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上萬元培訓的蒙氏理念之兒童成長的四個階段

2020-12-22 育兒潘潘老師

這是一張在100年著名的教育家瑪利亞.蒙臺梭利博士所研究出來的兒童成長發展的四個階段。

乍一眼看或許沒有多少人能看的懂它所代表的意思。 但請大家不要被這複雜的畫面所困惑,給自己5分鐘時間,耐心閱讀完下面的乾貨,你會收穫很多。

這些可是我自己花了上萬元培訓所得的,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即可以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分享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家庭受益;自己又可以通過分享的方式把這些所學的知識再鞏固一遍,更加深刻的理解並應用它。

蒙臺梭利早在100年前,就發現兒童的成長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0-6歲,大家仔細看,可以看到這個階段,圖片表示的也非常明顯。什麼意思呢? 我用簡單通俗的話介紹給大家。

第一階段的紅色區域,代表孩子在六歲以前的能量是空前的巨大。這個階段又可以分成兩段,0-3,3-6。

簡單地說,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表現出特別有精力,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學習,在吸收。不同的是3歲前被稱為無意識吸收,也就是只要他聽到的,看到的,無論好壞,全部吸收。

而3-6是把他0-3這段時間吸收的東西進行梳理,也稱為有意識吸收,他會選擇性地吸收一些東西。但總體,處在這個階段的孩子,他有很強的學習力。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因為在孩子出生的前六年是他大部分性格品性塑造關鍵時期。並且這個時期孩子的能量特別旺盛,學習力超過今後的任何時期。曾經有科學研究報導,孩子在前三年學到的能力,勝過一個成年人30年學習的東西。比如:孩子的語言學習,自律能力,創造想像等都是在這個階段輕鬆獲取,若是錯過這個階段,後天的補習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和很強的毅力才能習得。這個階段的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讓我自己來」。

那大家聽了是不是就會想:我的孩子處在這個階段, 是不是就要把所有的知識學習都提前灌輸給他?這是不是有點拔苗助長?這個問題等待我為大家介紹完四個階段的各個特點以後再給大家做解答。

下面我們繼續回到那張圖片。看到第二個階段就是6-12歲,它相對應的就是孩子小學年齡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孩子會穩定發展,表現出對知識的渴望,而且開始了解一些抽象的事物。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喜歡問為什麼,喜歡探索宇宙的奧秘,追尋萬物的根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東西不再像6歲之前的那樣,喜歡研究細微的事物。處在小學段的孩子學習特點: 喜歡從宏觀大方向了解事物 。如果你的孩子處在小學階段,你會發現他們有充沛的體力,英雄崇拜主義,抽象思維的發展,喜歡小組合作完成一個巨大的項目,比如小組分工解一道無窮大的數學題。並且在小組分工中有較強的責任分工,角色定位等。所以在蒙臺梭利的小學教育中,又被稱為宇宙教育。學習形式以小組分工為主,討論探索輔助。這都是基於對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發展特點來進行學習。這個階段孩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這不公平」。

第三階段是12-18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青少年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家也會知道,有很多問題出現。常說的青春叛逆期,就是在這個階段。其實這個階段,和第一個階段從圖片上有些相似之處,又出現紅色的區域。它是和第一階段相對應。這個時期的孩子,體內又會出現無限的能量源。但不同的是,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表現出強烈的同伴需求。也就是渴望獨立(個人空間),和社會有更多的接觸。嘗試新鮮的事物。明白自己在社會及歷史中的定位。經常像個哲學家一樣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一般處在初高中時期。這個階段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別告訴我該做什麼」?

最後第四個階段就是18-21趨於成人化。內心深處的變化,從外表很難辨別。道德和社會意識已經建立起來。感受到世界的責任。也能認識到自己的潛能和不足。這個階段常說的一句話是:「我可以做點什麼」?

