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濱江 深藏黃浦江下一個百年風華-上海,濱江,徐匯,城市...

2021-01-11 東方網

徐匯濱江原狀航拍

以前,你很難把徐匯和黃浦江聯繫起來,因為在曾經漫長的一段時間裡,整個沿江區域都被工業基地和交通用地佔據著——水泥廠、油庫、北票碼頭,甚至火車站、龍華機場等等都曾在這裡紮根駐營,普通市民根本不可能走近黃浦江。它曾為上海乃至新中國工業化進程起到了重要作用,見證了當年上海工業的輝煌。隨著大工業化時代的結束,民族工業的搖籃在城市快速的發展過程中漸漸「褪」去了作用,這裡也衰敗成為了「爛泥灣」,以致大部分市民都不知道原來徐匯跟黃浦江也有著如此緊密的聯繫。


濱江沿線(舊貌)

鐵路南浦站(舊貌)

龍華機場跑道(舊貌)

藉由上海世博會契機,徐匯濱江地區啟動了城市更新,通過努力原有工業企業陸續搬遷,城市環境得到改善,交通條件日趨便利,把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還給了市民,未來在這片熱土上將煥發新的生命力。它是一個城市變遷發展的過程,機器轟鳴被綠蔭蟬鳴取代,恰與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不謀而合。

因為一個法語單詞,曾經的「爛泥灣」

成了黃浦江畔的最美風景

參照德國漢堡港、英國金絲雀碼頭等「棕地」復興成功經驗,徐匯濱江開展了一次沿江公共開放空間國際設計方案徵集,在這次徵集中,英國P.D.R公司規劃大師PETER先生及其團隊提出了 「上海CORNICHE」的理念,讓人眼前一亮。

Peter先生對濱江corniche的規劃設想(手繪稿)

CORNICHE原是一個法語單詞,指的是一條蜿蜒的路,順著這樣的路開車或行走,能看見山、河、風、景有開有合的關係,不同的地方能給人以不同的體驗和感受,同時著名的豪車品牌勞斯萊斯曾經有一款跑車名叫「CORNICHE」。上海這樣一座走在時尚前沿的城市,文化的基因決定了引領潮流的喜好,因此一條風景優美的濱江大道,加上勞斯萊斯高品質的概念,使得這個法語單詞背後代表的理念最終脫穎而出,而「上海CORNICHE」的方案也應運而生,成為了改造整個徐匯濱江項目的精神指引。

Peter先生對濱江corniche的規劃設想(手繪稿)

幾頁紙,卻成就了歷史性的巨大蛻變

PETER先生對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項目編制了一份規劃導則,概括起來也簡單,全長8.4公裡的沿江岸線分為三個段落(休閒文化區、藝術文化區、自然體驗區)、四條線路(休閒步道、濱水步道、自行車休閒道、預留有軌電車),以及一個標準斷面、若干橫向城市道路與開放空間交匯的節點,形成了有機的公共綠地系統。無論駕車還是步行,市民都可以通過路口節點找到附近的停車場,或者通過人行道、天橋、地下通道等過街進入濱江開放空間,具有良好的可達性。以這份導則為綱領,專業景觀設計公司EDSA對「上海CORNICHE」方案進行了深化設計。

三個段落/四條動線/多個節點

EDSA的景觀設計師李正平女士告訴我們,她在做徐匯濱江開放空間景觀設計的時候覺得這個規劃導則很有意思,簡單幾頁紙,她整整花了2年時間去反覆琢磨,當她把這幾頁紙讀懂了,驚訝地發現當年的導則規劃十分周詳縝密,如果失去了這個導則的指引,濱江的空間改造就會變得雜亂無序、支離破碎,雖然可能做出來也是一堆很熱鬧的東西,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講,那就是一堆熱鬧的東西,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濱海、濱江、濱湖,但不是每一個都能給你清晰的一個形象,而徐匯濱江這條上海的「CORNICHE」之路的可辨識性不是因為放在那裡的兩個塔吊,而是因為有它自己的一個空間線索。

