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賣炸雞:月賣2000份 營業額過萬(圖)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大學生創業賣炸雞:月賣2000份 營業額過萬(圖)

2015-01-12 09:36:44來源:大江網作者:責任編輯:葉攀

  在贛州一家團購網站上,有一家新入駐的名叫「功夫炸雞」的美食店,最近生意特別火爆,僅一個月就銷售了2000多份炸雞。記者了解到,這家店是江西理工大學大三學生張光炎開的。他說,這是他創業夢的第一步。

  發傳單、送桶裝水攢創業啟動資金

  「一直以來我都有創業的想法,但苦於以前沒有資金,想法得不到實現,便從兼職開始做起。」張光炎告訴記者,從大一開始,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先後做了好幾份兼職,「我在校外發過傳單、做過婚慶、賣過保險,也在校內送過桶裝水、在食堂打菜、在寢室開小賣部。」雖然掙的錢不多,但在他看來,這些經歷都是他的寶貴財富。

  去年暑假,帶著創業的念頭,張光炎找到了從河南大學畢業的老鄉李河林,「我們都有創業的念頭,而且又是多年的好朋友,就想著一起闖蕩。」

  就這樣,李河林從工作了半年的國企辭職,和張光炎一起在江西理工大學校門口開起了炸雞店。張光炎的想法也得到家人的支持,原本在家務工的姐姐,還專門到贛州來幫忙。

  剛開始生意不好幾乎每晚失眠

  炸雞店開起來了,但生意卻並不如他們的預期,「剛開始我認為是新店開張,知曉率還不高,所以沒人買,可半個多月過去了,生意還是沒有起色,讓我感覺很對不起合夥的老鄉和姐姐。」於是,張光炎買來了營銷方面的書籍,利用課餘時間幾乎跑遍了學校、商場附近的小吃店「取經」,並找到了幾個要好的朋友幫忙在學校推廣自己的炸雞店。那段時間,張光炎和李河林幾乎每晚都會失眠。

  「我們以前一起做過兼職,他很有想法,大家很樂意幫他拉生意。」張光炎的好朋友韓國慶說。一傳十、十傳百,在朋友的幫助下,張光炎的炸雞店就在附近的幾所高校傳開了。

  試水團購月營業額超萬元

  「小夥子很不錯,挺實誠的,做的炸雞也很好吃,我每次來,他都會多送我一些。」前來買炸雞的附近居民王阿姨說。靠著不斷積累的好評,張光炎炸雞店的生意也越來越好,前來購買炸雞的人也從學生群體擴大到附近的居民。去年十二月,帶著試一試的心態,張光炎把炸雞放到團購網,當月炸雞店的營業額達到了1萬餘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在大學裡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別看現在只是一家小小的炸雞店,但我有信心做好。」張光炎告訴記者,現在炸雞店還處於回本階段,他準備掙錢之後再把店面好好裝修一番,讓更多人可以吃到自己的炸雞。 王賽、宋佳、江南都市報記者廖濟堂攝影

