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飛將——龍城是哪兒 飛將是誰

2020-12-14 麒麟讀書吧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曲

這首詩太出名了,以致 「秦時明月」都寫成歌詞了,又被動漫借用為名字。

「龍城飛將」也引起了後世的共鳴,多次被引用,那麼這「龍城」是哪兒呀 ?「飛將」又是誰呢 ?

其實,這個「龍城飛將」說的是兩個人的事情,古代文人寫作,以實物代事件,以事件代人物也是比較常見的手法。

首先,這個龍城指的是匈奴祭天的地方,匈奴人稱之為龍城。這裡的事件就是,衛青北伐匈奴破龍城。所以這個「龍城」指的是衛青。

漢初,經過四年慘烈的楚漢戰爭,大漢初建,國力薄弱,受制於匈奴。每每與匈奴和親,遠嫁公主,贈與珠寶黃,以卑微屈辱之態換的北方的穩定。雖然沒有大規模戰爭,但匈奴依然時時搶掠北地百姓。隨後,經歷三代的勵精圖治生養休息,在大漢帝國,第四代皇帝漢武帝在位時,國力日盛。於是,雄才偉略的漢武帝決定北伐匈奴,洗漱屈辱的同時換取北方百姓百年的安定生活。

衛青指揮漢軍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興兵南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衛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封衛青為關內侯。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後來,衛青作為大軍統帥進行了三次大規模對匈奴作戰,最終,在漠北決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匈奴從此轉衰,大漢王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衛青也成為歷史上抗擊北方遊牧民族的代表人物,受到歷代推崇。

然後,「飛將」是誰呢? 「飛將」就是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

李廣,隴西郡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先祖為秦朝名將李信。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常年與匈奴對峙,保護邊境百姓。武帝的時候,用李廣為右北平郡太守,常年與匈奴激戰。

飛將軍 —— 李廣

李廣為將廉潔,常把自己的賞賜分給部下,與士兵同吃同飲。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祿二千石的官,家裡沒有多少多餘的財物,始終不談購置家產的事,深得官兵愛戴。

李廣身材高大,臂長如猿,有善射天賦,李廣殺敵時,要求自己箭無虛發,所以非在數十步之內不射,常常是箭一離弦,敵人應聲而亡。

李廣治軍比較有特色。休憩之時,士兵皆下馬飲水,看似懶散,然而,號令響起,能夠立刻上馬列隊衝鋒射箭,讓匈奴無可奈何。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從此「飛將軍」稱號傳世流芳。

