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故事》:傳承中華美德 弘揚中國精神

2020-12-19 中國文明網

小學生們正在閱讀《中華美德故事》

  編者按

  日前,由首都文明辦與北京出版集團聯合組織編寫的《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正式出版。該叢書依據大量史料編選了365個典型意義的中華美德故事,展現了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歷經艱難、自強不息的奮鬥史,闡釋了中華美德的豐富內涵。叢書分為「古代篇」、「近代篇」、「當代篇」三部分,365則故事皆為千字短文,並配以25條題解、51條名言警句、188幅彩色插圖,能夠讓少年兒童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感知中華美德,是開展中國夢和中國精神學習教育的生動教材,是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益嘗試。在世界讀書日之際,本版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該叢書進行評論。

  中國精神的最美亮相

  中華民族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始終巍然屹立於世界的東方,不但文明沒有中斷過,而且越來越發展繁榮、興旺發達,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有一個顯著的、世人公認的優點就是重倫理、講道德,幾千年來一直流傳著愛國奉獻、勤儉節約、自強不息、仁義禮智、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愛護環境、公而忘私等等傳統美德,留下了豐富多彩,而且極其動人的大量事跡。

  《中華美德故事》以科學的態度、確鑿的事實、生動的圖畫,集中講述了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中華美德作了一次精美的亮相。

  中華美德是我們民族,也是我們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我們成長和生活的思想靈魂和精神支柱。試以愛國奉獻為例,自古至今,中國人總是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關鍵時刻,往往置個人的利害禍福,甚至生死存亡於不顧,一切服從祖國的需要,「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共然」(唐·崔顥《題王威古》),「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愛國奉獻的精神,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裡。美德的傳承,成就了我們民族的輝煌。

  千百年來,我們中國人不但以中華美德為自豪,而且懂得中華美德的價值和作用,以高度的自覺傳承著我們民族的美德,並且不斷地加以豐富和發展。在重視道德踐行的同時,還特別注意中華美德的教育和傳播。我們民族中愛國奉獻的美德故事,像古代的弦高販牛、屈原投江、蘇武牧羊、嶽飛抗敵、文天祥寧死不屈,像近代的林則徐虎門銷煙、鄧世昌海上抗日,現代的黃繼光捨身堵槍眼、錢學森回國搞「兩彈一星」、王進喜拼命建油田,如此等等,各行各業的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詳,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始終讓我們魂牽夢縈。愛國奉獻精神的流傳,像一支支號角,時時刻刻激勵著中國人民前進。

  可以說,中華民族迄今所取得的一切勝利中,都飽含著中國力量的作用,凝聚著中華美德的成果。如今,當我們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時候,中華美德作為中國力量更是不可或缺的興國之魂,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有責任、也有義務,一定要弘揚它。誦讀美德故事實在是傳播中華美德的最好方式。(作者系中國倫理學會名譽會長、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 陳 瑛)

  傳承美德 鑄就夢想

  《中華美德故事》以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為線索,精心選輯富有時代特徵的道德故事,展示了中華民族不同歷史階段的道德傳統和深厚的內涵,是一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精品。

  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凝聚力量,努力奮鬥,攻堅克難,追尋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歷史。在這個漫長的進程中,道德不僅是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是人民精神力量的凝聚,是社會發展進步價值的升華,而且也是中華民族不斷發展的社會價值基礎,是中國人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思想保障。《中華美德故事》叢書精選的故事,清晰、具體地詮釋了體現在國家觀、社會觀和公民觀上的道德傳統,不僅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生動描述,也是對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基礎的一種紮實建設。

