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移民豐碑創中國世界第一認證世界紀錄

2020-12-14 騰訊網

本著「紀念移民、感恩移民、學習移民」的初衷,移民後代周成保在中國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鎮魚關村立的移民豐碑,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由56座大理石碑組成。主碑1座高8 .8米,上書「移民豐碑」, 52座豐碑上雕刻淅川縣10個鄉鎮、184個行政村、1276個村民小組共16.59萬名移民的名字,碑記石1座雕刻《南水北調移碑記》, 「幹部豐碑」2座雕刻移民遷安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移民豐碑雕刻16.59萬名移民名字創世界上用漢字雕刻民名字最多的紀念碑世界第一認證世界紀錄。衷心祝願移民豐碑和河南南陽人民"舍小家為國家,忠誠奉獻,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早日名揚天下、讓中國走向世界,也讓世界了解中國,為中國及世界未來研究移民史、水利史做出更好更大更多的貢獻!

頒證日期:2018年3月1日

中國世界第一認證世界紀錄媒體報導如下圖:

來源: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移民豐碑 國家記憶

「南水北調五周年」特別報導

移民豐碑 國家記憶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的故事(下)

本報記者 耿堃

記者手記

「七一年隨祖父從淅川縣城關南街搬入鄧縣林扒公社白樓村,七七年春返遷淅川。二零一一年攜子輝明及兒媳由淅川縣上集鎮蠻子營村遷至新鄭市梨河鎮移民新村。」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的一張照片上,一名頭髮花白的移民,將為丹江口水庫建設自家移民歷史記在一塊木頭上。68個字40年漂泊人生,大聲誦讀至最後一字,記者已哽咽。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丹江口水庫建設啟動以來,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丹江兩岸的居民歷經大大小小七次移民。從最初鼓勵移民到青海省支援國家建設,到後來在湖北省跨省安置,再到今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移民全部安置在河南省境內,提供「聯排別墅」式的安置房、在安置地選上好的農田給移民。國家強盛了,移民安置政策更優厚、更人性化。普通人為國家重大工程的犧牲奉獻,也以各種形式留諸公共記憶。

12月7日,大雪節氣。河南省淅川縣盛灣鎮魚關。

清晨的薄霧中,56塊巨大花崗巖石碑靜立於高高的山坡上眺望丹江。曾經,這裡叫魚關村,893名村民過著雞犬相聞的日子。如今,他們生活在200多千米外的唐河縣東王集鄉魚關新村──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需要增加丹江蓄水量,水位上升將淹沒沿岸多個村莊,村民必須移到他鄉。魚關村就是其中之一。

「小時候我經常去對面的山上放牛。」魚關村移民、魚關新村黨支部書記陳龍彬的話,讓記者一頭霧水──眼前的丹江水面寬度過百米,水深15米,如何帶牛過江放牧?「以前就是一條小河,五六米寬。」他看出了記者的疑惑。魚關村人耕耘過的田地已淹沒在坡下15米深的丹江水裡,「魚關村」也成為歷史,只留「魚關」之名。

移到他鄉,可能就是與親人的生離死別。「我丟下了三個閨女和老婆。」2009年時任魚關村黨支部書記的王文華,在距搬遷日不到一個月時,失去了髮妻。「他妻子說難受十幾天,可那會兒全村馬上就要搬遷,他顧不上家裡的事,而且這裡去縣醫院非常不方便,要先坐車,然後坐船過渡口,上岸再坐車,他妻子就沒去醫院,沒想到突然發病去世。」時至今日,當年的親歷者、《河南日報》(農村版)南陽記者站記者劉海播說起此事依然唏噓不已。王文華的妻子沒能搬遷到魚關新村,安眠在魚關故土。

他的三個女兒都嫁到外村,不需要搬遷,這一別是200多千米的距離,是可能365天甚至更長才能見一面的時間。

幾十米之外的高坡上,飄揚的五星紅旗下,六角形「魚關村紀念亭」內,4塊石碑上記錄著893名移民的名字。紀念亭是《河南日報》(農村版)南陽記者站倡議修建的。「在移民村採訪一年多,總覺得有好多東西沒有寫出來。我們想為移民們做點事,儘自己的責任,就建了這座紀念亭和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劉海播說。

