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流水鱖魚肥,奇葩的「臭鱖魚」越臭越美味,臭豆腐也甘拜下風

2020-12-26 杭州圈

自唐朝詩人張志和起,便知「桃花流水鱖魚肥」。

鱖魚是中國特有的淡水魚,所以外國人叫它中華魚,有的地方也叫花鯽魚。肉質豐滿,肥厚細嫩,味道鮮美,它是吃小魚小蝦長大的,牙齒尖利,肉質細嫩,且只有一根整骨頭,刺少。春天鱖魚的肉質最佳。

鱖魚作為宴席上之佳餚,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到兩岸桃花盛開,河水陡漲時,江南特有的鱖魚便耐不住性子地躍出水面。

鱖魚食用方法多樣,可蒸、可煮、可燴、可燒、可烤、可炸,做法繁多。

江南地區的很多人卻喜歡吃「臭鱖魚」,不吃鮮活的,臭鱖魚有很多種做法,如紅燒,乾鍋等,而如今更是出現了創新的漢堡臭鱖魚,醬香臭鱖魚,窖香臭鱖魚。

臭鱖魚的做法是,將鱖魚醃製和發酵。新鮮的鱖魚去掉內臟後,不洗,直接內外抹鹽,粗鹽更好。抹好鹽巴後,將魚一層層疊放進杉木桶中,上面再擱石頭等重物壓上,等自然發酵一周之後臭鱖魚便做好了。醃得好的臭鱖魚,魚鰓還能保持著好看的鮮紅色。

