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副省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多項指標...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12月15日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141個城市金融競爭力進行了評估。

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排名第一,綜合得分遙遙領先;在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穩居第一梯隊,京滬深三足鼎立的格局比較明顯。

深圳勇奪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

金融競爭力第一

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深圳金融競爭力綜合得分為60.2分,排名第一,遙遙領先其他上榜城市。

從經濟競爭力來看,深圳2019年GDP為2.69萬億元,全國第三,金融業增加值為3667.63億元,約為杭州的兩倍。

從資本市場規模來看,截至11月30日,深圳上市公司數量為442家,為杭州的2.2倍,總市值達1.62萬億元,高出杭州超八成。深圳本地的A股上市公司中,民營企業超過200家,佔比近三分之二,已成為深圳創新發展「主引擎」。

從金融機構實力來看,深圳得分為53.4分,為杭州的2.6倍。深圳2019年保險機構保險收入為1384.5億元,杭州不足其一半;在深圳註冊的券商有中信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等23家,合計註冊資本達946.9億元,在杭州註冊的券商有浙商證券、財通證券等5家,合計註冊資本不足深圳的十分之一。

從資本活躍度來看,深圳營業部2019年股債基交易額達12.4萬億元,為杭州的1.7倍,2020年創投投資金額高出杭州超八成,創投案例數比杭州多出63%。

京滬深三足鼎立

深圳多項指標領跑

全國來看,雖然深圳金融競爭力水平次於北京、上海,但在一些細分指標上可圈可點。

2019年人均GDP達20.3萬元,全國第一;截至11月30日,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為16.2萬億元,排名僅次於北京,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總市值為約4萬億元,全國第一;2019年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為7.96萬億元,略低於上海的7.98萬億元,比北京多出2677億元;2019年深圳轄區營業部股基債交易金額為12.44萬億元,僅次於上海,超出北京13%。

「經過多年的發展,深圳在中國內地三大金融中心的地位基本確定,僅次於北京、上海。2020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16.2%,稅收佔比約四分之一,是深圳的支柱型產業之一。」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杰近日公開表示。

據第28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報告顯示,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第9位。在銀行、證券、保險等細分行業中,證券業發展最為突出,全國十大證券公司中深圳有3家,全國公募基金20強中深圳有6家,創投企業20強深圳有5家,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備案的私募基金數量,深圳位居全國第二。

大力發展金融科技

助推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深圳金融業的領頭羊地位離不開金融科技的發展。為推動深圳金融業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市福田區於2019、2020年先後推出金融科技專業空間載體——灣區國際金融科技城、國際金融科技生態園,打造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金科園區,兩園區具備要素組合優勢、運行效率優勢、綜合成本優勢,形成福田區金融科技「雙園聯動」的發展格局,並進一步推動科技賦能金融,提升金融業發展後勁。深圳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有以下優勢:

一是深圳擁有諸多金融科技巨頭,如平安壹帳通、平安科技、騰訊金融科技等。這些公司資本充足,核心技術成熟,有龐大的服務網絡和客戶群體,在提升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度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

二是深圳發展基礎雄厚。《2020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報告》顯示,深圳在全球金融科技中心排名第6位,國內僅次於北京、上海,位居第三位。深圳發展金融科技的市場優勢和區位優勢較為明顯,深圳連結內地與香港,金融科技受眾基數大、市場成熟,金融科技產業鏈完善。科技型創新企業密集,創新經濟活躍,形成了高度市場化的城市氛圍和良好的高科技產業基礎。

三是深圳廣納人才、服務人才、留住人才。深圳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在金融科技領域更是聯合香港、澳門推出了「深港澳金融科技師專才計劃」。

四是專利優勢。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專利資料庫日前出爐一份《2020年全球金融科技專利排行榜TOP100》顯示,「深圳系」專利數量領跑全球。榜單排名顯示,平安科技(681項)、騰訊科技(302項)、平安人壽(152項)、平安產險(143項)、平安醫保科技(143項)均進入全球十強。

