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竹菊,合稱「四君子」,千百年來,不僅是文人墨客爭相吟詠的對象,亦是中國玉雕的傳統題材。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蘭,空谷幽香,亭亭玉立;竹,篩風弄月,不拘一格;菊,凌霜自行,淡泊清雅。在玉雕界,將它們稱之為「翡翠四君子」當之無愧!
翡翠,清雅脫俗,「君子德比於玉」,把君子的溫文爾雅和翡翠的溫潤細膩結合,恰到好處。
梅花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梅花不畏嚴寒,凌寒獨自開。代表了君子不畏權勢,迎難而上的堅持。
著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
古人喜愛梅花,除了它的堅韌,還有這吸引人的暗香浮動。也寓意著梅花不迎合,不將就的孤傲。
蘭花
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泰然自若,氣定神閒,這不就是君子的氣質嗎?
芷蘭生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淡泊名利,與綠草為伍,不與眾花鬥豔。即使生長在無人之地,也不會掩蓋它的芬芳。好比君子,不會因窮苦而失去美好的品德。
蘭花不止是君子喜愛的對象,很多女性也可以用蘭花來讚美,氣質如蘭,形容女孩像蘭花一樣清幽淡雅,脫俗超群,氣質高貴!
竹子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可見古人對竹子的喜愛非同一般。
竹子不同於其他三君子,沒有暗香浮動,沒有風姿卓越。竹子有的,只是它向上攀爬的勇氣和不屈的骨氣。
竹子一節一節向上生長,代表節節高升,學子,商人,經常會佩戴竹子飾品,以求學業進步,事業有成。
菊花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把這番歸隱田園的情景描繪得讓人嚮往。也因為這句詩,菊花被稱為花中隱士。所以很多退休的人會佩戴菊花,享受生活,與世無爭。
菊花在秋霜之下綻放,為人們帶來蕭瑟冷風下的一片燦爛,讓人感嘆於它的無私和超凡脫俗。
古代菊花也常被詩人寄託不得志的失落,抒發伯樂難遇之情,隱喻菊花的躊躇滿志和遠大志向。所以學子佩戴菊花牌子,志在高遠而不懼艱辛。
講完了這四君子,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他們的共同點,那就是臨寒自開,有虛懷若谷之心,不爭於世,持傲骨在這世間孤芳自賞。
「四君子」的玉雕作品,除了表現它們飄逸清雅之姿外,更著重體現它們高潔堅貞、清雅淡泊的品質。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人們把自己對人格的追求,對自身的要求放在「四君子」身上,實現了自我價值和情感滿足。
託物言志,寄情於物,才讓「翡翠四君子」長久不衰,成為展示高潔品格的象徵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