臭鱖魚產生似臭非臭的風味,許多初嘗者不敢下筷。然而真正喜愛它的食客,自然知曉入口後別具一格的鮮美,是清蒸或紅燒都不可比擬的美味。

臭鱖魚富於彈韌性,肉質很緊。入口後,魚塊被稍稍咀嚼一下,便一片片碎了,但仍然保持韌性。鱖魚一種特有的「臭」瀰漫開來,氤氳而去,鹹香、異濃、撩人……

有臭豆腐之奇「臭」,更有鱖魚之鮮香,二者融匯交織,令臭鱖魚之奇香無比,而口中臭鱖魚雖然早已化去,濃鬱奇香卻久久揮之不去,美味纏綿,舌尖藏香,食客心頭愜意。

對吃習慣了臭鱖魚的人來說,越臭的臭鱖魚會越受歡迎,肉會更加鮮嫩香濃,不夠臭的還要遭嫌棄。這和吃臭豆腐、榴槤同一個理兒,愛的人垂涎欲滴,怕的人聞到就繞路走。

相關焦點

  • 桃花流水鱖魚肥,鍾愛臭鱖不覺臭!
    鱖魚又叫桂魚、鰲花魚,屬於分類學中的脂科魚類。唐朝詩人張志和寫下的著名詩句"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讚美的就是這種魚。鱖魚主要分布於青藏高原外的全國各地,分別在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安徽等。
  • 臭鱖魚的變遷
    很多年以前,鱖魚是詩情畫意的。  「桃花流水鱖魚肥」、「鱖魚潑刺綠波間」、「桃花瘦了鱖魚肥」,等等。想像在那些朝代,鱖魚和那些文人騷客廝混,自是風情萬種。  不知從何時起,鱖魚不再純情,成了臭鱖魚。  一切源於安徽商人的行商。
  • 桃花流水鱖魚肥,徽菜名角臭鱖魚的製作方法是這樣,趕緊學起來!
    今天要介紹的是徽菜名角——臭鱖魚的製作工序,作為徽菜的代表之作,臭鱖魚也是徽州人民智慧的結晶。兩百多年前,為了保證鱖魚在運輸的過程中不變質,人們會採用一層魚撒一層淡鹽水的方法保鮮。旅途的七八天,也就成了現在臭鱖魚醃製的時間。新鮮鱖魚洗淨用鹽淹漬,夏季用木桶壓制三天,冬季需要一周時間。淹漬好的臭鱖魚,會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氣味。
  • 臭鱖魚: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
    編輯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張志和的名篇《漁歌子》中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食材君估摸著作為一個中國人,聽到這兩句,眼前出現的一定不是詩情畫意的青山秀水,而是一盤盤或清蒸或紅燒的大魚,沒辦法,這是咱們的基因。
  • 臭鱖魚: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
    徽派湘派哪家強總有美味臭出翔——李白第一次親密接觸臭鱖魚是一位安徽的哥們兒帶我去的,看著他熱情洋溢的向我推薦這道出自他老家的名菜,期間的自豪不言而喻。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唐代張志和的名篇《漁歌子》中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食材君估摸著作為一個中國人,聽到這兩句,眼前出現的一定不是詩情畫意的青山秀水,而是一盤盤或清蒸或紅燒的大魚,沒辦法,這是咱們的基因
  • 徽州「臭鱖魚」
    鱖魚又名桂魚、季花魚、花鯽、東北人稱鰲花魚等,素有「中華魚」之譽。以春天的鱖魚最為肥美。歷史上不乏文人墨客對鱖魚的吟詠。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中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臭」也能成為美味,淺析徽州臭鱖魚,「一臭成名」的背後因素
    那麼徽州臭鱖魚,究竟有多美味?《舌尖上的中國》是這樣描述的:「聞起來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用筷子把魚肉撥開,它的魚肉呈蒜瓣狀,一片一片,很細嫩很鮮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徽州臭鱖魚」雖然聲名在外,但事實上,古代徽州並不產鱖魚。
  • 「臭」也能成為美味,淺析徽州臭鱖魚「一臭成名」的背後歷史因素
    那麼徽州臭鱖魚,究竟有多美味?《舌尖上的中國》是這樣描述的:聞起來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用筷子把魚肉撥開,它的魚肉呈蒜瓣狀,一片一片,很細嫩很鮮美。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徽州臭鱖魚」雖然聲名在外,但事實上,古代徽州並不產鱖魚。
  • 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江南「臭三傑」誰最臭?
    對於老紹興、寧波人來說,富貴未必險中求,但美味必須臭中尋。尋尋覓覓中發現的寶貝臭莧菜梗甚至在寧、紹地區的寺廟裡也很受歡迎,被稱為「素鰻」,意思是鮮美之味可比鰻魚。《風味人間》紀錄片裡,一位寧波市民邊吃著莧菜梗邊對著鏡頭補充:「莧菜頭過過,飯吃三籮。」如果說還有什麼能比得過臭莧菜梗,那就是撈完莧菜以後剩的莧菜梗的滷水,不管什麼,都可以放進寶貝臭罈子裡臭熟——比如說豆腐。
