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車的冰與火之歌,GoFun出行的平臺化野心

2020-12-17 燃財經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孔明明

編輯 | 黎明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危機。

據麥肯錫預計,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滑29%,中國汽車銷量將下滑15%。汽車消費趨于謹慎,車企也紛紛裁員、轉產自救。

一方面是供給端供大於求,另一方面是消費端有出行需求、卻趨于謹慎消費。對於車企而言,除了推出「直播賣車」、「無接觸買車」等新式玩法,整合產業鏈資源並變革消費模式,也是一種自救手段。

成立於2015年的GoFun出行,過去一直以「分時租賃」作為主營業務,重資產、重運營。2019年10月,GoFun出行宣布推出GoFun Connect平臺,希望與產業鏈共享共建。疫情期間,GoFun出行更是緊急加速了平臺化的戰略布局,並將之視為「時代的機會和最佳的窗口期」。

自2015年以來,共享汽車行業曾經「百花齊放」,多個項目獲得巨額融資。但因為模式過重、運營成本過高、無法盈利等問題,陸續有共享汽車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而倒閉。

據易觀發布的《2019中國共享汽車平臺創新白皮書》顯示,2019年的共享汽車行業,是中小參與者不斷出局,頭部平臺拉動行業重啟增長的一年。而共享汽車增速在2019年5-10月達到2.21%,超過網約車和線上租車。

數據來源 / 易觀

疫情之下,從「分時租賃」轉型到賦能汽車產業鏈的共享汽車平臺,GoFun會為汽車行業帶來新變量嗎?

巨變中的汽車市場

在疫情的「黑天鵝」之下,悲觀和無助正蔓延至整個汽車行業。供應鏈中斷、工廠停工、經銷商停業、市場需求萎縮,這些都是如今汽車行業面臨的難題。

事實上,汽車行業的變化從2018年就已經開始。據統計,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28年來的首次銷量下滑;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8.2%,為連續第二年下滑。

據外媒報導,英國汽車數據調研機構Jato Dynamics稱,來自全球28家主流汽車製造商的官方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整個行業的營業利潤下降了11%。

2011-2019年全球汽車銷量變化圖:

來源 / CVsource投中數據

汽車行業存在的一系列隱患,被疫情加倍放大。「疫情給經濟按下了暫停鍵,進入4S店的人少了,賣車成了難事。但阻止消費者進入4S店的並非僅有疫情這個因素,更重要的在於消費者有需求卻不敢消費,這就是當下國內汽車市場有別於其他時期的突出特徵。」北汽集團營銷業務委員會主任李一秀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在GoFun出行CEO譚奕看來,過去汽車業多年的持續增長,來自於汽車在過去一直被當作家庭必備、美好生活的一項資產。但隨著大家對汽車的認知從「象徵物」到「工具」的變化、網約車等出行方式的普及,再加上持有車輛成本過高、養車太貴,導致消費者對汽車的消費越來越趨于謹慎。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之間的更迭革新,也正在影響著車企和消費者。「過去車輛需求端旺盛,車企賣什麼他們就買什麼」,譚奕說,「但現在,燃油汽車、電動汽車等消費趨勢不好判斷,消費者選擇面廣、車輛同質化競爭嚴重,車造出來可能市場不好找。」

在以前,汽車被當作「大件」購買,而現在,由於車型更新迭代之快讓人眼花繚亂,受疫情影響,消費者的決策過程會變得更長,「消費者有用車的欲望、有消費升級的欲望,但他們越來越聰明了,他們想知道,有沒有更輕更好的用車方式。」

一方面,汽車企業不知道造什麼車、車被造出來後又賣不出去,只能被積壓;另一方面,消費者的決策愈發謹慎和漫長,但又有用車出行的需求。「現在的狀況是,供給端存在、消費需求也有,但核心問題是,誰來掏錢?」譚奕說。

