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被患者問及:大夫,我剛剛骨折,應該吃什麼?以形補形,我現在是不是應該趕緊喝骨頭湯?我是不是應該及時補鈣...
骨折後在飲食上需要注意嗎?到底應該注意哪些?中國自古有句老說:「傷筋動骨一百天」。說的是骨折之後恢復的時間是一個「持久戰」的過程,那麼在這場「持久的戰爭」中,科學的飲食對於骨折患者的癒合,還是有一定的加分作用。
1、骨折後1-2周【早期/新傷階段】
此時骨折部位淤血胂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食慾及腸胃功能均有所降低,患者表現為食欲不振,應少量多餐,減少腸胃負擔。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吸收或半流質飲食為主,選高維生素、高鈉、高鐵、含水分多、低脂味鮮食品,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瘦肉等。以清蒸燉熬為盼,避免煎炸炒燴的酸辣,燥熱,油膩之食品(四肢輕傷者可用普通膳食)。
2、骨折後2-4周【中期/癒合階段】
忌大補,注意損傷脾胃,忌肥甘油膩、葷腥辛辣、寒涼生冷、質粗堅硬。此時患者從生理上及精神上對骨折後的境況有所恢復,飲食上應由清淡轉為適當的營養,以滿足骨折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稍加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適當多吃一些青椒青菜、蘿蔔、西紅柿、莧菜、包菜、稀飯、肉湯、藕粉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及食物,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可輔食水果,如蘋果、香蕉、柑橘等。忌飽腹,忌發物。
3、骨折後5周以上【後期/恢復階段】
此時患者胃口大開,飲食上並無禁忌,可食用任何高營養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祖國傳統醫學對此有研究,可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頭、鹿骨湯、燉水魚等。以利骨折的恢復和機體消耗的補充。
針對骨折病人是否應忌菸酒的問題,以往人們認為:骨折後飲酒能加速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淤血、促使骨折治癒。但醫學研究表明,酒精能損害人體骨骼的新陳代謝和鈣的吸收,使其喪失正常生長發育和修復損傷的能力,酒精還會影響藥物對骨骼的修復作用,延長骨頭的恢復時間或使其修復不佳。針對吸菸,骨折後,骨折癒合期需要斷端附近豐富的血運,骨折才能癒合越快。抽菸可以導致血管痙攣,減少血液循環的輸出,影響骨折端的血液循環,可能會導致骨折延期癒合或者骨不連。
骨折後飲食禁忌有哪些?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認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此時由於長期臥床,一方面抑制對鈣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腎小管對鈣的重吸收增加的結果。所以,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加強功能鍛鍊和儘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骨折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臥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益處,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喝骨頭湯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多喝骨頭湯,可使骨折加快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食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究其原因,是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的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就會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但新鮮的肉骨頭湯味道鮮美,有刺激食慾作用,適量食用有益。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在飲食上要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能刺激食慾。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蔔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4、忌不消化食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而活動限制,加上傷痛,精神憂慮、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臥床病更多見。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胃腸消化排便的食物。必要時服用通便藥物,如麻仁潤腸丸或通便靈。
5、忌少飲水
針對需要臥床的骨折患者,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肢體功能受限,在行動上有些不便,患者因想減少活動,減少小便次數,患者會不願喝水,針對臥床的病人,因活動減少,腸蠕動功能減弱,如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小便瀦留,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所以,臥床骨折病人適當飲水。
6、忌長期服中藥如三七片等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