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中「龍」形象的演化歷程。「龍紋飾品」吉祥與力量的象徵

2020-12-17 今亦古飾品

原始製作工藝的起源

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任何一種有具體象徵意義的物體形象,都不是憑空出現的,都是有演變過程的。都是由簡入繁,由抽象到寫實,龍圖騰的形成,就是一個最典型的演化過程,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徵。

骨質項飾

打制工藝到磨製工藝

中國古人類製造石器,從打制工藝到磨製工藝的過度,經歷了漫長的幾百萬年,直到距今一萬八千年以前,中國古人類才開始有了磨製石器的工藝,也就是進入了新石器時代。古人類最早佩戴的飾品是骨質的,是食用捕獵來的動物所剩的獸骨、獸牙,穿墜而成的,「古人類在獸骨上打孔的技術,是要早於新石器時代,很長時間的」。

打制的瑪瑙刀

鑽孔

人們為了把漂亮的石頭,與獸骨項飾穿墜在一起佩戴,開始是利用石頭上的天然孔來穿系,直到學會用硬度更高的瑪瑙來打孔,才有能力在,比瑪瑙硬度低的玉上面打孔。此時的「鑽孔」工藝開啟了,之後上萬年的制玉工藝手段,發展到今天,從未中斷。

玉片項飾

玉璧

中國古人類的製造工藝,第一筆最經典,使用最廣泛的工藝,就是鑽孔。人類從開始使用鑽孔工藝開始,使製造夢想開始實現。人們利用從江河裡,淘洗出來的解玉沙,來研磨玉孔,這是最偉大的製作工藝發明!這使把玉製成想要的形狀,成為了可能和現實。接下來的「管鑽」更是使鑽孔更省時省力,這種技術至少被延用了五六千年!直到今天。

玉璧

製造的玉器,最早達到完美形態的,就是玉璧。玉璧可以磨製得更規整更完美,玉璧也有了象徵意義,象徵著人們最崇拜的天空。玉璧上的孔,被賦予了更神秘的功能,人們用這個孔來敬天地通神明。玉璧看似簡單的形狀,卻蘊藏著無窮的奧妙,它在人們的心中代表著無窮無盡的天空,一虛一實的兩個圓,是圓滿是完美!這個圓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

玉環

玉環

玉器發展之初,薄片的玉璧和薄片的玉環,是早於其他形制的玉器的,因為最開始人們只能鑽透很薄的玉。當時的玉璧和玉環個體都很小。因為形狀不利於穿墜在項飾當中,壁和環逐漸變成了掛在耳朵上的飾品,開始是用繩子掛在耳郭外,直到玉環變成玉玦。

玉玦

玉玦

玉玦是由薄片玉璧和玉環演變過來的。人們從掌握的第一個技術,鑽孔,之後探索出的技術就是,沿著這個孔,向外擴開一個開口。玉玦是一種耳飾,開口大的玉玦,開口處可以直接卡到耳郭裡面,開口直而窄的玉玦直接卡在耳垂上,卡在耳垂上的玉玦可以隨時從耳朵上摘下來。直到商周時期之後,玉玦耳飾功能逐漸減弱,有了禮器的意義,一直發展到秦漢時期,玉玦的形制沒有大的改變。到宋代復古風盛行,開始有了仿製的玉玦。

來源網絡

文化時期C形玉龍

從工藝發展規律判斷,C形玉龍與玉玦是有直接傳承發展關係的。但玉龍並不是玉玦的「演化目的」發展而成的。而玉龍的形態形成,是受玉玦的超長時間存在的,形態上的「工藝慣性」而影響的。C形概念是源自玉玦的「形態慣性」。玉玦以固定的C形狀態,在有玉龍之前至少存在了近千年。

來源網絡

玉玦存在初期,正是生命崇拜發展時期,生命胚胎形態與C字形態相近。將動物C形化,是出於對生命繁衍的崇拜,C形龍的尾部,就是古人認為能破土重生的蠶蛹的形態,生命能夠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正是古人夢寐以求的。

博物館藏玉龍

夏商周時期

龍發展到夏商商時期,被賦予了,羽、角、鰭、鱗,有了更理想化的形象,這個時期是向「真龍」形態發展,重要的轉變期。龍還保留著捲曲狀態。但已經有了犄角和足,身體部位有了捲雲紋,雷紋,尾部有了反轉態勢。依舊保持著C形的胚胎狀態,還沒有完全脫離生命崇拜。

來源網絡

春秋戰漢時期

到了春秋戰漢時期,已經完全形成S形軀體,此時已經脫離了胚胎形態,因為進入完全成熟的定居農耕文明時期,玉龍軀體裝飾谷紋,雲紋,以有了能行雨的寓意。此時的龍,開疆拓土,蕩平五胡四夷,直到大漢民族賦予它完全的「真龍」形態!