普通人的名字刻在紀念碑上,寫入歷史的一頁,很多媒體深入報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特別製作了一期節目,向全國人民講述村民們的奉獻與犧牲。

劉海播和同事們沒想到,其他移民村的人也到這裡來看石碑。「都希望自己的村也能有這樣的紀念碑。有的大村被分到四五個地方,親人也未必能同村。如果有這樣的紀念碑,感覺一家人還在一起。」

能不能讓淅川縣移民的名字都寫入公共記憶?一名民營企業家伸出了援助之手。

「馬東紅在這裡。」周成保,淅川大自然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在移民紀念碑碑林中找到了表親的姓名。他出資1000多萬元在魚關建起了「移民豐碑」。「我有移民情結。為了建丹江口水庫,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姐姐和姑姑都移民到了湖北省大柴湖。」

2011年6月11日,56塊紀念碑按照每塊碑上記載的移民所在村在丹江沿岸的位置排列,矗立於魚關丹江畔高山之上。「本來碑與碑中間應該是水,代表丹江。但公司經濟形勢有一段時間不太好,無法一下拿出那麼多錢,先把碑豎起來吧。」周成保說出資立碑林,家人說他是「瘋子」「傻子」,公司其他董事也不支持。「看到魚關村紀念亭,就想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的16.5萬淅川人都留下姓名,給移民們一個精神家園。」撫摸著石碑上歷經八年半風吹雨淋、紅漆盡褪的一個個名字,他喃喃自語:「得趕緊給每塊碑加頂子和玻璃罩。」

柴玉珍、王春麗、王天申、劉清順──周成保身後的一塊石碑上,這幾個被描黑的名字,在一片只餘刻痕的名字中格外醒目。也許是他們自己,也許是親人,移民不願是面目模糊的「移民」,而是一個個響亮的名字,為國家工程犧牲個人利益的名字。

南水北調,中國人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偉大嘗試中,每個為之付出的普通人都應被銘記,成為國家記憶的一部分。