最佳的窗口期

譚奕認為這是GoFun出行的機會。

GoFun出行成立於2015年,以分時租賃起家,是行業唯一一個在全國多個城市實現盈利的市場玩家。早在分時租賃業務起步初期,譚奕就思考過,這個行業有沒有更有想像力的玩法。2019年,基於幾年分時租賃場景的積累,GoFun推出GoFun Connect平臺。

這個平臺推出於2019年10月,希望與產業鏈共享共建,而機會就來自於這個全新的平臺化戰略。

譚奕表示,GoFun Connect SaaS平臺硬體、軟體、運營管理能力於一體,囊括了GoFun出行近四年的車輛管理能力、精細化的運維能力和全鏈條的產業整合能力,三力合一汽車經銷商及合作夥伴可以基於該SaaS平臺充分調動和盤活從車輛生產、投放運營、用戶體系、車後市場服務、金融、保險、二手車買賣等車輛全生命周期體系。這也是GoFun出行由「分時租賃」到平臺化的轉型戰略。

「機會雖在,但這個時間窗口很短暫」,譚奕說,「在產業還沒有發生巨變之前,我們必須以最快的時間去教育市場。」

疫情發生後,譚奕和團隊花了兩個月的時間調整戰略,將2020年的戰略調整為輕量化、平臺化,通過在過去三年積累的「分時租賃」服務能力,將製造端、出行端和車後服務端進行對接,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賦能產業鏈。

在譚奕看來,如果再過半年,經銷商發現車還是賣不動,他們很可能會轉型或者放棄;主機廠因為產能過剩,已經陸續開始裁員、轉產自救;消費者有消費升級的欲望,也急需一個出口釋放。

共享汽車賦能的產業鏈 來源 / 易觀

在此之前,主機廠、經銷商更多的精力在於直接對接用戶賣車,做共享出行這件事情並不在優先的考慮範圍內,但現在因為處在轉型生存期,主機廠、經銷商參與意願大大增強。

基於自己之前的用戶數據積累,GoFun出行可以為主機廠針對性地提供一系列解決方案。比如通過以分時共享方式投放市場的試乘試駕,讓消費者得以體驗更多車型,從而影響到消費者最終的消費決策。

再比如,GoFun出行通過與主機廠合作,「出行包」讓車主通過拿出部分閒置時間與無車人共享的方式抵消部分購車成本。在消費者可以實現低成本購車的同時,也讓購買的車輛由「貶值」變為「增值」,同時也可以帶動主機廠的銷量;類訂閱業務則能讓用戶在平臺享受更靈活的汽車使用權。

「這些業務均已經實現落地,並產生了不錯的實際應用的案例。」譚奕說。

消費者如果同意參與共享出行,還可以購買GoFun出行推出的服務包。服務包裡包括一定數量的上門洗車、上門維修、常規保養、上門出險和應急救援、上門年檢等各項服務,而參與這些服務的,是GoFun推出的新的眾包服務平臺。通過GoFun出行推出的硬體,整個服務過程透明,可追溯。

以前難以匹配的雙邊關係,在使用效率起來後,車主可以享受到更多車型、獲得更多收益,資產也能得到保護。口碑起來後,平臺就會越來越輕,用車場景也可以從分時、日租擴大到整租,甚至從乘用車擴大到微型客貨。

為了讓這些業務能獲得底層技術保障,GoFun出行此前與SAP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而為了提昇平臺的大數據算力,GoFun出行還與華為達成了深度合作,雙方將在智能客服、大數據算法、雲服務、華為車聯網等多方面進行合作。

對上遊端來說,可以緩解產能過剩的壓力,同時產生車輛運營增量;對下遊端來說,需求也會被調動起來;而對消費者來說,買車、養車的壓力都大大得到緩解,「這是一個製造+出行+車後三個市場加起來的市場想像空間」,譚奕說。

2020年前三個季度,GoFun出行的目標是能最大化的把經銷商的網絡鋪下去,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我們現在就要等產業鏈上的各方想清楚「,譚奕說,」我們會儘快與有合作意向的夥伴合作起來。」

共享汽車的「新玩法」

擺在面前的問題是,為什麼是GoFun出行來做這件事情?它的優勢又是什麼?

