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社區團購」鬧得紛紛揚揚。 其實很多小區住戶早在兩三月前,已經開始使用「生鮮社區團購」app買菜了,菜價實惠得嚇人,一塊錢也能買到菜。 大概是嗅到了小區菜場裡的巨大商機,網際網路巨頭們赤膊上陣,激烈搏殺,相繼投入大量資源角逐社區團購,人們的擔心也隨著而起。 擔心小區超市菜場迅速垮掉 「生鮮社區團購」會不會在一兩年內幹掉小區所有的超市、菜場?起早貪黑賺點差價生活的小商小販,會不會大量失業?他們沒有技能,很難進入網際網路平臺求生。 擔心平臺獨大後兩邊薅羊毛 網際網路巨頭們角逐社區團購,慣用的伎倆就是砸大錢補貼消費者,消費者暫時得點甜頭。當巨頭幹掉中間商,大平臺幹掉小平臺,形成獨大後,會不會任意壓價收購菜農的生鮮?再任意抬價銷售給用戶?平臺會不會對消費者大數據殺熟? 這種擔憂,已經在獨大的某滴打車,和某外賣上出現了。當初平臺在競爭時,曾經幾塊錢可以坐網約車、幾塊錢可以點份外賣。形成壟斷後,點兩碗素粉近四十元。同樣的路程計程車不到20元,某滴甚至接近30元,消費者多花錢了,但商家、司機並沒有多掙錢。 不缺賣菜APP,缺「人性化服務」APP 巨頭們每創新一種商業模式,都冠之以「人性」「便捷」的美稱。 實體店哀鴻遍野,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老人們坐不了公交車,在醫院掛不了號。巨頭的商業模式真的「便捷」、「人性」嗎? 如今,網際網路巨頭又忙著砸幾十億的補貼,搶走小商小販手上幾捆白菜。 巨頭們能否調轉一下視角,看看當下急需人性化服務的死角。 獨居病人急需看病陪護住院護理APP。 空巢老人急需日常陪護照顧APP。 上班族急需接送孩子的APP。 雙職工急需家政服務的APP。 亞健康人群急需個人醫生APP。 馬雲說過:「我對錢不感興趣。」既然網際網路巨頭不在乎錢了,能否來一點小小的擔當,為老弱病殘做一些人性化的服務平臺,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也改變一下巨頭們如今被罵成「孫子」的口碑。
文/漫畫 周滔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