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正當時》之短視頻④全面推行垃圾分類,鄭州還要闖幾關

2020-12-20 今報網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見習記者 王琳/文 首席記者 袁曉強/圖 視頻 實習生 趙俊鴿/剪輯

核心提示:垃圾分類,對垃圾減量化與綠色發展不是小事兒,但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也不是新鮮事兒。從2000年在全國一些地方推行,到19年後仍然在一些試點城市推進緩慢,很多人對各種垃圾依然「傻傻分不清」。

誰都知道垃圾分類是好事,但從觀念認同到行動實施,從理解到支持到主動參與,仍有漫長過程。而即將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的鄭州又有哪些路要走?從「要我分」到「我要分」,鄭州該如何破解這道必考「難題」?

探究一:全國由點及面19年逐步推進,為何城市群眾獲得感不強?

早在2000年,全國垃圾分類工作就已啟動,由8個試點城市,到26個示範城市(區),再到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工作由點及面逐步推進。2017年鄭州也步入垃圾分類的「大軍」。2018年初,住建部印發通知,要求2018年3月底前,46個重點城市要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實施方案或行動計劃。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曾有媒體報導,目前,全國總體的垃圾分類覆蓋範圍還很有限,一些城市仍停留在基礎層面,現行的46個重點城市僅佔全國城市數量的7%左右,同時這46個重點城市的進展不平衡,有的城市群眾在垃圾分類方面的獲得感並不強。

「知曉率低、投放準確率低、資源利用率低是垃圾分類的三大『攔路虎』。」一位從事智慧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市民趙先生表示,垃圾不分類,眼下輕鬆,但長期的生態環境、土地資源成本不可估量,這種成本一定是全社會共擔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像垃圾分類這樣的公共政策歸根到底是一種有關發展的「核算」:怎樣的投入是有效的?怎樣的前後端分工才能產生「正效應」?怎樣能讓社會成本最低?這些都要經過實踐慢慢探索。

探究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鄭州還有哪些難題需要解決?

「您覺得在鄭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主要面臨的困難是什麼?垃圾分類,您期望用哪種引導方式?」7月14日,記者把問題拋給了一位正將喝完的飲料杯扔進垃圾桶的女士。「提高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之前大家已經習慣了放在一起丟掉,突然分開很不習慣,而且大家也不知道鄭州具體的分類標準」她回答到。

河南綠色中原環境保護協會綠蹤垃圾分類項目負責人匡潔坦言,從全國來看,鄭州推行垃圾分類是反應比較快的一撥,但分類試點數量上的增長與質量上的提高是不匹配的。垃圾分類不是「短平快」項目,它特別需要以認真務實的態度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垃圾問題的成因,從根源上釐清相互糾結的各種因素,才可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王福深坦言,目前在鄭州全面推行垃圾分類,主要的問題和難題就是宣傳發動不到位。居民生活垃圾分類的意識需要提高,沒有普遍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多數人還是按照「便利、隨意」的習慣隨意混合投放。其次,末端的處理能力也是實施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基礎和關鍵。從分類投放、清運、處理等體系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真正的做到垃圾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

「鄭州市垃圾分類難題在於加快靜脈產業園建設。引進靜脈產業最好有責任人及明確的責任擔保。」匡潔建議,政府收取企業高額的擔保金,達不到承諾效果要認真進行責任追究與經濟處罰。

探究三: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是重點也是難點,將來如何提高?

「早上上班前扔垃圾時,每天都有穿綠馬甲的大爺提醒我垃圾要分類。剛開始總是記不住,沒有這個意識,被提醒的多了,現在都分類。」在記者幾天來的街採中,市民徐女士稱「被提醒」改變了她分類垃圾的習慣。

而在走訪中原區桐柏路191號院時,記者發現有個方法極受居民歡迎且效果明顯。「之前覺得垃圾分類挺麻煩的,主要是平時也沒時間,但是小區裡設置了這個類似桌遊的遊戲,陪孩子來玩,了解的多了,覺得還是挺有必要的,現在家裡的垃圾都是分類投放的。」居民李女士在陪女兒玩一款垃圾分類的投放遊戲時說道,稱現在女兒學校也在提倡垃圾分類,6歲的女兒在家裡儼然是個小小監督員。