蒙臺梭利根據兒童發展的四個階段的典型特點設立了每個階段最重要做的獨立。

比如第一個階段,0-6最主要的特質是生理的獨立,也就是自己學會照顧自己。

第二個階段,6-12歲,需要建立的是智力和大腦的獨立。

第三個階段12-18歲,需要建立社會性的獨立。

最後一個階段18-24歲,是建立精神及道德的獨立。

所以,了解了這個四個階段它特有的特質。我們也就能清楚知道,處在每個階段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同樣也就解答了前面我拋出的問題,是不是6歲以前就要給孩子大量的知識。

6歲前,我們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建立穩定的生活習慣,並且讓孩子多參與到真實的生活中。家長不要認為孩子還小,沒辦法完成,而是需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機會和信任。

給他預備一些合適的環境,讓孩子多參與在一些日常生活的工作中。家長少一些包辦,多一些放手。慢慢讓他建立起自我照顧的能力,因為這是他走向獨立的一地步。只有行為獨立了,才有思想的獨立。不然我們永遠只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

到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孩子小學階段,前面我們也講了,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智力獨立,有抽象思維,喜歡問為什麼,對知識的探索會表現出很強的興趣。這個時候作為父母,就可以照著他們發展的需要,給他們提供更多的知識類的書籍,課程,玩具等等。投其所好的給,會讓孩子事半功倍。

第三階段,也就是孩子的初高中時期,他們的特點是社會性的獨立。做為父母,應該給到孩子一定的空間,(前提,這些空間自由,是建立在一定的規則之上的),多給孩子機會讓他去社會實踐,多到社會中,去體驗,去接觸各類的群體。

然後,現實生活中並非如果,現在很多的教育都在提前進行,比如,6歲前,本該多體驗日常生活的,家長們過早的給孩子們知識的灌輸。到了初高中時期,孩子發展的需要本該多體驗社會,多去結交朋友。

但是,現實的情況,經常聽到家長語重心長的說:「你這段時間不要去玩,只要專心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以後有的是機會玩」。整個社會教育的著急,忽視了孩子內在發展的需要。所以常常會聽到家長們的抱怨聲,孩子們怎麼不聽話。

教育對不對路,在於孩子的幸福指數。作為家長的我們,請收回一直幹預孩子的長手。家長真正需要是了解孩子發展的規律,讀懂他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而不是隨大流盲目地給他們所不需要的。

我是@育兒潘潘老師 中國蒙臺梭利3-6歲高級教師,一直以來蒙臺梭利教育被大家認為是小眾的,貴族教育,甚至有些基本的理念也不太看得懂。後續我將用通俗落地的語言為大家分享蒙臺教育的精髓。