先來回顧下共享汽車這個行業。

共享汽車的熱潮起於2015年。那一年,全國成立了數百家分時租賃企業,共享汽車行業經歷了熱鬧的「百花齊放」。但從2017年3月開始,友友用車最先停止運營,2017年10月EZZY宣布倒閉,2019年1月,途歌也宣布資金鍊斷裂。

EVCARD、盼達用車等共享汽車運營企業,則曾經在公開場合多次表示,共享汽車是一個資產非常重的行業,短期內無法盈利,這為其未來發展增加了難度。EZZY創始人付強曾說過,「EZZY每做一單都要賠錢,過高的運營成本和狹窄的盈利通道最終拖垮了公司。」

「一開始很多行業參與者都不知道這件事是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所以大家都沒做成」,譚奕說,「因為單純做分時租賃是不持續的一個商業模式,大家不懂它的底層原理」。而在業內看來,2019年的共享汽車行業,是中小參與者不斷出局,頭部平臺拉動行業重啟增長的一年。

中小參與者不斷出局背後,是共享汽車的「分時租賃」模式因為成本控制環節過多,導致盈利困難的問題。「過去三年,我們動用了所有的力量,去降車源端的成本、運維成本、保險成本、優化提升效率等,最後發現可以實現不賠錢,但不輕鬆。」譚奕說。

共享汽車平臺的成本結構 來源 / 易觀

但在這個過程中,譚奕發現,如果把這套通過分時租賃積累的能力,賦能到整個汽車產業鏈上,將會催生出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

「和其他平臺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必須得從很重的線下分時租賃開始做,先跑通模式,弄懂整個產業鏈,才能想到如何在其中掙錢,」譚奕說。

在譚奕看來,線下運營能力是GoFun出行過去三年所建立的公司壁壘,也是今天GoFun出行能夠轉型平臺的關鍵,對手很難在短時間內進行複製。

在譚奕的計劃中,轉型為平臺後,盈利是一件更容易的事情。「以前我們是用最笨的方法,自己的人、自己的車,自己的管控,現在你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壓力都分攤給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大家都是掙錢的,沒有人賠錢。」

目前,GoFun出行的營收模式主要是從各個環節抽成。如用戶使用了GoFun出行的分時租賃服務,GoFun出行可以和提供服務和使用系統的經銷商進行分成;用戶在參與了GoFun出行和主機廠發起的「試乘試駕」活動後,如果用戶發生了購車行為,GoFun可以從銷售網絡中抽傭。「每個環節商業模式都成立,而且多方都從中賺到了錢。」譚奕說。

在形成公司的新戰略後,譚奕開始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向全員傳達公司的新戰略。他一方面組織全員理解和落地,甚至採用了線上考試的方式,另一方面著手招聘組建新團隊,而背靠首旅集團和首汽集團等股東資源和管理上的足夠放權,也讓GoFun出行即便在體制內,仍有創新施展的空間。

「我們離大的平臺化公司能力仍有極大差距,畢竟我們之前只是在一個垂直領域有所積累。」在譚奕看來,技術能力、系統能力、如何把握公司過渡的節奏和投入、如何把戰略更好的執行落地,都是GoFun出行在今年需要面臨的挑戰和困難。

但讓譚奕有信心的是,在他進入汽車「分時租賃」這個賽道時,他已經看到了「分時租賃」只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入口。而在未來,這個入口有可能會為整個出行行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而言,GoFun出行或將成為汽車共享的新變量。