1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

地址:淅川縣盛灣鎮魚關村

路線:淅川縣汽車站—獅子崗碼頭(輪渡)—盛灣鎮—王樓村—魚關村

相關焦點

  • 淅川移民豐碑:我立魚關待君還
    「忠誠擔當 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作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的重要發展之一,是值得國人學習和傳承的精神財富。至此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館把南水北調移民精神地標——移民豐碑建設前後的故事講述出來,以饗關心關注南水北調和移民搬遷大眾,以慰參與豐碑策劃組織建造的眾多建設者。
  • 世界最大的鑄鐵茶壺通過世界紀錄認證
    據世界紀錄認證機構(WRCA)官方權威發布「世界最大的鑄鐵茶壺」通過世界紀錄認證並頒發WRCA世界紀錄認證證書載錄WRCA世界紀錄全球資料庫位於中國山西省晉城市南村鎮「中國南村冶鑄文化廣場」內的「天下第一壺」鑄鐵茶壺雕塑由中國山西省晉城市南村鎮人民政府籌資運用傳統鑄造工藝一次性澆鑄成型的鑄鐵茶壺
  • 世界最大「豆腐乾招待會」亮相 創吉尼斯紀錄(圖)
    萬人參加最大「豆腐乾招待會」,創記錄。  四川新聞網南溪10月28日訊(胡勇 記者 劉俠)10月28日上午,第二屆中國南溪豆腐乾食品文化節上演精彩一幕:四川南溪縣12000多名群眾共同參加了世界上最大的「豆腐乾招待會」,一起品嘗豆腐乾。這一壯舉同時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的現場認證,成功創造了一項新的世界紀錄。  10月28日上午,儘管天空下著毛毛細雨,但這並沒有阻礙這個以豆腐乾聞名的縣城人民的激動心情。
  • 聚焦中式烹飪,老闆電器再創世界紀錄
    8月17日,中國廚電行業再添一項世界紀錄。中國高端廚電品牌老闆電器聯合蘇寧在南京舉辦「千人烤鴨挑戰世界紀錄」活動,成功通過挑戰獲得世界紀錄協會認證的「世界上最多人參與在線烤鴨挑戰活動」紀錄。這也是老闆電器繼2019年獲得「吸油煙機零售量金氏世界紀錄」稱號後,再次創下的一項世界紀錄。
  • 河南一縣:淅川縣!是全國第一移民大縣
    河南大部分地區是看山的,而在淅川縣則是看水的,這裡水域遼闊,河流交錯眾多,尤其是浩浩蕩蕩的丹江,橫穿了整個淅川縣境內,為這裡創造出了許多美麗的景色,也讓淅川變得嫵媚動人。
  • 內蒙古千人品「馴鹿肉串兒」活動 創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
    內蒙古千人品「馴鹿肉串兒」活動 創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 2018-郭偉偉 攝   內蒙古萬人品「八大燉」、千人品「馴鹿肉串兒」活動創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  中新網呼倫貝爾7月30日電 (記者 張瑋)29日晚,在「2018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旅遊美食節頒獎晚會」上,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紀錄認證官宣布:「2018中國·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旅遊美食節」規模最大的燉菜
  • 中國最高建築天津117大廈封頂 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
    中國最高建築天津117大廈封頂 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 2015-11-24 15:21:57中國最高建築天津117大廈封頂 創多項金氏世界紀錄  近日,結構高度達596.5米的天津高銀金融117大廈(以下簡稱「天津117大廈」)封頂,成為世界結構第二高樓、中國在建結構第一高樓
  • 呂梁山豬創「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豬肉」世界紀錄
    人民網太原7月21日電(雷昊)「《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中,普通豬肉蛋白質含量為7.7g/100g,呂梁山豬蛋白質含量為20.4g/100g,是普通豬肉的2.6倍。」今日,「呂糧山豬」獲得福布斯世界紀錄認證北京申報中心認證,創「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豬肉」世界紀錄。
  • 鄭伊健化身「暖男」 攜千人醃鹹柑桔創世界紀錄