  • 食在江南:臭豆腐、臭鱖魚、臭莧菜梗,誰最臭?
    對於老紹興、寧波人來說,富貴未必險中求,但美味必須臭中尋。尋尋覓覓中發現的寶貝臭莧菜梗甚至在寧、紹地區的寺廟裡也很受歡迎,被稱為「素鰻」,意思是鮮美之味可比鰻魚。《風味人間》紀錄片裡,一位寧波市民邊吃著莧菜梗邊對著鏡頭補充:「莧菜頭過過,飯吃三籮。」如果說還有什麼能比得過臭莧菜梗,那就是撈完莧菜以後剩的莧菜梗的滷水,不管什麼,都可以放進寶貝臭罈子裡臭熟——比如說豆腐。
  • 關於安徽名菜臭鱖魚
    這個,和傳統食品「臭豆腐」,「臭雞蛋」,類似。不過童鞋們不要誤會,前兩樣我從來不吃。臭鱖魚,聞上去確實好像是魚放壞了的臭味。我想,原來最早可能的確是放壞了,勞動人民捨不得扔,然後洗了洗一吃,味道還可以。
  • 乾鍋臭鱖魚,聞著臭,吃著香,你也來嘗嘗
    「西曬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每次讀到張志和的《漁歌子》,都幻想著有一天能吃到臭名遠揚的臭鱖魚。,嘗到了嶽陽有名的菜餚,乾鍋臭鱖魚。臭鱖魚原本是徽菜的代表菜之一,又叫醃鹹魚。臭鱖魚聞起來臭,吃起來香,魚肉與骨刺分離,肉質醇厚,既保留了鱖魚的原汁原味,又有獨特的臭味混雜其中,回味無窮。
  • 聞起來臭的臭鱖魚,吃起來這鮮香你根本想像不到!
    俗話說「無魚不成宴」中秋家宴,來一盤臭鱖魚既享受了美味,又食得有寓意美食五味,酸甜苦辣鹹之外,還有一味腐鮮(臭)擁簇者重多,譬如臭豆腐、臭莧菜梗徽州鱖魚,十裡八鄉飄著「臭」「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但論世間鱖魚,自是桃花盛開時最為肥美;而天下食鱖魚,卻尤以徽州臭鱖魚獨具風味。
  • 黯然銷魂臭鱖魚
    但臭鱖魚並非以追求臭為己任,它在醃製過程中被石頭壓住、充分發酵的同時,腥味也隨著水分滲出,鮮味的集中度更高,魚肉更加緊實彈韌。和臭豆腐相比,雖然二者產生臭味的物質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發酵過程中,食物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產生有鮮味的胺基酸,比如穀氨酸,正是它們使食物變得鮮美可口。而在乳酸菌、葡萄球菌和酵母菌的作用下,魚肉也變得更加鮮嫩爽滑。
  • 臭鱖魚體驗,你喜歡發臭的食物嗎?
    中國人民的臭豆腐鼎鼎有名,縱觀天朝各地,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都有臭豆腐的影子,尤其是旅遊景區。喜歡它的人愛得要死,「入口太香了,味道太美妙了」,不吝讚美之詞,而不喜歡的則第一時間聞到就想吐。三、臭鱖魚但我們的臭鱖魚就不同,它的氣味,似臭非臭,很神奇,一旦用油煎了,不但沒有臭,還鮮香無比。臭鱖魚又叫桶鮮魚,顧名思義,就是將新鮮的鱖魚,放在室溫25℃左右的環境中,淡鹽水醃製,肚皮朝上,整齊擺放裝在木桶裡,最後用山間青石頭或河卵石壓住,醃製六七天而成。
  • 紅燒臭鱖魚:亦香亦臭的徽菜經典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各種味道俱全,有些美食似乎和「臭」字沾邊,就會有爭議,比如臭豆腐、榴槤、螺螄粉等,有人喜歡恨不得頓頓大快朵頤,而如果有人厭惡就覺得如「砒霜」一樣唯恐避之不及。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安徽的一道名菜——紅燒臭鱖魚。
  • 臭豆腐、臭鱖魚……中國有多少以臭聞名的美食你知道麼?
    我們口中的味蕾識別的依舊是臭豆腐中的蛋白質水解後的胺基酸,這也就是為什麼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而像臭豆腐這樣的聞著臭吃著香的食物,我國還有很多,小齋這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哈!地道的柳州螺螄粉都會帶著一股濃濃的奇葩的"臭"味,這股"臭"味來源於螺螄粉裡的酸筍,它是新鮮筍經工藝發酵後酸化而成的,其味道讓許多人"退避三舍",但懂得欣賞它的內涵的人,就會知道,它是香而不腐的,聞之開胃,想之流涎,吃之打滾 。
  • 臭豆腐,臭鱖魚,臭的東西真的吃了不好麼?
    天下美食千千萬,但有一個類別,卻是愛的人愛死,討厭的人連聞都不行,這些就是美食界的「臭」東西們。北京的豆汁兒,湖南的臭豆腐,還有安徽的臭鱖魚……都是「臭」食界的佼佼者,但總有一種聲音說:這些臭東西們吃了不好,還可能致 癌,真的是這樣麼?
  • 好吃| 黯然銷魂臭鱖魚
    臭鱖魚並非以追求臭為己任,在醃製過程中經過石頭壓住,充分發酵的同時,腥味隨著水分滲出,鮮味的集中度更高,魚肉更加緊實彈韌。和臭豆腐相比,雖然所產生臭味的物質不同,但原理是一樣的:發酵過程中,食物中的蛋白質被微生物分解,產生有鮮味的胺基酸,比如穀氨酸,正是它們使食物變得鮮美可口。
  • 「臭」 鱖魚怎麼做?舌尖上的美食
    推薦舌尖上的美食——「臭」 鱖魚美味長康,家人健康!這期,劉鵬大廚來教我們,怎麼做這道美味的「臭」 鱖魚~臭鱖魚的臭味不能算是美食上的一種發明,而是路上的一種發現。此菜歷經200多年的歷史,至今還具有如此影響力,關鍵在於它的特殊性,在烹製之前醃製後的鱖魚聞起來「臭」,烹製後的鱖魚吃起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