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丨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2020-12-17 全民悅讀

來源 | 詩詞天地(shicitiandi)

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

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是芳香,

一個人,走到哪裡都是生命。

很喜歡一句話:一朵花的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也荒蕪不了整個人生。人活一世,是從稚嫩走向成熟,從懵懂走向睿智的過程,生命,就是一場修行。

人這一輩子,總會有高潮低谷,追求不一定都能實現,付出的不一定就有回報,你要學會去面對,用心甘情願的態度,過隨遇而安的生活。

人若心安,即有歸處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

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人之所以心不安,無非總有未得到,總有捨不得。

蘇東坡的好友王鞏,曾因他的烏臺詩案受牽連,被貶於嶺南之地,他的歌妓寓娘也毅然隨行。

東坡感到很愧疚,王鞏卻反過來安慰他,聊養生之道,還說這是在修行。

幾年後,王鞏回來。蘇軾請他們喝酒,談起嶺南風土人情時,寓娘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得失,不過是人生之常態。人有追求是好的,但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心不快樂,何來安穩?

豐子愷有句話:不寵無驚過一生。

不讓心太在意得失,因為有得有失,有舍有得,都是生命來往的常態。

不讓心想得太多,因為心中無掛礙,賽過小神仙。

不讓心擔得太重,因為能解決的事自然不必擔心,解決不了的事擔心也沒有用。

人若心安,即有歸處。

心有陽光,何懼滄桑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毛澤東在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以物喻人,託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調寫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雖終生坎坷卻堅貞不屈,達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筆致細膩,意味深雋,是詠梅詞中的絕唱。

梅花不與百花爭豔,只盛放在最嚴寒的季節,以最美的微笑面對世界的雨雪風霜。

梅花在風雨中任自逍遙,笑對人間。梅花如此,人亦當如此。

樂在當下,不負韶華

《將進酒》

唐·李白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人,只有一生,追逐太多欲望,只會身心疲憊。幸福,來自於心靈的知足;快樂,來自於精神的富有。

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大好時光流逝。

沒有誰的一生,陽光朗月永相隨;沒有誰的一生,歡聲笑語永相伴。

趁自己還能享受,去做能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情。

或是呼上三五個好友,相約一起品茗;或是陪妻伴子,共享天倫之樂;或是去遊山玩水,採下幾根花枝;或是抓住每一份安然,享受每一刻光陰。

只要是你心之所向,都無不可。因為人生,芬芳屬於你,流光屬於你,最美好的年華也屬於你。

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諦

《臨江仙·送錢穆父》

宋·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人生在世,總是面臨著分分合合,起起落落。

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我們總是要走自己的路。這一路上,可能會和朋友短暫相遇,可能會有輝煌的時光,可我們終究還是要上路,過自己的人生。

人生如果不經歷失去,又如何懂得珍惜的可貴。人生如果不經歷繁華,又如何懂得平淡的可貴。

經歷了轟轟烈烈,才懂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凡才是生活,一切都將歸於平淡。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飲酒》

魏晉·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最大的成功不是名位的高低,也不是金錢的多少,而是健康的活著,開心的樂著,知足的笑著。

當陶淵明看到官場風波險惡,與其躬身於官場險惡之下,不如選擇了潔身自好、隱居田園,寫下世人皆知的《飲酒·其五》:

生活可以忙碌、疲憊,但心態一定要悠閒、詩意從容。

喝喝茶,飲杯酒,朋友一起聊聊天,隨心隨緣,逍遙自在,灑脫從容。

懂得知足方能常樂,就好像紀曉嵐老師陳白崖所寫的一副對聯: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過分膨脹自己的欲望只會讓心靈疲憊痛苦,因為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知足才能常樂!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

《絕句》

明·鄧羽

人生天地長如客,何獨鄉關定是家。

爭似區區隨所寓,年年處處看梅花。

羅曼·羅蘭說:「世上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水到絕境是風景,人到絕境是重生。有歡笑必然有淚水,有高潮必然有低谷。當人生在面對前方無路可走的時候,不如學會釋然,後退一步,或許就能遇見其他的路。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人生旅途中,大家都在忙著認識各種人,以為這是在豐富生命。

可最有價值的遇見,是在某一瞬間,重遇了自己,那一刻你才會懂:走遍世界,也不過是為了找到一條,走回內心的路。

如果有一天,你不再尋找愛情,只是去愛;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你不再追求成長,只是去修;一切才真正開始。

不要期待,不要假想,不要強求,順其自然,如果註定,便一定會發生。

心安,便是活著的最好狀態!

