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李娜的中國網球「國際戰略」有了升級版

2020-12-21 中國青年報

8月24日,山東日照,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日照站次日,中國女子網球著名選手王薔(右)在訓練結束之後。視覺中國供圖

2020中國網球巡迴賽(以下簡稱「中網巡」)近日落下帷幕,在今年這個國際網球賽事因新冠肺炎疫情一度停擺、運動員的國際旅行面對諸多不便的年份,新創立的中網巡為中國網球選手提供了寶貴的賽事平臺,使這項賽事的誕生顯得恰逢其時。其實,中國網球協會醞釀創辦中巡賽跟今年的疫情並無關係,國家體育總局網球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國網球協會副主席黃瑋近日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時介紹了中巡賽創辦的背景:國內網球賽事稀缺、業餘網球賽事不規範、職業網球賽事缺少中國話語權。如果說始自本世紀初的中國網球「國際戰略」成就了中國網球的成績突破(奪得奧運金牌和李娜成為大滿貫單打冠軍),那麼,中國網球的進一步發展則需要「國際戰略」適時地升級為國內、國際兩手抓。

中國網球的「國際戰略」,是指中國網球國家隊為國內優秀的網球運動員參加國際賽事創造條件,集中人力、物力確保國內優秀選手可以長期在國外參賽。對於網球這樣一項高度職業化、國際化的運動來說,「國際戰略」使得中國優秀網球選手可以像國外職業網球選手一樣頻繁參加國際賽事,加快提升自身實力。從2004年雅典奧運會奪金的李婷、孫甜甜到後來兩奪大滿貫女單冠軍的李娜,以及鄭潔、晏紫、彭帥、張帥等中國女網金花,都是「國際戰略」的受益者。不過,「國際戰略」只能保證極少一部分國內優秀網球選手走向國際賽場,是打造金字塔塔尖的精英工程。隨著網球在中國逐步從一項冷門運動變為主流體育項目,國內網球人才的培養規模不斷擴大,「國際戰略」所能提供的國際參賽機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國內網球人才對高質量賽事的需求,這就日漸凸顯出黃瑋所說的「國內網球賽事稀缺」的問題。

作為中國網球新一代的年輕球員,剛剛被美國一所大學錄取的朱銘芳對國內外網球賽事環境的差異有著切身感受,朱銘芳的父親朱寶軍一路陪伴女兒在網球道路上成長,他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國內有質量保證的網球賽事確實太少,2018年,朱銘芳在國內僅參加了全國網球團體賽和青年團體賽兩項賽事,此兩項賽事加上全國錦標賽,基本上就是國內網球賽事的全部。而朱銘芳之後在美國進行為期3個月的訓練時,幾乎每周都有適合的賽事可以參加。朱寶軍表示,從網球運動員的培養來說,像女兒這樣的青少年選手一年至少應該參加10次以上有質量保證的賽事,國內已有的網球賽事顯然達不到這個數量。

除了國內有質量保證的網球賽事稀缺,為數不少的業餘網球賽事又存在不夠規範的問題。一方面是國內由企業、個人、地方網球協會組織舉辦的業餘網球賽事五花八門,但是不成體系,另一方面,這些賽事的裁判水平、辦賽質量等也缺乏指導、監督,使得這些賽事很難與國際網球賽事銜接起來。

目前,國內省級網球專業隊的運動員大約有300多人,但是具備參加ITF和ATP挑戰賽(即最低級別的國際網球賽事)實力的運動員,總共也就三四十人,也就是說,國內絕大多數的專業網球運動員是參加不了國際網球賽事的,如果國內再沒有相應的賽事可以提供給這些運動員,他們一年下來就只有兩三項比賽可以參加,或者只能去打業餘比賽。

中國網球的「國際戰略」已經證明,只有保證高頻率、有質量的參賽,網球運動員的水平才能提高。但在「國際戰略」推行多年之後,中國網球的絕大多數運動員實際上仍像「國際戰略」推行前一樣,依然受困於有質量保證的賽事嚴重不足。

