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款蠔油對比:高低檔蠔油都加味精,海天、廚邦、魯花等無一例外

2020-12-08 消費者報導

增鮮提味,是蠔油最彌足珍貴的特點和優勢。所以,鮮味一直以來都是不少蠔油調味品主打的一大賣點。

然而,工業化流水線生產的蠔油也不禁讓人產生疑問:這些蠔油的鮮味都是真實的嗎?會不會勾兌味精?

2020年5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市場主流的12款蠔油產品,測試指標包括胺基酸態氮、蛋白質、穀氨酸鈉(味精)等鮮味指標。

測試樣品

測試結果

1、欣和、味事達等2款蠔油的蛋白質、胺基酸態氮含量均較高,鮮味相對更濃鬱、真實,綜合鮮味值分別為3.0和2.8;

2、珠江橋、老才臣等蠔油因胺基酸態氮或蛋白質含量低,綜合鮮味值均只有1.8。

3、無論是10元以下的普通蠔油,還是10元以上的高檔蠔油,12款送檢的產品均有添加穀氨酸鈉(味精)。其中,魯花和廚邦穀氨酸鈉含量最高,達到5.0g/100g,東古最低,只有3.3g/100g。

4、從檢測情況來看,添加味精是行業常規做法,消費者想要買到完全無添加味精的蠔油幾乎不可能。但若過於依賴味精等增鮮劑,蠔油產品就會失去本身的意義。

蠔油是怎麼來的?

蠔油並不是生蠔(牡蠣)的油脂,而是生蠔經過熬煮濃縮之後的「精華」。

在傳統的蠔油製作工藝中,只需要用到生蠔和水這兩種原材料。生蠔去殼之後,衝洗乾淨,然後加入水進行熬煮。

過濾後得到的蠔水再進行長時間的慢火熬煮濃縮,最終得到棕色的蠔油,這也是最原始的蠔油。

生蠔在熬煮水解過程中,蠔肉中的蛋白質都會發生變化,降解形成具有鮮味的胺基酸、多肽等小分子,這就是蠔油的鮮味來源。

一般而言,熬煮水解形成的胺基酸種類和含量越豐富的話,最終蠔油成品的鮮味也會相應更高。

通常,傳統的蠔油製作工藝中,2000斤的生蠔到最後只能熬製出150~180斤的蠔油,可謂價值不菲。

不過,傳統工藝難以適應巨大的需求量。工廠化的生產方式是生蠔加水熬煮濃縮成蠔汁,然後取一定比例的蠔汁加入其他輔料製成蠔油。

所以,實際上,要評價一款蠔油品質的高低,主要看它添加的蠔汁比例有多少,但市面覺絕大部分產品都不標註蠔汁添加量,消費者也無從選購。

珠江橋、老才臣等鮮味值低

儘管無法知道每一款蠔油添加了多少蠔汁,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胺基酸態氮和蛋白質含量來判斷蠔油的鮮味是否濃鬱、真實。

胺基酸態氮可以衡量蠔油中胺基酸的種類和含量,胺基酸態氮越高,蠔油的表面鮮味越濃。目前,蠔油調味品的胺基酸態氮含量必須≥0.3g/100g。

然而,由於12款蠔油都添加了增鮮劑,它們可以提高胺基酸態氮的數值,因此,單純的胺基酸態氮並不能完全反映蠔油的真實鮮味。

儘管胺基酸態氮可能會「騙人」,但蛋白質卻很「誠實」。

因為蠔油中的蛋白質主要來自蠔汁原料,如果蛋白質含量高,就意味著添加的蠔汁越多(越濃),蠔汁對胺基酸態氮的「貢獻」就越大,蠔油鮮味就越本真。

因此,綜合蛋白質和胺基酸態氮來評價蠔油的鮮味更加合理。按照一定比例計算可得出蠔油的鮮味值,鮮味值越高,說明蠔油鮮味越濃鬱、越真實。

測試結果顯示,欣和及味事達2款蠔油的蛋白質含量較高,分別為4.7g/100g和4.4g/00g,添加的蠔汁可能較多,胺基酸態氮也分別為0.56g/100g和0.4g/100g,鮮味值最終達到了較高的3.0和2.8。