  兒童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無論是從歷史演變前進的視角,還是從社會建設和發展的視角,抑或是在文化價值傳承的視角,兒童青少年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社會的激烈變革影響著社會的各個層面,但對於兒童青少年群體的影響力一定是最強烈的、最巨大的;現代化的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傳承間的衝突,在兒童青少年身上必定是最尖銳、最突出的。所以,在兒童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特別是在傳統優秀道德的傳承上,新的指導原則、新的教育方法,甚至是新的話語體系等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從這個角度看,《中華美德故事》叢書是本挺好看的書,好看,不僅僅來源於嚴謹的指導原則、多科學的學術整合,而且來源於儘可能新的、帶有兒童青少年特點的思想方法,如用現代的、兒童青少年熟悉的話語描述歷史人物和故事;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認知特點包裝傳統價值等等。在今天,對於兒童青少年道德教育來說,有很多時候怎樣說比說什麼更重要。(作者系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 陸士楨)

相關焦點

  • 懷寧縣雷埠鄉:弘揚孝親敬老中華美德,傳承扶貧濟困博愛精神
    安徽網安慶消息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為弘揚孝親敬老中華美德,傳承扶貧濟困博愛精神,10月19日,雷埠鄉在美麗鄉村示範點雷埠村林老屋隆重舉辦「弘揚中華美德,共促扶貧事業」為主題的文藝演出,鄉村幹部、參與的企業與個人代表、受表彰的「孝親敬老文明戶」個人及家庭代表以及扶貧志願者們參加了活動。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好家風——弘揚家風文化,傳承中華美德
    家風,承載著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文化氛圍、理念、價值觀和人生觀等,是一個家族代代相的體現家族精神風貌、道德品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好的家風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引導、影響、塑造著一代又一代。家風的力量在於明是非、知廉恥、懂禮讓、守本分、致良知,是治家治國、修身處世的重要載體,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的影響。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家風建設有著重要深遠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 首屆上海市紅領巾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大賽落幕[圖]
    圖片說明:「我的故事,我的夢」——「熒星杯」上海市紅領巾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大賽決賽今天舉行。  東方網記者徐程5月17日報導:為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貫徹核心價值觀,由團市委、少工委、小熒星、市語協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我的故事,我的夢」——「熒星杯」上海市紅領巾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大賽,經過一個多月的火熱賽程,今天下午迎來了收官之戰,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環球港隆重舉行,掀起了人氣高潮。
  • 「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第五屆磁山文化節舉辦
    本網訊(謝忠設 譚愛民)10月25日上午9:09,伴隨著磁山百福塔鳴鐘九響,以「傳承忠孝仁愛美德 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為主題的第五屆磁山文化節在磁山溫泉小鎮隆重舉辦。中國化工報社社長崔學軍應邀出席,煙臺開發區工委黨群工作部部長於復曉宣布第五屆磁山文化節正式開始。
  • 2019孟子故裡母親文化節啟幕 弘揚敬母孝親美德
    呂衛鋒 攝   中新網山東鄒城5月5日電 (趙曉)以「揚母教精神 樹家國情懷」為主題的2019孟子故裡(鄒城)母親文化節5日在山東鄒城啟幕,持續推動設立中華母親節,弘揚敬母孝親美德。本屆母親文化節以以「揚母教精神 樹家國情懷」為主題。
  • 《中華美德故事》(適合家長帶孩子看的美德故事)
    仁義禮智信,孝善恭友悌,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千年依然熠熠閃光。大部分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美德。《中華美德故事》系列動畫片以真實的古人古事為模板,以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題思想,通過動畫故事演繹的活潑方式,塑造千百個穿越了時空的道德英雄形象。每一篇都是一個歷史人物,有大家所熟悉的「孟母教子」「孫康映雪」「王冕學畫」,也有聽的少的「宋濂守信」「衝之好學」等共七十二篇。
  • 兒童學中華美德 傳承仁義禮智信
    《太陽》之四十四 中華傳統美德各位家長,第三十課我們講兒童品德教育,兒童規範六十條,曾經提到過「仁、義、禮、智、信」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核心,今天我們專題討論。我們從嬰幼兒即三歲以前的寶寶就開始講,小學生要講,中學生大學生,工作了成家立業了,中老年了,都還要講,講中華傳統美德,要讓中華傳統美德永遠傳承下去。
  •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不是一本書!
    好了,今天,要來介紹一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看名字,你們是不是覺得這就是一本幼童思想文化啟蒙書,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是一部動!畫!片!是的,你沒有看錯。《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是一個反映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動畫片。《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一系列中的各個故事,都來源於歷史上真實人物的故事傳說,人物造型及背景基本都採用寫實風格,增加一些真實感和可信度。