    原標題:鄭伊健化身「暖男」,攜千人醃鹹柑桔創世界紀錄 近期因「歲月友情」巡迴演唱會頻頻露面的香港著名明星鄭伊健昨日現身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參與「鴻福堂鹹柑桔.愛潤愛吶喊——同創世界紀錄」活動,與1027名廣州讀者和粉絲一起醃鹹柑桔,經世界紀錄協會高級認證官張健認證,最終鄭伊健領攜千人成功創造「世界上最多人同時醃製鹹柑桔」的世界紀錄。
  • 河南4000餘人同時包餃子 創新金氏世界紀錄
    蔡迅翔 攝  中新網鄭州4月12日電  (記者 門傑丹)4月12日,河南18地市4613人同時包餃子,並通過視頻同步聽取烹飪課,英國金氏世界紀錄大中華區認證官現場認證,成功打破了之前「最大規模烹飪課暨3687人同時包餃子」的金氏世界紀錄。  12日上午,鄭州風和日麗,在中原福塔前廣場上,6000多名孩子和家長穿著圍裙,陸續秩序入場。
  • 新的金氏世界紀錄誕生!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太牛了
    楊紹鵬代表金氏世界紀錄來到活動現場,宣布"無人自動駕駛繪製的最大的中國國旗圖案" Largest GPS drawing by autonomoua,electric UAV(multiple charge)金氏世界紀錄的挑戰結果,宣布這一世界紀錄正式達成。這一次挑戰"無人機自動駕駛繪製的最大的中國國旗圖案"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是一次對無人機自動駕駛的極限挑戰。
  • 「呂糧山豬」蛋白質含量創世界紀錄
    7月21日,「呂糧山豬」福布斯世界紀錄認證發布會在省城太原舉行。山西省本土生豬品牌、「交口三寶」之一的「呂糧山豬」獲得福布斯世界紀錄認證北京申報中心認證,以每100克豬肉中蛋白質含量高達20.4克的數據,創下「蛋白質含量最高的豬肉」世界紀錄。
  • 河南淅川:《鄉村第一書記》正式開機拍攝
    ……」伴隨著導演的響亮指令,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鄉村第一書記》在河南淅川縣倉房鎮正式開機拍攝。《鄉村第一書記》以河南淅川縣銀杏樹溝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實踐為主要原型創作,計劃拍攝36集,由中國文聯副主席委員、著名導演高希希率主創團隊創作,劇組在精心打造文藝作品的同時,將全景式展示大美淅川丹江庫區、南水北調中線渠首大壩、湯山溼地公園和世外桃源羋月山等地秀美風光。
  • 臺灣北港武德宮金爐獲認證金氏世界紀錄
    原標題:臺灣北港武德宮金爐獲認證金氏世界紀錄  新華網臺北4月13日電(記者李寒芳、曹典)臺灣北港武德宮廟前廣場在31年前興建一座大金爐(金屬鑄香爐),13日在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及測量人員見證下,獲頒世界最大金爐證書。
  • 瀘縣一企業獲得最大木結構釀酒車間世界紀錄認證
    人民網成都4月16日電 問鼎WRCA世界紀錄認證一直是榮譽和證明的標誌。4月16日,瀘州凱樂名豪酒業「世界之最」頒證活動在瀘縣舉行,世界最大的木結構釀酒車間摘取世界紀錄認證。
  • 瀘縣一企業獲得最大木結構釀酒車間世界紀錄認證 !
    四川在線消息(陳程一 曾佐然 記者 魏馮)問鼎WRCA世界紀錄認證一直是榮譽和證明的標誌。4月16日,瀘州凱樂名豪酒業「世界之最」頒證活動在瀘縣舉行,世界最大的木結構釀酒車間摘取世界紀錄認證。木結構釀酒車間(曾佐然攝)WRCA世界紀錄首席認證官Damir First(大明)為瀘州凱樂名豪酒業頒發世界最大木結構釀酒車間證書,標誌著瀘州凱樂名豪酒業傳統木結構建築和榫卯結構建築得到了權威認證。
  • 使用芝士種類最多的比薩餅誕生 創了世界紀錄
    德國柏林一家餐館15日用111種芝士烤制一塊比薩餅,創下在一塊比薩餅上使用芝士種類最多的世界紀錄。   金氏世界紀錄組織認證員萊娜·庫爾曼在瓦多利餐館見證紀錄誕生。廚師米爾科和夥伴安德烈亞從庫爾曼手中接過世界紀錄證書,露出興奮表情,拿著證書與「作品」合影留念。
  • 山西花饃大「開會」 創四項世界紀錄
    山西花饃大「開會」 創四項世界紀錄 神龍麵塑曲線長30.05米,創世界最長的麵塑世界紀錄。 中新網運城2月4日電 題:山西花饃大「開會」 創四項世界紀錄  作者 呂瑋 屈麗霞  從3日起在山西聞喜縣舉行的一場花饃文化節讓這座小縣城車水馬龍,異常火爆。
  • 美國百歲老太乘滑翔傘遊天際 創金氏世界紀錄
    哈迪森搭乘雙人滑翔傘,創金氏世界紀錄  瑪麗·哈迪森說,她希望有人突破她創下的紀錄  據「中央社」報導,美國猶他州一名老太太去年乘坐雙人滑翔傘迎接101歲生日,今年的3月20日,她的「光輝事跡」正式錄入金氏世界紀錄
  • 史上最多參與人數,QQ-AR火炬傳遞創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史上最多參與人數,QQ-AR火炬傳遞創金氏世界紀錄稱號 8月22日,為期17天的裡約奧運會迎來了閉幕式,與此同時,騰訊QQ也迎來一個重大好消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Char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