珠江橋、老才臣等蠔油蛋白質含量都只有2.7g/100g,添加的蠔汁可能偏少,胺基酸態氮也不高(0.35~0.38g/100g),鮮味值均為1.8。

值得注意的是,廚邦的胺基酸態氮雖然較高(0.41g/100g),但蛋白質含量只有2.7g/100g,反映出它的鮮味可能過多依賴增鮮劑,鮮味值也僅為1.8。

對消費者來說,在選購蠔油時,有兩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蠔汁添加量和蛋白質含量。一方面留意包裝上是否有標註蠔汁添加量,添加比例越高越好。但目前只有個別蠔油產品標註了蠔汁添加量。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標註蠔汁添加量,那麼可根據營養成分表上蛋白質含量的高低來作出判斷。通常,蛋白質含量越高,添加的蠔汁比例也越大。

蠔油到底添加了多少味精?

據了解,常見的增鮮劑有3種,包括味精(穀氨酸鈉)、呈味核苷酸、酵母抽提液,配合添加能使醬油鮮味「翻倍」,同時提高胺基酸態氮的含量,可以降低部分成本。

以味精為例,它的胺基酸態氮含量約為7%,如果在100mL調味品中添加1g味精,可以使其胺基酸態氮含量增加大概0.07g。

本刊發現,12款蠔油的配料均在10種以上,全部添加了穀氨酸鈉這一增鮮成分,大部分排在5~7的位置(所有配料會按多到少排列)。

測試結果顯示,廚邦、魯花等2款蠔油的穀氨酸鈉含量最高,均達到了5.0g/100g;東古、珠江橋、鳳球嘜3款蠔油則相對低一些,均在3.7g/100g以下。

不過,上述測試數據並不能反映出人為添加的味精有多少。

「蠔油本身也含有一定量的穀氨酸鈉,現在的測試方法並不能區分它是人為添加還是本身含有的。」負責此次檢測的工程師表示。

那麼,這些蠔油到底添加了多少味精呢?

而石家莊珍極釀造集團的一份公開的蠔油研發資料顯示,在蠔汁添加量達到20%的情況下,仍需加入1.5%(1.5g/100g)的味精增鮮。

深圳市疾控中心曾對7個蠔油廠家進行過調查研究,發現蠔汁在蠔油生產中的添加量一般是10%~15%,並測試了52份蠔汁原料本身的穀氨酸鈉含量,平均值為11.8g/100g。

本刊送檢的12款蠔油中,只有欣和及味事達2款蠔油標註了蠔汁添加量,分別為≥10%和15%,其餘都未有標註。

不妨以「高標準」假定此次送檢的12款蠔油,蠔汁添加量均為20%,那麼在測試結果中有2.4g的穀氨酸鈉來自於蠔油本身。

剔除這2.4g本身的穀氨酸鈉之後,我們發現12款蠔油人為添加的味精是0.9g/100g~2.6g/100g,其中5款在2g/100g以上,6款在1.3g/100g以上,與上述行業資料基本吻合。

當然,如果蠔汁的添加量都低於20%的話,那麼添加的味精和其他增鮮劑會更多。

不同品牌的蠔油到底會添加多少的味精和其他增鮮劑,我們無法清楚地知道。但如果過多依靠味精等來勾兌的話,那「蠔油」就失去了本身的意義。

蠔油會不會用「死蠔」生產?蠔油的重金屬汙染如何?你需要擔心蠔油中的防腐劑嗎?繼續鎖定《消費者報導》,我們下一期見!

【特別聲明】:本報導中試驗結果、提及品牌僅對測試樣品負責,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號產品的質量狀況。