相關焦點

  • 四大主流兒童教育理念pk: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深度解讀
    幼兒教育位於整個教育鏈條的最前端,這一時期也是孩子智力發育的「超黃金」階段。幼兒園作為這一時期與家庭教育同等重要的學校教育的承擔者,也擔起了開發孩子的潛能的重任。那麼說到當下的國際幼教體系,就不得不提到四大國際主流兒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蒙氏)、瑞吉歐、華德福和高瞻。
  • 為什麼蒙氏教育在幼兒園如此流行?其核心理念是什麼?
    蒙氏教育通過培養兒童自覺主動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幫助其獲得身體、意志、思想的獨立,達到人格心理、智力、精神的完善。可以這麼說,蒙氏教育不只是為幼兒上小學做準備,而是為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對於家長來說選擇正確的蒙氏教育,收穫真正科學教育理念、育兒技巧,這對家長在孩子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初中以後,仍然會繼續幫助。那麼,蒙氏教育為何有如此魅力,其理念有何過人之處?
  • 蒙氏教育為什麼成為眾多學齡前兒童教育首選,家長說出了實話
    文|穎媽談育兒孩子成長到了兩三歲,家長免不了會開始操心教育問題。現在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像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就在向我諮詢該給孩子如何選擇託班早教。因為穎寶之前已經上過一年多的託班,對於給她選擇的一米兒童之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朋友們面前,我也不吝嗇於對蒙氏教育的讚美之詞。
  • 蒙氏+蒙學=?
    蒙臺梭利理論主要包括四大板塊:人類傾向、四大發展階段、精神胚胎、吸收性心智。 我想特別分享關於「工作」這個部分的內容,它稱得上是蒙氏理論的關鍵靈魂。 在參觀心元兒童之家時,我和師父看到了詳細的兒童觀察手冊,精確單位到小時,還有豐富的兒童成長瞬間、手工作品收納在手冊中。每天園所活動結束,老師們還會聚在一起討論今天對兒童的觀察,正是這每天的堅持,讓每個孩子點滴的成長都得到了充分的看見。
  • 成都蒙氏早教一文讀懂:蒙氏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見過很多家長忙天荒地的為孩子上幼兒園做各種準備,每天諮詢來回的跑,政策、學費、師資、環境、飲食,各種標準在挑選嚴苛的家中手中都變成了引發焦灼的點。 雖然家長們拼盡全力,但我還是看過太多的家長連幼兒園基礎的功課都沒做好,就急急忙忙的給孩子選好了學校準備入學,一旦入學了感覺不太好了,又馬上換。累的是家長,影響的是孩子。
  • 幼兒園老師:蒙氏、瑞吉歐、華德福、高瞻是個啥?家長一定要清楚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幼兒園的哪些教育理念吧~01四大教育理念現在各城市的幼兒園實際上魚龍混雜,水很深,各家有說自己有獨特的教育模式。但實際上,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教育理念只有四個。他們四個的共同點是:1、它們的教育目的:幫助和激發兒童實現自己智力、創造力及所有潛力。2、讓兒童的自身發展充滿自然和活力,將兒童視為自身發展的創作者。3、重視家庭教育和家校聯繫。
  • 蒙氏教師雲升級:名師攜學智雲助陣蒙氏IC培訓會
    隨著蒙氏教育在國內早教行業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園所和老師選擇往蒙特梭利教學的方向轉變,有些園所選擇將老師送去參加專業的蒙氏培訓,來提高老師的專業度,滿足教學的需求。不久前,在蘇州就有這樣的一場蒙氏專業IC培訓會,這場由幼教專業輔助平臺--學智雲主辦的培訓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位老師,匯聚在蘇州仁府共同學習。導師教學經驗豐富據悉,此次給學員們上課的郭雪貞導師是一位有著二十餘年蒙氏幼兒園教學經驗、教師培訓經驗的導師,她是AMS 美國蒙特梭利2.5-6認證教師,也是臺灣蒙特梭利啟蒙研究基金會(CMCS)培訓師。
  • 長沙蒙氏教育魚龍混雜 教你辨別「李逵」與「李鬼」
    蒙氏教育之所以獨具魅力,因為它遵守兒童的敏感期,激發兒童潛能,在寬鬆、愉快的環境中發展孩子獨立、自信、專注、創造等能力,為將來孩子的成長打下良好的素質基礎。其反對填鴨式教學,主張從日常生活訓練著手,配合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教具,讓兒童自發性地主動學習,自己建構完善的人格。考察一家蒙氏教學機構是否「純」,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 兒童水上樂園經營需要經歷的四個階段
    目前,越來越多的父母重視小孩的健康快樂成長,因此兒童產業一直處於大熱,兒童室內水上樂園作為一個新興項目,慢慢在兒童行業裡面獲得一席之位,尤其在商場內遊樂場,儼然成為一個配套項目,但想經營好一家兒童水上樂園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 幼兒園乾貨:蒙氏、華德福、瑞吉歐哪個好?課程設置分別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從起源、核心理念、教育方法、課程設置四個維度做對比,以供正在考察幼兒園或未來有需求的爸爸媽媽參考。2004年,中國大陸第一所華德福學校落戶成都,目前已發展為幼兒園、小學、成長營(中學)、培訓學校為一體的獨立教學機構。據了解,目前成都華德福幼兒園學位也是一位難求。
  • 為什麼說,蒙氏五大領域是幼兒教育的必修課?
