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封面故事
一座城市不能沒有酒吧。
酒吧並不僅僅為一座城市的人提供一種消遣,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城市的商業、發展、文化調性……只有在酒吧,人們才能跨越出身、等級和社會地位進行交流。作為一種休閒、娛樂的城市文化,泡吧是物質和精神的雙重享受。
如今的濟南人很懂得這種享受,從上世紀90年代的「夜生活匱乏」至今,不同類型的酒吧已在濟南遍地開花。酒吧行業的崛起成為濟南現代夜生活的文化標誌,「夜晚的疑惑」因此得到解答,濟南人擁有了更豐富性的選擇。在這裡,他們尋求想像、夢幻、宣洩和社交,同時留下自己的青春。
濟南曾有「灰姑娘」
海明威的一生酷愛光顧酒吧,在古巴生活時,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的Daiquiri在La Floridita,我的Mojito在Bodeguita。」這分別是他最愛的兩款雞尾酒和兩個酒吧。海明威從酒吧中尋找創造靈感和生活體驗,他筆下塑造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也頻繁出入酒吧。
英國作家賽繆爾·詹森說:「世間人類所創造的萬物,哪一項比得上酒吧更能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溫馨與幸福。」
在一座城市中,酒吧往往承載了人們的休閒娛樂和情感宣洩,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和標誌。以至於有人說,酒吧是一座城市的「面子」。
作為山東省會,濟南的「夜生活」曾飽受外地人詬病,「娛樂行業匱乏,夜晚沒有活力」是很多人給濟南的評語。上世紀90年代末,「灰姑娘」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濟南的「顏面」。
作為濟南酒吧的「元老」,灰姑娘曾引領了濟南酒吧的發展。在2000年至2002年間,以灰姑娘為代表的上百間酒吧使濟南夜生活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那是一個蹦迪的時代,」80後王冠一猶記得當年夜晚消遣的幾個好去處,「灰姑娘、『1+1』是我們常去的兩間酒吧,那幾乎是當時濟南最潮流的去處。人們在舞池瘋狂蹦迪,甚至比現在酒吧的氛圍還要好。」
彼時,灰姑娘以其省體絕佳的地理位置和潮流的音樂素養佔據了濟南夜店的大壁江山。「如果你是一個濟南人,你可能沒去過灰姑娘,但你不可能沒聽說過灰姑娘」。曾在灰姑娘任職客戶經理的柯子說。甚至在全國,灰姑娘也居行業翹楚,創始人楊三強曾對媒體表示,「灰姑娘最重要的兩個部分——電子音樂和現場樂隊在全國都數一數二。」
灰姑娘的時代是一段難以複製的年月。濟南的溫吞和保守隨著「灰姑娘們」的盛行逐漸褪去,各種酒吧以一種「反叛」的文化姿態出現在這個城市。在夜色的掩護中,灰姑娘成為寄宿在這城市中的生命表達本能衝動、欲望、以及孤獨的載體。
濟南人開始狂歡,越來越多的酒吧在城市中萌芽,2046、班卓、盒子、街角、soho……伴隨著經濟和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濟南人將酒吧作為白天奮鬥後的短暫間歇;這些酒吧不僅是成人世界欲望的集中地,除了在這裡發洩情緒、袒露自我,人們還從這裡尋找慰藉。
同時,這些酒吧也見證了很多人的青春。柯子至今保留著灰姑娘的打火機,偶爾想起灰姑娘,腦海中馬上浮現出那段「激情、瀟灑」的歲月。他在那裡認識了無數朋友和自己的愛人,也以超高訂座率的業績完成了自己「第一桶金」的積累。
很多灰姑娘的忠實擁躉至今難忘,在摩肩接踵的舞池中,人們單純地跳舞,單純地喝酒,單純地釋放出欲望……
愛「擼串」不愛「泡吧」?
