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源自日本動漫中人們對可愛人物的描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隨著二次元「萌文化」在主流平臺的洶湧傳播,品牌傳播已經從早期單純的「賣萌營銷」,升級為多平臺立體聯動的賣「萌」營銷,不僅由表及裡,直擊消費者的深層情感訴求,更推動了「萌經濟」的全面進化。
今年萬聖節期間,肯德基與永遠不老的哆啦A夢一道,成功打造了一次席捲全國的萬聖狂歡季營銷「聯萌」。期間,從自媒體平臺的整體換裝,到哆啦A夢主題餐廳的推出,從限量正版的哆啦A夢玩偶買贈,到專為熱心搗蛋的小朋友量身定做的萬聖節兒童派對,肯德基密集使出的三百六十度連環招式再一次大勝而歸。
數據再一次證明,「萌經濟」才是與這個時代的消費者「走心」的最有效手段。連上校都要開始賣「萌」了,還有什麼不可能?
掘金萬聖節:小「搗蛋」背後的大數據狂歡
有別於此前品牌促銷扎堆的情人節、七夕節、聖誕節甚至單身節等重點營銷檔期,每年10月底,與西方宗教傳統關聯更大的萬聖節,在中國尚未成為常規營銷熱點。
然而,在肯德基品牌團隊看來,萬聖節最初的鬼怪色彩,已在西方文化中淡化為「不給糖就搗亂」(Trick orTreat)的娛樂傳統,不僅與社交傳播的「搞怪」屬性契合,更與肯德基的「全家歡」定位一脈相承。佔據這一熱點空檔,向東方獨有的「萌文化」元素借力,設法調動起年輕一代網友的參與,或可開闢出肯德基品牌專屬的萬聖「搗蛋經濟」。
數據證明了肯德基的判斷。隨著整個萬聖節期間,「萌萌噠」哆啦A夢全面接管了「搗蛋鬼」來襲的肯德基,網絡話題被「萌經濟」一舉引爆——
從節前開始,肯德基就在官方微博祭出「哆啦A夢搗蛋肯德基」等話題,積累了1200多萬閱讀。同時,品牌以限量的正版哆啦A夢玩偶、百元哆啦A夢禮品卡和特別推出的哆啦A夢主題餐廳為號召,迄今已有近7萬名網友參與熱議,更有幾百名網友大秀哆啦A夢玩偶,曬出在哆啦A夢主題餐廳的自拍。網友們紛紛表示「幸福炸了」、「滿滿的都是哆啦A夢,大愛肯德基!」、「從小喜歡哆啦A夢,一起去找時光機吧」,要一起來肯德基參與萬聖搗蛋派對,重覓童年。
此外,肯德基更通過微信平臺,持續推動了兩波分別為期一周的互動——只要在手機上用漢堡餵飽哆啦A夢,就有機會贏取兩款限量正版哆啦A夢萬聖節玩偶及肯德基哆啦A夢禮品卡。這樣的互動迅速點燃了粉絲的熱情,以第一波活動為例,最初點擊參與互動的近4萬人,通過微信好友及朋友圈的塌方式分享,將活動的參與量擴散到超過50萬人次之多,通過分享參與活動的人群達到了最初的11倍。數據顯示,為了「活捉」一隻正版哆啦A夢,幾乎每位挑戰者都將遊戲分享給了兩位以上的好友,更是反覆刷屏,平均每人玩了五次之多!事前備好的千餘份優惠券,被追隨哆啦A夢而至的熱情網友們在1小時內一掃而空。整波活動最終有超過1000隻正版哆啦A夢萬聖節玩偶、220張以上價值100元的限量版哆啦A夢禮品卡被網友帶回家。
令人感動的是,更有哆啦A夢粉絲中的技術宅網友大開腦洞,自發製作了一系列假想視頻——用哆啦A夢的竹蜻蜓送上全家桶外賣?或者在餐廳推開任意門,遇見來肯德基搗蛋的小南瓜?被瘋狂轉發超過4萬次的視頻背後,不僅反映出哆啦A夢和「搗蛋」話題對於網友永恆的吸引力,更從側面體現出賣「萌」經濟的巨大潛力。
如何象肯德基一樣賣一手好「萌」?答案:全平臺立體聯動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想要徵服機智的網友,絕非旦夕之事。肯德基能夠聯手哆啦A夢,「搗蛋奇襲」萬聖節,惟全平臺立體聯動方可畢其全功。
首先,是從線上到線下的360°哆啦A夢主題變裝風暴。在線上,從官網到APP,從微博到微信,所有自媒體平臺的背景畫面悉數改換為「搗蛋鬼來襲」的哆啦A夢主題;在線下,全國各地驚現多家哆啦A夢萬聖節主題的肯德基餐廳,哆啦A夢元素無處不在,有扮成小惡魔的、有穿著南瓜裝的、有騎著飛天掃把的、有趴在樓梯扶手上的、有在點餐檯熱情打招呼的、有在餐桌上眯眼賣萌的。更重要的是,通過品牌合作,肯德基更趁機推出兩款「小南瓜」和「小惡魔」造型的限量正版哆啦A夢萬聖節主題玩偶和限量版的哆啦A夢禮品卡參與買贈,更極大萌化了已經對各種節日促銷幾近麻木的網友。
除此之外,為了潛移默化下一代消費者的品牌好感度,肯德基更把萬聖節的「搗蛋甜頭」帶給了廣大兒童,將「不給糖果就搗亂」的萬聖節精神一玩到底!在線下門店,肯德基專為搗蛋力爆棚的小鬼頭們組織了超過四百場「和哆啦A夢一起搗蛋」的肯德基萬聖節兒童派對。派對上,小朋友們動手DIY,自製南瓜桶,扮鬼臉,討糖果,玩得不亦樂乎。
所謂得「萌」心者,得天下,正如火爆網絡的二次元社區B站董事長陳睿近期指出的那樣,年輕亞文化終將成為主流。從簡單「賣萌」,到賣「萌經濟」,肯德基所取得的成績深切證明,在大眾與品牌共同起舞的娛樂化傳播年代裡,只有相時而動的品牌才能真正走入消費者內心,挖掘出更深層的快樂消費。這一點,或許正是2015年肯德基與哆啦A夢聯手,成功奇襲「萬聖狂歡季」的經驗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