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來給大家分享的是有關冬瓜和西瓜的種植知識,希望對各位農民朋友們有幫助。
一、冬瓜
1.栽培特性
冬瓜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耐熱性,產量高,儲運時間長,供應期長。在鬆散的土壤中,冬瓜的主要根系分布在較深的土壤層中,因此耐寒性和肥力更強。
2.營養特點
冬季萌發和幼苗期所需的養分量很小,僅佔養分吸收總量的2%。從抽蔓期開始,營養吸收逐漸增加,開花後營養需求顯著增加,在果實生長期達到最大值。
在從開花到收穫期間,營養吸收佔總數的90%。中熟和晚熟品種的瓜對氮的要求較高。在一定範圍內,施用氮肥和主莖伸長率呈正相關。施用磷鉀肥可以延緩早熟品種的衰老期,減少雌花節,增加單甜瓜的重量。每生產1000公斤瓜果,氮需要0.6-1.2千克,鉀1.5-3千克,二者的比例為0.4:1。對速溶肥的需求量高於普通蔬菜,而對鉀肥的需求量略少。因此,有必要注意磷肥的適當應用。
3.養分管理技術
(1)苗肥:一般冬瓜是通過育苗移栽栽培,苗期為30-40天。土壤鬆散有效養分含量較高,苗床土壤的製備與黃瓜幼苗相同。
(2)基肥:冬瓜根系發達,土壤肥沃,生長期100-140天,肥料吸收高峰期也較長。因此,有必要高度重視基肥的應用。一般來說,冬瓜每畝施用超過5000公斤優質肥料。同時,100公斤植物灰或10公斤氯化鉀,並深耕整地作畦。冬瓜使用的基肥量很大,有機肥必須充分腐熟,以免損壞根系。在基肥較少的地區,可以通過溝渠或穴位施用;在基肥較多的地區,最好用一半撒施,另一半的穴施。
(3)追肥:在北方,建議使用完全分解的優質糞肥和速效肥料,並在整個生長期內施用2-3次。氮、磷、鉀複合速效肥是早期的主要肥料。當冬瓜幼苗為5-6片真葉時,溝上施用590-750千克尿液或1500千克優質肥,25~30千克過磷酸鈣和6千克硝酸銨。施肥後,溝渠澆水。在雌花開花之前,應控制水和肥料。追肥的類型主要是人體排洩物,或每畝6-9千克硝酸銨。通常在收穫前施3-4次。冬瓜收穫7至10天前停止施肥澆水,有利於改善果實的儲存穩定性和運輸性能。
二、西瓜
1.栽培特性
西瓜主根深度超過1米,側根生長在根上,稱為主側根。從初級側根再生的側根稱為次生側根。第一和第二側根水平分布,半徑可達1.5米,形成西瓜根系的骨架,又稱骨幹根,主要分布在10-40釐米深的土層中,具有很強的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較耐旱,但不溼。一般生長在在通風良好,質地鬆散,土壤厚實的沙質土壤中。
2.營養特點
西瓜生長期不同,各種物質吸收也不同。在萌發階段,養分吸收非常小;幼苗期養分吸收量佔總吸收量的0.54%;在抽蔓階段,生長量增加,生長速率增加;在結瓜期養分吸收量和生長也最大,佔總吸收量的84.85%,特別是在瓜膨脹後需要更多的養分供應。結果期需要及時施肥以確保營養供應。從每個生長期氮、磷、鉀吸收率來看,開花前為3.6:1:1.7。每生產1000千克西瓜,必須吸收2.5-3千克氮,1.0-1.2千克磷和3.0-3.5千克鉀。
3.營養管理技術
(1)苗肥:要求營養土壤疏鬆肥沃,保水能力強。因此,床土必須供應充足的有機肥和無機肥。營養土配方: 60%的園土,40%的分解肥料,每立方米土壤1公斤的鈣,5-10公斤的腐爛雞糞。在北方,建議使用50%的園土,30%的腐爛糞肥,20%的糞肥,粉碎和過篩,並混合均勻。
(2)基肥:西瓜基肥一般是以富含營養成分的有機肥為主,同時,應在基肥中加入適量的磷鉀肥,或三元複合肥。一般來說,每畝施用高質量的肥料4000-5000千克,50-7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複合肥,施用兩次。與培土相結合,首次使用量為基肥總量的1/3。在土壤貧瘠的丘陵丘陵地區,由於極端缺乏有機質,土壤團聚結構和肥力非常差。有機肥應施用於種植行或穴,用量可佔施肥總量的70%~80%;土壤黏稠,有機質含量低,肥力低的地區也適用,劑量一般佔總施肥量的60%-70%。砂壤土的肥力較差,基肥很容易浸出和排水。它佔總施肥量的30%-40%。每畝有機肥的用量一般為3 000-5000千克。
(3)追肥:根據西瓜生長發育的需要,進行追肥,達到植物穩定生長,果實快速膨大的目的。西瓜吸收的營養成分較多,應注重追肥。追肥應使用常用的速效肥料。
第一個追肥是在西瓜團棵期。一般施75-100公斤的餅肥,並添加3-5公斤的尿素,施用於溝或穴時,施肥部位應距離瓜根15-20釐米,施肥深度應為10-15釐米。此外,對於早熟或生長潛力較弱的西瓜品種,可適當增加追肥次數以加速營養生長。
第2次是在西瓜果實脫毛期進行追肥,主要是促進果實的快速長大,使植物生長旺盛。次還是追肥要求氮、磷、鉀全肥,但必須控制氮肥量。每畝施用20-25千克速效複合肥,或施用10-15千克尿素和10千克硫酸鉀。
以上文章就是今天的內容,大家還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留言給到小編胖,大家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