- 明天見 -

每天回復「早安」,悅讀君送你一天好心情

*作者:曹默,文字為馬,詩酒為鞍。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用隨遇而安的態度,去過隨心隨性的生活
    在每一個孤獨的夜,當我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起很多曾遇見過的人和經歷過事。這個時候的我是多愁善感的,感覺自己完全變成了一隻感性的動物。一想起了那些在自己艱難無助的時候,鼓勵過、幫助過、關愛過、陪伴過自己的人,我恨不得立即就打個電話過去,真誠的對他說一聲:「謝謝,感恩在生命中遇見了你,有你真好!」。
  • 最好的生活,是隨遇而安!(說得太好了)
    文/飛魚人生無常,我們都需要有一顆隨遇而安的心,然後用心甘情願的態度,去過隨遇而安的生活。曾國藩說道,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當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當盡心從之,此謂知命。最好的人生態度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人生悠然自得,快快樂樂地生活,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健康平安。高曉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人生保持一顆平常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有能力面對未來的生活。
  • 詩詞丨世間百態人情暖,萬般滋味皆生活
    詩詞丨世間百態人情暖,萬般滋味皆生活 2021-01-07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詞丨揮別六月,願所有美好如「七」而至
    放下包袱,有一個善待自己的態度;放下懶惰,有一項堅持喜歡的事物。放下消極,有一份嚮往生活的美好;放下混濁,有一顆純淨有愛的心靈。相信所有美好,正在趕來的路上!六月,再見;七月,你好。敬往事一杯酒,再愛也不回頭。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雲。
  • 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06人生有度,貴在適度,要學會適度,必須面對生活中的許多無奈看開想開,應順應天道自然,不徧執,不糾結,保持淡然之心,別太用力,度過人生的劫坎。
  • 詩詞丨此生必讀的12首唯美詩詞,溫柔了時光,驚豔了歲月!
    無論生活給予我們什麼,坦然接受,無論命運給我們怎樣的安排,微笑面對,這個世界最美的是經歷過人生的坎坎坷坷,還能報以深情,心懷陽光,微笑生活的你最美。——《漁家傲》七月是詩意生活的開始。讓我們放下包袱,有一個善待自己的態度;放下懶惰,有一項堅持喜歡的事物;放下消極,有一份嚮往生活的美好;放下混濁,有一顆純淨有愛的心靈。
  • 讀蘇軾的《定風波》,表達出作者隨遇而安、曠達開朗的人生態度
    本篇通過描寫柔奴的形貌舉止及言行,刻畫出一個擁有美好外表與心靈的女子,讚揚了柔奴笑對人生的品質,還抒發了作者身處逆境而安之若素、豁達從容的人生態度。上闋寫柔奴美麗的外貌與清麗的歌喉。起首「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從側面襯託柔奴靚麗嬌美的外貌。
  • 人生在世,隨緣而遇,隨遇而安
    生活裡有一半以上的苦惱是因為求而不得,我們總是想要更好的生活,更多的機會,更優渥的待遇,更怡人的環境,當這些欲望變得十分強烈的時候,人就會變得痛苦。每個人可能都要經歷一些逆境,遇到一些磨難,生活裡的人人事事本來就不以我們個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很多事情都會在我們的控制之外,使我們無奈。
  • 詩詞中藏著怎樣的美味佳餚?小編帶您踏上尋味之旅!
    蓼茸蒿筍香甜荔枝、味美江魚……古往今來不乏愛好美食的文人墨客他們用一篇篇詩詞也體現了蘇軾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因他人誹謗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從此,他開啟了「美食之旅」在蘇軾看來同州的羊羔肉味道最為精美
  • 發朋友圈的人生的句子,心甘情願是一種態度,隨遇而安是一種境界
    三、 對於人生的態度來講,盡力便是最好。凡事只求問心無愧,盡人事而遂天意。活在追求中,卻不迷途在執著裡。人生如此足矣。四、 人的一生,既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好,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壞。每個人的背後都會有心酸,都會有沒法言表的艱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淚要擦,都會有自己的路要走。
  • 白居易的「霜降」詩《歲晚》,隨遇而安中的無奈以感慨!
