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12月13日至14日,南昌縣(小藍經開區)2021年工作務虛(擴大)會召開,會議全面盤點今年各項工作,科學研判發展形勢,提前謀劃明年和「十四五」時期的工作思路、舉措。
南昌縣縣委書記、小藍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熊運浪,小藍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建平,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陳翔出席並講話,縣委副書記羅國棟,小藍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徐峰,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黃芝亮,縣政協主席鄭響龍等縣區副縣級以上領導出席會議。
會議期間,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院長吳志軍應邀為大家解讀了《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徵求意見稿)》。
羅國棟、徐峰、黃芝亮、鄭響龍、柯雪琴、李碧、塗莉華、周結華、吳華、陶億國、皮鈞、陳偉峰、閔員根等縣區副縣級以上領導、16個部門和各鄉鎮(街道、管理處、管委會)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圍繞「今年工作怎麼看,明年工作怎麼幹,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十四五規劃」主題依次發言。
大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以問題為導向,暢談了下一步工作思路和舉措,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匯聚了智慧、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
在聽取了發言後,熊運浪作了點評講話。
熊運浪表示,大家在發言中,談問題不遮不掩、直擊要害。在談到問題時,能夠不遮不掩,有什麼說什麼,用數據說話、用事實說話,敢於直面問題,揭短亮醜,充分體現了大家對縣區事業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
談思路清晰明確、務實可行。立足自身崗位,從不同角度、不同出發點,談了明年的工作思路,都很有針對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談建議有的放矢、具體實在。無論是對「十四五」《規劃建議》《規劃綱要》提的建議,還是對今後具體工作、具體項目提的建議,都能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提的建議很有份量、很有質量。這些建議都對謀劃好、推進好今後縣區的各項工作,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決策參考。
熊運浪指出,這次務虛會,緊湊而熱烈、務虛更務實,圓滿達到了「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在相互啟發中拓寬思路、在集思廣益中增進共識」的目的,為南昌縣(小藍經開區)更好地釐清明年乃至今後一個時期各項工作思路打下了堅實基礎。
熊運浪還就當前規劃編制、村「兩委」換屆工作、安全穩定等幾項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他要求,要抓好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建議》是對《規劃綱要》的頂層設計、宏觀指引,《規劃綱要》是引領我們未來五年發展的行動指南、重要遵循。要切實抓好規劃建議和規劃綱要的制定工作,推動上級精神有效落地、其他規劃有效銜接、意見建議有效融入。
熊運浪要求
要一刻不停抓指標。要對各項經濟指標進行一次全面梳理,分類進行統籌調度,確保各項經濟指標順利完成。
要一往無前抓項目。縣級領導和部門、鄉鎮的同志,要切實擔好責、盡好力,對於各自的掛點項目、責任項目,及時調度解決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項目的大建設、大發展推動經濟指標持續向上攀升。
要一馬當先抓招商。要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著力引進一批經濟效益好、稅收貢獻大、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為明年乃至「十四五」發展「存好糧」、打好底。
要一以貫之抓徵收。要進一步倒排「時間表」,按下「快捷鍵」,全力以赴大拆、快拆、集中拆,確保如期全面完成今年的徵收任務。
熊運浪強調
明年是基層組織「換屆之年」,也是村(社區)「兩委」任期由3年改為5年、集中與縣鄉換屆同步進行的首次換屆。我們務必要認真謀劃好、組織好、推動好。
要做細做實前期準備。 要把握時間節點,嚴密工作程序,積極穩妥地推進換屆工作,全面開展調查摸底,確保整個換屆工作依法依規、有條不紊、有序開展。
要配強配優「兩委」班子。 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選拔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雙好雙強」的優秀人員進入村(社區)「兩委」班子。
要築牢築實紀律防線。 要始終把嚴肅換屆紀律挺在前面、貫穿到底,注重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預防在先,確保換屆選舉風清氣正、圓滿成功。 同時,要進一步強化安全意識,認真抓好信訪矛盾化解、安全隱患治理和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切實築牢安全防線 ,為縣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安全保障。
縣區上下要進一步發揚「拼」的精神、強化「搶」的意識、鼓足「爭」的勁頭,高質量完成今年各項目標任務,高標準推動明年各項工作開好局、起好步,努力在彰顯省會擔當中挑重擔、走前列!
王建平在講話中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小藍經開區將著力在聚焦重點抓發展、聚焦瓶頸抓突破、聚焦創新抓機遇、聚焦企業抓服務、聚焦考評抓進位等方面持續發力,全力在穩增長、提質量、轉動能、調結構中當先鋒、做表率,努力為縣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陳翔在講話中簡要回顧了全縣今年以來的工作,分析了當前面臨的發展形勢,提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思路和發展舉措。
陳翔要求,要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統籌力、增強產業升級的引領力、增強城鄉統籌的承載力、增強改革創新的源動力、增強全面小康的推動力,努力在彰顯省會擔當中「挑重擔、走前列」的新徵程中,展現新作為、取得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