同時,中國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網球運動員都推向國外,讓他們在國外從最低級別的賽事打起。朱寶軍介紹,如果是世界排名在150位之外的選手,都很難依靠賽事獎金負擔在國外參賽的費用。這意味著,除非得到國家支持、有特定的贊助商或家庭有極強的經濟實力,否則,絕大多數中國網球運動員都不可能在成長階段就開始頻繁出國參賽。

但是國內的網球賽事體系始終是一個空白,這是中國網球協會醞釀了兩年時間要推出中網巡的一個主要原因。

從今年中網巡的舉辦情況看,從8月以來,共在12個城市進行了14站比賽,其中包括主要面向職業和高水平運動員的3站CTA800級別、3站CTA1000級別和1站總決賽,以及面向業餘運動員的2站CTA200和5站CTA500級別比賽。疫情之下,包括王薔、韓馨蘊、王雅繁在內的多名中國女子網球名將都參加了今年的中網巡。

除了致力於打造國內網球賽事體系,黃瑋表示,打造中網巡的另一個考慮是提升中國在職業網球賽事領域的話語權。

近20年來,隨著網球在中國的走熱和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希望藉助網球這項國際化運動提升城市的國際化形象,ATP(男子職業網球協會)和WTA(女子職業網球協會)旗下的職業網球賽事不斷在中國城市落地,為此,中國的這些城市也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如果中國有一項自己的國際網球賽事,也可以給中國城市更多的網球辦賽選擇。黃瑋表示,中網巡作為中國掌握IP的網球賽事,不僅為中國運動員提供了國內賽事平臺,也向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網球選手敞開大門,將發揮中國體育走出去的「體育外交」作用。

