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視角寬廣的鏡頭。它的焦距短於一般的標準鏡頭,視角卻大於標準鏡頭,所以也叫「短焦距鏡頭」;它也包含「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之分。因為廣角鏡頭焦距短,視角廣,所以非常適合拍大的場景,比如建築和大場面。廣角鏡頭的焦距有28毫米、24毫米、20毫米和15毫米等。
廣角鏡頭定義
廣角鏡頭是指焦距短於標準鏡頭,而視角大於標準鏡頭。廣角鏡頭的一般定義: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
尼康(Nikon) AF-S 尼克爾 14-24mm f/2.8G ED 「大三元」廣角變焦鏡頭 尼康鏡頭 風景/旅遊
但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mm—13mm。
廣角鏡頭優點
廣角鏡頭最大優點就是視角較寬大,景深很深。另一個優點: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手持相機使用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不必擔心機身抖動,也可以拍下清晰的畫面。
佳能(Canon)EF 16-35mm f/2.8L III USM 單反鏡頭 廣角變焦鏡頭 大三元
廣角鏡頭比較適合拍攝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風景、新聞等題材。廣角鏡頭定義
廣角鏡頭是指焦距短於標準鏡頭,而視角大於標準鏡頭。廣角鏡頭的一般定義:焦距35mm以下的鏡頭。但廣角鏡頭又分為普通廣角鏡頭和超廣角鏡頭兩種,超廣角鏡頭的焦距為20mm—13mm。
廣角鏡頭優點
廣角鏡頭最大優點就是視角較寬大,景深很深。另一個優點: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手持相機使用相對較慢的快門速度拍攝,不必擔心機身抖動,也可以拍下清晰的畫面。廣角鏡頭比較適合拍攝大場景的照片,如建築、風景、新聞等題材。這是一個非常實用、又非常基礎的問題,屬於攝影1、2、3的常識,玩攝影,這是必須要知道和認識的。那麼什麼是廣角鏡頭呢?我以我個人的理解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跟大家交流下。所謂廣角,我們先從「角」這個字說起。「角」指的視角,簡單地講,是看到的畫面範圍,而「廣」字則是一個定語,比較大、比較寬的意思,「廣角」則是比較大、比較寬的意思,這樣,廣角鏡頭就不難理解了,就是在視角上相對比較寬、比較廣的鏡頭。
索尼(SONY)FE 24mm F1.4 GM 全畫幅廣角大光圈定焦G大師鏡頭(SEL24F14GM)
而廣角鏡頭是相對於標準鏡頭來劃分的。標準鏡頭的焦距是從膠捲大小的對角線長度來確定的,135相機的標準鏡頭焦距就是50mm左右,所以一般把50mm左右焦距的鏡頭都稱作標準鏡頭,把焦距短於50 mm就稱作為廣角鏡頭了。換句話說:焦距在50mm以內的,都稱為是廣角鏡頭。鏡頭焦距低於35mm的都是廣角,好處:視角開闊!拍攝四周範圍廣!劣勢:中心畸變嚴重!
佳能(Canon)EF 17-40mm f/4L USM 單反鏡頭 廣角變焦鏡頭
總體來說廣角鏡頭的優點有哪些?
景深長,可以表現出相當大的清晰範圍;強調畫面的透視效果,利於增強畫面的感染力。適合於拍攝風光片。 視角大,在有限的範圍內可以獲得較大的取景範圍,特別適合拍攝建築等物體。 透視感強,廣角鏡頭能比其他鏡頭更加強調近大遠小的對比度。用廣角鏡頭拍出來的照片,近的東西更大,遠的東西更小,從縱深方向上產生強烈的透視效果。仔細觀察,前景中的大海和天空分別位於圖像頂部和底部的邊緣,變形較大。而畫面中間的高樓,變化幅度較小。適馬(SIGMA)ART 18-35mm F1.8 DC HSM 半畫幅 廣角變焦鏡頭 恆定大光圈 風光人像(佳能單反卡口)
使用廣角鏡時線條到底匯聚在哪一點?
這個匯聚點有時也被稱為「消失點」。這點在上圖中非常明顯,圖片中的線條匯聚於中央的一點。不過匯聚點(或消失點)並不限於中央處,它也可以位於相片左側或右側,甚至在相片外。雖然如此,我們也不用把它想得太複雜。在您開始拍攝時,只需要考慮以下兩項便已足夠了!主體的線條從圖像的邊緣開始相互匯聚。匯聚效果會令圖像邊緣的物體顯得更大,影像中央的物體顯得更小。
這種透視效果也會存在一些例外。不過就目前而言,如果您能掌握這兩個法則,便不會對廣角鏡頭產生恐懼了。最關鍵的句話沒說,就是所有的對象向鏡頭的中心點匯聚,近大遠小,而廣角鏡頭呈誇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