記者看到,這款遊戲的卡片畫的日常生活垃圾有幾十種,小朋友們把不同的垃圾分類投放到不同的垃圾桶裡,遊戲結束他們就可以得到一些鉛筆、彩筆之類的文具作為獎品。

「推進垃圾分類還是要向市民做好宣傳普及吧,垃圾要怎麼分,分類後的垃圾最終去了哪裡、如何再利用,將起到哪些生態效應和環境效應,我們了解了這些之後,也會感覺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才會主動願意去做。」38歲的市民趙先生的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匡潔也表示,垃圾分類需要深入進行社會動員,開動所有的宣傳機器為垃圾分類「掃清障礙、開闢道路」。一個由眾人製造的問題必然要眾人動手才能解決。有前提、有機制、有說理、有辦法,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建立是分分鐘的事。

探究四:科技為垃圾分類「賦能」,成為破解難題的「新武器」

刷智慧卡、按下廢紙分類口的按鈕,將打包好的各種廢舊包裝紙投放入箱、自動稱重、積分入卡……今年62歲的老太太操作小區門口的智能可回收垃圾分類箱一氣呵成。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卡上剛剛又多了130多分。

「官方出一個APP我肯定會下載,不知道怎麼分類的時候,一輸入垃圾名字或者一上傳垃圾照片立馬顯示正確答案,如果再加上丟垃圾定時提醒功能就更好了。」市民武先生認為「好操作」是鄭州未來推行垃圾分類的關鍵。

智慧垃圾分類處理系統運營商負責人武女士針對桐柏路191號院的垃圾分類向記者介紹,居民使用的「網際網路 垃圾回收"智能設備,每戶有一張智慧卡,丟垃圾時刷卡或掃碼開箱,分門別類地投放。智能垃圾桶會進行自動稱重,每次投放完後,居民的智慧卡中會有相應的積分,可以兌換生活日用品。後臺能夠詳細的統計到居民垃圾分類的各種數據,用戶垃圾分類情況、每月可回收垃圾分類總量、投放方式佔比、用戶參與度頻次分析、投放時間段分析等,甚至連用戶兌換禮品的偏好都一目了然。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很多小區的垃圾分類工作已經越來越有技術含量。手機應用商店針對垃圾分類的各種APP、小程序等層出不窮並日益改進,讓很多面對垃圾分類不知所措的居民有了「標準答案」,並通過積分兌換等方式吸引居民主動參與。

據了解,多數地區目前在中端可通過大數據實現對垃圾品類、地點、數量的實時監控,在末端也可以讓垃圾流向及資源化利用了如指掌,網際網路+智能正在成為破解垃圾分類難題的一項「新武器」。

探究五:政策推行要給公眾留出適應空間,更要一鼓作氣、果斷堅決

   對鄭州的垃圾分類會有什麼樣的新期待?

匡潔的回答只有六個字,「好好做,做得好。」她坦言,垃圾分類其實是背水一戰的一場硬仗,我們的資源環境負載都不容許這場硬仗失敗。它事關我們生態文明轉型是不是能夠成功。在垃圾分類這個鏈條上的每一分子,無論是政府、企業、民眾、民間組織,都需要發揮各自優勢,為這場硬仗提供助力而不是阻力。

鄭州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提高廣大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事實,意味著垃圾分類在我國已經被納入法制體系。各地推行垃圾分類最具威懾力的「武器」依然是罰款。鄭州也即將在今年的9月底出臺相關政策,但是罰款不是目的,只是為了引導民眾更好的執行垃圾分類。

一位多年從事政務工作的宋先生也積極表示,出臺政策雖然劃出一道硬槓槓,但立法的過程本身就是醞釀探討的過程,也是形成共識的過程。政策形成過程要有吸收接納,也要循序漸進,給公眾留出適應時間;但推進過程要一鼓作氣、果斷堅決,不能在反覆、猶疑中消磨公眾參與的熱情。像垃圾分類這樣大方向上看準了的事,形成共識後要考慮的就是如何在操作層面務實地展開。

