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講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衣食自至願和應念受供願》

2020-12-27 念佛清齋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三七衣食自至願、第三八應念受供願】

淨空法師講述

智慧福德和相好皆無量的阿彌陀佛

【經】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一段文包括第三十七、三十八兩願。三十七是『衣食自至願』。特別在娑婆世界,無論古今中外,我們都感覺到生活相當的辛苦,衣食不容易。佛法裡常說『法錀未轉食輪先』,如果生活不安定,對於修行會有很大的障礙。凡夫畢竟是凡夫,如果明天沒得吃,要是說情緒心理毫不受影響,那是相當有功夫的人,普通人決定做不到。佛陀在世的時候,生活方式是乞食。當時在家的信徒、社會大眾,對於出家修行人都非常尊敬,知道供養。雖然如此,還有託不到飯,託空缽回來的。這是從前的生活方式。

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跟印度不相同。中國人把『乞食』看得很低、很賤。尤其是中國的帝王,派遣特使到印度、西域,禮請法師到中國來弘法,怎麼能讓法師到外面託缽乞食?在中國習慣上,這是決定行不通的。那有帝王的老師上街去要飯,皇帝不被人罵死!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之後,這一種制度就廢除了,法師們接受國家的供養,由當時帝王大臣們供養。以後佛教正式傳入中國,而且在中國發揚光大,多數的道場都是國家建立的,也有一部分是大富長者們奉獻的,所以寺院都有寺產。寺院有田地、有山林,田地租給農夫去種植,寺院收租。因此,出家人的生活非常安定。即使這個寺院住幾百人、幾千人,生活都相當安定,他們才能專心修道。

尊敬的上淨下空老法師

我們看看現代的臺灣,少數幾十年、幾百年以前的古道場有產業,這種道場現在幾乎沒有了。新建的道場,當然更不必說。沒有恆產,寺院的經濟要靠信徒。寺院沒有固定的收入,所以法會、經懺佛事很多。諸位想想,這些事必定耽誤修學。如果寺院經濟制度不健全,對於修學會產生很大的妨礙,這就是『法錀未轉食輪先』的道理。

西方極樂世界,大概阿彌陀佛參觀考察十方諸佛剎土,修行人都有這樣的憂慮,所以他對於物質生活的供養,設想得非常周到,修行人所需要的「飲食、衣服、種種供具」,物質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隨意即至」,都具足。這是助道之緣殊勝,沒有欠缺。「無不滿願」。你所需要的東西,西方極樂世界都有,隨念現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也許有同修看到這段經文,就產生疑問,西方極樂世界還有飲食?飲食是五欲之一。財、色、名、食、睡,有五欲還比不上色界天,西方世界有什麼殊勝之處?好在經文後面,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說明。飲食的需要,大概是剛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沒幾天的眾生,因為他有這個習氣,只要這個念頭一動,飯菜就擺在面前。他們見到、聞到,又想到我現在已是菩薩,不需要了,立刻就沒有了。這是欲界眾生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習氣未斷,還有這些事情。實在講,決定不需要。我們這個世間初禪天人就不需要飲食,禪悅為食!何況西方極樂世界?這就說明你的習氣帶到那邊,只要一起念,自然就都能現相,何況其他,我們心中所需求的,哪有不現前的道理。

極樂世界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是第三十八願。說到『十方』,就是普供。我們在這個世界遇佛不容易。別說遇到佛、遇到羅漢,在今天甚至於遇到一位真正修道的人都非常希有,都很難得。所謂可遇不可求,哪裡能供養到真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人都有能力、都有機會普供十方諸佛,一尊佛都不會漏掉。

供佛當然會聞佛說法,這是一定的道理。供佛必然得到佛的加持。實在說,佛為我們說法,佛護念我們,就是加持。或者是自己功德圓滿,深深顯示生佛不二,感應道交。供佛一定會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一定攝受。大乘經上常說,『頓修、頓證,因果同時』。願文明白的告訴我們,『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是修學第一殊勝的因緣。若不是彌陀弘願的加持,我們怎麼能做得到?十方世界菩薩、聲聞看在眼中,實在是羨慕到了極處。他們做不到,極樂世界的菩薩能做到,顯示出極樂無比的殊勝。

