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花生蛋白及素肉生產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_首都食品安全周刊

2020-12-21 中國食品安全報

近日,「高品質花生蛋白及素肉製品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經中國糧油學會組織相關專家進行了會議評價,經評審認定,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成果由青島農業大學、青島長壽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會議邀請了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油脂分會會長王瑞元教授等7位專家組成了評價組。青島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慶傑教授代表項目完成單位進行了項目匯報和答疑。

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的研究工作、技術總結等報告,審閱了相關材料,經質詢和討論,形成科技成果評價報告。報告認為,該成果建立了花生加工適宜性評價技術方法,自主創製了加工特性指標高通量快速檢測新技術,研發了花生品質可攜式速測儀,篩選出了26個花生專用品種,建立了加工特性資料庫;創建了低變性的花生餅和低溫壓榨生產清香型花生油的聯產工藝,實現了規模化的工業生產;將兩級壓榨後花生餅殘油率降低到5.5%以下,蛋白粉氮溶指數(NSI值)提高到70%,使花生油品質優於國標壓榨一級油的指標,並通過花生蛋白粉調質技術的應用,延長了產品的保質期;研發應用了低水分擠壓花生組織化蛋白和素肉規模化生產技術,設計了擠壓膨化機的自動混料餵料系統和螺杆組合,研製了6套專用模具,改進了組織化蛋白整形和出料裝置,解決了擠壓過程中噴料或出料不均的難題,可精準調控花生蛋白組織化結構與形狀;建立了花生組織化蛋白的自動化調香工藝,研發了3類9種口味的蛋白素肉製品,產品吸水性達到4.30mg/L,吸水倍數大於3,3min內可快速復水,優於市場上的同類產品。

據介紹,為解決花生蛋白生產中的瓶頸問題,全面提升我國花生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推動花生產業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合理評價食品科技成果的質量和水平,加快食品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青島農大與相關單位聯合開展此項研究。該成果獲授權國家專利18項、發表論文11篇,制定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產品在食品行業得到廣泛應用,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為推動花生產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和示範作用,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相關焦點

