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植黃瓜生長發育過程中,易發後生理性病害,嚴重影響黃瓜的品質和質量;黃瓜生理性病害主要有黃瓜苗「戴帽」、花打頂、高溫、低溫生理病以及苦味瓜、畸形瓜等生理性病害,下面來了解一下黃瓜發生生理性病害的病因以及防治方法:
一、黃瓜苗「戴帽」;黃瓜育苗出土時,經常會遇到種皮夾在幼苗子葉上不脫落的情況,發生這種情況在農村俗稱「戴帽」;幼苗的子葉被種皮夾住不能展開,會影響葉片進行光合作用,致使幼苗生長發育不良,形成弱苗、小苗,如不及時處理會致使幼苗死亡。
發病原因:幼苗發生「戴帽」現象,主要原因由於種子質量不好造成的,種植黃瓜的種子成熟度差或種子在儲存過程中受潮發生黴變,導致種子生長勢弱,幼苗出土後沒有能力脫落種皮;苗床底水沒有澆透,種子播種後,幼苗尚未出土,苗床表層的土就已經變幹,致使種皮乾燥變硬,變硬的種皮夾住子葉不易脫落,還有一種情況是塑料薄膜揭開過早,也會造成種皮不能脫落的情況發生,
防治方法:黃瓜播種前,要挑選粒大、飽滿、沒有發生病蟲害、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播種前苗床要澆足底水,播種後用潮溼的土覆蓋,覆蓋厚度要均勻;育苗床要加蓋塑料薄膜或者草簾進行保溫保溼,保證種子發芽到出苗期間始終保持溼潤狀態,如果苗床過幹,可用噴壺噴灑保溼;幼苗發生帶苗「戴帽」,可先用清水噴灑幼苗,種皮潮溼變軟後人工去除種皮。
二、花打頂;大棚栽培黃瓜,苗期至結果期常常會出現植株頂端不形成心葉,卻出現花爆頭的現象,致使植株停止生長,嚴重影響黃瓜的質量和品質。
發病原因:黃瓜幼苗定植時,有機肥施用過量,幼苗定植後澆水不及時,田間水分少,根系吸收水分不足,都會導致植株發生花打頂;大棚的溫度過低,土壤中的含水量過高,根系生長受到抑制,也會出現花打頂;還有一種情況是黃瓜幼苗在移栽時,根系受到傷害,沒有得到及時恢復,養分吸收不足也會出現花打頂。
防治方法:黃瓜發生花打頂,要根據不同發病原因要採取不同的防治方法:燒根引起的花打頂,要結合中耕及時澆水;因漚根引起花打頂要停止澆水,及時中耕培土,降低土壤中的含水量,摘除下部小瓜,促秧保根;夜晚溫度過低時,通過覆蓋草簾提高棚內溫度。
三、高溫;大棚栽培黃瓜,從四月份開始氣溫越來越高,如果大棚通風換氣不及時,棚內溫度超過40℃時,幼苗會發生徒長,葉片小並且下垂,有時會形成花打頂。
發病原因:大棚通風不及時,致使棚內溫度過高,土壤含水量少,致使植株瘋長葉片受害,形成花打頂。
防治方法:加強大棚管理,及時通風換氣,大棚溫度保持在30℃以下,夜間控制在15℃左右,適當增加澆水次數;黃瓜生長發育期間大棚空氣溼度保持在85%左右,外界氣溫過高時,傍晚要通風兩個小時,晚上棚內溫度保持在10至15℃,降低大棚溼度,防止植株發生徒長,提高植株耐熱能力。
四、低溫;
黃瓜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棚溫度過低,會致使黃瓜發生生理障礙,造成生長發育遲緩;在早春或秋冬季節栽培黃瓜,容易受到低溫的影響,由於黃瓜對低溫的耐性較弱,連續低溫會使植株地面部分停止生長、易引起立枯病、黑星病、灰黴病等病害發生。
發病原因:長期的低溫會造成植株生理機能降低、光合作用減弱,呼吸強度下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降低、生理功能失調,生長發育受到抑制等症狀。
防治方法:北方地區溫室種植黃瓜要選用生長快、耐低溫的品種,並通過嫁接提高植株抗寒、抗病能力;施肥以充分腐熟的優質有機肥為主,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安排好播種和定植時間;黃瓜播種後,溫度要保持在25至30℃,幼苗出土後白天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保持在15至18℃之間,當氣溫過低或者黃瓜已經發生凍害時,要採取緩慢升溫的措施,使黃瓜植株機能逐漸恢復,不易操之過急。
五、苦味瓜;
新鮮採摘的黃瓜在食用時出現苦味,嚴重影響黃瓜的品質,減少菜農的收益。
發病原因:黃瓜出現苦味是由於黃瓜苦味素含量過高造成的;氮肥施用過量,致使植株生長發育不平衡,易出現畸形瓜,在弱枝上長出苦味瓜;還有植株營養失調,根系吸收養分,水分受到抑制,也會出現苦味瓜。
防治方法:科學合理施肥,滿足黃瓜在整個生長發育過程中對養分的均衡需求,適量追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加強棚室溫度管理,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通風換氣;另處要經常噴施碳酸二氫鉀、綠風95等營養調節劑,也可以有效地減少苦味瓜的發生。
大棚種植黃瓜生長後期易發生畸形瓜,主要是由於生長後期營養水分供應不足或發生病害、蟲害,都易發生畸形瓜,發現畸形瓜要及時摘除,降低養分流失,加強棚室管理,及時調控棚內溫度、溼度,肥水供應要及時均衡,科學合理的管理,才能有更高的收益。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