來源網絡

唐宋時期、飛龍在天

唐宋時期,審美以及藝術形態,突飛猛進。受宗教影響,龍需要上天入海,護衛教法,所以龍生雙翼,魚鱗蛇身,鹿頭鷹爪,威武十足!

金元時期、潛龍在淵

金元時期,龍被草原民族賦予了,威猛之感,霸氣十足。此時的龍,時而盤踞環宇,蓄勢待發。時而翻江倒海,使倭寇膽寒。

來源網絡

明清時期、龍騰四海

到明代,此時的龍漂洋過海,威名遠揚。真龍演化完全成熟,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庇護華夏,造福於民。長江黃河是龍的化身!哺育著華夏兒女。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

來源網絡

龍行天下、威震四方

如今,龍的形象已經融入民族血液裡,是民族的靈魂。龍伴隨著華夏民族幾千年一路走來。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神化動物就是龍。龍是民族的姓氏,我們是龍的傳人,龍是民族的圖騰,擁有無窮的力量!

來源網絡

龍紋飾品

龍題材的佩戴飾品,有淺浮雕玉牌,立體雕墜飾,透雕花牌等。材質主要有玉石、瑪瑙、翡翠。佩戴龍形飾品,寓意吉祥,龍也象徵著權利與地位。皇權時期龍題材是不可以隨便使用的。有龍形飾品在身,盡顯富貴之氣。

來源網絡

室內陳設龍形擺件,可鎮宅招財,是最傳統,最考究的陳設品。最好的龍造型的飾品是銅質的,木雕和瓷塑也可以,只是需要注意磕碰。龍可以駕馭水火,確保家宅平安。龍是皇權的象徵,皇宮裡到處都是各種形態的龍,龍的造型和圖案,代表著至高的地位和權利。

