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雜的新吃法,一般人都覺得「噁心」,吃法卻傳遍了全中國
說到動物雜碎,都想到大腸、血塊、肝臟等等。以前人們不會吃把這些丟掉,現在的人們越吃越精充分利用各個部位,做到物盡其用,美食無處不在。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美食看廣東,廣東人什麼都敢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網上流行一句話:「廣東人吃胡建人」,當然只是開玩笑,不得不承認廣東人對美食有鑽研的態度。單單去吃一頓廣東早茶就能看出來,其他省份早餐就是包子豆漿油條胡辣湯米粉粥等等,胡亂吃兩口早餐就算過去了。在廣東早上各種五花八門的早點,形狀可愛精緻裡面的餡也是絕了,每一種個頭都很小,保證你吃的豐富吃的滿足。除此之外還有有美味的煲仔飯、鮮嫩的蝦餃、嫩滑的腸粉,香噴噴的叉燒包。
這些都不算什麼,重要的是廣州人們發明了牛雜的新吃法,傳遍了全中國。一般人都覺得這些東西很噁心,特別是知道了這是那個部位然後就聯想到這個部位的功能…就會變得更敏感,轉變為對氣味的敏感,但凡這道菜有個什麼不能接受的味道立馬拒絕嘗試。各地大廚師也是為此想盡辦法除去人們心中芥蒂,爆炒、加白蘿蔔、滷一下等等。
但是今天要介紹的是牛雜的廣式做法:
材料準備:牛肚、牛肝、牛肺、牛腸、牛心、牛百葉等;用來熬湯的牛骨;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陳皮、姜、等。步驟一:將內臟處理乾淨,多用清水衝洗然後泡除血水。切成絲或者塊狀。白蘿蔔清洗後切成塊狀。步驟二:加入油、鹽、蠔油、醬油、胡椒粉等調味料醃製已切好的牛雜,再攪拌均勻,放置一個小時左右,讓牛雜充分入味。
步驟三:先將牛骨與牛雜放入子裡,加入清水大火熬製,,這時要不斷去除湯表面的浮沫,直到肉呈白紅色,把湯水濾去,再重新加入清水,此時把上述的花椒、陳皮、桂皮、八角和打碎的牛骨和蘿蔔一同加入鍋中(這實為牛雜的湯底料),用大火燒沸大約半個小時,然後,改用小火繼續煮一個半小時,直至牛雜酥化即可,這期間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調味料。
吃哪補哪牛雜對人體也是有大補的好處,每個人對牛雜的偏愛程度不同。如果能接受冬日裡的一碗牛雜湯,就著餅吃,別提多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