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9首詠梅佳作,雖已流傳千年,讀來依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

2020-12-13 詩文書畫匯

文/詩詞歌賦匯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象徵著「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越是寒冷,梅花開得越是精神,越秀氣。梅花是我們中華民族氣節的象徵! 幾千年來,它那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從古至今,上至顯貴,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 文學藝術史上,梅詩、梅畫數量之多,足以令任何一種花卉都望塵莫及。古代詩人常以梅花暗喻自己的高清亮潔,不畏強權的精神。筆者挑選出了9首詠梅的古詩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這些詩詞雖已流傳了千年,今日讀來依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那就讓我們一起聞一聞這千年之前的梅香吧!

01、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陸遊一生酷愛梅花,將其作為一種精神的載體來傾情歌頌,梅花在他的筆下成為一種堅貞不屈的形象的象徵。不難理解,其《卜算子·詠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詩人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對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寫照。

02、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變法的新主張被推翻,兩次辭相兩次再任,放棄了改革。這首詩是王安石罷相之後退居鐘山後所作。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讚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於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

03、梅花落

南北朝: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諮嗟。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

詞的大意為:庭院中有許許多多的雜樹,卻偏偏對梅花讚許感嘆,請問你為何會如此?是因為它能在寒霜中開花,在寒露中結果實。那些只會在春風中搖蕩,在春日裡嫵媚的,你一定會飄零在寒風中追逐,因為你徒有在寒霜中開花卻沒有耐寒的本質。

本詩主要是託諷之辭,採用雜言,音節頓挫激揚,富於變化其一褒一貶,表現了詩人鮮明的態度。這與作者個人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鮑照家世貧賤。在宦途上飽受壓抑。他痛恨門閥土族制度,對劉宋王朝的統治深為不滿,因此,他那質樸的詩句申明確表示了對節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視和對曠達之士的讚揚。

04、梅花絕句·其一

宋代:陸遊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

寫此詩時作者已78歲高齡,閒居在故鄉山陰,借詠梅來宣洩自己落寞孤高的情愫。前兩句的寫梅是為後兩句寫人作陪襯。「化身千億」長在梅前,與梅相連,心相印:人梅合一,凸顯了作者高標絕俗的人格。

05、漁家傲·雪裡已知春信至

宋代: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這首詞,銀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綠的酒,晶瑩的梅織成了一幅畫,寫得如夢如幻,空靈優美。與前人的詠梅詩詞相比,此詞藝術上有所創新。詞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徵,用比喻、擬人、想像等多種手法,從正面刻畫梅花形象。在對寒梅作了總體勾勒之後,又以生花妙筆點染其形象美和神態美。

06、早梅

唐代: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裡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在「永貞革新」失敗後,柳宗元被貶謫偏遠落後的永州,但是他並未因為政治上遭受打擊而意志消沉,相反的更加堅定了他對理想的追求。這首《早梅》詩就是在這種思想狀況下寫成的。

07、絕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

清瘦的竹影和著詩句,梅花的香氣伴著我入夢。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遲遲不肯落下西廂房。

08、梅花

唐代:羅鄴

繁如瑞雪壓枝開,越嶺吳溪免用栽。

卻是五侯家未識,春風不放過江來。

翻譯:一簇簇梅花綻放壓低枝頭,不用翻山越嶺到處栽種,隨處都可成活。只是權貴之家卻看不到梅花的堅毅品性,和煦的春風遲遲不肯到來。

09、江梅

唐代: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

翻譯:臘月前梅蕊己破,新年後梅花正多。明知此地啊春光美好,可心懷客愁而又無可奈何!江梅和白雪原來同此一色春風也徒自節江水漾動清波。故鄉的春色渺不可見,蒼鬱的巫山空自巍峨。

聲明:

本文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有不同見解,評論區留言走一波;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還請告知刪除;

本文意在傳播中華文化,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還請關注、轉發、收藏!

往期文章:

01、蘇軾這首富有人生哲理的詩,詩境唯美華麗,其中一句人人皆知!