博物館藏品

龍題材雕刻品,工藝都很精湛,龍圖案是極具藝術感染力的,因為龍是華夏民族,用幾千年的時間,雕琢刻畫而成的。龍是民族精神!是民族信仰!是華夏民族最寶貴的財富!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衣儀文化]一定要知道的歷代龍紋演變
    龍是一種神聖的符號,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中國皇威的標誌。龍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佔有異常重要的地位,中國被稱為龍的國度,龍的圖案從上古發展到今天,經歷了多次變化,造型極為豐富。那時的龍已成為原始氏族的圖騰,龍紋雖然已具蛇形特徵,但是尚處於蒙昧的雛形狀態,造型還未形成完整的形象體系。然而依舊形象生動、線條流暢,具有稚拙、古樸的原始之美。
  • 解讀中華龍文化的演化內涵和意義(圖)
    特別是每逢春節等中華傳統節日,「舞龍」成為一個必不可少的慶祝節目。龍成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象徵。中華龍文化已經開始影響世界。  中華龍文化的起源、內涵和意義  然而,中華民族為什麼崇拜龍,幾千年來卻始終是一個謎。紅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龍」卻揭開了這個謎。  紅山文化中出土的「龍」被考古學家命名為「玉豬龍」。
  • 龍紋瓷器——成長篇:從遠古圖騰到宋代名窯,5000年成就皇權象徵
    百越文化自成一脈,陶瓷還遠遠沒有滲入中原腹地。因此,統治階級善用的龍紋,多見於青銅、玉器之上。三、極富美學追求的春秋戰國龍紋春秋戰國時期,中央集權的衰落,使龍紋逐漸喪失了肅殺之氣;另一方面,思想界的百家爭鳴,也讓龍的形象逐漸完善,並開始鮮明的追尋美學意義。
  • 東進翡翠大家談 --玉文化之龍及翡翠龍形玉件賞析
    我國最早的玉雕龍紋是出現在新石器時期,一直到清代,經過幾千年的變化形成了各時代獨有的特徵,龍作為一種帶有神力的動物以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被運用於翡翠玉器雕刻, 龍的形象,是誇張的,想像的,綜合的,虛構的藝術創造,設計師按照翡翠原石的形狀去設計,使每件作品都有它獨特的韻味。
  • 明清女子飾品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龍鳳紋樣龍鳳紋樣一直是皇家最高統治者的象徵,歷代傳承,並且為我們所熟悉。龍是神話中的瑞獸,也是神靈的化身,自古以來,龍的形象一直為皇帝專有,並且得到民眾的膜拜。有意思的是,雖然龍本來是不存在的,是一種抽象的神物,但是在歷史的發展之中,它的形象一直在不停地豐富和轉變。
  • 淺談:從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看民眾生活理想
    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一些裝飾性的圖形逐步完善,構成具有某種寓意的標誌或象徵,產生相應固定的表現形式,這便出現了吉祥圖案。吉祥圖案淵源久遠,內涵豐富,善禱善頌,為人民大眾喜聞樂見,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是中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 有鳳求凰,還有龍鳳呈祥,傳統文化裡鳳跟龍是一對還是跟凰一對
    1、鳳與凰的歷史故事鳳、凰在傳統文化裡是一種吉祥鳥,雄鳥叫「鳳」,雌鳥叫「凰」。據記載,其「蛇頭、燕頷、龜背、鱉腹、鶴頸、雞喙、魚尾、青首、駢翼」。通過甲骨文和金文,可知鳳的大體長相是,頭小尾大。清音上達天庭,引來鳳、凰翔集,簫史和弄玉乘鸞御鳳,騰空而去……在傳統文化裡,鳳求凰是忠貞愛情的象徵,因為「一日失雄,三年感傷。雖有眾鳥,無以成雙」。凰,只有鳳才能般配成對,其他所有鳥類都不夠資格與其出雙入對。
  •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以龍為傲,認為自己是...
    原標題: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中國人自古以來就以龍為傲,認為自己是人文意義上龍的傳人。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龍已滲入中華民族始祖崇拜的文化脈絡,貫穿中華文明發展的湯湯長河。作為神話性的動物,龍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那麼龍的原形是什麼?經歷了哪些發展階段?
  • 飾品文化5、最「聚集財氣」的吉祥飾品
    中國人自古就有圖吉利,討喜氣,求吉祥的傳統!吉祥飾品,自然是人見人愛! 喜氣的「飾物」再結合,吉祥的「材質」!就更有深意了。隨身佩戴天官賜福飾品,會有福氣生財之緣,是吉祥飾品。另外還有劉海戲金蟾之說,傳說有一口古井中,有隻三指金蟾,時常在夜晚時,從井中吐出一道白光,如果有緣人遇到,可以乘白光得道升仙。
  • 聖誕節送什麼寓意的翡翠飾品做禮物?願所有平安夜,都如意吉祥
    人物玉飾——結緣守護神在傳統文化裡,人物形象是人物的化身,佩戴人物形象的玉雕,則有守護神的意義。古人認為人的名字是有靈魂的,《封神演義》小說裡的「呼名落馬」就是其中最生動的描述。因此在佩戴人物類配飾,並呼喚人物的名字或經文,就是呼喚其守護。
  • 富貴吉祥,一切順利等寓意,選什麼禮物好?
    心經經文為元素,鏨刻佛佑天佐四字的飾品或者物件,象徵著達佛也保佑,老天爺也幫助,表達了仕途、事業、財運等各方面都順利通達的希冀與美好祝願。2.夔龍紋夔龍紋是傳統裝飾紋樣,常見於古鐘鼎器物上,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