點擊查看視頻

相關焦點

  • 白雲區推行「棟長負責制」 破解城中村垃圾分類難題
    白雲區嘉禾街在望崗高橋社區68棟出租屋試點推行「棟長制」垃圾分類新模式,探索「棟長負責制、租戶精準投、定時上門收」的分類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目前,該區正在城中村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棟長負責制」。  走進寧小林位於望崗高橋街7號的出租屋,一樓樓梯拐角擺放著一綠一灰兩個垃圾桶,牆上是一大塊「垃圾分類就是新時尚」宣傳欄,《致居民的一封信》、「棟長制工作制度」及「出租屋垃圾分類公示牌」信息一目了然,垃圾桶正上方的牆上,還貼有餐廚垃圾、其他垃圾的簡單分類介紹。
  • 鴻鑫嘉和智能分類垃圾桶全面上線,助力垃圾分類政策高效推行
    (原標題:鴻鑫嘉和智能分類垃圾桶全面上線,助力垃圾分類政策高效推行)
  • 垃圾分類,到底怎麼分。如何科學推行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專題一:迪爾西小課堂——垃圾分類知多少?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要求,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46個重點城市中,已有30個城市出臺生活垃圾分類法規或規章,還有16個城市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立法計劃或已形成草案。出臺法規的30個城市均對垃圾分類提出強制要求,明確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其中以罰款為主,警告或限期整改為輔。多數城市規定對個人最高罰款200元,對單位最高處罰5萬元。以前是垃圾亂扔要罰款,現在是垃圾扔錯了垃圾桶要罰款!
  • 北京青年為垃圾分類貢獻青春方案
    時下,離2020年5月份北京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已經有半年多時間了。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推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本市團員青年發揮了青年「先鋒隊」的作用,他們或是化身「主播」,帶領青年團員藉助網絡平臺,採取線上互動形式,創設垃圾分類微課堂;或是針對生活垃圾減量、廚餘垃圾分揀、社區居民投放等問題,製作發明了一批簡單又實用的垃圾容器、輔助工具;或是通過創作一些垃圾分類小視頻,讓垃圾分類的知識點深入人心……他們當中有在社區工作的90後,也有還在學校讀書的00後、10後,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中
  • 垃圾分類實施首日 濱湖區全面啟動垃圾分類
    中國江蘇網9月2日無錫訊 9月1日上午,在建築路溪南公館廣場,由濱湖區城管局和河埒街道辦事處聯合主辦的《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專題宣傳活動拉開帷幕,現場濱湖區城管局副局長王金國宣布濱湖區垃圾分類全面啟動,垃圾分類督導員代表上臺進行了表態發言,工作人員對《無錫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
  • 黨員帶頭「守住」垃圾桶 海寧周王廟鎮將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2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朱曉迪)近日,位於嘉興海寧市周王廟鎮長春村板橋頭的麥帛橋黨員先鋒站裡,黨員王均康利用網格民情分析會,給大家說起了上一個月村裡垃圾分類的情況。「我看下個黨員活動日,咱們再上門,把垃圾分類還不徹底的幾家農戶再走一遍,多教上幾遍,總能學會的。」
  • 垃圾分類達人|高帥傑:「興壽模式」的推動者,讓垃圾分類在農村落地...
    昌平區興壽鎮 以「京郊草莓之鄉」聞名 最近幾年 興壽鎮的垃圾分類工作 也做成了「示範」 自2016年辛莊村推行垃圾分類後 興壽鎮以點帶面
  • 我縣全面打響生活垃圾分類「四大戰役」
    自我縣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兩定四分」以來,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執法檢查和行政處罰工作,廣泛開展政策法規和執法工作宣傳,推動全社會共同關注、共同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打好 「全民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係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關係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推行垃圾分類,關鍵是要加強科學管理、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如何推進普及全民垃圾分類,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知曉率和參與率?」
  • 紙尿褲牛奶盒是啥垃圾?鄭州垃圾分類宣傳進社區
    廢品垃圾也是寶,回收利民心記牢,變廢為寶育花草,真好!……」11月2日,鄭州市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社區行走進管城區美景鴻城小區。活動現場,除了有獎問答、人偶劇、模擬投放、大闖關、展板學習等,江蘇思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環保志願者創作的《垃圾分類三句半》,讓居民聽得直呼過癮。參與互動的蔡阿姨說:「鄭州晚報組織的這個活動真好。我們正說垃圾不知道咋分呢,你們可來了。
  • 山東:垃圾分類新標準出爐,生活垃圾分類調整為4大類11小類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召開《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下簡稱「標準」)發布新聞通氣會,介紹標準修訂情況,並通報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在本次標準修訂中,主要對生活垃圾分類標誌的適用範圍、類別構成、圖形符號進行了調整。