相關焦點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到底指誰?
    稍讓讀者困惑的,是詩中第三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一般注本會註明「飛將」是李廣,課本上好像也是這樣注釋的。可能有人覺得有點武斷,起碼不夠嚴謹。然而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判定李廣的直接證據,就是「飛將」二字。「飛將軍」經史記潤色,幾乎成為李廣的專稱。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在哪裡?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這首的《出塞》膾炙人口,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問題:如「陰山在哪裡?」,「飛將是指誰?」等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以前文章中做過分析,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龍城在哪裡?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飛將究竟指的是誰,李廣還是衛青?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首句寥寥7字,一輪明月、一座雄關,就將數百年的秦漢邊境勾勒而出。時光滄桑與蕭蕭邊關,在王昌齡筆下,如此自然唯美地結合到了一起。這綿延萬裡的邊關外啊!
  •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匈奴的龍城找到了,飛將是誰?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代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這首七言絕句《出塞》,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吧?近日,考古界傳來一個重大發現消息,蒙古學者經過多年的探索挖掘,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以西大約470公裡的地方,發現了2000多年前強大剽悍的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政治宗教中心------龍城的遺址。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李廣嗎?
    唐朝詩人王昌齡在他的七言絕句《出塞》中寫下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詩句。這首詩因為選入了中小學語文教程,可謂是家喻戶曉。作者的觀點很明確,龍城飛將要是在,胡馬就不敢度過陰山,那麼,龍城飛將說的是誰,不少人可能認為是漢武帝時期的飛將軍李廣,事實上,龍城飛將真的是指李廣嗎?恐怕未必,至少不單純指李廣。飛將軍李廣李廣綽號飛將軍,是漢朝對抗匈奴的得力幹將,曾經鎮守邊疆,打得匈奴破膽,聽見李廣名字就犯怵。
  • 但使龍城飛將在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個人覺得這已經是唐代邊塞七絕的巔峰了,悲愴豪壯而不悽涼,高昂慷慨而不淺露。連寫作手法也很有意思。這首詩使用了一種很難得的手法叫做互文。以「秦,漢,關,月」四字描述了戰爭的悲涼與持久。還有一個小細節就是「教」的讀音是平聲,是允許的意思。然而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下面。
  • 「但使龍城飛將在」,「飛將」指的是誰?連教科書都出錯了
    到底誰是「五絕一哥」,這點同樣不好說,但若論誰是「七絕第一」,那麼此人非王昌齡莫屬了。他在七絕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後人稱之為「七絕聖手」。他有一首詩,秒殺李白杜甫,被譽為「七絕第一」,這首詩就是《出塞》。
  • 「但使龍城飛將在」,你知道嗎?其實「龍城」並不是一座城市!
    《出塞》出塞塞邊已過,看的是不少荒涼悽苦,古來戍邊除了流亡流放,便是想要建功立業,哪兒有大號男兒不願光宗耀祖。窮文富武其實說的對也不對,窮文到是有幾分意思,但是富武卻不敢苟同,畢竟小人尚不立危牆,更何況是富足人家的子嗣。
  • 不教胡馬度陰山前一句中的「龍城飛將」到底指的是誰?
    韓愈雕像很明顯,「龍城飛將」這種稱呼與第二類有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因為詩詞還需要押運與應景方面的考慮,但總的來說「龍城飛將」確實是地名加稱呼的傳統叫法,我也相信作為一個大詩人③諧音龍城, 有人根據宋代王安石《唐百家詩選》一書,把「龍城飛將」刊為「盧城飛將」,他們認為詩中的「龍城」應是「盧城」,因為右北平在西晉時改為北平郡,而至唐朝時一度在北平郡設盧龍城。
  • 龍城飛將是概指,而非確指《雜篇》大漢軍魂篇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最近關於龍城飛將這四個字究竟是誰,很多人都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但我覺得,諸位都進入了一個誤區,龍城飛將,只是代表一個人嗎?龍城飛將依我之見,這只不過是一種文學的描述手法,現如今我們也有很多作品也用到了這個東西,你比如說著名的抗日電視劇亮劍裡面,比較著名的幾個人物,李雲龍,楚雲飛,丁偉,孔捷。
  • 詩詞大會考「但使龍城飛將在」,幾位導師沒有解析,觀眾爭論不休
    就像詩詞大會有一道題目: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飛將」指哪位將軍? A.李陵 B.呂布 C.李廣
  • 《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
    原標題:《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長城》:但使龍城飛將在年前,關於網評低分是不是傷害了中國電影產業的問題在網絡上展開熱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無論是氣勢還是詩意都足以與這部電影相配。但是電影之外,我想用它第二首中的「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來形容我們的國產片,國產片發展「道阻且長」,一味的批評或一味的捂起耳朵不聽罵聲都無濟於事,鼓勵更多的嘗試,把投資從過度的炫技轉向核心內容的挖掘,守住我們向外發聲的初心才能「不教胡馬度陰山」。沈育曉/文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的匈奴龍城可能找到了?此龍城並非彼龍城!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詩中的匈奴龍城多年來一直不確定具體位置衛青出徵大勝的龍城漢朝史書也沒記載具體在哪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18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
  • 「但使龍城飛將在」說的是衛青,為何許多人認為指的是李廣
    2、「龍城飛將」只有衛青能擔當衛青直搗龍城,讓他一戰封侯:凱旋後被冊封為關內侯。只用10年,衛青就實現了從騎奴到封侯的人生轉變。衛青奔襲龍城,打破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此後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橫掃匈奴王廷,一生對匈奴作戰七戰七捷。他的亮相之役,則是漢軍對匈奴由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的轉折標誌。後人所說的「龍城飛將」,是特指衛青用兵如飛一般神速。
  • 蒙古重大考古發現——「但使龍城飛將在」的匈奴龍城被發現
    我們所熟知的唐詩「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提到了漢代名將衛青奇襲匈奴龍城的偉大勝利,更是揭開了漢匈戰爭反敗為勝的序幕,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龍城在匈奴社會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單于庭中專門用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地方,《漢書匈奴傳》記有「五月,(匈奴)大會龍城,祭其先、天地、鬼神。」漢代的龍城到底在何處?
  • 華夏朝史:漢朝龍城飛將衛青李廣,他們這兩個之間到底差在哪裡?
    華夏朝史:漢朝龍城飛將衛青李廣,他們這兩個之間到底差在哪裡?【註:本文由[金帆娛樂]作者獨家原創,本作品未經作者允許,禁止抄襲轉載。擅自侵權者,雖遠必究!】估計很多人都聽過一句話,這句話就是:「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句話中的龍城飛將其實是兩個人,龍城是指衛青,飛將是指李廣。然而,衛青和李廣兩個人之間的差距,那可就是非常的大了,雖然都在一句話中出現,可是衛青最終可是做到了大司馬的位置,並且還被封了長平侯,然而李廣頂天也僅僅只是個驍騎將軍,而且一生都沒被封侯,可見這這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到底是有多大。
  • 漢匈戰爭3:第一次打敗匈奴的龍城飛將到底是哪位將軍?
    而名不見經傳的衛青率領他的鐵騎衝出邊塞,深入匈奴腹地,直指匈奴龍城聖地,並搗毀了龍城,斬獲匈奴700餘人,取得漢朝反擊匈奴以來的第一場勝利。漢武帝在龍城之戰中破格提拔的騎奴衛青此前從未參與過戰爭。漢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收到奇效。
  • 「但使龍城飛將在」明明講的是他,為何老師告訴你講李廣?因為不好說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上學時老師一般會要求我們背誦,並且介紹詩人如何感嘆邊關不定、希望出現像飛將軍李廣一樣的英雄鎮守邊關。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但使龍城飛將在」一句便是在說李廣,只要有李廣在,匈奴(胡人)便不敢輕易冒犯漢唐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 龍城飛將到底飛到哪裡了?龍城遺址已在蒙古浮現
    關於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只記載其大概位於今蒙古國杭愛山脈一帶。蒙古國國立烏蘭巴託大學近日宣布,經過多年考古探索,匈奴單于庭「龍城」遺址終於在蒙古國中部地區被找到。龍城遺址的千秋萬歲瓦當歷史上,被叫做龍城的地方有多個,但在中國戰爭史上,有兩個最著名的龍城。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哪一句詩能讓你瞬間熱血澎湃?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此句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詩全文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這本是一個悽涼的基調,壯士出徵,萬裡不還,家國禍亂,壯志難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