上海corniche的基本結構

為什麼要設置三個段落?東段的腹地是最寬敞的、最有餘地去做一些大場地,不管是在草地上還是硬質鋪裝上的活動,都十分愜意;樣板段做成文化方面體驗段,則是因為那裡有許多建築遺存,比如在水泥廠舊址上打造迄今為止最大的中美文化合作項目「東方夢工廠」,將當年攪拌水泥骨料的預均化庫改造成為穹頂劇場,而在活動段裡像這樣的建築是沒有的;自然體驗段因為特別窄,雖然只能做一些綠化,但綠化怎麼做才有意思?為了形成一條觀賞、遊覽的路線,它也有邏輯。

上海corniche規劃道路剖面圖

上海corniche規劃景觀剖面圖

一切都還在那裡,卻如同被拂去塵土的鑽石重耀光芒

徐匯濱江擁有獨特的歷史印記,這是區別於其他濱水地區最具有本土化的特徵。

對於改造工程來說,要做的不是去顛覆,而是像為一顆鑽石拂去它的塵土,令之再現光芒,因此在實現「上海CORNICHE」時,設計師們也尊重這裡的每一處歷史,並在歷史基礎上進行提煉概括,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內容,賦予它新的功能和內涵,完成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

北票碼頭變身龍美術館

上海飛機製造廠變身西岸文化藝術示範區

水泥廠變身上海夢中心

老工人能在這裡找到過去美好的記憶,年輕人能在這裡找到熟悉的新鮮感,這是屬於他們共有的歷史和情懷,這樣的地方因有自己的故事才更具有親切的魅力。在場地裡現存的一些特徵,它的時尚和流行是有它自身的一個依據的,根據它量身定造,以後無論哪個年齡階段的人來到這裡,他們都能找到所需要的東西。

龍美術館(西岸館)、餘德耀美術館、星美術館等一批藝術文化及設計機構便是通過「活化」老廠房落戶徐匯濱江。其中,利用上海飛機製造廠飛機庫的大跨無柱空間特點,餘德耀美術館應運而生,其極具特色的拱形屋頂、桁架、鐵門也得到了完好的保護;油罐藝術公園,保留了部分中航油油罐,利用中空結構布置成360度全景舞臺;別具一格的塔吊演藝廣場,保留了工業塔吊,利用煤炭傳送帶改造為高架步道;利用水泥廠、飛機廠舊廠房,成功舉辦西岸建築與當代藝術雙年展、西岸藝術與設計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並逐步成為西岸品牌。

