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水產專家齊聚潛江 研討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
荊楚網消息(記者陳亦帆)6月13日,中國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研討會在潛江召開。來自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江蘇裡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等機構的近20位研究員,就中國小龍蝦選育繁殖現狀和技術創新進行了研討,為推進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建言獻策。
-
探訪萊克水產如何打造全國最大龍蝦節繁育基地
記者了解到,我市把龍蝦種苗的繁育納入重大項目來建設,成為全國率先開展龍蝦人工繁育並取得成功的縣市,建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小龍蝦工廠化育苗基地。2005年我市水產部門與湖北省水產科研所合作,成功進行了小龍蝦的人工繁殖研究與試生產,年可繁育蝦苗1億尾。2009年至2011年,萊克水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起了全國規模最大的小龍蝦工廠化育苗基地,佔地面積1320畝,年可繁育蝦苗3億尾。
-
小龍蝦產業發展的標杆
湖北省潛江市是「中國小龍蝦之鄉」,經過十多年的探索,潛江小龍蝦已形成集科研示範、良種選育、苗種繁殖、健康養殖、加工出口、餐飲服務、冷鏈物流、精深加工、節慶文化等於一體的產業化格局,成為潛江農業經濟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催生了一大批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加工企業、過千萬元的餐飲和電商企業、過百萬元的養殖大戶。
-
信良記與寶龍集團、萊克楚玉集團完成資本整合,國內最大小龍蝦集團...
1997年,寶龍集團加大淡水小龍蝦的繁育、養殖、加工、出口力度,不斷提高加工研發技術,通過了美國FDA和歐盟EEC衛生註冊,獲得HACCP、ISO9001及英國BRC認證,建立了出口水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寶龍」牌小龍蝦於2001年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PGI,使用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稱號;同時遠銷歐盟各國,成為瑞典龍蝦節、諾貝爾頒獎儀式指定產品及宜家家居全球專供產品。
-
廣東省水生經濟動物良種繁育重點實驗室在優良水產新品種培育領域...
我校生命科學學院、廣東省水生經濟動物良種繁育重點實驗室的何建國教授、李桂峰教授和劉曉春教授作為負責人之一,對三個新品種的培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長珠雜交鱖的育種單位為中山大學、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百容水產良種有限公司。李桂峰教授為本項目的中山大學方負責人。
-
湖北省長江野生魚人工繁育技術取得進展 部分江鮮將於2021年上市
摘要:湖北省長江野生魚類繁育馴化科技攻關推進會於11月12日召開,據介紹,長江禁漁工作開展以來,部分長江野生魚人工繁育技術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確定2021年上市的江鮮有中華沙塘鱧和長吻鮠。
-
農業農村部關於認定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通知
農業農村部關於認定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村(農牧)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 為落實
-
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公示
根據《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認定工作的通知》(農辦種〔2019〕9號),現將評審通過認定的65個第二批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予以公示。
-
九孔鮑魚的良種選育與健康高產育苗技術
2003年至2005年茂名市金陽熱帶海珍養殖有限公司先後從臺灣、福建和湛江引進九孔鮑魚親本,開展人工繁育與良種選育和育苗技術工藝的改進,以期進行種質的改良、工藝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經選育培育出採的九孔鮑魚具有生長快、個體大、抗逆性強、品質優良的特點。2004年成功培育出良種鮑魚苗300萬粒,2005年產量達到620萬粒,達到了改良種原、種質和提高產量的目的。
-
2018年度擬安排的甘蔗良種繁育推廣基地良種繁育補貼信息公示
2019年03月07日 15:12 來源:自治區甘蔗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建設廳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編輯:黃勇椋 2018
-
斑節對蝦省級良種場——饒平縣晟源水產育苗場
對蝦繁育團隊技術過硬2015年,晟源水產育苗場與南海水產研究所籤訂技術依託合同,聘請南海水產研究所為技術依託單位,為育苗場提供對蝦選育技術指導,制定對蝦選育和種苗生產技術規程、良種選育技術路線、病害防治技術、生化研究技術和質量監測技術,提高良種選育技術和種苗生產技術水平。
-
澳洲小藍蝦跨洋落戶龍感湖,或替代小龍蝦?
該公司聘請省水產生物科學研究所舒新亞為技術顧問,成立小藍蝦技術研究團隊,引進1000組種蝦,採用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目前已繁育出10萬尾的蝦苗,成功實現了當年引進、馴養、繁殖的目標。
-
山東打造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
新華社濟南8月4日電(記者王陽)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山東省財政近期撥付2000萬元用於支持濟寧市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以促進大豆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豆優良品種。
-
關於印發2021年廣西甘蔗良種繁育推廣基地建設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黃勇椋 自治區監獄管理局、各市、縣糖業主管部門、財政局、有關高校、科研院所、有關企業:根據《廣西甘蔗種業產業化發展規劃(2018-2035年)》(桂政辦電〔2018〕277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廣西甘蔗良種育繁推的實施意見
-
甘肅省創建全國最大現代化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
中國甘肅網3月3日訊 據甘肅經濟日報報導(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王雲祥)3月2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全省馬鈴薯種植面積將穩定在1100萬畝以上,全省正在打造以定西為重點的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
-
中國熱科院選育出5個甘蔗新品種
圍繞著甘蔗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控、「水肥藥」精準施用、甘蔗農機農藝融合等產業發展重點、難點問題,中國熱科院甘蔗研究中心選育出了5個高產、高糖、宿根性好、抗性優良的「中糖」系列甘蔗新品種。
-
廣西牽頭實施甘蔗良種科研攻關
本報來賓訊 (記者/胡鐵軍 通訊員/李德寶)11月21日,全國甘蔗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體技術培訓活動在來賓舉行,來自廣西、廣東、雲南、海南等省區的專家、學者、研究人員約200人參加。與會者就選育國際一流甘蔗品種,進一步優化甘蔗育種技術體系、推進蔗糖業高質量發展等進行了參觀和討論。
-
我國建立不同用途紅松良種選育技術體系
20日,記者從東北林業大學林木遺傳育種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曦陽團隊獲悉,該團隊以紅松不同用途良種選育與種子園升級換代為目標,以吉林省多家國家良種基地紅松親本及子代為材料,對其生長、木材、結實及光合等性狀進行測定分析,建立了不同用途紅松良種選育技術體系。
-
亞林中心40年植根地方廣育「致富林」
17年來因受益於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實驗中心(以下稱亞林中心)油茶科技研發團隊培育的長林系列良種和技術指導,歐陽國智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油茶育苗專家,更將產業做得紅紅火火,年收入五六十萬元。「在大戶示範帶動下,村裡發展油茶育苗專業戶56戶,吸引近600人從事油茶育苗產業,佔全村人口六成,年人均增收萬餘元。」防裡村支書歐陽愛生告訴記者,這些油茶苗賣到了全國各地。
-
甘蔗良種繁育的核心技術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生物技術研究所在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相關領域進行了近二十年的研究,掌握了多項關鍵技術,覆蓋蔗莖綜合脫毒、病原檢測、增殖快繁、田間擴繁及配套栽培技術等環節,建立了甘蔗脫毒健康種苗生產技術體系和甘蔗良種繁育技術體系,培育出了健康的甘蔗種苗,在生產應用上表現較好。 甘蔗良種繁育方法 「現代農業最核心的技術就是種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