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恩來總理的「烤鴨外交」
近日筆者查閱了外交部向社會開放的一批1955~1960年間形成的檔案,在查閱過程中,偶然看到了一些周恩來總理宴請國外元首的外交活動檔案,才了解到一段周恩來總理開展「烤鴨外交」的佳話。 根據解密檔案記載:1960年1月27日,周總理宴請緬甸總理奈溫;1960年3月21日,宴請尼泊爾首相柯伊拉臘等,吃的都是烤鴨宴。
-
周恩來貼身衛士深情回憶總理的最後歲月:天天要看報紙
周總理逝世 1976年1月8日這一天,和往常一樣,早晨7時30分,張樹迎向我簡單地交班後,我讓他回去睡覺,他已是整夜沒合眼了。這一段時間我們都是深夜兩三點鐘才休息,靠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 當我走進病房時,總理轉過臉來看看我。我習慣性地對總理點點頭。
-
德國前總理科爾:充滿爭議的「統一總理」也是北京烤鴨的擁躉
深夜傳來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逝世的消息,作為一個無論是出於職業原因還是個人興趣都密切關注德國的人,我深受觸動。雖然科爾年事已高且長期抱病,因而公眾對於這一消息普遍有著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是預感一旦成為事實,還是讓人無法不產生一種世界歷史和德國歷史波瀾壯闊的時代謝幕的感覺。
-
日本京都的周恩來總理「嵐山詩碑」
龜山公園裡挺拔的青松、櫻樹,環抱著周恩來總理詩碑。詩碑是一塊高—點三米、寬二點二米的馬鞍石,上面鐫刻著青年時代的周恩來一九一九年四月五日遊嵐山時寫下的詩篇《雨中嵐山——日本京都》。這種馬鞍石,外表赤褐,內瓤青藍,質地堅硬,千年不化,是碑石佳品。
-
鄧穎超:「當總理的夫人其實很難」
何香凝曾解釋說,周恩來、鄧穎超這一對伴侶就他們對革命的忠誠和貢獻來說,都算得上是傑出的偉人。然而,在客觀上由於周恩來的「遮擋」,使鄧穎超這朵「紅花」少了一定的光豔。一位偉人的身影太高大,自然就會遮擋住與他互為伴侶的另一位偉人的光輝。對於周恩來和鄧穎超夫婦來說,就屬於這種情況。「當總理的夫人其實很難」,鄧大姐曾深有感觸地說。
-
深切緬懷周恩來總理,萬眾一心逐夢前行
淚水洗面萬巷空、十裡長街送總理,已經定格成難忘的歷史瞬間。多少年過去了,我們忘不了周總理殷殷赤子心,甘為國家鞠躬盡瘁;也忘不了他拳拳愛國情,願為民族負重前行。家喻戶曉的愛民故事,在記憶的河床上沉澱出真摯的情愫;光芒閃耀的信仰足印,化為我們繼續前行的不竭動力。周恩來,他的名字,是中國人民心中永遠的懷念;他的精神如石刻一般,永遠鐫刻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心裡。
-
周恩來總理為解決困難時期的糧食問題嘔心瀝血
為了解決億萬人民吃飯問題,周恩來親自指揮調運糧食,被稱為「糧食調度的總指揮」。周恩來總理統籌全國糧食的全局,果斷決策,親自抓每一起難度較大的省、市、自治區間的調撥,保證各方面的應急需要,從而使我們國家和人民比較順利地渡過了難關。 他每周要幾次約糧食部門同志談話。到總理那裡去開會,不讓帶助手,也不許使用「可能」、「大概」等含混概念。如果不懂裝懂的,還會受到總理嚴厲的批評。
-
紀念周恩來逝世三十周年 清粥小菜化外交幹戈
據世界新聞報 文革時被江青批鬥二十天 細心觀察,周恩來五六十年代的照片多為滿含笑意、意氣風發之態;而在最後十年,留下的幾乎都是面色冷峻、飽含憂慮的形象。「文革」一起,「西花廳」也改成了革命色彩濃厚的「向陽廳」,原本洋溢著的溫暖氣息也一下蕩然無存。
-
中美建交時周恩來總理的「神奇」國宴
1972年2月21日上午,尼克森總統的專機在北京東郊機場準點著陸。當晚7時,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宴,款待尼克森一行。2月27日由美方主辦的答謝晚宴上,尼克森在祝酒詞中熱情洋溢地說:「我們在這裡已經一周了,這是改變世界的一周。」伴隨著碰杯聲,中美兩國的關係揭開了新的一頁。
-
長城影視聯合富潤、上峰 投拍《人民總理周恩來》
2018-05-06 22:1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見習記者 張超6日,長篇巨製《人民總理周恩來》在諸暨長城影視基地舉行開機儀式。該電視劇由長城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富潤控股集團、上峰控股集團投巨資拍攝。
-
何振梁逝世 曾任毛澤東、周恩來翻譯
1月4日,現任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先生於因病逝世。何振梁先生早在20世紀五十、六十年代就在中國外交舞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作過一代偉人毛澤東、周恩來的翻譯。 毛主席:「振作精神,很好!」
-
去昆明海口林場遊玩,很愜意,還能看到周恩來總理親手種的橄欖樹
在海口林場,最特別的是油橄欖,1964年3月3日,周恩來總理將阿爾巴尼亞贈送的油橄欖樹親手種在海口林場,如今這裡的橄欖油樹已成片成林,正在努力實踐著周總理「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的願望。除了山林、苗圃,鮮花滿坡,海口林場還有一個林業博物館,收集了與林業相關的圖片、實物,記載、傳遞著與森林相關的知識。
-
記溫家寶總理向馬來西亞總理贈送「特殊禮物」
專題:領導人日誌 「兩代總理,同樣的感情」 ――記溫家寶總理向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贈送「特殊禮物」 新華網北京6月3日電(記者榮燕)3日下午,
-
紀念逝世42周年!周總理與國宴的不解之緣!
