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哥漫看」網際網路巨頭超低價賣菜,為何被罵成「腹黑」?

2020-12-19 天眼新聞

 

這兩天,「社區團購」鬧得紛紛揚揚。  其實很多小區住戶早在兩三月前,已經開始使用「生鮮社區團購」app買菜了,菜價實惠得嚇人,一塊錢也能買到菜。  大概是嗅到了小區菜場裡的巨大商機,網際網路巨頭們赤膊上陣,激烈搏殺,相繼投入大量資源角逐社區團購,人們的擔心也隨著而起。  擔心小區超市菜場迅速垮掉  「生鮮社區團購」會不會在一兩年內幹掉小區所有的超市、菜場?起早貪黑賺點差價生活的小商小販,會不會大量失業?他們沒有技能,很難進入網際網路平臺求生。  擔心平臺獨大後兩邊薅羊毛  網際網路巨頭們角逐社區團購,慣用的伎倆就是砸大錢補貼消費者,消費者暫時得點甜頭。當巨頭幹掉中間商,大平臺幹掉小平臺,形成獨大後,會不會任意壓價收購菜農的生鮮?再任意抬價銷售給用戶?平臺會不會對消費者大數據殺熟?  這種擔憂,已經在獨大的某滴打車,和某外賣上出現了。當初平臺在競爭時,曾經幾塊錢可以坐網約車、幾塊錢可以點份外賣。形成壟斷後,點兩碗素粉近四十元。同樣的路程計程車不到20元,某滴甚至接近30元,消費者多花錢了,但商家、司機並沒有多掙錢。  不缺賣菜APP,缺「人性化服務」APP  巨頭們每創新一種商業模式,都冠之以「人性」「便捷」的美稱。  實體店哀鴻遍野,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們坐不了公交車,在醫院掛不了號。巨頭的商業模式真的「便捷」、「人性」嗎?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又忙著砸幾十億的補貼,搶走小商小販手上幾捆白菜。  巨頭們能否調轉一下視角,看看當下急需人性化服務的死角。  獨居病人急需看病陪護住院護理APP。  空巢老人急需日常陪護照顧APP。  上班族急需接送孩子的APP。  雙職工急需家政服務的APP。  亞健康人群急需個人醫生APP。   馬雲說過:「我對錢不感興趣。」既然網際網路巨頭不在乎錢了,能否來一點小小的擔當,為老弱病殘做一些人性化的服務平臺,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改變一下巨頭們如今被罵成「孫子」的口碑。

 文/漫畫 周滔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肖慧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巨頭賣菜那點兒小心思
    這個賽道的熱鬧已經無需贅言,先是阿里、騰訊加碼社區團購相關巨頭,再到滴滴、美團、拼多多紛紛創立社區團購自營品牌,京東的劉強東則乾脆親自直接操盤帶隊。網際網路巨頭賣菜,這是一個信號。只是,這背後隱藏的擔憂是——當網際網路公司拿出戰時狀態,搶佔最接地氣、最接近民生的領域,我們的生活也會淪為資本嗜血後的犧牲品嗎?
  •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大戰之下3類人被無情碾壓,菜販:咋活?
    一、巨頭爭相賣菜近段時間最火的關鍵詞無疑是「網際網路賣菜」了,目前社區團購大戰已經打響,各大巨頭紛紛加入這場大戰中,消費者也趁機薅羊毛,低至0.99元/斤的土豆、0.69元一棵的大白菜、5.9元/斤的雞腿……這些東西的價格顯然要低於市場價,還源於巨頭們投入了數億的補貼砸錢,從而打價格戰,將菜品以低於成本價賣出去,擊垮其他競爭者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視點2020-12-04 17:11賣菜,正成為網際網路巨頭的新戰場。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
  • 人民日報叫板社區團購,網際網路賣菜行不行?