灰姑娘的終結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2015年新年的第一天,灰姑娘酒吧正式停業。一家酒吧的「殞滅」引發了整個城市的嘆息,人們紛紛在個人社交媒體回憶這個傳奇式的酒吧。彼時,王冠一正在國外念書,看到朋友圈有人發「灰姑娘停業」的消息,他很是感慨了一番。「灰姑娘是我們的『荒唐歲月』,我跟朋友們在那裡喝了太多的酒,認識了太多的姑娘。我們曾在那裡出糗、爭吵、相戀……而它就這樣沒了。」
在灰姑娘關門的背後,是濟南酒吧行業的大洗牌。
2009年,濼源大街「銀座新天地」開業,作為一種「城市休閒商業街區」的地產形態,「銀座新天地」是銀座品牌逐步涉足濟南娛樂行業的標誌。在這裡,愛上酒吧(LOVESONG Club)的開業給更多的90後泡吧愛好者提供了絕佳去處。
同一時期,全國連鎖的酒吧品牌也開始批量進入濟南。以soho酒吧和菲芘系列為代表,濟南酒吧業開始進入「戰國時代」。彼時,濟南酒吧大多分布在幾個片區:以濼源大街為中軸線依次分布的愛上酒吧、夜潮酒吧、菲芘88、蘇格繆斯;位於泉城公園酒吧街的品pub、寇娜酒吧等;零散分布在朝山街的街角酒吧、班卓酒吧,泉城廣場附近的瑪蓮娜……
外地的酒吧品牌和資本給濟南本地的酒吧帶來巨大衝擊,濟南人在去慣了「迪廳式酒吧」後,開始對更注重演藝、更為潮流的外來酒吧產生興趣。90後Brian是一名真正的酒吧狂熱者,從高中起,他就混跡於濟南各大酒吧,幾乎每一家酒吧的酒柜上都存著他開過的洋酒。
Brian最喜歡的酒吧還數泉城公園內的品pub。不同於其他酒吧的喧囂和「烏煙瘴氣」,品pub裡面分為卡座和散臺,並沒有常規酒吧中的超大舞池。每晚都有來自菲律賓的樂隊演唱,唱的大多是英文歌,舞者和調酒師都很專業。在Brian看來,品pub可以代表當時濟南慢搖吧的最高水平,「環境一流,音樂品位一流,酒的品質也一流。」偶有外地朋友來濟南做客,Brian就會帶他們來品pub,往往能得到朋友的讚賞和驚嘆。
可惜的是,2015年4月份,品pub也關門了,確切地說,整個泉城公園酒吧一條街都關了。據媒體報導,泉城公園方面曾作出解釋,因為房租到期和「公園規劃」等問題,所有酒吧撤出泉城公園。
事實上,經營場地規劃改變之外,濟南酒吧的經營狀況或是引發變數的主因。濟南酒吧業內人士大都認同的現實是,一直以來,濟南的酒吧都存在經營上的問題。泉城公園酒吧一條街關門之後不久,濟南人「擼串」一天吃掉7.2噸羊肉的新聞恰巧曝出,濟南人不好酒吧好「擼串」的討論也隨之而來。
但「擼串」不能代替「泡吧」,濟南的酒吧已經處在「急需變革」的背景下。
「愛樂之城」的文化姿態
在經歷過酒吧行業的鼎盛時期,濟南酒吧踏進了低谷,一場自上而下的破題嘗試也在悄然進行。
早在2013年,在濟南市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發展通報會上,打造紅尚坊酒吧一條街即被提出。在「2013年濟南市特色商業街區建設發展導向意見」中,按照「一街一模式」「一街一特色」的要求對包括紅尚坊在內的超過20條商業街的規模、業態配置、建設提升方向也做了規劃。
政府層面的規劃之外,越來越多的從業者也在不斷嘗試,更多的music live、主題性質、民謠酒吧、爵士酒吧、電子樂酒吧開始充斥濟南的酒吧市場。濟南酒吧業已進入了主題酒吧和酒吧文化建設的轉型期,濟南人需要酒吧更需要「內涵」,而不僅僅是「狂歡的噱頭」。
一個包容的城市應當使每一個不同品位、不同社會階層的人都能在此找到適合他們的酒吧。其中,民謠酒吧的崛起不可小覷。
2017年,對於民謠,「這是個最好的時代」的說法甚囂塵上。而老城濟南,對「新民謠」時代給予了足夠的包容和生長空間。在濟南,民謠歌手背著吉他趕赴酒吧、咖啡館,撥弄琴弦淺聲吟唱;甚至在濟南冬日夜晚的街頭,都常常看到以手撫琴的民謠歌者。據了解,民謠酒吧在濟南本土酒吧中的佔比很高,十家酒吧中,六七家都是民謠酒吧。而這些為民謠歌手提供演出機會的地方,就成為了這個城市駐守民謠的聖地。