極樂世界的人都是蓮花化生,殊勝無比。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序說
    據佛經記載,在各種佛經隱沒後,《佛說無量壽經》還要在人間延長一百年,最後只剩下阿彌陀佛四字洪名一直流傳世界度人。可見極樂淨土法門對眾生是多麼的重要和不可思議,這其中體現了諸佛的廣大慈悲救度眾生之大願。所以,唐代武則天非常喜愛佛法,其深刻體會到佛法的珍貴和難遇,因此為了勸勉世人珍惜佛法,就給後人留下一篇偈頌: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佛說無量壽經》的核心內容就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這四十八大願當然可以度盡娑婆世界廣大眾生,現在網上相似講述視頻比較多。
  • 阿彌陀佛如何創建莊嚴的極樂世界,四十八大願力度十方眾生
    特別當今的5G時代,大數據、大網絡,萬物互聯的今天,用現代的科技成果解讀佛法的智慧,更容易使人理解阿彌陀佛如何創建莊嚴的極樂世界,四十八大願力度十方眾生。下面讓我們一睹為快吧。無量壽經釋迦佛講述了法藏比丘學習佛法,修成正果,創建了極樂世界,成為極樂世界的教主,成為十方世界眾生所稱讚供養的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在這5大願!
    阿彌陀佛的本願菩薩在修行時期發願,包含成佛時所建淨土模樣,這類誓願便叫做「本願」。本願不是今世發願今世成就,而是生生世世長期修行才能成就的誓願。一般本願又可分為總願和別願兩種。阿彌陀佛最重要的願有哪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依隋淨影寺慧遠註解可分三大類--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再依《淨土宗教程》,著眼於與娑婆眾生念佛往生關係深切的五願,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眼目與核心。
  •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
    大安法師 (資料圖) 第一 國中無三惡道願經雲,地獄有三類:1.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空中;2.近邊地獄,即八大地獄之各有十六副地獄;3.根本地獄,在二金剛山之間,日月不照,窈窈冥冥,於此有八大熱地獄,八大寒冰地獄。最苦的是無間地獄,又叫阿鼻地獄。一人亦滿,多人亦滿,這是空間的無間隔;受種種苦刑沒有間斷,這是時間的無間。每日萬死萬生,巧風吹之,則死已還生。因其罪重,非一鋸一死而可償,故令續生後重鋸,生已再死,備經眾苦。
  • 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你能說出多少?
    每天早晚課誦的時候都會稱念「阿彌陀佛」聖號,《贊佛偈》中的「四十八願度眾生」也正是出自於《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修行菩薩道的階段,發下四十八個大願,最後不但自己修行成佛,而且還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來救濟娑婆世界的一切受苦眾生。敘述阿彌陀佛成佛的因緣,以及發願的願文,就是《無量壽經》的主要內容。
  • 《四十八大願》:皆得天耳徹聽願
    摘自: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大安法師 著, 廬山東林寺印經處 閱讀提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乃出自佛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之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31願 淨國照見十方願
    大安法師講述:淨國照見十方(第三十一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是故,阿彌陀佛稱性發願:願我國土地平如掌,清淨如明鏡,皆悉影照他方世界的依正景物,十方無數無邊世界,皆能照現。以極樂國土喻明鏡,以十方世界喻面像,鏡納十方,徹鑑無遺。《華嚴經》中,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來到毘盧遮那莊嚴藏樓閣。彌勒菩薩彈指出聲,樓閣門應聲而開。
  • 《四十八大願》:皆得神足飛行願
    摘自: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大安法師 著, 廬山東林寺印經處 閱讀提示: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乃出自佛說無量壽經,《無量壽經》之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
  • 淨空法師:第一供養、無上的供養是什麼?
    1.淨空法師:第一供養、無上的供養是什麼?我們今天擺在面前,最艱難、最苦的一樁事情就是放不下,這個念頭放不下。念頭是什麼?我愛、我憎、我怨、我恨,都是這些玩意,全是煩惱習氣,不是真的,全是假的。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  (第八十七集)  1989/1  臺灣華藏講堂  檔名:04-003-00874.淨空法師:真信、真願出來了,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籤證你就拿到了...淨宗往生的條件,經上講得很清楚。
  • 阿彌陀佛的 弘願,四十八大願包括5個主要綱領,淨土修行不可不知
