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孩子嬰幼兒時期常常會出現睡眠不安穩或者是哭鬧不止的情況,所以家長哄孩子常常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小荷和自己的丈夫都是在國企工作,在結婚一年後就懷上了寶寶。所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照顧,她就選擇辭職在家。
但孩子出生7個月後,剛好婆婆退休了,於是她就跟婆婆商量著讓她婆婆幫忙照顧孩子,自己重新去上班,幫丈夫分擔家庭經濟壓力。但有天在上班期間,她突然接到婆婆的電話,哭著說孩子進醫院了。
起因是孩子那天哭鬧不止,一直不願意入睡。所以婆婆就抱起來搖晃孩子,想著這樣孩子能更好的入睡。然而孩子過了不久後身體卻開始發燙,婆婆急忙送孩子去醫院檢查,而這一查才發現孩子變成了"腦癱兒"。
而這主要是婆婆平常哄孩子時,搖晃的力度太大,導致孩子的腦組織受到了嚴重的損傷。而婆婆得知後自責不已,但結果卻已經沒有辦法挽回了。
01"嬰兒搖晃症候群"造成的傷害是永久性
父母將孩子抱在懷中時,常常習慣性的會去搖晃孩子。或者是孩子無法入睡時,父母也會通過搖晃的方式去哄睡。而父母因為控制不好力度,搖晃強度過大,導致很多孩子出現嘔吐、抽搐、嗜睡等不良反應,而這也被稱作"嬰兒搖晃症候群"。
而"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孩子受傷並沒有明顯的外部傷痕,但他們腦部出現的損傷卻是永久性難以改變的。所以父母在哄孩子時,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方式,避免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02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
孩子成長過程中,哄孩子睡覺是最讓父母頭疼的。所以父母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哄睡孩子,但其實有些方式暗藏著巨大的隱患,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再用了。
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別再用:
1、搖晃式哄睡
孩子嬰幼兒時期,頭部的重量佔身體的二分之一。而這個時候頸部尚未發育完全,所以是非常脆弱的。這個時候如果過度的搖晃孩子,那麼頭部的重量就會對頸部造成一定的壓迫,導致孩子的頸部被損傷。
除此以外,還可能造成孩子腦部各組織發生碰撞,導致腦出血或充血。而身體器官在搖晃下產生離心作用,也容易會出現局部充血。
2、餵奶式哄睡
小月齡的寶寶對奶粉或母乳是比較依賴的,所以很多寶媽會選擇餵奶的方式來幫助寶寶入睡。而實際上這種方式會影響了孩子乳牙的發育,而且寶寶邊喝邊入睡,奶粉或母乳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孩子並不能夠睡的很安穩。
03這些強大的哄睡技巧幫助孩子快速入睡
1、將孩子包裹起來
嬰兒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他們睡覺後容易不安穩,常常會被驚醒。為了寶寶能夠睡的更加舒坦,所以父母最好是將孩子包裹起來,模擬寶寶在媽媽子宮中的模樣,這樣他們內心也會更有安全感。
2、播放音樂
催眠曲能夠有效的讓孩子的身心放鬆下來,但每首催眠曲對寶寶的效果不同,所以父母需要慢慢的去實驗。除此以外,播放安撫寶寶的白噪音,這種方式也能夠幫助寶寶更加安然的入睡。
每個寶寶的睡眠情況不同,所以父母需要多嘗試,找到最適合安撫寶寶入睡的正確措施。但像是"搖晃式哄睡"或是"餵奶式哄睡"的錯誤方法,父母要一定要避開,以免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影響。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