2016年,民謠歌手吳愷關掉自己的汽車美容店,開始了走穴唱歌的生活。大概從2015年開始,吳愷感到濟南的民謠音樂市場開始回潮。好的專職民謠歌手勤快點兒一個月能賺個一萬元左右。「在濟南,民謠不僅能養活人了,還能讓人過得不錯。」演出最頻繁的時候,一個禮拜唱了6天,每天晚上唱三個半小時,唱到第五天,吳愷感覺自己「說話都費勁」。
在濟南,民謠酒吧的聚集地非後宰門街莫屬。後宰門街北靠百花洲,道路兩側原本都是老舊不堪的房子。不長的街道上有十幾家頗受歡迎的民謠音樂酒吧。趙亮曾是「後宰門26號」的店主,這家藏式風格的民謠酒吧一度是民謠愛好者的天堂。雖然趙亮後來將酒吧轉移到玉函銀座,名字也改成了「跳傘塔」,仍不妨礙眾多粉絲一路追隨。
民謠酒吧在濟南是一個特殊的存在,除了以後宰門街為代表的「小後海」,還有像班卓酒吧、盒子酒吧、野BAR、大冰的小屋、跳傘塔這樣人氣聚集的個體酒吧。在濟南,民謠酒吧多年來形成的藝術氛圍不曾消減,真正找到了與老城和諧相處的方式。
「後程發力」的濟南酒吧
華燈初上,城市睡了,酒吧還醒著。
每天凌晨,的哥李俊毅就會來到東關大街西口趴活兒,這裡正是如今最火的酒吧之一——玩樂大師奧斯卡Dr.Oscar的所在處。每當載了從奧斯卡出來的乘客,李俊毅總愛搭句話「裡面怎麼樣?好玩嗎?」在多次得到「high!特別high!」的答覆後,李俊毅終於忍不住,跟朋友進了一趟奧斯卡。
作為劇院式酒吧品牌,去年年底,奧斯卡正式入駐泉城濟南,某種意義上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娛樂時代。李俊毅終於體會到了乘客口中所說的「high」,奧斯卡不遺餘力地製造大場面,專業的舞美、燈光和演員,這跟李俊毅印象中的酒吧差別很大。
近年來,濟南的酒吧文化開始與國際接軌。在電音文化的入侵下,濟南的酒吧也開始進行革新,90後、00後也成為了酒吧文化的主要愛好者和倡導者。李俊毅注意到,奧斯卡內幾乎都是大量的年輕人,「他們雖然買不起套酒,只能站在舞池或散臺,但是他們似乎有用不完的體力,從不到八點就開始排隊佔位置,一直狂high到凌晨2點之後。」
包括奧斯卡在內的酒吧,很捨得在DJ上下本錢。除了世界頂級電子藝術家之外,格萊美大腕也是Dr.Oscar Nightclub的常客。被邀請來奧斯卡表演的DJ都是大來頭,代表著世界上音樂的最新潮流。
除了奧斯卡,近年來濟南又湧現出眾多優質酒吧。以爵士樂為主打的Parlor pub,以電子音樂為主打的NASA,專注於現場音樂的雀躍之地,還有近來流行的hiphop酒吧VOLE……這些酒吧紛紛豐富了濟南娛樂行業的內容。它們的橫空出世誘發和帶動了其他零售、餐飲、娛樂等相關行業,使商業的成分和比重大大增加,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整個區域的功能、產業、經濟和城市發展模式。
酒吧永遠和美酒、音樂、燈光、夜色、情調和氛圍等字眼相聯繫。有人把這種魅力空間,稱為「天堂不如人間」的地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作為城市發展的產物,酒吧與濟南達成了共生。
酒吧是一個大熔爐,既是娛樂文化傳播的窗口,又是城市文化的輸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濟南的酒吧行業中會產生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本土品牌。
關注主流人群
聚焦社會熱點
齊魯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