  • 《好一個格仁》:新時代少年故事,中華傳統美德傳承的開始
    在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特別強調「感悟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品質,自覺以中華傳統美德律己修身。」《好一個格仁》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這部新書以此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新時代少年故事,由兒童文學暢銷作家「陽光姐姐」伍美珍傾情推薦。
  • 弘揚並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所有的這些論述,都告訴我們,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靈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首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偉大民族精神的復興。正如習總書記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第18次集體學習時講話中所強調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中國精神,而中國精神必須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前提下積極深入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精神世界,把長期以來我們民族形成的積極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繼承和弘揚起來。」
  • 彝族少年小故事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本報訊 在教育部印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特別強調「感悟傳統美德與時俱進的品質,自覺以中華傳統美德律己修身」。日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好一個格仁》就以此為主題,講述了一個關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新時代少年故事。
  • 創新德育模式,提高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效
    ,尤其是經典文化與傳統美德的教育脫節,從而無法達到發揮中華經典文化在傳統美德教育方面的作用。為了讓中小學生有興趣地學、輕鬆地熟記中華傳統經典文化,發揮經典文化對中小學生的傳統美德教育,培育中華民族精神,同時解決中小學生校園歌曲短缺的問題,瓦房店市教育局在用藝術形式傳播家庭教育知識實驗成功的基礎上,又確定了用藝術形式傳播中華經典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新模式,其目的是達到「唱響中華經典、弘揚傳統美德、繁榮校園文化」。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龍巖市興起傳承中華文化傳統 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的熱潮
    近年來,龍巖市悄然興起了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弘揚志願服務精神的熱潮,以傳揚國學和家庭美德為宗旨的龍巖明德學院吸引了眾多粉絲,讓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汲取精神力量。2021年1月9日下午,「華夏情中國夢」2021年龍巖明德書院禮樂文藝匯演,在福建省龍巖市紫金山體育公園隆重舉行。
  • 弘揚傳承中華孝道文化——第八屆金婚夫婦相聚鳳凰嶺大型公益活動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營造尊老敬老、共創和諧的濃厚氛圍,在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海澱區蘇家坨鎮人民政府、北京西農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北京鳳凰嶺景區主辦、北京五礦君瀾酒店協辦的第十七屆海澱文化季活動之
  • 弘揚傳統家庭美德 加強家庭文明建設
    在新時期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傳統家庭美德、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託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服民以道德,漸民以教化」。
  • 郭家店鎮郭家店村:關愛孤寡老人 傳承中華美德
    尊老愛幼是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郭家店村人將這一傳統美德傳承下去並發揚光大。首 頁上一頁1下一頁尾 頁轉到第 頁【來源:煙臺文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為真善美立心 為中華美德立命
    為真善美立心 為中華美德立命 發表時間:2015-07-17   來源:遂寧文明網雷鋒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即共產主義人生觀或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就是政治上緊跟共產黨,工作中努力,日常生活中主動幫助別人、勤儉節約。時至今日,雷鋒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名字一個人,而是一種積極和無私精神的代名詞,他堪為每個時代青少年學習的楷模。   國人對雷鋒的感情,實質上是對真善美的渴求與推崇。小美玲,一個12歲的孩子能在生死關頭義無反顧地救下3歲幼童。
  • 傳承國學,弘揚中華文明
    對中國人來說,國學一詞並不陌生,但很多人對其一知半解,不甚了了,這對泱泱中華的優秀文化來說實屬遺憾。尤其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了解國學、傳承國學、共建中華文化自信,是每一個中國人的義務與責任。而十八大之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成為官方加強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並且出臺了一系列的文件來推動。這是提升全民族道德水平,打造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一次思想領域的重要布局。在這種背景下,各種各樣弘揚國學的形式都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