相關焦點

  • 12款蠔油對比測試:高低檔蠔油都加味精,海天、廚邦、魯花等無一例外
    3、無論是10元以下的普通蠔油,還是10元以上的高檔蠔油,12款送檢的產品均有添加穀氨酸鈉(味精)。其中,魯花和廚邦穀氨酸鈉含量最高,達到5.0g/100g,東古最低,只有3.3g/100g。
  • 12款蠔油實測:全部都有味精,海天、廚邦、味事達等無一例外
    3、無論是10元以下的普通蠔油,還是10元以上的高檔蠔油,12款送檢的產品均有添加穀氨酸鈉(味精)。工廠化的生產方式是生蠔加水熬煮濃縮成蠔汁,然後取一定比例的蠔汁加入其他輔料製成蠔油。所以,實際上,要評價一款蠔油品質的高低,主要看它添加的蠔汁比例有多少,但市面絕大部分產品都不標註蠔汁添加量,消費者也無從選購。
  • 12款蠔油對比:味精勾兌成常規,2款防腐劑過高,1款檢出重金屬
    2、欣和、味事達鮮味值分別為3.0和2.8,鮮味較濃鬱、真實;珠江橋、老才臣等多款鮮味值均為1.8,鮮味較遜。3、12款送檢的產品均有添加穀氨酸鈉(味精)。其中,魯花和廚邦穀氨酸鈉含量最高,達到5.0g/100g,東古最低,只有3.3g/100g。
  • 12款蠔油對比測評:防腐劑不符合國標,廚邦、老才臣都有添加!
    其實不只在廣東,很多地區的人都喜歡做菜時加蠔油,至於原因嘛,大同小異。但最近,《消費者報導》對市面上12款蠔油做了抽檢,結果發現了大問題。蠔油當中的牛磺酸還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所以說,如果是原汁原味的蠔油,它的提鮮和營養功效都是不言而喻的。 可在實際的生產中,真正的原料生蠔加了多少不得而知,反倒是廠家拼命添加各種輔料。
  • 12款蠔油安全測試:廚邦、老才臣防腐劑過高,味事達檢出重金屬鎘
    測試樣品測試結果1、12款蠔油的防腐劑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不過,廚邦、老才臣等2款蠔油防腐劑添加量均超過了更為嚴格的蠔油行業標準。另外,不含防腐劑也並不代表更安全,因為只要受到感染,有無防腐劑均有可能長蛆蟲。
  • 12款蠔油安全測試:廚邦、老才臣防腐劑含量過高,味事達檢出重金屬鎘
    測試樣品測試結果1、12款蠔油的防腐劑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不過,廚邦、老才臣等2款蠔油防腐劑添加量均超過了更為嚴格的蠔油行業標準。另外,不含防腐劑也並不代表更安全,因為只要受到感染,有無防腐劑均有可能長蛆蟲。在炎熱的夏天,蠔油使用完畢後建議密封保存於冰箱。
  • 14款料酒測試:海天、魯花等10款有勾兌味精,老恆和、六必居祛腥...
    2、海天、廚邦、王致和、吉得利、加加、老才臣、六必居、笑廚等8款有勾兌酒精,並非「釀造料酒」,不過,作為料酒調味品而言,勾兌過食用酒精並不就意味著品質就差。3、14款料酒的鮮味指標(胺基酸態氮)為0.24g/L~0.71g/L。其中,海天、魯花等10款添加了味精,千禾、恆順等4款未添加。
  • 14款料酒測試:海天、魯花等10款有勾兌味精,老恆和、六必居等祛腥...
    其中,海天、魯花等10款添加了味精,千禾、恆順等4款未添加。 海天最高,酒精度為14%;恆順、吉得利、加加、魯花、笑廚、欣和味達美等6款為12%;廚邦、 另外,在測試中我們也發現,海天、廚邦、王致和、吉得利、加加、老才臣、六必居、笑廚等8款有勾兌食用酒精,並非「釀造料酒」。
  • 14款料酒測試:海天、魯花等10款有勾兌味精,老恆和、六必居祛腥效果一般
    最高,酒精度為14%;恆順、吉得利、加加、魯花、笑廚、欣和味達美等6款為12%;另外,在測試中我們也發現,海天、廚邦、王致和、吉得利、加加、老才臣、六必居、笑廚等8款有勾兌食用酒精,並非「釀造料酒」。有志願者評價魯花能聞到「五香粉味」,欣和味達美則是「挺香的」。笑廚、海天、王致和、吉得利、老才臣、廚邦、恆順、加加、千禾、珠江橋等10款料酒的得分在6.3~7.8之間,屬於「腥味稍多」的級別。