  • 中國垃圾分類進入強制時代 垃圾分類政策匯總分析(圖)
    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垃圾分類是制約我國環保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也是造成環境汙染、資源再利用困難的根源之一。
  • 青秀區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顯成效 溫馨提醒暖...
    日前,青秀區統籌部署,因地制宜,整合多方資源,率先在嘉和·南湖之都、廣西建設銀行宿舍、盛天茗城及埌西八組推行垃圾分類定時定點工作典型示範建設。青秀區津頭街道加快推行盛天茗城小區「三定一督」模式,即「定時定點定人督導」。
  • 金華農村垃圾分類順利推行,秘訣是什麼?
    2018-02-22 19:55 | 光明日報垃圾分類是小事,也是難事。可是,如果到浙江省金華市的農村走走瞧瞧,就會發現,這裡家家門口放有分類垃圾桶,即使不識字的老人小孩也能做到分類投放垃圾。只見村婦女主任吳豔群正拿著手機掃描一隻垃圾桶上的二維碼。「300多戶農戶哪家做得好,哪家做得不好,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把檢查結果發到微信群裡,讓村民比學趕超。」她興奮地對記者說。在村裡轉一圈,路面上看不到一點垃圾,每戶人家門前擺放著兩隻垃圾桶,一隻放可腐爛垃圾,一隻放不可腐爛垃圾。每隻垃圾桶都是「私人定製」,上面貼著對應每一戶信息的專屬二維碼。
  • 垃圾分類,有機垃圾的風口?
    在E20舉辦的「2019(第二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中心主任餘寧說道,「寧波市從2011年開始謀劃利用世行貸款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3年出臺了生活垃圾分類第一個五年實施方案,並於2013年7月以世行貸款寧波市城鎮生活廢棄物收集循環利用示範項目為載體,開始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普遍推行垃圾分類 完善終端設施建設
    記者從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泉州市2020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意見》近日出臺。意見明確,今年的工作目標是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完善終端設施建設。意見還明確了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投放模式、分類收集、收運體系、設施建設、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的任務。
  • 鄭州垃圾分類12月起施行 不按要求進行垃圾分類要罰款
    鄭州市中原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下月就能投入運行 中原區生活垃圾分揀中心供圖□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丁豐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鄭州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鄭州市分類辦)了解到,備受鄭州居民關注的
  • 《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全文發布!附2000種常見垃圾分類
    未開始推行垃圾分類的小區不會突擊覆蓋據統計,當前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日產生量近8000噸,而全市生活垃圾設計日處理能力約為5200噸,並且我市垃圾產生量還在逐年增長,生活垃圾分類減量任務非常急迫。根據今年初公布的《鄭州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辦法》,鄭州市不少小區陸續作為試點,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市內五區及四個管委會區域內的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包括賓館、飯店、商場、農貿市場、寫字樓等),2019年6月底前就要強制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 北京垃圾怎麼分類 北京垃圾分類攻略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現在生產的1號、5號、7號等乾電池是低汞或者無汞電池,所以就不屬於有害垃圾了,應投入「其他垃圾」中。但紐扣電池、電子產品用的鋰電池、電動車電瓶等鉛蓄電池和鎳鎘充電電池仍需作為「有害垃圾」進行回收。  2 北京垃圾分類有何特別之處?
  • 宿遷華偉:智能垃圾分類亭培養居民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繼上海強制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以來,全國各省市的垃圾分類工作正在穩定持續地推進中,越來越多的市民養成了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作為專業的智能垃圾分類亭生產廠家,宿遷華偉交通設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智能垃圾分類亭的作用在於為市民提供了垃圾分類必須的硬體設施,垃圾分類亭詳細的垃圾分類入口也讓市民更清楚地了解了各種垃圾的分類。
  • 垃圾分類時代到來,你知道貓砂、狗屎到底算什麼垃圾嗎?
    最近全國開始逐步推行垃圾分類,上海從這月已經正式實施。扔垃圾從此要定時,定點,分類,一不小心錯扔垃圾,很可能還要被罰款......為了能扔對垃圾,熱心網友總結出了垃圾分類表,但是這張圖中很多都是錯的哦~大家不要按照上圖中的分類來扔垃圾哦,不然到時扔錯垃圾可能會被罰款,那到底怎樣正確扔垃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