    而恰逢霜降,古代許多詩人也會觸景生情,不免悲從中來,聯想到自己坎坷的經歷,於是詩興大發,那些與寒露有關的詩詞就誕生了,如劉禹錫的《九日登李明府北樓》,就有「霜降鴻聲切,秋深客思迷」的感慨,元稹也寫過「霜降三旬後,蓂餘一葉秋」這樣的句子,而白居易的《歲晚》與《謫居》也都是與霜降有關的詩歌,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歲晚》這首詩吧。
  • 擁有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便是最好
    離開家鄉的那年,我17歲,離開父母我也是13年了,這些年裡,我練就的最大的本領,就是在我的生活裡,不管誰到來,誰離開,都能夠平靜地做好我自己。生活中遇到任何事情,都會看淡一點 ,看輕一點,看開一點,健健康康的生活,平平淡淡的過著,真真實實的愛著……努力,盡力。就想著:在餘下的時光,擁有一顆平常心,隨遇而安便是最好!
  • 心理學家:隨遇而安,餘生滿福
    老人面對自己無奈的生活變動,怎麼辦?古羅馬著名哲學家西塞羅說:「我喜歡青年人身上有些老年人的優點,我也喜歡老年人身上有某些青年的優點。」老年人也要像年輕人一樣,無論走到哪裡,都應該儘快地適應那裡的生活,也就是用佛家說的八個字來應對:隨遇而安,餘生滿福。
  • 人活一輩子,隨遇而安好,還是步步為營好?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現在都流行「佛系」,動不動就說要隨心,不強求,但生活有兩個分界點:一個隨遇而安,這就「知足常樂」;一個叫努力上進,那就得有計劃、有步驟、步步為營的苦心經營自己的人生。可是,無論隨遇而安也好,步步為營也好,都取決於個人的生活態度和世界觀、價值觀,究竟怎麼生活才好,那就需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人崇尚中庸之道,取個中間值,折中一點,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 詩詞丨願你歷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
    生活無端,世事無常,願你時常帶笑看。人生不過四季:春、夏、秋、冬。四季雖能輪迴, 但生命不會重來,只有春種一粒粟,才能秋收萬顆子。在這固定的有常裡,人生更多的是無常。——《四季歌》本以為過了今天有明天,過了明天還有後天,但有時錯過了,便是一生。趁現在,努力過好餘下的每一天,珍惜生命的每一分鐘,每一個人。
  • 詩詞|未來可期,人間值得
    圖片|亭楓樓主--攝每天的匆匆忙忙,讓我們還沒有好好地感受生活,那些曾有過的熱淚盈眶和溫柔感動,時常在心中縈繞。也曾一路跌跌宕宕,唯熱愛可抵歲月漫長,我們依然保持著積極向上,年輕的態度。三十而立,人世間慌慌張張,焦慮不安,唯有熱愛和歲月不可辜負。只有你想,只要你願意去追夢,時光飛逝帶不走你那顆熱愛生活的心。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歲月靜好不就是平靜生活,淡泊名利不就是隨遇而安?
    生活平靜就是歲月靜好生活,就像是一杯白開水,你加了糖,它就會甜;你加了鹽,它就會鹹;你加了眼淚,那麼它就會苦……生活也只不過是看你對待他的態度罷了。不要說窮人的生活是顛沛流離的,也不要說富人的生活是平靜如水的,那些都不過是表面現象罷。所謂的歲月靜好,應該是生活平靜不起波瀾,也沒有什麼能讓你感到焦慮或是彷徨。
  • 孩子什麼年齡該背詩詞?背詩詞有多大用?朗讀詩詞有多大用?
    文丨尚月雜談背詩詞要理解詩詞的含義嗎其實這個因人而異,關鍵在於孩子是哪個年齡段的。特別在於三歲到六歲這個年齡段,你讓他把詩詞的含義都理解清楚,用處大嗎,不大。詩詞這東西雖然是傳統語文學裡講,但它是高度成人化的東西。詩詞裡反映出來的更多是王朝更替、男女之情、社會變遷。三歲到六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怎麼可能理解呢?所以我們說這個對詩詞文化的教義是要區分不同年齡段的。
  • 詩詞丨開一扇晴窗,迎一米陽光
    只消閒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裡伴君行?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宋·辛棄疾《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一個樂觀的人,看待問題總會先往好的方面想,無論生活多麼繁雜,也不會去抱怨;一個樂觀的人,心中自有燈光,在狂風暴雨中,也不會迷失方向。心有陽光的人,一定是個寬容之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五首立冬詩詞|冬天如約而至,你準備好了嗎?
    深秋已過,冬天如約而至,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是冬天的開始。你知道古人有哪些關於立冬的詩詞嗎?五首立冬詩詞送給你,冬天來了,你準備好了嗎?《立冬》王稚登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一點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