相關焦點

  • 90後大學生辭高薪工作,改行賣炸雞,月收入高達10萬元
    張光炎,大學在江西技術大學,他的另一個身份是炸雞店鋪老闆。最近,在贛州一個購買網站,一種叫做「功夫炸雞」食品店鋪的新食品,業務特別火爆,並在短短一個月內賣出了2000多份炸雞。大學生老闆張光炎說,這是他大學生創業夢想的第一步。
  • 女大學生畢業後,街頭賣糯米飯創業,月入過萬,讓上班族很慚愧呀
    這不,一個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就靠著在街頭賣糯米飯創業,月入過萬,真是讓上班族很慚愧呀。女大學生來街頭賣小吃,本來就是一個很好的噱頭,所以每天都能吸引很多人來。一些外地過來玩的,甚至慕名而來看看女大學生長什麼樣,賣的糯米飯口味怎麼樣,這樣一來,一傳十十傳百,來她這裡吃小吃的人也越來越多。
  • 大學生微信賣水果創業 兩月淨賺40萬
    創業團隊成員之一劉偉偉說,他們的目標是把「校園哎吆嗨」微信做成品牌,在河南省各大高校推廣加盟,讓大學生們得到能力提升。郭玉靜是許昌學院人力資源與管理專業大二的學生,從大一開始,她就積極尋找創業項目,曾進行了多次創業嘗試,2013年寒假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好友谷玉飛,她發現了微信平臺這個新鮮事物。她上網諮詢發現已經有很多大學生都在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創業,這讓她動了心。於是,她和谷玉飛準備利用微信這個全新的平臺「賣水果」。有了想法,他們並沒有匆忙「上馬」,而是做足了前期準備工作。
  • 大學生創業洗家電、賣水果蔬菜,各顯神通年賺20萬
    如今,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對於他們來說,萬人羨慕的鐵飯碗,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不是那麼的適合他們,自己創業當老闆,聽起來更具有挑戰性。接下來我們就給大家帶來一些大學生創業的故事,他們究竟成功了嗎?
  • 大學生賣滷菜年收入20萬
    「創業不一定就是要開公司,賣滷菜也可以」,昨日,孫文剛告訴記者,他和女友覺得這樣的生活很愜意,不僅學到不少東西,一個月還可以掙上萬元。「準備努力鑽研,希望做出屬於自己的滷菜品牌」,孫文剛笑著說。休學開公司年入20萬掙到第一桶金「雞翅滷好了,快用漏瓢舀起來!」
  • 安大女畢業生創業賣烤豬蹄月賺10萬 希望總理回鄉品嘗
    去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但是安徽大學女大學生李婉和男友孫冉選擇了自主創業,目前情侶倆已經在合肥開了3家烤豬蹄店,其中位於步行街的店面每月的純利潤高達10萬多元。
  • 帥氣特種兵轉業做外賣 半年賣3萬多份炸雞
    雖然退伍已有多年,再見劉文輝,特種兵的身影仍在他身上有跡可循,陽光開朗、高大帥氣、吃苦耐勞這都是劉文輝的「關鍵詞」,蒸雞變炸雞劉文輝說:「我是農村出身,如果可以留在部隊是最好的。」在部隊裡的大學生,如果選擇留下來,那就相當於第六年的兵齡,「按照2012年的待遇,一年能賺至少7-8萬。」
  • 90後大學生創業賣「盒飯」,有肉有菜分量足,一天能賣100多份
    對於中國人來說,再好吃的食物都沒有飯菜來的實在,尤其是一天三餐必須要有一頓或者兩頓是吃飯的,大米飯配菜是最好吃的,也是最頂餓的,所以很多人即使在外面不能回家吃飯,也會在飯店裡買盒飯來吃,除了飯店裡的盒飯之外,還有不少人在路邊擺攤賣盒飯,一般都是
  • 大學生畢業後開糧油店賣大米 月收入已過萬(圖)
    楊傑林和妻子王雙雙為顧客裝大米本報記者楊晉浩攝  畢業後做夢沒想過賣大米賣米後月入過萬好過做夢  「我做夢都沒想到大學畢業後,會去賣大米。更沒有想到,賣大米一樣可以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楊傑林說。  畢業於吉林農業大學的楊傑林,在創業市場優惠政策下,放下大學生的架子在市場裡賣起大米。  他天天扛大米送大米,現在已是兩家店的老闆,月收入過萬元。  剛開始:特別難  11月27日,記者來到吉林市船營區北山創業市場一樓的「雙雙糧油店」。
  • 大學生創業買炸雞,運用專業的知識打開銷路
    張光炎,是江西理工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一家炸雞店的老闆。近日,在贛州的一家團購網站上,一家新入駐的名叫「功夫炸雞」的美食店,生意特別的火爆,僅一個月就售出了2000多份炸雞。從大一開始,他就利用課餘時間先後做了好幾份兼職,他在校內送過桶裝水、在食堂打過菜、在寢室開過小賣部,也在校外發過傳單、做過婚慶、賣過保險……雖然掙的錢不多,但在他看來,這些經歷都是他寶貴的財富。有一年暑假,張光炎帶著創業的念頭,找到了高中同學李河林,沒想到兩個人的創業想法一拍即合。
  • 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
    導讀:大學生賣水果撈月掙4萬,免費培訓殘疾人創業畫面中在忙活的這三個人是在做水果撈。其中中間的這位阿姨是一位聾啞人,左邊的是她的女兒。右邊的是賣水果撈的大學生。其中的這位阿姨正在學做水果撈。下圖中的這兩人是一對夫妻,畢業了之後就開始創業。兩人一起開了個水果撈的店。最開始的時候他們也不會,然後就在網上搜一些教程自學。但是由於網上的教程很多都不全面。兩個人又自己在家調配了三個月的水果撈。最後才開了一家店。由於他們善於經營,做的水果撈味道也很好。慢慢的生意就非常的好。