高舉「國際戰略」的中國網球,在過去20年裡實現了一個個歷史性突破,黃瑋認為,接下來,中國網球將以賽事為核心,「綱舉目張,賽事是綱,賽事拎起來後,其他就都能發展起來」。黃瑋表示,「大家說,中國網球要抓後備人才、提高教練水平、推廣網球文化,還要抓網球運動的群眾普及,要讓網球進校園,等等,但是所有這些工作應該從哪個地方突破呢?那就是賽事,按下賽事的按鈕,這些工作就都運轉起來了」。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解讀李娜效應:一個人帶動一個網球產業
    也有人說,奪冠意味著她商業品牌價值的倍增,一如姚明、丁俊暉,李娜的成功,或將帶動一個產業的前行;她成功的一小步背後,也表現出中國體育產業從舉國體制向市場化、國際化過渡的一次「戰略性嘗試」。在張軍慧看來,很早接觸到市場、接觸到國際賽事,使得獨立出來的李娜無論是個人經歷還是團隊力量都有所上升,更重要的是,在一次次參與國際大賽的過程中,她的心理素質和技戰術有了實質性的提高,加之商業化的運作的跟進和給力,使她更上一層樓。而在她成功之後,其對整個中國網球產業的發展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樣的成功到目前為止很難複製。
  • 網球名將李娜退出中國國籍?中領館闢謠了!李娜回應改國籍風波:對此不想再有更多評論
  • 網球|李娜已經進入國際名人堂,賓宇體育為您解析如何網球留美?
    自從李娜2014年9月宣布退役後,時隔5年,這位中國網壇名將又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裡。這一次,她不在是因為贏得了冠軍,而是贏得了網球眾生名譽: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1982年,李娜出生於湖北武漢,8歲開始學打網球,其職業生涯中共獲得了兩個大滿貫、多個單打冠軍。
  • ...要演「滿大人」了;李娜正式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主播吃壁虎身亡
    熱點事件速遞梁朝偉要演「滿大人」了李娜正式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 主播吃壁虎身亡 有關中國企業進行新的美國農產品採購 地球最熱的6月 復聯4創影史冠軍 杭州綠洲花園棄嬰李娜正式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國際 今日 事件介紹:7月21日,李娜進入國際網球名人堂的儀式在美國羅德島正式舉行——她成為第255人、也是來自中國的第1人,入選國際網球名人堂。
  • 翻過2020,李娜首奪大滿貫就已十年,下一個李娜在哪裡?
    當然這也意味著,距離李娜奪得中國和亞洲第一個大滿貫冠軍,已經過去了十年。十年前,很多人認為李娜走通了中國網球接軌世界的模式,中國將湧現出更多一流高手;另一些人則覺得我們依然基礎薄弱,任重道遠。十年過去了,中國網球確實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女子選手卻始終沒能逼近李娜的高度,男子選手也沒能在國際賽場實現真正的突破,中國網球依然在摸索和等待。
  • 李娜的網球英語學習
    6月5日,李娜在法網的決賽賽場上擊敗衛冕冠軍斯齊亞沃尼,獲得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大滿貫冠軍獎盃,也成為首個奪得大滿貫冠軍的亞洲選手。在上周四的半決賽中,李娜還擊敗了俄羅斯高手莎拉波娃,莎拉波娃當天賽場上的10個雙發失誤將李娜送進了決賽。
  • 網球女神李娜:為抗疫捐款300萬,與教練老公家庭美滿,兒女雙全
    這位中國一姐已經退役五年了,中國網球的最大招牌依舊是她,在武漢暴發疫情的時候,李娜以自己的方式捐款支援武漢,如今與教練家庭美滿兒女雙全,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屬於李娜的傳奇。姜山到李娜那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娜終於決定復出繼續為國效力,她便重回當初的輝煌,一出場便奪得了廣州國際女子公開賽的冠軍,更是拿到了第一個在WTA巡迴賽拿到冠軍的中國選手,在2005年更是成為首次進入紅土賽決賽的中國選手,在2006年的時候,李娜因為生病退出了比賽,在北京奧運會的前五個月李娜被診斷出了軟骨磨損,覆蓋積水,面對選擇她毅然決然地接受手術,在這樣的信念中李娜在網球比賽中拿起了中國乃至亞洲的第一個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
  • 退籍烏龍,李娜為何不願多談
    當年,因為比較有個性和想法,李娜曾經和國內體育部門鬧過彆扭。這也成為了此次謠言產生的一個心理基礎。鬧彆扭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李娜從小開始練習網球,1996年進了湖北省隊,1999年進了國家隊。這期間,她在ITF(國際網球聯合會)、WTA(國際女子網球協會)舉辦的一系列賽事和國內的全運會、大運會上都有很不錯的表現。
  • 李娜:職業生涯很完美 如果有來生依然選網球
    此次重返墨爾本公園,李娜已從澳網女單衛冕冠軍變成了幸福的「準媽媽」。20日,她在賽地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自己的夢想是「做家庭主婦」,卻又表示:如果有來生,我依然會選擇網球。 「我的職業生涯很完美」 退役後,李娜的身體狀態不錯,只是由於懷孕不能繼續打針治療膝傷,「只能讓它慢慢去恢復了。」她表示,仍在適應新的生活,但已經感覺很幸福,「不用每天擔心比賽的輸贏,壓力小了很多。」 不過,揮別賽場的李娜依然熱愛網球,變化只是不再持拍參賽而已,「這也是我為什麼投身於宣傳、推廣網球的原因。