  • 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但是對於這些調味料,你真的都懂嗎?恐怕未必。其實很多人對於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醬油、醋、味精、蠔油、味極鮮、豆豉油等,感覺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區別,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特別是蠔油和醬油。李錦記、海天、廚邦、千禾,這些蠔油和醬油,怎麼區別好壞?
  • 14款料酒測試:海天、廚邦等10款有勾兌味精,同康綜合表現最為驚豔
    近日,《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4款市面上主流的料酒產品,包括老恆和姜蔥料酒、吉得利精製料酒、同康純糧料酒、恆順姜蔥料酒、海天古道料酒、千禾姜蔥料酒、魯花自然香料酒、王致和精製料酒、老才臣料酒、加加姜蔥料酒、廚邦宴會料酒、六必居精製料酒、欣和味達美臻品料酒、珠江橋牌精製料酒。
  • 對12個蠔油品牌檢測,廚邦防腐劑含量超標,味事達含有重金屬
    生蠔是做蠔油的原材料,生蠔中很容易滋生重金屬物質,而這一特點就是人們最關注的一點,到底哪個牌子的蠔油更好一點呢?2020年5月的時候,《消費者報導》向一家第三方機構送了12個品牌的蠔油,對蠔油中的3中物質進行科學檢測,這3種物質包括防腐劑、揮發性鹽基氮以及重金屬。
  • 22款醬油測評:海天加加等添味精提鮮 八珍生抽不達標
    11款高價醬油:珠江橋御品頭抽、致美齋天頂頭抽、海天365高鮮頭道醬油、廚邦純釀醬油、加加原釀造醬油、欣和原釀醬油、味事達臻品味極鮮醬油、老恆和太油、金蘭無添加原味醬油、八珍濃釀生抽、萬字濃口醬油(進口)
  • 4款蠔油對比實測:無生蠔成分,多添加味精
    4款蠔油對比實測:無生蠔成分,多添加味精 2020-07-13 0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不止百億海天,廚邦、加加...9大醬油品牌獨霸一方,你更看好誰?
    如若說道調味品,海天是當仁不讓的NO.1,2018年營收170億,淨利則達43億。無論是規模還是盈利能力都是妥妥的老大。但,包羅萬象的調味版圖可不止一個海天,廣東中山的廚邦、湖南的加加......豐富多彩的品牌造就了偌大的調味版圖。今天,食品板特地整理了醬油品類的品牌地圖,看看你最愛哪一款?!
  • 常見料酒測評:10款「勾兌」味精,海天、魯花等知名品牌上榜
    她說,現在的調味品吃起來沒以前香了,以前做紅燒肉只要放幾個八角,現在要放一小把才夠味;以前的料酒去腥很好,現在放多了,反而有種苦厭味,像是味精放多了一樣。増香去腥,料酒是最常用的調味品之一,最近越來越多人說沒以前好吃了,是真的嗎?我們來看看相關的測試。
  • 品牌監測:大數據探究haday/海天如何精準定位葷蠔油市場
    摘要:通過決策狗大數據深度分析蠔油市場的發展情況,並以知名品牌haday/海天為例,挖掘其如何精準布局葷蠔油這一百貨食品目標市場,並最終贏得市場熱銷。調研報告主要包含如下內容:基本面研究、行業規模和市場細分分布、用戶關注點及痛點分析、品牌策略及對標、單品競爭力評估、產品營銷策略等。
  • 14款料酒對比測評:8款勾兌酒精,14款檢出可疑致癌物,好的料酒應該...
    2020年6月,《消費者報導》向權威第三方檢測機構送檢了14款市面上主流的料酒產品,包括老恆和姜蔥料酒、吉得利精製料酒、笑廚姜蔥料酒、恆順姜蔥料酒、海天古道料酒、千禾姜蔥料酒、加加姜蔥料酒、魯花自然香料酒、王致和精製料酒、老才臣料酒、廚邦宴會料酒、六必居精製料酒、欣和味達美臻品料酒、珠江橋牌精製料酒。
  • 曝海天加加廚邦等知名醬油 添加美味肽提高鮮味
    不少企業會通過添加味精來提高醬油鮮味,而現在一種名叫「醬油專用美味肽」的添加劑正在被用來替代味精。記者發現廣州一家生產這種添加劑公司的客戶名單中,海天、加加、廚邦、珠江橋等知名醬油品牌赫然在目。  廣州華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大力推行一款「醬油專用美味肽」。一位該公司的銷售人員介紹:「味精添加太多容易導致醬油的風味不好,產生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