  • 【頭條】平和小夥子只花3個月賣了2000多萬斤柚子!
    來源:廈門晚報 曾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三等獎,但因為父親的一條簡訊,他回鄉繼承家業;今年7月,他在拼多多開了一家網店,營業額從零到3200萬元,只用了短短3個月時間。 他叫陳宗佑,一個1995年生於福建漳州平和縣的小夥子。如今,他是拼多多店鋪「集錦園生鮮旗艦店」的店主。
  • 90後大學生賣雞蛋餅月入4000元(圖)
    而這個堪稱揚州最年輕「攤餅師傅」的「90後」大學生現在每個月能掙4000多元,一心想在餐飲方面創業的小夥子邁出了自己人生的堅實一步。從上海到揚州就業收入低,他「改行」賣煎餅「攤餅哥」叫吳亮,安徽人,20歲,安徽一所職業學院數控專業大專畢業生。
  • 大學生月入13萬,大媽月入3萬,同樣是賣煎餅,他們不同在哪兒?
    我們早晨上學、上班時候經常會看到賣煎餅的,我們也會順手買一個當做早餐。你有可能買到的是一個大媽的煎餅,有可能買的是一個大學生畢業創業開的煎餅店。早前有一個北京大媽,被顧客懷疑少打了一個雞蛋,結果吐槽怒懟:「我月入3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
  • 大學生創業不能滿足於「賣奶茶」「擺地攤」
    新華網長沙12月21日專電(記者李丹)近日,在2013年湖南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上,湖南現代物流學院派出的「遠方」團隊憑藉電動自行車寄存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摘得大賽桂冠。但談及今後的發展和創業前景,這支團隊表現出擔憂。
  • 從賣牛奶到創辦文化公司 ——西安應屆大學生小劉自主創業的啟示
    2016年7月,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奮鬥理想,他投資創辦了一家創意文化傳播公司,公司員工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21歲,都是在校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 據悉,2017年,陝西省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37944人。為留住大學生,今年以來,西安市出臺了就業創業新政、戶籍新政、安居新政、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西安就業創業,提出了「五年留百萬」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的目標。
  • 大學生創業微信接單賣水果:目標登陸納斯達克
    寧帥豪駕車送水果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寧帥豪也和同伴一起加入了「O2O賣水果」的創業大軍。他們創辦的電商平臺「果樂樂」,通過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接受訂單,每天的營業額最高超過千元。與幾乎所有電子商務模式一樣,寧帥豪的「果樂樂」也依賴風險投資的支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群羽翼未豐的大學生創業者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寧帥豪說,他們會盡全力堅持自己的夢想——把水果「賣」到納斯達克。 選擇高職:把中學的創業夢延續下去 「我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 麗江大學生淘寶創業賣蜂蜜 半年銷售額50萬
    去年,他和師兄李凱強、同學劉思葉負責了一個學校發起的大學生創業項目。15人齊心協力,去年過年都沒回家,輪流值守看店,從2016年7月至今,整個團隊的銷售額到了50萬——但是因為貨物全是借貸,還掉貨款和各項開支,負責團隊財務的大三學生柯雙手裡就剩下1000塊錢。團隊調整方向:要把「麗江好貨」的品牌打響,貨賣全國,必須上淘寶;要開淘寶店,則必須找到能鎮店的好蜂蜜。什麼叫好蜂蜜?
  • 央視揭秘北大碩士生意經:賣米粉月營業額15萬
    資料圖北大法學碩士賣米粉月營業額15萬北大碩士賣米粉兩個月連開兩家店張天一: 2014年6月27日,我們的第二家米粉店開業的第三天,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倒計時一天而每天2000個肉夾饃的銷量,也遠遠超出了傳統肉夾饃零售業的銷量。孟兵:我們10平米的小店,我們的銷量砍半,也沒有一家賣肉加饃的店可以比我們銷量50%更多。為什麼一個如此草根的肉夾饃,西少爺賣的這樣火?奧秘就在網際網路。
  • 下崗工人創業賣章魚小丸子,3家店一個月淨賺8萬
    為了維持生計,她選擇創業,經過一番調查後,她決定賣章魚小丸子、關東煮這些休閒食品,如今她每個月的收入高達8萬元。下崗後,李芳一度心急如焚,上網瀏覽消息時,她偶然發現一家公司正在招收學徒做飲食項目,於是她便和老公一起去了珠海的那家公司。由於資金不夠,只做了他們眾多項目中的三個,一個是章魚丸子,一個是關東煮,另一個是珍珠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