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活法是順其自然,這裡的自然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隨遇而安,是指一個人明白自己的人生方向後踏踏實實地順著這條路走下去,不盲目羨慕別人的成就,更不會糊塗地跟別人的風,捉別人的影。
是魚就邀遊在水中,是虎就奔跑在深山,是雄鷹就飛翔在天空,這才是真正的實實在在,真正的有血有肉。
傑出的科學家霍金是個全身癱瘓的殘疾人,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聽不到自己創作的歌曲,但他們的一生,卻是歡樂多於痛苦的一生。
人生宛若一支球隊,最優秀的球隊也會丟分,最差勁的球隊也有過輝煌的時刻。我們求的目的,就是儘可能讓自己得到的多於失去的。
有位老禪師身邊聚集了一幫弟子。有一天,禪師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
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他們只好垂頭喪氣地無功而返。可是,唯獨有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
師傅問他:「你為什麼不感到遺憾呢?」
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唯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
老禪師責問他:「出家之人怎麼能亂摘無主之果呢?」
小和尚機智地回答:「師命有所不從,都是因為塵緣不清造化弄人,我獲得無主之果,使之皈依佛門淨地,不被俗世所玷汙。雖然是無主之果,但這是得天意而順其自然啊!」
老禪師聽了之後,感到非常高興。後來,那位摘了蘋果的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順其自然」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灑脫的心態,是一種豁達的生活觀。「順其自然」大多的情況下是人類調整心態的一種方法,是一種對生活的感悟,是一種超脫的思想境界。
有個僧侶問洞山良價禪師:「如何迴避寒暑?」洞山答道:「何不向無寒暑處?」僧侶又問:「如何是無寒暑處?」洞山又答:「寒時寒殺闊黎,熱時熱殺閣黎。」意思是:「寒冷時徹底與寒冷打成一片,炎熱時徹底與炎熱渾然合一。」
這就是在告訴人們:一切要順其自然。人生之旅,不知要過多少個寒暑,其實天氣的寒暑易過,真正難過的倒是我們事業、生活、感情、學業等方面的「寒暑」。
並且上天之造化弄人,註定每個人往往不可能終其生都是坦途。這種情況之下,我們要真正地認識生命、認識人生,以自然的心態面對一切,那就是用洞山禪師所悟的理——「順其自然」。
因此,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成敗與否,都要遵循順其自然,不要苛求完美。人生必有追求,但追求不是苛求,追求更不能苛求。
不必苛求完美,因為完美是一種負累。完美沒有積極,也沒有標準,只會隨著追求者的心境而永遠無法企及。「知足者長樂」是一種酒脫。
不必苛求完美,因為完美不符合規律。花開雖豔遲早要敗,燕舞雖美卻秋來南飛,完美的生活只會讓生命失去色澤,失去社會的真實,失去意氣風發的自我。
所以說:人生,最好的活法不是隨波逐流,也不是隨遇而安,而是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