    阿彌陀佛與本師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凡夫最熟識的兩尊佛,而他們均與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有極深厚的緣分。每尊佛在因地修行時,必會發弘願救度眾生。他們的弘願(願波羅蜜),有著百折不撓的堅持,能感召宇宙間一種不可思議的雄厚威神力量(力波羅蜜),並歷經漫長的六度萬行,圓滿完成而成佛。
  • 東寶·仲巴活佛為淨空法師造住世祈禱文!恭請為師父上人...
    獲大成就的祖師大都發願命終之時即刻前往極樂世界覲見彌陀,請求授記,再返娑婆救拔眾生。可見,藏密的淨土法門與其他諸多法門同時誕生,歷經千年而彌新。噶瑪恰美仁波切,先閉關實修二十多年得大手印和大圓滿成就,大徹大悟後轉而廣弘淨土法門。臨終示現攜母親和小狗肉身(已轉為淨相)往生彌陀淨土。這與漢傳淨宗之善導大師等諸祖師先依禪宗徹悟之後轉弘淨土為不約而同的示現。
  •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
    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這句佛號,淨空法師開示。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幾句話禪宗上常說的。自心起念,還念自心。以佛果覺,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頓同果覺。住於念佛,心印不壞。功德之寶,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稱為寶印。
  • 淨空法師:最新懺悔文
    淨空法師:最新懺悔文誦此文時,應以真誠心,恭敬心,慚愧心,懺悔心隨文作觀,必能感通在西方有一個極樂世界,那裡沒有地獄三途,也沒有六道輪迴生死,沒有仇怨,沒有任何痛苦和苦難,連苦的名字也聽不到,那裡才是我們真正永恆安穩的家園。有最仁慈善良的菩薩和我們在一起,在阿彌陀佛慈悲溫暖的懷抱裡,風聲,雨聲,水聲皆演妙法;白鶴孔雀,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宣揚妙法。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寬廣平正,微妙奇麗,處處光明,香潔無邊,黃金鋪地,七寶樓閣,珍珠羅網,四季如春,晝夜六時,天雨妙花,天樂鳴空。
  • 阿彌陀佛第十三大願 壽命同佛永久願
    大安法師講述:壽命無有限量(第十三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佛法經歷正法、像法和末法時期,最終佛法在此世間消失。眾生便長夜漫漫,沒有了佛法的慧炬,無法離開輪迴,苦不堪言。所以法藏菩薩就發願,自己成佛時,住世壽命無量,廣度眾生。《壽經》漢譯本的願文表達:令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人道,悉作闢支佛、阿羅漢,皆坐禪一心,共欲計算阿彌陀佛壽命幾千億萬劫歲數,無能算知。
  • 陳義孝:《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四十八大願之四三至四八」
    若我成佛,他方世界所有一切菩薩,一聽到我的名字,如果不立刻獲得音響忍、柔順忍和無生法忍之三種忍,和有人不能立刻獲得四不退的話,我就不成佛。附記1:以上47及48兩願所利益的對象,是十方那些久已修行的菩薩。
  • 海濤法師:將壓力轉換成願力
    今天,菩提願行展開第五天的慈悲之旅,在白晝剛揭起之時,以抵達妙德禪寺。佛教南傳菲律賓,已將近八十年,基業由草創,漸趨茁壯成長,而妙德禪寺在前住持,瑞妙法師住世之時,深感如欲在菲國闡揚佛陀正覺之音,教導世人淨化身心,饒益有情,步向光明大道,乃當前之急務,遂萌生創建妙德禪寺,暨佛學院的志願。
  • 淨空法師:幾個最有效的念佛法門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個淨空法師開示最有效的念佛法門:一、要歡歡喜喜的念 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極樂,我們要臆想此去極樂世界蓮華化生,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黃金鋪地、七寶裝飾的亭臺樓閣;相處的人是諸上善人等大善知識,可以互相切磋請益,並且能夠親聆彌陀說法。人生還有比此更快樂的事嗎?
  • 阿彌陀佛怎麼才能救度一切眾生?只有這一願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佛在《金剛經》裡講了一句話:「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佛是要一切眾生都進入無餘涅槃之境,四十八願也是要讓眾生進入滅度之境。「滅度」是什麼意思?滅度是不是消滅掉?很多人說就是把眾生都消滅掉了。也可以說是把眾生「消滅」掉了,因為眾生沒有了,都成佛了。
  • 他許下四十八大願,為度化眾生,「開通」了一條最簡單修行之路!
    有這麼一個「佛」就曾發下四十八大願,為了度化眾生,給眾生開通一條對現如今來說,最方便的修行法門。他是誰?他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中記載,有著十二個名號「是故無量壽佛、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
  • 阿彌陀佛
    1.淨空法師:在法界當中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誰對我們的恩德最大?阿彌陀佛,誰知道阿彌陀的恩德?都忘掉了!以為阿彌陀佛跟我們沒關係,殊不知在法界當中,恩德最大的就是阿彌陀佛。我們把他忘掉了,他沒把我們忘掉。他念念當中希望我們早一天往生佛國,早一天成佛度生。所以我們只要是一念覺悟,跟阿彌陀佛的願力就相應了;這個一定要熟讀大經,就是本經,淨土宗的大經就是《無量壽經》,我們才真正知道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知道這一分恩德,就應當要依教修行,才不辜負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