  •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五大瑞獸 相傳有趨吉避兇開運闢邪的能力
    瑞即好、吉祥的意思;瑞獸就是吉祥的神獸。對瑞獸的崇拜表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想平安幸福的樸素願望;對瑞獸的圖騰崇拜是原始人群體的親屬、祖先、保護神的一種追崇與敬畏,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一種文化現象。它們從遠古時代一直沿存至今。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五大瑞獸分別是貔貅、龍、鳳、麒麟、龜。
  • 龍的後代長什麼樣?龍真的存在嗎?中華兒女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
    如果沒有,那麼龍這一概念又是什麼時候由何處形成的呢?龍在中國人心目中具有什麼樣的神性和力量? 隨著中國龍文化的不斷蔓延,龍的後代也逐漸豐富。那麼龍的後代又有哪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龍對於中華民族最神聖象徵的神秘面紗。
  • 明螭龍、清夔龍。龍紋,紅木家具中應用最廣的裝飾圖紋!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民族的精神信仰,一度成為皇室的象徵。所以,龍紋被廣泛應用在皇室生活的方方面面,眾多的宮殿建築、傳統家具、衣物裝飾品等,都能看見各種各樣的龍紋裝飾。而在紅木家具上,以龍紋裝飾的家具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品類。無論是大型的床榻、箱櫃、屏風寶座,還是小小的桌案椅子、匣盒,都能找到各式各樣的裝飾龍紋。
  • 走進傳統剪紙文化,以生命繁衍為主題,解析4種吉祥圖案
    在我國傳統剪紙文化中,吉祥圖案從來都佔據著一席之位,從出生到死亡,吉祥圖像大量運用諧音和象徵的手法,把紋飾和吉祥意義聯繫起來,通過明麗的色彩,生動的圖像,展現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生命的充盈流動是最高形式的美,雲紋的翻騰川流之勢,龍紋的矯健奔放之態,都是中國民眾,生生不息美學觀的間接體現。生命繁衍的四種代表吉祥物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主要有四種吉祥物和生殖繁衍緊密相連,分別是麒麟、蓮花、葫蘆和石榴。每一種都根據自身的特點被賦予相應的含義。
  • 龍的傳人,翡翠龍牌的寓意對自身有何提升
    龍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是代表中國的圖騰,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象徵著祥瑞,吉祥富貴因為傳說它出現的地方就風調雨順,又因為它在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裡身份都比較高貴,翡翠龍牌便是翡翠文化與中華文化的結合與傳承,並且深受人們的喜愛,佩戴翡翠龍牌,象徵著事業亨通,平布青雲。
  • 《山海經》中的八隻神獸,現在被人們看成吉祥、富貴的象徵
    《山海經》是一本奇書並且有著非凡的文學價值,它所包含的地理、歷史、文化等因素都有著很高的文獻價值。下面為大家八種神獸,它們現在都被世人稱之為吉祥、富貴的代名詞。中國古代神獸龍,傳說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鷹、須似鯰、耳似牛。龍是皇權、尊貴、吉祥的象徵,現在我們把龍看作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我們都稱之為龍的傳人。中國古代神獸五鳳,傳說鳳凰分五種,多赤者鳳凰。百鳥之首,象徵祥瑞和皇權。多青者青鸞,是吉祥長壽的象徵。
  • 解讀「龍文化」:龍是如何成為皇權象徵,我們為什麼是龍的傳人?
    龍在中國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象徵意義,代表著「祥瑞」、「神聖」、「強大」等一系列充滿陽剛之氣的正能量,我們中國人也自稱是「龍的傳人」。那麼,龍文化是如何形成的呢?龍的形象最早出現於原始社會,但龍的崇拜並沒有隨著原始社會的解體而消失。
  • 晶哥聊古玩:華夏名族的精神圖騰,瓷器上的龍文化!
    夏人祖先以龍作圖騰,今天的中國人就成為龍的傳人。人封建社會以後,帝王自稱為真龍天子,龍給王權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中國人對龍的鐘情和敬畏,使龍紋成為古代工藝美術品上最常見的裝飾。龍究為何物並無實據,早期龍紋或如鱷魚或似蝴蠍尚未定式。先秦以前龍的形象質樸粗獷,大多沒有肢爪,狀如爬行動物。秦漢時,龍紋有肢爪但無鱗甲,系獸形。
  • 好龍出新意 浣溪追古風|浣溪龍窯龍紋美器漫談
    但是,咱們可以劍走偏鋒,從龍紋或龍文化這一個角度來分析一下上述文字,並得到以下信息——其一、「好龍」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文化習慣。不必考證葉公的真實性及存在年代,單說西漢劉向(前77年—前6年)生活的時代,龍紋在西漢是一種常見的紋飾,有很多「擁躉」。其二、漢代的龍具有神性,但並不特別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