02、李商隱久享盛名的一首詩,世人皆知下半句,讀來令人倍感悽涼

03、詩詞丨這些詩句皆有「雪」,來欣賞下千年前那些白雪皚皚的美景

相關焦點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在中國人心中,梅花不只是花,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向來是文人騷客歌詠的對象,古往今來,誕生了很多有關梅花的詩詞佳作,其中亦不乏堪稱驚豔的千古名篇。以下筆者就與大家共同賞析其中最經典的五首。 一、王安石 《梅花》
  • 讀幾首自己心怡的詩詞
    詩詞大會詩詞大會現場詩詞,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喜,讀詩;悲,讀詩;樂,讀詩;愁,讀詩。詩詞可寄情,詩詞可詠物。我一下子就對這首《釵頭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 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僅二十字,展現了梅花高潔品質,耐人尋味
    歷代文人墨客對梅花深愛有加,關於梅花的詩詞數不勝數,而王安石的這首《梅花》無疑是其中最經典的一首,短短二十字,展現了梅花高潔品質,耐人尋味!《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梅花》作於王安石的晚年,此時的他被罷相,變法難以推行,處境堪憂,遂寫下了這首千古佳作《梅花》,以梅喻人,表達詩人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保持高潔的品格。
  • 描寫端午節的3首著名詩詞,千年來流傳人間,令人拍案叫絕
    元宵節是傳統節日,當然也有大量的詩詞來描寫元宵節。我是貓貓,關注小編,一起來欣賞描寫端午節的3首著名詩詞,這幾首詩詞千年來流傳人間,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五月五日》: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梅堯臣。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詩詞的力量,穿越千年後向我們奔騰而來,裡面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有愛情裡的悱惻纏綿,有的是面對人生窘境後的痛飲三百杯,有的是峰迴路轉後的回首看人生。一首好的詩詞,足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聊慰平生,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 詠梅詩詞十五首*作者:齊洪松
    原創齊洪松魯沂文學2020-12-09詠梅詩詞十五首詠梅·詩十首一、憶梅 二、惜梅自別芳園今未遇,十年心跡已無蹤。千山漫雪春無信,辜負梅花又一冬。三、尋梅細品茶香情萬緒,尋梅踏雪閉柴門。思春未綻惜心語, 一段清香了世塵。
  • 鄭板橋冷門的一首詠梅詩,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從進入學校的第一天,老師就教育我們「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告誡我們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同時梅花也是我們在詩詞中最常見的意象之一,從王安石的「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到陸遊的「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再到毛主席的「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不少的詠梅佳作。
  • 寡婦常來偷棗子,杜甫寫下首失水準之作,引來罵聲一片卻流傳千年
    杜甫有兩個第一在身,一首是被稱為七律第一的《登高》,對仗工整,要意境有意境,其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千古名句;一首是被稱為五律第一的《登嶽陽樓》,宏偉壯闊而、今昔對照、虛實相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但這樣的杜甫也有馬前失蹄時,他曾為一名寡婦仗義執言寫下首名為《又呈吳郎》的七言律詩,被評為杜甫平生1500首詩中最爛的一首,完全失了水準。
  • 詩詞丨流傳最廣的十首宋詞,第一首實至名歸,美得令人心醉!
    宋詞在現代流傳極廣,它既可以「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為社稷為江山。又可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有心聲也有哀怨。每個人都能在宋詞裡找到自己。在這流傳最廣的10首宋詞中,有哪一首又正好說到了現在的你呢?
  • 十首經典詠菊花詩詞,首首膾炙人口,千古流傳,都是借物詠懷精品
    于謙借《石灰吟》抒發自己「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情懷,陸遊借《詠梅》來表達「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不隨流俗,不畏讒毀,堅貞不屈,死而不悔的風格……菊花,不與百花爭寵,傲霜耐冷,自古為人喜愛,成為文人墨客、高潔之士表達情懷的媒介。所以,文學史上最好的吟詠菊花的詩詞,多是借物詠懷、託物言志之作,是借菊花來表達高尚的品格和高潔的情操。