這樣一個有故事的地方,必將成為上海最具文化品位和歷史氣質的濱水區域,散發由內而外的獨特氣質。

相關焦點

  • 上海第三機場的發跡史——徐匯濱江傳奇
    上海馬上要有第三機場了,就在豪宅界熱點「新秀」地帶之一的徐匯濱江,似乎很多人,哪怕是上海本地人的心中,總是感覺以前是徐家匯旁邊的「死角」。其實這片地曾經非常輝煌,只是,兩段火熱朝天之間「停擺」了十幾年而已。上海馬上就要有第三個民用機場了,而且就在市中心,徐匯濱江,原來的龍華機場,只不過那不是大型民航客機機場,而是直升機。
  • 城市更新同路人 融創發布徐匯濱江&虹口北外灘雙案名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柏可林8月8日報導:一家企業的發展,應與城市的發展軌跡乃至城市性格深相契合,參與城市共建。日前,中國頭部房企融創在滬舉行徐匯濱江壹號和融創北外灘壹號案名發布,積極參與有溫度的城市更新。
  • 煥然一新的徐匯濱江:邁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_新聞_聚焦東方_中國...
    據《青年報》報導:老一代上海人眼裡的徐匯濱江是運煤碼頭,新一代上海人眼裡的徐匯濱江是跑步勝地、是美術館集聚區,是剛剛召開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的舉辦地。位於徐匯區東部黃浦江畔的徐匯濱江岸線11.4公裡,面積9.4平方公裡,開發總量950萬平方米。從2012年起,徐匯濱江地區有了一個全新的稱謂和城區品牌——WEST BUND上海西岸。
  • 上海在徐匯濱江建設新型智慧城區
    新華社上海1月4日電(記者李榮)上海正在徐匯濱江地帶建設新型智慧城區。據上海徐匯區發布的最新信息,這裡將建成世界級濱水開放空間,構建以西岸傳媒港、西岸智慧谷、西岸金融城三大產業互為支撐的國際創新創意產業群。
  • 來看徐匯濱江這座橋的前世今生~
    經歷百年的歲月,徐匯濱江已由過去的廠房、水運碼頭、機場……成為了如今休閒娛樂的優質水岸。歷史的遺存仍在這裡講述著自己的故事。我們希望和您一起穿越時空的限制,感受徐匯濱江現在,傾聽上海工業發展史詩。橋@徐匯濱江
  • 上海黃浦江濱江遊玩指南 請收好
    原標題:黃浦江濱江遊玩指南,請收好  據樂遊上海,豐沛的水系,孕育了申江之城的誕生;美麗的濱江,勾勒了上海發展的藍圖。黃浦江邊的濱江風景,每一處都不同,你喜歡哪款呢?  有一種海派的文藝,叫徐匯濱江  北起日暉港,南至徐浦大橋,坐擁8.4公裡岸線的徐匯濱江,是申城近代工業遺存的展示地,也是中西文化的交匯地,更是未來亞洲最大規模的文化藝術群落和文創產業集聚區之一。這裡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上海西岸,西岸的美,西岸的文藝,都將這一片狹長的土地變成了一個符號、一幀詩意、一個夢……
  • ...藝術季,收儲,陳安達,徐匯,營地,黃浦江,茶藝師,-上海頻道-東方網
    記者在今天召開的「2017西岸食尚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徐匯濱江旗艦項目西岸傳媒港將引入總跨度400米、面積達4萬平方米的二層公共開放平臺,串聯9座商辦樓宇,並與傳媒港總計三層的地下空間相呼應,打造黃浦江沿岸多層次的交通和慢行系統
  • 或許,世博濱江才代表上海
    前段時間,某個戀愛綜藝裡一臉純良無害的女嘉賓一號溫柔的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來自上海,住在外灘。」結果被心裡酸酸的網友們直接網絡暴力,說其炫耀自己富二代的身份,表現出來的單純善良肯定是裝的。是不是頗有「檸檬樹上檸檬果,檸檬樹下你和我」內味兒了。
  • 徐匯濱江:這裡有10個愛上西岸的理由 還有4場人氣新展等你來
    圖說: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平臺徵集評選出「愛上徐匯濱江的十大理由」 採訪對象供圖 下同在位於徐匯濱江的上海西岸,一條充滿藝術生活魅力的卓越城市水岸,浮出水面。伴隨「故宮裡的神獸世界」等一系列上海西岸秋冬新展火熱上線,通過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平臺徵集評選出的「愛上徐匯濱江的十大理由」,也為市民遊客相約上海西岸更添尋訪樂趣與精彩看點。徐匯濱江:值得計劃一次旅行水岸,為城市注入靈動;藝術,為水岸注入靈秀。
  • 香港置地聯合體310.5億競得上海徐匯濱江地塊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良)2月20日,上海市徐匯區黃浦江南延伸段WS3單元xh130C、xh130D、xh130E、xh130F、xh130G街坊內xh130C-02等28個地塊正式出讓。
