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凌晨,有娛樂媒體曝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節目中發生意外,已被救護車拉走送去醫院,在上車的那一刻還在昏迷,情況十分危險。
這件事迅速上了微博熱搜。
有媒體詢問節目組工作人員,對方回覆:「等我們,感謝。」
提到高以翔,不少人的回憶還是停留在他主演的都市情感劇《遇見王瀝川》,再見卻已是這般境況。
網友們紛紛祈禱:
就在剛剛,@新浪娛樂發文:高以翔搶救無效去世。
拿命在拼的明星們
自從2017年拍完《上海堡壘》後,舒淇就一直處於半停工狀態,沒有再接新作品。
並在當時發布了一條微博:「演藝生涯,承蒙錯愛,各位江湖再見」。
暫別了演員生涯後,一度讓觀眾以為她已經退隱。
直到前不久,舒淇受訪並澄清了原因:因長期勞累導致免疫系統失調,休假調養身體。
同樣,積勞成疾的還有香港歌手容祖兒,她在連續開了19場演唱會之後,積勞成疾,膝蓋的水腫延伸到腳部,直接坐上了輪椅。
作為一名唱跳型歌手,演唱會上要不停地唱不停地跳,還要不停與歌迷互動,能夠喘息的時間很少。
在一次綜藝節目上,容祖兒透露自己一年365天,有362天都在工作,更是自嘲忙得連「整容」的時間都沒有。
人一旦在工作上較真起來,就會忘記工作之外的一切。
如同容祖兒在微博裡感慨工作和生活不可兼得,非常矛盾。
我們以為明星日進鬥金,其實他們不過也是以另一種方式抵押自己。
拿命在拼的我們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不久前江西南昌一名女子拖著病重的身體追趕公交,一路跌倒數次,又迅速爬起來繼續追,最後司機把她攙扶上車。
據女子家人透露,她在工廠上夜班,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導致身體不適,已經在醫院打了吊針。但是病還沒好利索,打完吊針後又急著趕回去上班。
最後我們才知道,她是為了300塊的全勤獎。
短短64秒的視頻,卻道盡了普通人的辛酸。
前不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青年醫生江金健凌晨猝死在辦公室,年僅30歲。
悲劇發生的那天,江醫生一個人在辦公室值早班。早上8點左右,來換班的同事發現他心臟驟停,倒在辦公室的地上,人已經僵了……後來雖然瑞金醫院全力搶救,開了專家會診,可是依然沒能把他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據知情人說:江醫生結婚沒多久,有一個漂亮恩愛的妻子。出門前,兩人還約定下班了一起去看電器。那天,他應該還想著交接完班就可以回家陪家人了。
沒想到,這一別竟是永訣。
「閻府路上無老少」,正在成為現實。你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
醫院才是最能體現生命存在意義的地方
沒有見過生命的沉重,就不會知道它有多嚴肅。
在豆瓣的一個小組裡,有網友曬出了在醫院內的一組照片:
凌晨3點的急症室,依然人頭湧湧;
實在沒有病床了,有病人只能在大廳打地鋪;
有病人家屬為了照看自己的家人,又不捨得去外面租房,就用兩張椅子拼成一張簡易的「床」,在這裡度過一夜又一夜;
在一樓大廳,不少人著急著排隊交錢,眼神裡都是焦慮、無助,還摻雜著少許期待。
在醫院門口,丈夫抱著女兒,女兒額頭貼著退熱貼,睡得正香,妻子看看丈夫再看看女兒,眼裡都是心疼。
醫院是一面鏡子,照得出人的生命脆弱和倔強,也照得出命運的不公和冷漠。
情感問題、工作壓力、人際關係惡化、家庭矛盾紛爭……這些所謂的煩惱,幾乎存在於每一個人的生活裡。
但在醫院,無論階層、財富、地位、學識、家世……通通失去了意義,在這裡,大家都是同一類人——祈禱自己能夠多活幾天。
就算你曾經僥倖逃過的病痛,它卻總在未來讓你猝不及防。
擁有了健康才是擁有一切的前提。
猝死現在正朝著年輕化的趨勢發展
有數據顯示,2019年職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非常好」的僅佔5.5%,而處於亞健康狀況的,就高達76.7%。
自從「996」這個話題火了之後,在有的人眼裡,什麼準點下班、雙休,那就是不務正業;什麼注意身體,那就是矯情。
90後正是職場的主力軍,不少人仗著年輕加班、熬夜,殊不知,這些行為正在透支你的健康。也難怪近八成90後都不敢看體檢報告,本身又忙又賺不到幾個錢,要是身體真的有問題,估計連忙的資格都沒有了。
如果說有錢人的拼是一種努力到停不下來的狀態,那麼普通人的拼,更多是身不由己。
超負荷工作不等同於努力上進。
翟鴻燊有一次給企業家培訓時說:「成大事的人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精力依然旺盛。所以不要急著睡覺,有一天你會睡個夠(死了以後)。」
於是,很多「好為人師」者,總是借著所謂高人的言論,教導別人要「努力,努力,再努力」。
「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憑什麼不努力?」「越努力越幸運。」「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但現實生活中,太多把工作當成人生全部的普通人,大事還沒幹成,就已經努力熬到了身體拉響警報的那一天。
生活不易,在健康面前,沒有哪份工作,值得你以命相搏。
更讓人生氣的是,熬夜的年輕人不一定是在加班。
中國睡眠醫學協會曾發布過一份調查:90%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而超過70%的年輕人有熬夜習慣。
但熬夜的人中,僅有30%是為了加班而熬夜。
其餘原本可以不熬夜的人,其實是在追劇、看電影、吃雞、逛知乎、逛B站、刷微博、逛朋友圈。
和生命相比,這些事情重要嗎?
來日未必方長,後會也許無期
因為長期熬夜,患癌死亡的復旦年輕女教師于娟,確診癌症後在病床上寫過一本書,叫《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這五個字道不盡她對於此生的遺憾。
然而不知道有多少人,連寫個《此生未完成》的時間都沒有。
生活的殘酷之處就在於,它從來不會苦後婆心地跟你講道理。
在你的生命中,它或許給了你太多提示,用一些死亡的事例,用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但統統都被你選擇視而不見。
最後它一拳把你打倒在地。這時候你問:「為什麼是我?」不覺得晚了嗎。
好好活著,就是一切。開始鍛鍊吧,珍惜當下吧,做你想做的一切美好的事情吧。來日未必方長,後會也許無期。
珍重。
還想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