(周恩來(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淮安。眾所周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為國家和民族建立的豐功偉績彪炳青史。他不僅為中國人民所敬仰,同樣贏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他敏捷機智和人格魅力可以說,無處不在。)
-
中加楓華國際學校紀念周總理逝世40周年
1976年1月8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與世長辭。40年風雨過後,周總理的精神依然存在於神州大地,影響著一代代華夏兒女。為了紀念周恩來總理逝世40周年,弘揚偉人精神與愛國情懷,中加楓華國際學校於1月8日隆重舉辦"緬懷總理精神,養育世界情懷"主題活動,邀請周總理的侄子、原北京大學副校長周爾鎏先生、上海市有關專家和領導及蘇州市教育局的領導來到活動現場,與楓華師生一同參加此次緬懷紀念活動。
-
大江歌罷掉頭東:倒計時那587天,就是周恩來的「第二次」長徵
從4月,周總理在西花廳生平第一次接受輸血,直到逝世,共輸血89次。就這樣,周恩來離開了他的辦公室、離開了西花廳、離開了他工作和生活了25年的中南海。這幾年,國內、國際局面混亂、一件又一件複雜棘手的事情不斷擺在周恩來面前,使他無法停下工作靜心休養。他本不同意住院、做大手術的建議,堅持要每天靠輸血和其它治療,這樣,不會耽誤工作。
-
【鏡鑑】他是最酷的德國總理
原標題:他是最酷的德國總理 鏡鑑的話 德國前總理赫爾穆特·施密特10號在德國北部城市漢堡去世,享年96歲。施密特先生是中德關係的開拓者和推動者,長期致力於促進中德相互了解和合作。今天,鏡鑑(微信號:jingjianpd)請一位資深駐德國記者為你講述他眼中的施密特。 ▌劉華新 不得不說,對施密特先生的逝世早有預感,因為他畢竟已96歲高齡,但噩耗傳來,仍禁不住思緒難平,懷念之情在心頭翻滾。
-
周恩來總理親自督造的四件翡翠國寶!任何一件都不輸臺北翡翠白菜
翡翠,當屬玉石之王,因其潤澤通透、堅硬淨徹而受到了中國人的喜愛,千百年來,因為翡翠而發生的傳奇故事趣聞軼事多不勝數,今天要給大家講的便是這其中一件,這個故事中的翡翠乃是四塊原石,歷經慈禧時期、軍閥時期、抗戰時期、甚至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在周恩來總理的主持下,這四塊翡翠才終於被加工出來,成為了國家級的「重寶」。
-
周氏三代同堂永安裡44號,面對「周恩來上海革命生涯地圖」大中學生...
上海市虹口區四川北路永安裡44號,是文保單位「周恩來同志在滬早期革命活動舊址」,也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他在滬從事中共地下工作最重要的庇護所之一。面對叛黨之徒和國民黨特務,周恩來、鄧穎超夫婦與周氏家族寄寓同一屋簷下,從關心小輩周爾鎏的婚姻生活,到與家人的最後一次團聚,這些故事讓當代學子體悟著周家艱苦樸素的家風和身為開國總理的不易……作為周恩來總理的侄孫女,周蓉女士帶著《我的七爸周恩來》一書,在「五四」青年節之際走進上海校園與師生分享。
-
周恩來因何被稱為中國的總管家?
從總管新中國的政務、國務的角度看總管家周恩來自新中國成立時擔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總理、1954年一屆全國人大以後擔任國務院總理直到去世,在總理這個位置上任職26年3個月零7天。他總管全國政務、國務,中心是經濟工作。他說:「經濟是基礎」,如果經濟基礎不穩,「新中國的政治、軍事、文化都立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