    各大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利用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雄厚資本,研究如何拿下社區的生鮮團購。賣菜幾乎成了網際網路的又一個風口。阿里、京東、美團等巨頭紛紛布局。大家熟悉的補貼擴張模式又要來了。這個時候,人民日報出來叫板,說巨頭不僅要在商業模式上創新,還要承擔起科技創新的責任,這一定程度代表了官方的態度。那麼,網際網路賣菜到底行不行?為何巨頭入局,而人民日報要叫板呢?我們來看一下。
  • 網際網路巨頭搶著要賣菜 社區團購真的這麼賺錢?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一場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除了可以享受新用戶1分錢買菜,還有不少蔬果的價格僅為1.99元,比超市、菜市場還要便宜,很多朋友都專門下載app來薅羊毛。不過,菜賣的這麼便宜,網際網路巨頭能賺到錢嗎?
  • 網際網路巨頭忙著跟「賣菜阿婆們」搶飯碗,而任正非卻忙著搞晶片!
    網際網路巨頭們忙著賣菜,而馬斯克卻忙著上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網際網路巨頭們把社區團購搞得「風生水起」,硬生生的把這個賣菜生意燒成了2020年最大的風口,各家巨頭們開始瘋狂補貼,1毛錢的6個雞蛋,1毛錢一斤的臍橙,0.99元的蔬菜,2塊錢的海天生抽等等。
  • 向「最後一公裡」進化!今日頭條、滴滴入局社區團購是生鮮電商的...
    「風口」就在那裡,大家都擠到風口之下,卻不知道哪塊雲彩才真正會下雨。就連大資本、網際網路巨頭也有看走眼、老馬失蹄的時候。例如生鮮這塊。叮咚買菜、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盒馬生鮮、美團買菜,網際網路巨頭們圍繞社區最後一公裡的爭奪貼身肉搏了好多年,但始終沒有贏家。
  • 集體燒錢做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宇宙盡頭是「賣菜」?
    幾個月間,親自下場對社區團購志在必得的網際網路大佬們越來越多。無論是源於流量還是著意賺錢,現在所有人都認為「預售加自提」是一門好生意。但橫亙在網際網路公司「賣菜」道路之上的,還有熟諳低線市場遊戲規則的社區團購土著們。圍繞團長、資金、供應鏈……網際網路巨頭公司與本地土著們的開城大賽戰況正酣。
  • 網際網路賣菜真的是在擠壓菜販的生存空間嗎?為什麼?
    疫情期間,這個網際網路賣菜的模式又火了起來。於是巨頭們紛紛湧入,帶動了社區團購的火熱。但蔬菜水果都是剛需,消費數量也是有限的,有了這些巨頭的湧入,那麼菜販的空間確實會受到擠壓。但長遠來講,生存空間是否會蕩然無存?這倒未必。
  • 當代網際網路巨頭們離張謇有多遠?
    現在興盛優選等平臺瘋狂補貼,誰能禁得住那樣低價的誘惑。」原來,現在的網際網路電商幾乎已經無所不賣了,已經極大地顛覆了傳統,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現在,最近越來越火的「社區團購」就連賣菜的小販,都不放過……為了賺取一點賣菜的利潤,很多巨頭都開發了app程序,低價補貼,還送菜上門。
  • 當網際網路巨頭佔領了武漢的菜市場以後,會發生什麼結果呢?