短板與未來

雖然「京滬深」三足鼎立格局已現,但相比北京、上海,深圳仍有諸多短板或差距。例如,與北京、上海相比,深圳的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短板明顯,深圳每萬人擁有的病床數僅有31.8張,不僅遠低於北京和上海,與全國多數區域性金融相比也有較大差距。

在上市公司方面,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日前發布的《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0)》顯示,深圳上市公司在人均創收、人均淨利潤、人均薪酬、人均納稅、人均研發投入等方面均大幅落後於北京,在人均創收、人均薪酬、人均研發投入等方面落後上海,說明深圳上市公司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率、人力資源管理上較京滬上市公司仍有差距。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一系列支持深圳先行先試的意見。在金融方面,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在深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融資,開展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試點,支持深圳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完善外匯管理體制。

據了解,深圳「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已經有初步框架,主要目標是:在著力構建金融安全區的前提下,持續推進「金融+」戰略(即金融為各產業賦能),主要包括金融+實體、金融+科技、金融+環境、金融+社會、金融+文化、金融+供應鏈等等。

未來深圳將繼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著力打造三大中心,即全球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以及全球可持續金融中心。

(作者系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研究員)

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

隆重揭曉!「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第一方陣座次重排!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單發布,看看你的城市排第幾

群雄逐鹿,金融城市第二梯隊競爭白熱化!長三角珠三角成最大贏家,中部城市掉隊,西部雙雄崛起,南強北弱格局強化

杭州闖進前四,「北上深杭」金融新格局初顯

蘇州摘得新銳城市金融榜桂冠,無錫佛山緊隨其後

相關焦點

  • 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單發布:深圳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中...
    據介紹,本次評選設置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採用德爾菲、層次分析等專業分析法,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綜合評估了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最終遴選出6個榜單。榜單結果顯示,「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名,凸顯出三地在全國的金融中心地位。
  • 中國內地金融競爭力排名:深圳拱衛廣東第一位次
    近日發布的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深圳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上居首位,同時廣東省也在省份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上名列第一。排名是否客觀反映了廣東省和深圳市的金融實力,未來深圳的金融業又將有什麼樣的展望和趨勢,來看今天的餘治國觀察。
  • 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單發布,看看你的...
    據介紹,本次評選設置了嚴格的評價體系,採用德爾菲、層次分析等專業分析法,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綜合評估了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最終遴選出6個榜單。榜單結果顯示,「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榜中,廣東、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名,凸顯出三地在全國的金融中心地位。
  • 新四大金融中心誕生!杭州擠進前四,「北上深杭」來了!
    榜單評選從經濟競爭力、資本市場規模、金融機構實力和資本市場活躍度四大維度選取了29個指標,對內地31個省(區、市)、141個城市的金融發展成果與潛力進行綜合評估。根據榜單,廣東、北京、上海位列前三名,金融中心地位穩固。杭州擠進前四,「北上深杭」金融新格局初顯。
  • 深眼財經|①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名②比特幣史上首次突破2...
    【深圳經濟信息聯播】深圳金融競爭力穩居內地前三名由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新鮮出爐。「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中,北京、上海、深圳穩居前三,深圳在副省級及計劃單列城市金融競爭力榜單中奪得榜首。
  • 杭州、蘇州、成都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三張城市名片 透視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新格局編者按:後疫情時代,中國內地經濟格局重新洗牌,新生金融力量暗流湧動。在《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中,杭州、蘇州、成都分別摘得省會城市、新銳城市、西部城市金融競爭力評選桂冠。為何是這三座城市?
  • 全球城市競爭力排名:中國內地城市闖進前十,反超了香港、臺北
    近日,《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20–2021》正式發布。據相關報導稱,該榜單詳細評價了上千個全球城市的競爭力狀況,年輕且高素質的人口是重要的要素競爭力構成。排在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前100的中國城市有十座,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這些上榜的城市。
  • 「北上深杭」成新四大金融中心!杭州憑什麼躋身「第四城」?
    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和核心,已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12月15日,證券時報社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聯合發布了《2020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系列榜單。根據榜單,北京、上海、深圳排名前三,杭州闖進第四。