  • 高品質花生蛋白及素肉製品生產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高品質花生蛋白及素肉製品生產關鍵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時間:2020-05-27 來源: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5月
  • 「脫脂南極磷蝦粉的深加工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圖)
    南極磷蝦不但資源巨大,而且營養價值高。磷蝦肉的蛋白質含量為65%,與大黃魚、帶魚差不多。本工藝中「脫脂南極磷蝦粉提取磷蝦分離蛋白」以脫脂南極磷蝦粉為原料,採用複合酶解的工藝,使南極磷蝦分離蛋白產品收率達99%,蛋白含量達99%,大大提高了產品收率和純度;採用鈣鹽沉澱法脫除南極磷蝦蛋白中的氟,並得到副產物氟化鈣,使產品氟含量遠小於2.0mg /kg,達到了我國食品衛生標準的要求,從而達到脫脂南極磷蝦粉的高值化綜合利用,這項技術對推動國家海洋生物製品的產業升級、規模化生產以及實現藍色經濟飛速跨越意義重大
  • 花生做成「肉」好吃又營養
    近日,由青島農業大學、青島長壽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高品質花生蛋白及素肉製品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成果通過專家組鑑定,該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相關工藝,目前已研發出3類9種口味的蛋白素肉製品並量產上市。
  • 豆益坊花生豆腐機設備功能多樣,技術先進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
    花生豆腐機是一種全新的豆腐製造設備,它的工藝、技術先進,在業界處於領先水平,為提高民眾的飲食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它擺脫了傳統製作工藝高低不一的問題,其製作過程標準化、規範化,製作出來的豆腐安全衛生品質高。不僅如此,它還能製作各種豆腐、豆皮、豆乾等食品,一臺設備相當於四五個豆腐技師的工作量。豆益坊花生豆腐機就是一種先進的豆腐製作設備,它是以現代豆腐製作工藝為支撐,有效取代傳統工藝進行豆腐生產加工的現代化設備。自面世以來,就憑藉其出眾的品質贏得了市場的認可。
  • 中國糧油學會花生食品分會成立 助推「花生大國」向「花生強國」轉變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湖北武漢輕工大學等科研院所主要從事花生原料品質評價、花生食品加工技術研究,構建了花生加工品質評價與適宜性評價技術,建立了花生加工副產物高值化利用技術,開發出花生蛋白粉、花生蛋白素肉、凝膠型花生蛋白、花生蛋白組分、花生降血壓短肽、具有促睡眠活性的花生莖葉提取物等花生食品,提高了副產物利用率與附加值。
  • 青海多年生牧草引種實驗項目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青海多年生牧草引種實驗項目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 2014-12-11 16:50:56責任編輯:   中新網西寧12月11日電 (張海雯)11日,記者從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了解到,該院實施的「大通河上遊多年生牧草引種試驗研究」項目通過成果評價,達國際先進水平
  • 我國核桃油壓榨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0年11月25日,中國糧油學會在北京組織有關專家對《核桃制油新工藝技術裝備及蛋白利用研發應用》項目進行了評審。  該項目由雲南東方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漢輕工大學和湖北東方紅糧食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完成,以核桃深加工為主線。
  • 植物肉(人造肉)產業發展與生產技術
    人造肉是指未採用養殖動物獲取動物蛋白的方式,而是採用植物蛋白改性或細胞培養等方式生產出的,質地接近動物肌肉的一類蛋白製品。按生產技術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通過植物性蛋白改性生產的人造肉;另一類是用動物幹細胞培育出的人造肉。
  • 陶朗視角: 分選技術消除黃麴黴素的隱患
    這展現了企業負責任的食品安全管控理念,但遺憾的是,這種方法並不可靠——取樣的方法本身具有很強的隨機性,樣品合格,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產品是符合安全標準的。我們可以想像大量的花生填滿一個巨大的倉庫,倉庫中某些部位的花生可能感染了黃麴黴素,因此整個倉庫如果全部檢測的話,黃麴黴素含量是超標的;但如果抽樣檢測,可能被挑選出來的樣本恰好沒有被感染。因此,用抽樣檢測的方法並無法證明整批花生的品質都合格。
  • 素肉(大豆蛋白)是健康食品嗎?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那麼素肉的材料是什麼呢?是不是健康食品呢?    實際上,素肉是指一種具有類似於肉的風味和組織口感的素食,通常以植物蛋白(大豆蛋白、花生蛋白、小麥麵筋等)為主要原料,然後通過一些現代食品加工工藝使其形成類似於肉的口感
  • 專注技術與創新 臺企旺旺集團努力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2017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  新華網北京6月30日電  「2017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6月29日在北京開幕,近百家權威機構和知名企業參展。作為參展企業之一,臺灣知名企業旺旺集團今年參展的各項產品,從產品設計和研發階段就引入了風險評估機制,做好食品安全風險的管理,始終秉著以有心、用心、道德心為消費者的食用安全負責的理念。
  • 「人造肉」從科幻變成了現實:未來食品如何好吃又安全
    培養肉理論上是對真肉的完美替代,但植物肉顯然在規模化生產上更勝一籌。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陳潔說,從開發應用來說,植物蛋白肉技術相對成熟。植物蛋白肉的原料拉絲蛋白、組織化蛋白以及顆粒蛋白等是基於擠壓機生產的,技術非常成熟,早在20多年前已經成功商業化,最初只是作為牛肉、豬肉、雞肉等肉禽製品原料肉的部分替代,被用於肉禽製品中。
  • 那些超過你認知的食品,素肉並不素,營養價值高到你尖叫
    說起辣條製品很多朋友心裡一定會認為是垃圾食品,吃多了影響發育,肥胖,油膩等,我們從小被教育辣條就是垃圾食品,沒營養,致癌等信息,但是今天小編要告訴大家,辣條不僅不是垃圾食品,辣條只是素肉的一種表現形式,甚至有些辣條的營養還要高於肉類,且低脂那麼哪些辣條屬於營養價值比較高的呢
  • 素蓮:中國十年素食生產商,這次要把人造肉本土化
    十年來,素蓮通過對大豆組織蛋白的研發升級,不斷完善其深加工和保鮮技術,已經建立起國內少有的大豆組織蛋白原料生產到產品深加工的產業鏈,形成了植物蛋白休閒食品、餐飲食材、家庭膳食、工業半成品、商超產品、廟宇宗教等六大系列100多個SKU,常見的產品有素火腿、素牛肉、素培根、素肉丸子等等。這些植物蛋白素肉的原料都用東北黑土地的非轉基因大豆提取的大豆蛋白來加工。
  • 色香味俱全,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品質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健康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調味料的需求,魯花不斷創新研發技術,推出了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魯花自然鮮醬香醬油作為一款中國家庭中常備的調味品,自上市以來便贏得了諸多消費者的青睞。
  • 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日,依託北京市太陽能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北京市太陽能熱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自主研發的高硼矽玻璃減反射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工程中心利用自主研發的高硼矽玻璃溶膠凝膠減反射技術,製備出膜層折射率與基底玻璃完全匹配的閉孔減反射膜,解決了酸催化溶膠透過率低、衰減快、鹼催化溶膠耐磨性差及膜層親水發黴的難題。該減反射膜具有透過率高、膜層牢固性好、硬度大、耐候性好、成本低的優點。鍍制的減反射高硼矽玻璃管的透過率、反射率等指標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 美國的人造肉要火了?中國的人造素肉,才是真正的植物蛋白
    人造肉火了,星巴克公司美國時間4月20日表示,將於本周在中國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的午餐菜單,推出由美國「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產的此類產品,該人造肉主要基於植物蛋白製造
  • 從嚴控制食品安全 川酒堅守「一流品質」
    「食品安全是『川酒振興』的壓艙石」「產品質量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川酒品質是川酒產業的核心競爭力」……6月27日下午,在由省市場監管局主辦的推進四川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20家川酒企業負責人、行業協會代表、食品專家、白酒主產區監管部門負責人及省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紛紛為川酒高質量發展「支招」,呼籲川酒必須牢牢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線」,追求高質量發展的
  • 美味方便麵的食品安全之重
    日本最先進的關西方便麵工廠已經邁進人工智慧、智慧大數據、工業4.0時代,實現了從自動化到智能化的全面革命性創新。五大方便麵生產企業為了確保食品安全,進行著艱苦卓絕的努力,不斷致力於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建立健全安全標準體系,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一直保持中國方便麵食品安全標準水平處於世界前列。
  • 你吃過「人造肉」嗎?素肉食品生產加工工藝探討
    為了緩解肉類供應缺口和衍生的環境等問題,素肉製品逐漸進入大眾的視線,成為肉類的"完美"替代品。素肉是以植物基蛋白為基礎,經過現代食品加工技術加工而成的仿肉食品,其在外形、風味、口感方面與肉製品相似。目前素肉常用的植物蛋白來源主要是大豆和小麥。以大豆為來源的有大豆分離蛋白、大豆濃縮蛋白、大豆拉絲蛋白以及脫脂豆粉等,以小麥為來源的主要是谷朊粉,二者在營養品質、加工特性等方面較為突出,是生產素肉的優質原料。目前製備素肉的方法主要有擠壓法、凍結法、紡絲粘結法和水蒸氣膨化法等,其中擠壓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之一,其操作便利、質地均勻、便於連續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