  • 中國網壇一姐,為何領獎時從不感謝領導?聽聽李娜是怎麼說的
    前言:看過網球的球迷都知道,中國網球界最出名的選手肯定就是李娜,李娜在退役之前,在全球的排名都能達到前幾,並且也拿過網球的大滿貫冠軍,還是第一個入選網球名人堂的亞洲運動員。中國網壇一姐領獎時從不感謝領導現如今李娜的身價非常高,主要還是因為自己曾經拿下過這麼多的世界冠軍,把自己的身價也抬到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高度,但這也是人家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所換來的,而且人家為中國網球界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給這麼多的錢應該也是情理之中。
  • 澳網「爆米花網球頒獎典禮」 李娜獨攬金話筒獎
    北京時間1月28日消息,隨著德約科維奇和阿扎倫卡分別衛冕男單和女單冠軍,2013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也正式落下了帷幕。14天的比賽可謂異彩紛呈,近日澳網官網就舉行了一年一度的「爆米花網球頒獎典禮」。
  • 38歲網球冠軍李娜近況:結婚14年不見公婆,婚姻觀引發網友熱議
    提到網球,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想到李娜。毫無疑問,李娜是中國網球第一人,她在世界賽場上所取得的成績,前無古人後也難有來者。李娜,是武漢的驕傲,也是中國的驕傲。和大多數網球運動員不同的是,李娜的巔峰期來得稍晚。
  • 【專題策劃】弘金地國際網球學院——從費雷羅時期到新的合作模式
    今明兩天,《網球大師》推出國內網校專題,帶你走進遍布神州大地的多家網校。或許在不久之後,我們會在這裡見證一批新星的崛起。  2013年,弘金地體育產業有限公司於深圳坪山區創辦了弘金地國際網球學院。經過五年的探索,弘金地國際網球學院現已建立了一套科學嚴謹的教學管理模式,並培養出一批在國內外賽場上取得佳績的青少年球員。
  • 曝李娜明天正式宣布退役!真正原因曝光
    9月18日,據圈內人士爆料,李娜經紀公司IMG將於9月19日召開新聞會,對外正式宣布中國網壇一姐李娜退役。明天也是首屆武漢網球公開賽的第一個比賽日,選擇這個特別的時間節點上退役,娜姐的決定頗有深意。  據了解,李娜宣布退役的原因,在於身體已支撐不住繼續比賽。9月2日時,曾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圖,曝李娜前往慕尼黑檢查傷病。
  • 李娜更改國籍上熱搜?中國駐釜山領事館:烏龍!
    即便退役多年,中國金花李娜在國民中的熱度依舊不減,近日#李娜#就再次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熱議。原來有多個大V爆料「李娜」退出了中國國籍,還被附上中國駐釜山總領事館2020年12月24日籤發的第462號領事證明。這般鐵證如山的事實,讓李娜更改國籍的消息不脛而走。
  • 被網球耽誤的時尚達人李娜,穿西裝配白褲,身材讓人羨慕
    李娜是著名的網球運動員,在網球比賽上有著天花板的水準,「潑辣」的性格,在比賽中顯得特別冷靜,14年後她正式宣布退役,結束了長達15年的網球生涯,現在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家庭幸福,事業蒸蒸日上,當她進入娛樂圈的時候,她的影響力一點也沒有下降,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在比賽間隙她和她老公討論戰術的樣子
  • 駐釜山總領館回應李娜退出國籍,與知名運動員同名
    駐釜山總領館1月4日晚間發表聲明回應有關「李娜退出中國國籍」的網上傳言,「經查,申請人證件使用名與著名運動員相同,他們在韓國結婚多年。經過我館與申請人聯繫核實,證實照片是盜用後上傳到微博炒作的。本館對別有用心的人非法盜用個人法律文件、在網上散布謠言的行為予以譴責,鄭重提醒領區的中國公民,務必保護好個人法律文件,避免隱私信息洩露可能帶來的風險。
  • 前中國網球1姐,詮釋巾幗不讓鬚眉
    前中國網球1姐,詮釋巾幗不讓鬚眉。近日北京某基金會向外界公示了收到的捐款信息,其中就有前中國網球一姐李娜,從公示名單來看,李娜共捐款4次,早在2月2日就已經捐出了30萬,隨後李娜又連續捐款3次,分別是100萬,100萬和70萬,4次共計捐款300萬,將用於購買醫療物資,如果不是該基金會發布了這份名單,或許外界都不知道李娜捐了這麼的錢。
  • 李娜談中國式教育,直言中國孩子缺乏自信,不願孩子接受這種教育
    李娜直言不願孩子接受"中國式教育"李娜是我國的網球名將,2006年李娜和相戀多年的丈夫姜山結婚,而在2014年李娜選擇退役回歸家庭,在退役後的兩年時間裡,李娜生下了一兒一女,組建了一個四口之家。在孩子出生之前,李娜就曾在自傳《獨自上場》中分享過她自己的育兒觀念,在自傳中李娜談到中國式教育時,她直言現在很多的中國孩子缺乏自信,而這種現象的根源在於父母的教育。像是她小時候打網球時,父母總是覺得她的表現不如其他人,所以李娜一度變得不自信。
  • 2016中國網球十大經典時刻
    2016年是中國網球後李娜時代的第二年,2015年中國網球經歷了近10年來前所未有的低谷:老一代金花李娜、鄭潔、彭帥相繼因為各種原因離開賽場,以鄭賽賽、王薔為代表的小花軍團扛起了中國網球的大旗;而中國男網也依然艱難前行,沒有什麼實質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