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張文宏教授說了幾句話,被推倒了風口浪尖。
他建議,疫情當前,不管你家的孩子是瘦,是胖,喜不喜歡吃東西,
疫情當前的這段時間,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結構,要超級重視。
絕不要給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進食高營養高蛋白的食物。
比如每天早上充足的牛年、雞蛋、三明治等高蛋白質食物。
早上不許吃粥,寧願只吃雞蛋、牛奶。
一時間,就像是深水炸彈,激起萬丈浪花。
中國上千年的傳統早餐,為甚就不能吃粥了,這不就是崇洋媚外嗎?
事後張文宏表示,很多網友,甚至是專家都批評他的早餐建議。
但是其中一個他不接受,喝粥也能增加抵抗力?
這些專家和網友的意見是,喝粥能養腸胃,繼而提高身體免疫系統的免疫力。
事實上,針對病毒的抗體依靠的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蛋白質中的各種胺基酸。
人體的免疫系統事實上,就是數以百億級的免疫細胞構成。
而這些免疫細胞需要的原材料,基本都是從食材中的蛋白質中獲取。
而蛋白質中的各種胺基酸,才是免疫細胞的根本,比如穀氨醯胺、精氨酸和半胱氨酸。
其中的穀氨醯胺具有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它也是在免疫細胞中的利用率很高的原材料。如淋巴細胞的增殖,以及細胞因子的產生,都需要穀氨醯胺。
穀氨醯胺影響吞噬效率,如果穀氨醯胺水平較低,吞噬細胞可能無法發揮吞噬作用。
當然,除了蛋白質,針對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反應,需要生成一系列的免疫相關分子。
而要身體生產相關免疫分子,並且讓它們發揮自己的作用,還需要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
而粥、鹹菜中,有多少蛋白質,又有多少胺基酸?
可能,你會說,不僅僅喝粥,還吃饅頭包子、油條、還喝豆漿呢。
但是,這些食材中大部分營養素都是單一的,比如粥裡,除了90%的水,其他都是碳水化合物。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基本可以忽略。還有包子饅頭,油條等,也是一樣。
而豆漿中,也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但是人體對於植物性蛋白質的利用率,比起動物蛋白質,如雞蛋、牛奶等低很多。而且牛奶、雞蛋中,也有很多礦物質。
而張文宏教授說的是,在當前疫情還沒完全結束,國外疫情又是艱難的時候,
我們找照顧好孩子的飲食,提高免疫力。
部分人就斷章取義,開始批評,甚至是抨擊他的觀點。
當然,喜歡喝粥的,也是可以喝。只是也要搭配好營養,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免疫力。
比如,喝粥的時候,粥可以少一點,然後吃個雞蛋。
因為雞蛋的蛋白質成分和人體基本類似,所以當人體攝入雞蛋的蛋白質的時候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所以叫做完全蛋白。
人體每天需要0.8-1.0g/公斤體重的蛋白質,攝入完全蛋白是首推蛋白。
如果蛋白質缺乏,不僅對免疫系統有影響,對骨骼、皮膚等其他組織也是有影響的。
所以,當我們不了解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兼聽則明。
只是因為張教授口語化的表述中,只是簡單粗暴的教大家「只吃」這些食物,才引起軒然大波。
然而,有時候我們很多人是「調和折中」的。
比如他說,你的孩子攝入的蛋白質太少了,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
此時很多人,都是置若罔聞,或置之不理的態度。
但是當主張不許再喝粥了,只能吃雞蛋、牛奶的時候,可能就願意吃一點了。
因為很多人就是這樣的,你若要在房上開個窗他是不肯的,倘使你要搗毀這房子,他便同意開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