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12月3日電 11月10日-18日,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第四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系列文化活動在北京、湖南、四川等地舉行,傳播中華詩酒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大會由瀘州市人民政府、中國作協《詩刊》社主辦,中國詩歌網、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承辦。兩百餘位中外詩人、學者、文學家、翻譯家參會。
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即將實現的背景下,本次大會以「讓詩酒溫暖每個人」為主題,先後開展了「走向小康詩歌輕騎兵」、「文學大師課」、「『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世界詩歌譯介與國際傳播圓桌會議」、「奮鬥時代、走向小康與詩歌精神研討會」、新時代詩歌傳媒論壇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大會成為彰顯中國文化自信、繁榮中國文化事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一場盛宴。
弘揚時代精神傳播中華詩酒文化
詩是文化的載體,酒是情感的紐帶,詩歌和美酒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優秀的詩酒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最具華彩的一部分。
作為一項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廣普及詩歌的公益性活動,國際詩酒文化大會將極具中國文化特色的詩酒元素提煉發展,同全球進行文化交流互鑑。2020年,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迎來第四個年頭,大會特別提出「讓詩酒溫暖每個人」的主題,攜手詩人、作家等廣大文藝工作者,以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帶領大眾透過詩歌、透過文化,去觸碰時代的畫卷,銘記時代的故事,弘揚時代的精神。
「讓詩酒溫暖每個人,就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助力。」詩人、中國作協《詩刊》社主編李少君表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包含了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詩歌是中國人的一種精神源泉,酒是中國物質文明的成果,讓詩酒溫暖每個人,只有在和平而富裕的社會才可能成為現實。
好酒歷久彌香,好詩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在西方文化中,同樣有著詩酒文化的脈絡。文明的碰撞,迸發出炫目的火花,以酒為媒,東西方文化歷經數千年的積澱,以一種嶄新方式進行了融合與升華。
本屆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舉行了「一帶一路」背景下的世界詩歌譯介與國際傳播圓桌會議。烏克蘭旅華藝術家劉蓮娜在會上說:「自古以來,合作對話的最好語言就是文學和詩歌。詩歌藝術各種表現形式的意象和寓意是國家間最有效的交流工具之一,因為詩歌觸及心弦,就像音樂旋律一樣,每個人都能理解。」
深入脫貧村落 描繪脫貧攻堅精神圖譜
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孕育出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詩歌則是中華傳統文學桂冠上璀璨的明珠。古往今來,詩歌與美酒相伴相生,都涵養著深沉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鄉土情懷,能夠帶來慰藉人心的力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在詩歌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脫貧攻堅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
11月11日-15日,國際詩酒文化大會開展了「走向小康詩歌輕騎兵」活動,聚焦脫貧攻堅,由詩人、作家等文藝界人士組成三支「詩歌輕騎兵」分別去往湖南花垣縣十八洞村、涼山昭覺縣三河村以及瀘州老窖多年來定點幫扶的瀘州古藺縣向田村,為當地群眾帶去詩歌文化的關懷,為當地學校的師生舉辦詩歌啟蒙課,帶去文學期刊、文體用品等,為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注入詩意。同時,他們還深入了解當地百姓生活,通過實地採風創作,用詩歌等文學形式記錄和展現貧困村落如今的美好生活,將中國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走向小康的動人故事傳遞給更多人。
在大會期間召開的「奮鬥時代、走向小康與詩歌精神研討會」上,四川省作家協會主席阿來表示:「今年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最大的創新,就是派出三支小分隊,深入到脫貧攻堅任務最重、取得成績最大的三個村落,跟幹部群眾一起,感受脫貧攻堅數年以來取得的成果,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淼表示,通過「走向小康詩歌輕騎兵」活動,詩人和作家們深入扶貧村實地考察參觀,為當地群眾帶去了詩歌文化的關懷,豐富了當地的精神文化生活,用詩歌傳遞溫暖。
堅定文化自信繁榮發展文化事業
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開啟了新徵程。
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並以專門一個部分闡釋「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詩是中華軟實力,酒是中國硬資產。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正是弘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場盛會。
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洪波認為,文化自信是民族復興的有力抓手,是人民幸福的重大保障,是國家富強的重要支撐。他在大會期間召開的「新時代詩歌傳媒論壇」上說:「伴隨著經濟地位與國家實力的提升,以白酒文化、茶文化和詩歌文化等為代表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了展示新時代祖國富強、民主、文明精神面貌的無形窗口。」
大會開幕式現場,備受國際詩壇關注的「1573國際詩歌獎」重磅揭曉。愛爾蘭當代著名詩人艾利安•尼•朱利安奈榮獲2020年度「1573國際詩歌獎」。「1573國際詩歌獎」是瀘州老窖依託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蘊,立足國際視野,創新設立的首個以酒命名的詩歌獎,每年評選一次,頒發給全球當年最有影響力的詩人。
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在頒獎詞中表示,艾利安•尼•朱利安奈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了古老神話的新的詮釋,也為我們展現了人在現實生活中最神奇的心靈感受。艾利安·尼·朱利安奈則通過視頻發表獲獎感言稱,國際詩酒文化大會提供了中外詩酒文化交流互鑑的平臺,讓詩歌的意義得以延續。
「在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詩酒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發揮載體作用,用詩酒講好中國故事,擴大中國聲音,推動中外文化交流。」吉狄馬加表示。
瀘州老窖作為大型國有骨幹釀酒企業,秉持「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自2017年以來,積極參與國際詩酒文化大會籌辦工作,讓中國傳統詩酒文化伴隨名家手筆,不斷走向世界舞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國際詩酒文化大會迄今已成功舉辦至第四屆,共吸引了來自5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位國外詩人、3000多位國內詩人、數十萬名詩歌愛好者的參與,結出了豐碩的文化交流成果,譜寫了詩歌藝術和白酒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動人篇章。(連州)
責編:胡敏、張振
31930191,.國際詩酒文化大會 助力脫貧攻堅傳播中華詩酒文化,.2020-12-03 12:30:30,.204483,.胡敏、張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