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優質的合格產品,出生後的健康決定因素一小部分是由先天的基因所決定。而大部分都是因為後天的使用不得當。還有,身體的保養和維修的方法也大有講究。
從本周起,連續4周分四個部分來說一說腰痛的真相。
在日常生活當中,腰痛非常普遍,而人們對腰痛的認識也普遍模糊。以至於普通人常常認為腰痛就是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突出就是腰痛。
甚至有的醫生也把一些不是腰椎間盤突出的腰痛診斷成椎間盤突出。這種診斷上的偏差或者不嚴格,必然會誤導治療和康復。
所以今天我們先談一談造成腰痛的兩大類原因:第一大類是結構的破壞,第二大類是功能性的紊亂。
01
由腰部解剖結構的破壞引起的
腰部的解剖結構破壞造成腰痛,有以下幾種情況:
1. 神經根受到壓迫
除了大名鼎鼎的腰椎間盤突出可以造成神經根的壓迫之外,還有椎管的狹窄和椎體的滑脫都可以造成神經根的壓迫
2. 骨折
3. 關節的脫位
4. 炎症
包括無菌性的炎症,細菌性的感染,還有特殊感染如結核
5. 腫瘤
良性或者惡性,原發或者轉移的,都可以造成腰痛
02
由腰部的功能性紊亂引起的
除了有明確病理表現(即解剖結構破壞)如腰間盤突出等情況外,85%以上的腰痛是找不到明確的解剖結構性改變的。
而這些腰痛最常見的原因功能紊亂,有以下幾種情況:
1. 呼吸模式不佳
由於呼吸功能優先,別的功能為呼吸功能「讓路」,這種情況下可能發生腰椎不穩而疼痛。
2. 肌肉不平衡
如腹肌、腰椎周圍的小肌肉和髖部肌肉處於抑制狀態,表現得力量弱、耐力差以及鬆弛和萎縮。
而腰背部的一些大的肌肉、髂腰肌和膕繩肌處於高度激活狀態,產生疲勞而疼痛。視頻裡這位就診腰痛的二胎母親,她的背部就是十分的僵硬。
3. 運動控制能力不強
經常在門診聽到「我昨天撿掉在地上的鉛筆時閃了腰」之類的受傷描述,其實就是肌肉控制能力差。
在彎腰撿東西時,一個動作控制失誤就會造成單一的一個脊柱關節旋轉,從而使所有的屈曲動能都作用在關節囊、韌帶這些靜態穩定的組織上,而不是由主要由動態穩定的肌肉分擔。
4. 身體姿態控制力差
原因是視覺、前庭感覺和本體感覺系統存在功能紊亂。
5. 小腦功能紊亂
80%的慢性腰痛患者都表現出小腦功能紊亂的症狀。
6. 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骶髂關節功能紊亂的患者,表現出同側的臀大肌受到抑制,還有對側的臀中肌也受到抑制;
同時會伴隨髂肌、梨狀肌和腰方肌的痙攣,還表現為動作控制機制也會出現異常。
7. 年齡與性別也是重要因素
年齡相同情況下女性腰椎的抗壓力是男性的2/3,同一性別60歲腰椎的抗壓力是20歲的2/3。
總之,要想對腰痛進行有效的治療和預防,我們首先要知道有這麼多的原因可以造成腰痛。
只有對腰痛的原因有一個明確的判斷和評估,才能有正確的治療方向和方法。
最近微信公眾號平臺調整了推送機制,
為確保您能及時收到我們推送的最新文章,
請將我們設為「星標」,
或在文末右下角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