  • 追尋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數百遊客徒步濱江開啟微遊之旅
    微遊上海·濱江線」活動,在了解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上海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 【徒步微遊濱江,感受城市變遷】 上午10時,楊浦濱江「網紅」建築綠之丘旁,簡短的出發儀式後,數百位市民遊客分成若干組,徒步開啟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黃浦江畔城市微旅行。 掛著活動胸牌、捧著打卡地圖的陳女士興致頗高,不斷變換角度以綠之丘為背景自拍。
  • 「藝術岸線」徐匯濱江|跟著「10個愛上的理由」打卡海量熱展
    位於徐匯濱江的上海西岸!近日,「愛上徐匯濱江的十大理由」評選出爐,以上言語恰恰出自一則人氣高漲的留言,也道出了打call西岸的源動力,從美術館、騎行到夕陽餘暉下的美景,每一條都值得專程安排去西岸行走和遊逛。
  • 徐匯濱江油罐藝術公園明年開幕 油罐穹頂「骨骼清奇」-KCAP 公共...
    原標題:徐匯濱江油罐藝術公園明年開幕,油罐穹頂「骨骼清奇」地下都是「機關」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從負責徐匯濱江整體開發的西岸集團了解到,11月12日,由徐匯區人民政府主辦的「雙向輻射——城市更新在西岸,徐匯區實踐案例展」將在徐匯濱江公共開放空間舉行。
  • 樓市調查 | 誰在「打新」上海豪宅 融創徐匯濱江壹號認籌超60億
    年末已至,把上海樓市推上熱搜的事件,莫過於近期集中推售的數個樓盤項目領證開啟認籌。就上海徐匯區而言,今年第四季度頻頻登上熱搜第一的樓盤——融創徐匯濱江壹號,作為徐匯濱江的全新盤,在入市前就已備受關注。耽擱了5年的地塊,最終以豪宅產品面世,融創徐匯濱江壹號正好趕上年末這趟上海新房入市的「打新」認購潮,激起樓市一陣漣漪。濱江溫度從年初延續至今的疫情,沒有阻擋購房者的熱情。融創徐匯濱江壹號不到12萬的入市價,讓購房者有了更多選擇的餘地。對比同一時段入市的其他項目,亦能反映出近期上海樓市升溫的現象。
  • 體驗上海的「海派風情」?徐匯這6條路線值得去嘗試!
    衡復風貌館(復興西路62號)  由原徐匯區湖南路街道辦事處所在地改建而成,2019年5月18日正式開館,作為衡復風貌區優秀歷史文化的綜合文化展陳空間,專門展現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百年建築、百年人文與城市更新案例。
  • 尋找上海濱江生活的新名片
    02 兩江交匯之處 璀璨濱江帶上奪目焦點 當黃浦江下遊匯入長江時,一條由三大灣(西灣上海長灘輻射區、中灣郵輪港區、東灣溼地公園)形成的璀璨濱江帶——寶山濱江
  • 濱江有故事 | 聽,碼頭傳來了歷史的聲音
    經歷百年的歲月,徐匯濱江已由過去的廠房、水運碼頭、機場……成為了如今休閒娛樂的優質水岸。歷史的遺存仍在這裡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百年來,徐匯濱江一直是近代上海重要的交通運輸、物流倉儲和生產基地,聚集鐵路南浦站、北票煤碼頭、龍華機場等,是一條封閉的傳統工業岸線。
  • 徐匯濱江:8.4公裡綠道全線貫通,「花花草草」每一季都有新面貌
    原標題:憑江臨風 | 徐匯濱江:8.4公裡綠道全線貫通,「花花草草」每一季都有新面貌  徐匯濱江是近年來上海最知名的「跑步勝地」  徐匯濱江海事塔廣場  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這些由工業遺存改建的公共藝術空間已經為不少市民所熟悉,在徐匯濱江沿線還有許多正待展現新顏的老工業遺存。
  • 上海徐匯濱江親水平臺遭損壞 去年也發生過一起!海事...
    看看新聞Knews訊 昨天 一些在徐匯濱江夜跑、散步的市民 目睹了一場意外 昏暗的夜色中 一艘大船往岸邊撞過來 海事部門:每年會有兩三次撞碼頭事件不少經常來徐匯濱江夜跑、鍛鍊的市民都提及,去年6月,也曾有一艘海船在徐匯濱江碼頭附近水域發生碰撞後失控。時隔一年之後,再次看到這樣的場景,未免令人心生憂慮。
  • 徐匯VS長寧:上海西區兩位「優等生」誰將C位出道?
    兩區分別依偎著黃浦江和蘇州河兩條「母親河」,徐家匯和中山公園更是串聯起幾代上海人「談朋友」「噶鬧忙」「蕩馬路」「轉公交」的生活印跡。  一個爭當一流,一個打造精品,都將品質視為第一要務,都承擔著為上海「守家底」「聚動能」的重任。   做「品質擔當」,不是件易事。     (一)守著老家底,要做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