*題圖來源於Pexels。

相關焦點

  • Gofun出行電動汽車怎麼租用?Gofun出行app下載使用教程說明
    Gofun出行app下載使用教程來啦!Gofun出行推出後,很多市民出行變得更加的方便,那麼Gofun出行怎麼用呢?下文小樂哥給大家介紹一下!  Gofun出行app下載使用教程:  約300輛新能源分時租賃汽車正式落戶二三環橋下,市民在國貿橋等租賃點還將實現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就地「換乘」。
  • 最前線 | GoFun Connect發布,「共享汽車之痛」會根治嗎?
    兩個輪子共享遇冷後,四個輪子共享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2017年,共享汽車以764.59億元的融資金額成為2017年度獲投金額最高的共享經濟領域。但之後便遭遇寒冬。2018年中國共享經濟直接融資規模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共享出行領域(包括網約車、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等)融資出現大幅下降。
  • 了解這3點 使用gofun共享汽車比騎共享單車還要省錢 網友:不早說
    導語:關注我,每天帶你了解汽車用車小技巧以及最新的汽車資訊。大家好,我是二軍大話汽車。在網際網路時代,共享經濟這麼發達,其實有的時候我們完全都不用自己養車了。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gofun共享汽車那些事。
  • 南昌「GoFun出行」共享汽車「霸道」
    共享汽車的出現,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了便利,同時促進了綠色環保的新生活方式。但是,由於部分用戶亂停亂放,共享汽車聲譽一定程度受損。這兩天,南昌多位車主在取車時發現自己的愛車被亂停放的「GoFun出行」共享汽車給堵住了。
  • Gofun科技譚奕:領航「新基建」 gofun出行樹立共享汽車業務變革...
    「新基建」正在成為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的一次新機遇,5G、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共享汽車企業的創新模式+技術升級替換提供了強勁動力。作為共享出行領域頭部品牌,GOFUN科技CEO譚奕(GOFUN出行)在「新基建新機遇新徵程「專場上,發表了《科技引領智慧出行新業態》的主題演講,全面解讀技術變革為共享出行行業帶來的光明遠景。
  • 共享汽車平臺GoFun出行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原標題:共享汽車平臺GoFun出行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 GoFun出行榮獲「牛耳文娛盛典年度最佳汽車服務平臺」稱號
    12月13日,2018年度牛耳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GoFun出行榮獲「2018年(第九屆)網際網路牛耳文娛盛典年度最佳汽車服務平臺」稱號。始於2010年的「牛耳獎」在網際網路行業內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國新經濟、新文化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和專業獎項,被譽為「網際網路行業的風向標」。
  • GOFUN出行-多人投訴不退押金 武漢網友因疫情無法用車退款未果
    本文信息來自21CN聚投訴網友投訴網友稱:我於2019年11月23日繳納履約保證金使用他們平臺車輛,中途無任何違法違章碰撞行為。按照他們平臺的退款規定是最後一次使用車輛的15日退款 我於2020年1月9日最後一次使用車輛到現在為止給他們打電話卻一直推脫,不得已上平臺投訴。
  • GoFun出行譚奕:壓力與機遇並行,更新發展思路讓共享汽車走的更遠
    GoFun出行(國內共享汽車領軍企業)CEO譚奕、INVERS(德國共享交通工具方案供應商)CEO Alexander Kirn、Beam Mobility(澳大利亞、紐西蘭、韓國等國最大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平臺)創始人Alan Jiang、以及Zoom Car(印度最大的共享汽車平臺)COO Sudhindra Reddy出席會議,並就「出行企業擴張的成本控制」話題進行線上討論。