    近期,網際網路巨頭進軍賣菜行業的消息炒得沸沸揚揚,很多人表示反對,大意是這些企業不去搞高科技,卻和小攤小販搶飯碗,缺乏仁義之心,也有的人擔心巨頭們壟斷菜市場以後,大批攤販會失業,其結局就如同很多賣衣服的店主淪為快遞員一樣。
  • 股市華興社精選攻略:網際網路賣菜的方向在哪
    股市華興社精選攻略:網際網路賣菜的方向在哪? 股市華興社精選攻略資訊,股市華興社精選攻略指出,網際網路巨頭的頻繁入局,最終帶火了看似傳統且老舊的賣菜業務。能夠預見的是,將來的網際網路賣菜市場上少不了一場真刀真槍的資本和流量大戰。
  • 「社區薇婭」都不夠用了 一線網際網路巨頭全員下場賣菜
    去年還是「死亡重災區」,今年卻引得幾乎所有一線網際網路公司全員下場,社區團購賽道上,充斥著久違的火藥味。甚至有人預言,這或將是團購外賣、網約車、共享單車大戰之後,中國網際網路最慘烈的戰役之一。因為這次對決的玩家們,可不是拿著風投下注的創業新貴,而是阿里、騰訊、美團、拼多多、京東這些中國市值排名前五的網際網路巨頭,以及還沒有上市但估值達千億美元級別的字節跳動和滴滴。
  • 就因為賣個菜,網際網路巨頭們急了
    找到了小區裡的小商店,讓店主兼職向小區裡的居民賣菜。目前,興盛優選是國內頭部的社區團購平臺,業務覆蓋全國16個省份。2019年GMV超過100億元,團長數量超過18萬。團購如此刺激,當然也少不了以團購起家的美團。今年7月,美團成立「美團優選」,正式進軍社區團購。
  • 一批網際網路巨頭相繼布局 社區團購為何火熱
    今年下半年以來,一批網際網路巨頭跑步進入社區團購。社區團購在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費方面顯示了十足的優勢,將會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消費場景。業內人士表示,社區團購目前還處在探索期,尚未找到理想的商業模式,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企業也需要不斷提升物流、營銷服務、平臺管理和自我迭代等能力。
  • 社區團購:巨頭們都去搶菜市場的生意!個體戶拿什麼活下去?
    小區門口天天打瞌睡的小賣部老闆,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突然有一天也站上了「風口」,成為各大巨頭爭搶的「團長」。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們一窩蜂進入「社區團購」。3.活不下去的小菜販在海量補貼和超低價格轟炸下,每天飄滿人間煙火氣的菜市場開始門可羅雀。菜販亮哥今年54歲,在深圳賣菜已經20年。他每天凌晨三點出發,趕往15公裡之外的布吉農貿市場進貨。前一天晚上,他會提前把需要採購的清單發給農貿市場的老闆。
  • 網際網路的白眼狼盯上了賣菜,街頭賣菜的阿婆們,還有生意嗎?
    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巨頭看上了她們幾塊錢的小生意。如果要說2020年,最火的風口,最大的新機遇,那麼非社區團購莫屬,阿里、京東、拼多多、美團等各大花聯網巨頭們相繼下場,每一家都宣稱要成為市場的第一名,一場關於社區買菜的大戰即將爆發。那些五六十歲在街頭賣菜的阿婆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有一天網際網路巨頭們也會跟她們搶這幾塊錢的小生意。
  • 當網際網路巨頭「惦記」你我家門口的菜攤
    以「社區團購」為關鍵詞的相關話題頻頻衝上微博熱搜,其中「社區團購會奪走賣菜商販生計嗎」閱讀量超過2.47億。  對比此前爭奪流量入口的打車大戰、外賣大戰、單車大戰,部分輿論擔心此次網際網路巨頭會故技重施:先採取低價傾銷策略佔領市場,再「挾流量以令市場」擠壓中間商「賣菜者」生存空間,繼而剝奪終端消費者「買菜自由」。
  • 菜攤的「兩分錢」為何被巨頭盯上?就連二馬都出動了
    誰能夠想到菜市場也會成為眾多網際網路巨頭爭相搶奪的「香餑餑」。在經歷了年初特殊時期之後,網際網路巨頭都看上了社區團購這塊大肥肉,大家熟悉的網際網路大佬基本上都加入了這場爭奪,比如拼多多黃崢、滴滴程維、京東劉強東以及美團的王興,就連二馬(馬雲、馬化騰)也加入了。
  • 網際網路巨頭影響了小菜販的生計?
    作者 | 萬德乾出品 | 36氪-未來消費幾天之前,一篇標題大概為《網際網路巨頭正在用資本奪走無數菜販的生計》的自媒體稿子,傳播較廣,刺激了一部分人的共鳴感,刷了不少存在感。但是,非常遺憾。接著說社會要多樣化,大資本賣菜就是與小民爭利,大資本不能這麼幹。而網際網路巨頭作為大資本代表,是在市場紅利挖掘殆盡,沒有什麼增長,才不得不屈尊做起賣菜,這種在作者看來很低端的生意。作者一個勁的把賣菜形容為低端生意,就是為了一個勁強調,網際網路巨頭不應該和小民才做的低端生意搶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