  • 詩詞杏林——中醫藥的千年韻律
    作為極具觀賞價值和食用價值的植物,許多中藥如菊花、芍藥、菖蒲、黃芪、丁香等,皆為清供佳選、詩中常客,單單《詩經》《楚辭》中的中藥已不在少數,卻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中藥詩。算得上的,要數藥名詩。藥名詩多取當歸、熟地、益智等字面含義,或以諧音字隱藏藥名,或為藥名之謎面,或以藥名分嵌於詞之首尾,讀來不覺有迴環往復之趣。古來文人多涉獵醫書,蓋為求文字之樂,詩客騷人多有藥名詩傳世。
  • 十個詠梅的詩詞名句,帶你踏雪尋梅
    隆冬來了,北風呼呼,雪花飄飄,樹木落盡了葉子,自然界一片肅殺之氣。唯有梅花不畏嚴寒,巍然屹立於天地之間。古今文人讚揚梅花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並以梅花自喻,寫下了不計其數的詠梅作品,其中尤以詩詞為多。在詠梅的詩詞中,宋人陸遊是最高產的一個,大約有兩百多首。其次是元人王冕,估計也有一百多首吧。其他的詩人幾十首、十幾首的就很多了。至於詠梅詩的創作時代,古今都有。先秦時期流傳下來的少些,越到後來保存下來的就越多。下面以短小精悍為主選了十個名句,以方便有興趣的朋友踏雪尋梅時記憶吟詠。
  • 為什麼古人詩詞中經常有漁人的影子?這幾首最經典詩詞值得品讀
    楊慎的這首詞本著一種看破紅塵世事的心態來抒發心中的看法,借著漁夫和樵翁「智者」般的雙眼仿佛將一切天數都以看透,「是非成敗」看淡為「空」,發出了天命難違的慨嘆。由此引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命題,不得不說很是精彩,更將我們中國詩詞文化中的「漁父」意象推向高潮。在我國古詩詞中,關於寫漁者為主題的相關詩詞是很多的,對於詩人們眼中的「漁父」意象,可以從以下幾首詩詞中略見一斑。
  • 李清照的梅花詞,不似陸遊般託物言志詠梅自嘆,卻美得如詩如畫
    所以以梅花為題材的詩詞、文章很多,千古絕唱式的佳作也非常多。 他們有的通過讚美梅花傳遞正能量,有的則通過梅花的品質,來託物言志抒發自己的情感,特別是一些命運坎坷、懷才不遇的人,最愛用梅花來給自己打氣。
  • 幾首關於梅花的詩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現選錄幾首關於梅花的詩詞與君共賞。
  • 10首關於茶的詩詞佳作或名句,茶與詩的搭配,很美很愜意
    茶詩,在許多詩人的作品中,都有所體現,像著名的詩人白居易、盧仝、蘇東坡、李清照等,都是極愛茶的人,他們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吟詠茶的詩詞佳作。關於茶的詩詞成千上萬,此處只為大家列舉10首我比較喜歡的,有些是原詩,有些因為原詩太長,只節選了精彩或者相關的部分。供大家參考閱讀。
  • 中國最美的九本詩詞集,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漢武帝的「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和唐代七歲女童的「所嗟人異雁,不作一行歸」同樣流傳千古。詩早已浸潤到中國人的骨血中,綿綖千年。中國人的悲歡喜樂、柴米油鹽,都可以在詩詞中找到最好的註解。今天,詩詞君要給大家推薦最美的九本詩集,一生一定要讀一次。
  • 多讀詩,讀好詩:100句「入口即化」,沁人心脾的詩詞!
    美好的詩詞在於語言的凝練,或溫暖,或感傷,或豪情,或滄桑……無論身居何處,經歷著怎樣的人情冷暖,每每讀之,總會沁人心脾。這100句詩詞來自於筆者的日常讀書筆記,有的記錄在手機裡,有的在便籤紙上,有的寫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中。每重溫一句,甚至能清楚回憶起當時在幹什麼,因為什麼而喜歡上這句詩。詩詞的力量,就是這麼強大!
  • 中國詩詞大會|推敲董卿開場語中的四季詩詞,你建議改哪一句?
    大年初一,我們終於盼來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董卿身著紅衣,笑靨如花,一開口便驚豔了世人。她用四季詩詞送出祝福,我們推敲玩味,深刻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有詩詞愛好者建議替換其中一句。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開場詩句「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在辭舊迎新之際,這句詩最為應景,新年喜氣洋洋的氣氛撲面而來。
  • 兩首除夕詩詞,千古絕句,誰流傳更廣?
    由此,歷來關於除夕的詩詞吟詠不絕,新舊交替之際,總是百感雜生。高適的《除夜作》和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便是很有代表性的兩首除夕詩詞。今天,筆者就從大詩人高適的《除夜作》和大詞人姜夔的《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入手,對比分析兩首除夕詩詞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