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9日,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醫學部運動場舉行。1697名畢業生帶著「厚道」北醫精神,從這個校園出發,走向四方。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北京大學醫學部原主任韓啟德,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等校領導,各學院、醫院主要負責人出席典禮。學工老師、畢業生親友團們共同見證典禮。畢業典禮由醫學部副主任段麗萍主持。
活動開始前,現場大屏幕上播放了2018年畢業紀念片。隨著雄壯的國歌奏唱完畢,畢業典禮正式開始。
劉玉村介紹2018屆畢業生基本情況。在1697名畢業生中,本科生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八年制畢業生566名,研究生畢業生1131名,這當中包括港澳臺學生、留學生72名;615人(含往屆畢業生)獲得博士學位,發表SCI論文475篇,最高影響因子達47.93。畢業生就業遍及祖國各地,還有畢業生選擇海外留學深造,將在世界頂尖醫學院校留下北大醫學人追求科學高峰的身影。
劉玉村號召所有畢業生,一同投入實現健康中國戰略的接續奮鬥中。他希望畢業生們「帶走百年北醫的『厚道』精神,並以此作為北大醫學人思想的堅守。在新時代既做追夢者、也做圓夢人」。
2018年北京大學「學生五四獎章」獲得者,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畢業生鄭漢龍、2015級運動醫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史尉利代表畢業生發言。
在醫學生的身份之外,鄭漢龍是北京大學首個完成226公裡超長距離鐵人三項賽事的學生。這場持續12小時的極限比賽過後,鄭漢龍認真思考了「北大醫學於我意味著什麼」。今天,在畢業典禮上,他把思考分享給大家:「當然,是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臨床實踐,是與同學們八年來結下的深厚友情,也足夠幸運在校園裡找到了一生的摯愛。然而,北醫教給我更重要的事,是從先輩那裡傳承一百餘年的醫者仁心、厚德尚道,以及雖千萬人吾往矣、敢為天下先的精神。」
畢業生代表鄭漢龍發言
史尉利初入北醫時,恰逢百年慶典。他為自己能站在北醫而自豪。6年時光,他從看到病人就緊張的「臨床菜鳥」成長為一名處變不驚的合格醫生;從一養細胞就汙染的「科研小白」成長為喜歡挑戰難題的科研工作者;更是從轉博失敗的低落中成長為北京大學學生最高榮譽獲得者。他代表全體畢業生向北醫老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無盡的感激:「請相信你們種下的種子,未來定可長為參天大樹。」
畢業生代表史尉利發言
來自新加坡的2012級臨床醫學專業陳思吟代表畢業留學生發言。陳思吟回顧大學時光:各種醫學知識背了忘,忘了背,再忘、再背……同學們不能放慢生活節奏,只能刻苦耐勞,繼續往前走。她表示:「未來的醫生們的學習和成長,我們將面對的事情是無法能用黑或白、對或錯這種簡單直接的思路來解決的。因此,我們必須努力在灰色地帶尋找美麗,並且陶醉於使醫學成為一種藝術的細微差別和複雜性。」她祝願大家都能成為「藝術家」,「不斷推動醫學發展,實現夢想」。
畢業留學生代表陳思吟發言
基礎醫學院生理與病理生理學系孔煒教授作為教師代表致辭。她祝願畢業生們在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歷練中,能活的精彩,走出「北醫範兒」。她向畢業生們講述了她對「北醫範兒」的理解:要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要「具備終身學習和不斷跨界的能力」,要有「厚道」精神。她希望畢業生們在未來的工作中,牢記自己的歷史責任、社會責任,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突破創新,創造醫學史上的一個個「第一次」。
教師代表孔煒致辭
離別之際,詹啟敏送給畢業生三點囑託:第一,以德為先,鑄就仁心;第二,以學為上,勤思苦練;第三,求真務實,知行合一。他告訴畢業生們:「做一名醫學人,選擇了艱難,選擇了奉獻,選擇了偉大,醫學人文能夠幫助你們築牢醫德的品質,支持你們堅定而飽含激情地在醫學之路砥礪前行!」他希望畢業生們「將個人夢、醫學夢與中國夢結合起來,將救死扶傷的職責牢記在心間,做一個有夢想、有情懷的人。堅持最初的理想,堅持對專業的熱愛,堅持對醫學的崇敬」。
詹啟敏還向同學們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畢業禮物——他專門為畢業生作詞並演唱的原創歌曲《今夜校園無眠》。
在2018屆畢業生中,有幾十名學生秉持家國情懷,勇擔社會責任,自願奔赴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他們將以全科醫生、選調生的身份到社區、鄉鎮等基層一線服務。韓啟德院士為他們頒發榮譽證書。
韓啟德為服務基層優秀畢業生頒發榮譽證書
畢業生中,285人榮獲「北京大學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93名同學同時榮獲「北京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到場嘉賓為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為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發榮譽證書
在《北醫之歌》聲中,北京大學醫學部2018年畢業典禮結束。隨後,在運動場舉行了學位授予與畢業證書頒發儀式。(文/徐璐)
畢業典禮上的畢業生們
編輯: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