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景說史
現在結婚時,男方需要準備「三子」,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結婚,男方也需要準備「三大件」。「三大件」包括: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而「三大件」中的第一件自行車在當時比較少,還屬於稀缺貨。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能擁有一輛自行車是非常值得炫耀的事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全國掀起了自行車熱潮,當時的永久、鳳凰牌自行車成了行業中的翹楚,成了自行車中響噹噹的國產品牌。那時候國家的改革開放剛見成效,物質生活還相對匱乏,自行車、電視等還屬於奢侈品,擁有一輛自行車就是土豪大戶,相當的風光了。
奢侈品自然價值不菲,那時候還是屬於計劃經濟體制,買米憑糧票,買自行車憑代車票,光有錢還不行。聽過老人們說過在86年的時候在國營企業上班的普通工人,每月工資才有36塊,而當時買一輛自行車則需付出150塊人民幣,加上折扣的代車票,則共需花費近200塊才買得到手,也就是說差不多要花6個月的工資才能買到一輛自行車。
上世紀八十年代200塊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
①,按當時的水平來算80年代的工資大概在30-50塊之間,各工作崗位雖有所差異,但差距並不是太大,我們取個中間數也就是40塊。80年代自行車的價格是200塊,也就是說需要不吃不喝拿五個月工資才夠買一輛自行車。
現在的工資按地區平均的話,月收入也基本能達到4500塊左右,五個月也就是22500塊,也就是說,80年代一輛自行車的價值相當於現在22500塊人民幣左右。
②,按物價來算80年代豬肉大約在1.6元一斤,而米是需要憑糧票到糧所買的,大概2毛一斤。由於現在豬肉價格受非洲豬瘟所累,價格高得離譜所以失去了應有的參考價值。
而以當時大米2毛的價格為參考,200塊大概能買到1000斤。現在大米均價3塊/斤,1000斤大米需要3000塊,也就是說,按大米的價格來換算的話,80年代一輛自行車相當於現在的3000塊。
聽老人說過在80年代,街上的鮮湯河粉才賣1毛半一碗,以此計算,200塊能吃1333碗河粉,而且還有剩餘0.05元。現在一樣材料的河粉大約8塊錢一碗,1333X8等於10664元。
再比與80年代同品牌的自行車現在只需要500塊就可以買到,是不是說80年代的200塊只相當於現在的500塊嗎?
由此可見,時代不同,社會生產力也有所不同,雖然都是自行車,卻不是等價交換了。以物價來折算的話有時會差價太大,不能直觀體現出80年代一輛自行車的實際價值。
以80年代工人月均工資來換算,是比較客觀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工人月均工資為40塊,要掙夠200塊需要五個月,五個月為150天,則工人工作150天能得到200工資。
現在的工人每天能掙100-400塊不等,工作150天能掙15000塊-60000塊。也就是說,80年代一輛自行車相當於現在15000-60000塊左右,我們去掉最低和最高,取中間值37000塊是當時自行車拿到現在的最合理價值。
結束語:
如果按現在通貨膨脹速度來說,這輛80年代200塊的自行車,相對於現在的金錢數額就會越大,按現在普通的小車價格來看,起碼相當於半輛小車的價值了。你們認為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自行車,拿到現在能值多少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