  • 港澳臺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發布 臺灣、香港排在前三位,澳門名...
    2012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發布,港澳臺地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臺灣、香港排在前三位,澳門名列第九2012年中國省域競爭力藍皮書《「十一五」期間中國省域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近日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藍皮書指出,根據構建的港澳臺地區和內地31個省市區在內的34個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指標評價體系,通過採集2006~
  • 全球城市經濟競爭力,深圳晉級前十,廣州排第幾?
    中國城市經濟競爭力全球排名總體有所上升,可持續競爭力整體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但頭部城市呈上升發展趨勢。其中,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一名的深圳進步非常顯著,從前20一躍進入前10。同時,深圳還在全球經濟活力指標前10強中排名第5,而決定這一指標的最重要因素就是青年人口數量。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競爭力呈現深圳、香港、廣州三大中心引領狀態。
  • 全國副省級城市大比拼:濟南、青島處在什麼位置?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設立至今20多年來,這些副省級城市的發展如何?記者通過對15個副省級城市經濟盤點發現,有5個副省級城市GDP超過了萬億大關,廣州和深圳遙遙領先。15個副省級城市副省級市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
  • 中國主要城市商業競爭力PK!排名第...
    而西部城市西安與上海的差距,不僅體現在GDP上,還體現在各項人均經濟指標中,也體現在星巴克門店的數量上。臨近上海的蘇州,雖然非省會城市,但由於各項經濟指標皆排名全國前列,其星巴克門店數量也排名全國第四。
  • 省會城市、副省級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盤點
    省會(首府)及副省級城市是我國僅次於直轄市的高級別城市,是各省區或所在區域的經濟中心,其他各方面的發展自然也差不了。我國目前一共擁有27個省會(首府)城市,5個副省級城市兼計劃單列市。在歷屆全國文明城市當中,省會(首府)以及副省級城市的表現都十分亮眼。
  • 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變化:深圳是長春7.6倍 4城在下跌
    來源:第一財經 作者:林小昭   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變化:深圳是長春7.6倍,4城在下跌  副省級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僅次於直轄市,是我國中心城市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金九銀十過後,副省級城市當前的房價如何?哪些城市房價上漲壓力較大?
  • 15個副省級城市房價變化:深圳是長春7.6倍,4城在下跌
    副省級城市在行政級別上僅次於直轄市,是我國中心城市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在金九銀十過後,副省級城市當前的房價如何?哪些城市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第一財經記者梳理了中國房價行情平臺上15個副省級城市的平均單價數據發現,15個城市中,深圳位居第一,廈門位居第二。第一的深圳房價是榜尾的長春的7.6倍。
  • 時隔6年,武漢重回副省級城市旅遊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
    報告顯示,全球旅遊市場持續低迷,中國旅遊業快速恢復,一枝獨秀,武漢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4,時隔6年重回第一梯隊。《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據介紹,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
  • 2020年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發布 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2020年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單發布  在今日舉行的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上,由證券時報·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與新財富共同編制的《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正式發布。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已成為衡量一個區域或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核心指標。、從「中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50強」榜來看,內地城市金融競爭力分層明顯。分區域來看,50強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浙江、廣東、江蘇等省份上榜城市數量居前。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蘇州領先成都!
    日前,證券時報旗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證券時報作為目前我國金融主流媒體,通過全面研究分析我國各地在金融競爭力方面的發展現狀與潛力,得出了這份權威的榜單。
  • 最新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調查:臺北排名第37
    中國臺灣網3月1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根據經濟學人智庫今天(12日)公布的最新全球最具競爭力城市調查報告,紐約與倫敦分佔前2名,新加坡排名第
  • 2020年中國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30強榜單發布 蘇州居榜首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2020年中國新銳城市金融競爭力30強榜單發布 蘇州、無錫、佛山位列前三 12月15日-12月17日,「2021聚中國 投未來——新財富資產管理年會」在深圳舉行,在此次年會上,由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