  • ​GoFun拿到融資欲上市,共享汽車行業就能活了?
    沉寂許久的共享汽車行業,終於迎來新消息。  近日,共享汽車平臺gofun出行完成了B輪融資,金額為數億人民幣。在這輪融資中,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資金扶持外,還有其老股東奇瑞,曾領投過GoFun的A輪融資。
  • 2020年中國共享汽車行業用戶規模及競爭格局分析GoFun出行、EVCARD...
    從用戶規模來看,2020年1月中國共享汽車平臺月活用戶規模達到高峰359.9萬,後受疫情影響出現波動,2020年3月後逐漸回升,2020年5月達358萬。各平臺精細化運營助力下,共享汽車平臺使用時長持續增長。
  • 共享汽車VS滴滴出行,誰更便宜?
    各式各樣的共享汽車也一個接著一個的湧入市場。面對資本市場的現狀,共享汽車的生存其實也是舉步維艱。共享汽車的出現,的確讓大家的出行方式多了一種選擇。但是萬事都是利弊共存的,例如,就有人吐槽共享汽車比打車更累還貴?
  • 參與者接連倒閉,GoFun出行憑何打破共享出行「不盈利魔咒」?
    此前,知名共享汽車企業黯然退場的消息時有傳來,立刻出行、EZZY、大道出行等企業相繼倒閉後,全球最大共享汽車品牌car2go也於2019年7月宣布退出中國市場。剖析共享汽車行業,「重資產」和「重運營」成為懸在其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傳統網際網路玩法似乎無法承載共享汽車之重,模式成立與否的質疑聲不斷。
  • 共享汽車GoFun融資數億元,屢被投訴「退款難」!
    炣燃科技10月16日訊(方銳)日前,共享汽車平臺GoFun宣布近期已經完成B輪融資,金額為數億人民幣。 本輪融資除老股東奇瑞新能源繼續加碼外,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系基金、地方政府產業基金也同時入局。 GoFun距前次融資至今已有三年。
  • GOFUN科技譚奕:科技護航,共享汽車打造安全出行新標杆
    大會上為共同探索科技創新如何賦能未來出行變革的"科技出行全球競賽論壇"備受矚目。共享汽車領域頭部企業GOFUN科技CEO譚奕被邀請為分享嘉賓,發表了《科技"智"造汽車出行新服務》的主題演講。GOFUN科技用科技引領共享汽車2.0時代共享汽車行業已經發展多年,但過去還未真正走進大眾日常生活。
  • GoFun出行構建新型出行生態模式,賦能汽車消費轉型
    面對新車銷售市場的下滑,主機廠與汽車銷售方都在積極尋求提振汽車消費機會,而共享出行平臺憑藉創新模式,成為汽車消費轉型的全新突破口。眾所周知,汽車屬於大宗商品,促進汽車消費,對於釋放內需潛力、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 【已解決】聚投訴網友投訴GoFun出行:GOFUN出行押金退不了
    2020年02月19日 11:53,杜先生發起對GoFun出行 的投訴。截止發稿前,GoFun出行 有效投訴601次。
  • 共享出行盈利難? GoFun:已在全國54個城市實現盈利
    自2017年迎來井噴式發展後,共享汽車運營狀況不盡如人意。今年,共享汽車品牌盼達用車被用戶投訴押金難退,該問題至今未能解決。9月26日,途歌出行APP母公司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其創始人王利峰更淪為「老賴」,被限制消費。友友租車、EZZY、麻瓜出行……一個個倒下的共享汽車為共享出行的盈利模式蒙上陰影。
  • GoFun出行緊盯汽車使用權交易萬億市場,落地一年顯成效
    GoFun出行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臺以出行用戶數據、運營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見長,基於平臺優勢,為主機廠針對性的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通過深度試乘試駕、汽車新零售等方式,很好的與用戶建立從汽車擁有權到汽車所有權購買的模式,一方面解決用戶低成本的出行需求,一方面助力主機廠提高銷量。
  • GOFUN科技CEO譚奕:從共享汽車到汽車共享,科技賦能智慧出行可持續...
    而在新基建時代下,有更多的科技手段能夠用在傳統的製造出行,以及資產管理體系鏈路上之後,就可以讓整個共享出行變得更輕,而且可持續、可營利、可管理。同時,企業可以從過去的單邊投放型的共享市場變成一個任何一輛車或資產閒置都可以供多人使用,實現真正的共享汽車到汽車共享的時代。譚奕還強調了技術儲備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