。餐位少了,客單價卻上來了。「漲價漲得滿臉問號。」
  • 什麼,奶茶海底撈又漲價了?
    報復性性消費沒來,報復性漲價已經開始。 喜茶多款產品漲價2元。正式邁入了「30元時代」。 評論區: 「本身就定價就挺貴,現在更不合理了。」
  • 海底撈「偷偷」漲價了?​!深圳網友表示:吃不起!
    話題引發熱議後也有網友曬出和去年7月價格對比圖發現海底撈現在的價格已經「漲價漲得滿臉問號」從這份訂單來看整份酥肉從26元漲價到44元海帶由原來的半份11元漲價到整份28元>對於海底撈漲價這事很多網友也表示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