    蒙氏教育作為傳播最廣泛、普遍受認可的教育,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良好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歷盡百年,蒙氏教育愈發被認可和推崇,毫無疑問它擁有著獨立的魅力。自蒙氏教育誕生以來,它的理念、原則、理論依據均被專家學者深入的剖析和完善,而研究分析最多的要數其五大領域的具體教學內容。
  • 泉港:「兒童之家」公益培訓伴成長
    暑期以來,泉港區多個「兒童之家」開設公益培訓課程,豐富孩子們的假期生活,呵護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走進位於峰尾鎮郭厝村的兒童之家,一陣悠揚古樸的音樂徐徐傳來,館內環境別具傳統特色,十幾位小小「演奏家」手持樂器,和老師們共同演奏北管樂曲《八板頭》。眼前這位正在認真拉著二胡的女生名叫黃歆然,在家人的潛移默化下,她從小便喜歡上了北管。
  • 成為一名成熟稱職的蒙氏老師,需要做哪些預備?
    很多人誤認為蒙氏的精髓在於操作教具,實際上,蒙臺梭利博士所創造的這套教學法代表的是一種理念、態度,或是一種實踐的哲學。 要成為一名蒙氏老師,必須在三個層面做好預備:身體、專業能力以及個人精神的預備。之前我們已經推送了身體層面的準備,今天就來談談後面二者。 專業能力的預備 蒙氏教師服務兒童的精神,為的是協助生命的成長,老師必須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
  • 重師資培訓,利萬千家庭——維果國際幼兒園蒙氏課程培訓見聞
    當大家都計劃著歸家訪友或者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時,蘇州維果國際幼兒園特邀北京教育部重點課題成果推廣項目執行機構——北京百年育童科技教育中心主任,遼寧師範大學學前教育(蒙臺梭利研究方向)研究生,中國最早赴美學習蒙臺梭利教學法,獲國際MIA蒙臺梭利教師資格證書的陳麗君老師來到蘇州,為維果國際幼兒園的老師們進行了為期6天的蒙特梭利課程專業知識理論和實操培訓。
  • 蒙臺梭利教育理念
    我的回答是在人出生起就要進行這樣的教育,因為人一出生就具有無限潛能。」  ----瑪利婭·蒙特梭利(MariaMontessori)  蒙特梭利教育法在今天已經被實踐證明是一種科學的育兒方法。從開創之日起,蒙特梭利教育法就很快風行歐美各國,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場持續一百多年的幼兒教育革命,由此拉開了新世界幼兒教育的序幕。
  • 蒙氏寶寶:今天帶你走進蒙特梭利早教
    人的素質可分為4種相互滲透的「素質形態」,主要是新生兒的「潛在素質」,嬰幼兒的「基本素質」,青少年的「發展素質」,成人的「創造素質」,蒙氏寶寶早教的實質就是抓好孩子的「潛在素質」和「基本素質」的教育。所以,在兒童成長的幾個教育階段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早教階段!如同建造房子時的打地基的根基階段,根基牢了房子才不容易崩塌。
  • 【與你分享】· 蒙氏教育與傳統教育優勢所在
    自然 和諧 自由 生長國際標準化蒙臺梭利教育 | 上東國際兒童之家開 篇「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一種比蒙臺梭利教育法更好的教育教師根據兒童生命和心智成長的內在需要進行啟發和引導;兒童通過自我學習,去了解與發現問題,進而主動總結事物內在的聯繫和規律,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傳統教育:以教師灌輸傳授知識為核心,兒童失去了自我發現、自我總結、自我認知、自我發展的過程。
  • 下沙這家蒙氏幼兒園,真的不一樣
    6月1日兒童節,杭州下沙有一家蒙氏幼兒園——海亮傳習幼兒園開園,這是海亮集團旗下海亮學前教育集團在下沙打造的第一所蒙氏幼兒園,因其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課程,吸引了周圍眾多家長前來報名。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以及兒童的權利的基礎上,也就是以兒童為中心,不像國內傳統的幼教以教師為中心。 蒙氏教育法鼓勵兒童專注,注重體腦和諧並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真實體驗,師生之間個別互動。而傳統的幼教則以年齡區分年級,學習相同內容,腦力跟體力相對分離,教學由教師統一安排,教師評定打分。教師集中授課,幼兒依靠記憶學習。
  • 從北京搬到澳洲,4歲半女兒帶我發現蒙氏教育密碼
    這些嵌板有圓、橢圓、卵型、曲邊三角形方、四瓣花型、三角、方形、長方、梯形,五邊形十組,引入了點、直線、曲線、多邊、角等基本概念。 這些圖形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只是蒙氏教育把這些幾何因素提取出來,製作成教具給孩子們使用,讓他們能摸、能看、能玩。 這種塗寫在成人看起來有些枯燥,但孩子卻樂此不疲。
  • 蒙恩斯爾:傳承百年教育理念,以兒童為中心的嬰幼兒之家
    )武漢】10月21日報導 (文/何卓憂)蒙恩斯爾是一所沿用蒙特利梭教學法的嬰幼兒之家,倡導尊重生命,將科學的教育理念帶給孩子,讓孩子在平等和愛的環境中自由成長,獲得內在的真正完善與健康發展蒙特梭利教學法摒棄了傳統以老師為主的教育方法,改為以兒童為中心,老師的身份為觀察者。福建泉州石獅蒙恩斯爾的園長林納告訴獵雲,蒙特梭利教學法具有把握兒童敏感期、完全人格培養、混齡教育、結合豐富教具教學的特色,是一種「不教的教育」;現今接受過蒙特梭利教學的成功人士包括了Google創始人布林和佩奇、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佐斯等第一代網際網路巨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