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周,微信視頻號又有一些值得關注的重磅更新和新鮮動態,本文梳理了3個方面:
1. 集齊三大直播利器,專業玩家或跑步入場
2. 最近視頻號在變現路徑上的幾項探索
3. 微信通過個人定製紅包封面加碼賦能視頻號
一是直播基礎設施的完善,也就是視頻號已經推出/即將推出的三大直播利器:推流,連麥,打賞。
這三項功能已經是短視頻直播平臺常見基礎設施,本身並不是新鮮事物。直播混戰時代早早嘗試了各種連麥玩法,打賞在圖文視頻或直播領域都被作為一種盈利模式廣泛使用。微信視頻號功能的逐步完善也不足為奇。
不過背靠12億微信活躍用戶,這些動作還是為微信視頻號提供了不小的想像空間。
視頻號的推流功能更早就在小範圍測試,但只向部分機構媒體、政府和企業類帳號開放。之前微信視頻號創造營線下活動、華為發布會,就是通過推流進行視頻號直播,觀眾因此能夠看到更接近電視演播室效果的橫屏高清畫面。
大約兩天前,視頻號開始放量直播推流,新榜視頻號也收到了功能開通的通知。
「之前,同程旅行、重慶一家媒體的視頻號負責人,都和我『抱怨』過直播推流功能為什麼沒有放開,很多大型活動無法進行直播。」下飯科技創始人郭雪紅在採訪中談到。
視頻號直播推流的放量對視頻號運營者來說絕對是利好,視頻號直播的玩法可以更多樣,直播間用戶體驗也直接提升了一個臺階。
賽鴿Excel創始人邊賽分享了他對視頻號推流上線後的5點推測:
1. 外接設備加入,主播顏值回歸,直播帶貨力會增強,一大批帶貨大軍會湧來;2. 音樂人可能會陸續進駐;3. 對於軟體技能類教學(Office Python Java Adobe)是福利;4. 教育類型博主可以直接做好錄播課,直播推流,減輕了直播人力成本;5. 宏觀來說,因為推流提升了畫質,所以很多都可以實現了,比如拍空間站、拍宇宙、拍世界,快抖的直播都能在這裡複製。
概而言之,會吸引更多專業玩家入場,視頻號直播也將邁向更專業的階段。
另外兩件利器是即將上線的視頻號直播連麥、打賞功能。上個月就有業內人士向我們透露視頻號的連麥功能正在計劃中,預計12月上線;直播打賞功能也早有傳聞。
直到12月8日晚科技博主潘亂在視頻號直播時,張小龍在上牆評論中喊話,「兩位講的很好,下次我來連麥,比採訪來的隨意」,一句簡單的評論,相當於官宣。
視頻號直播連麥的實現,將突破當前視頻號直播互動的地域空間限制,對增強直播間互動感、提升用戶黏性都有極大幫助。而打賞也為創作者提供了多一條變現通路。
邊賽想像了幾種場景:「主要還是聯動,名人聯動,跨圈聯動,熱度PK,粉絲互動,提升了直播的互動性,讓直播更有溫度了。」
談及直播打賞,更容易聯想到的還有對直播機構和秀場主播的吸引力。
頭部直播機構華星集團CEO駱文軍認為,看似低調很慢的微信,實際生態和商業很龐大,「不僅我們,基本行業類的,直播公會,遊戲公會,MCN機構,電商公司都對微信視頻號翹首以盼」。
不過,專業的秀場模式能否直接遷移視頻號,這裡還要打個問號。前不久新榜在《微信視頻號,更微信還是更視頻?》一文中也談到這個問題:
「視頻號的優勢在於社交關係下加持的人,源自圈層社交的真實人格化內容在視頻號裡會比在抖音裡更有分發機會,強感官刺激型的表演型內容反而會遭遇一定的社交分享壓力。」
從這個角度來說,視頻號直播打賞對在各種垂直領域有強專業知識的用戶或許更為友好。
二是視頻號變現路徑的探索。
上文提到的直播打賞是一方面,已有常見的比如廣告投放、直播帶貨、擴展連結帶貨,包括視頻號導微信私域變現。
今年10月末,「夜聽」的視頻號單條報價就已經到20萬。前不久還有業內知情人士透露,「視頻號擴展連結帶茶葉,也有一個月做80萬佣金的案例了」。
視頻號引流私域方面,比較典型的是視頻號「時光雕刻大師傅」,本業做老照片修復,通過視頻號上一條5500萬播放的視頻引流6000人到個人微信號,幾個月的時間,變現30萬元。
在此基礎上,近期視頻號還在做一些其他探索。
先是一周前的附近功能改版,微信視頻號正在灰度測試本地生活內容。以上海為例,改版後附近中會展示「上海資訊」「上海美食」「上海人在關注」「熱門地點」4個欄目,點擊視頻能查看視頻定位與微信用戶的距離遠近,劍指本地生活服務。
更近的消息,是一張「關於視頻號知識類作者調研」的截圖流出,其中提到「是否有些視頻想被付費才能觀看」。
雖然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只是一個調研,但難免引發業內關於「視頻號是否會做知識內容付費」的好奇猜測。
三是通過紅包封面加碼賦能視頻號。
12月9日開始(一個各類年終節日即將迎面撲來的時間節點),認證過的視頻號作者可以定製個人紅包封面了,定製一個封面可以在3個月內發給粉絲;紅包封面最多支持放5個15秒小視頻。
更關鍵的是,後續還會直接打通視頻號,封面故事可直接展示視頻號作品,並支持跳轉能力。
通過微信紅包,微信引入了更豐富的熟人社交鏈,實現了對視頻號的進一步賦能加碼。如果僅次於朋友圈的視頻號入口還沒能養成用戶點擊的習慣,但微信紅包的輻射力卻是更全民級的。
聯想到近幾年春節期間的平臺紅包大戰,已有同行猜測今年春節,微信視頻號會不會聯手央視放大招了。
這也符合微信對用戶實際使用場景的關注。在不久前虎嗅一篇報導中,一位接近微信人士表示,除小龍外團隊鮮有人去談產品理念,他們確實更關注用戶在某個場景下的真實需求是否被滿足。
就像張小龍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說,他相信通過社交推薦來獲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因為在現實中,我們接納新的信息大部分情況是聽到周邊的人的推薦而獲得的。
同理,用戶在「發紅包」這個使用場景中,以往也缺乏更豐富的內容表達形式,只有部分企業品牌機構才可以設置的紅包封面玩法,現在普通人也可以,而且拍一條視頻的門檻,絕大多數情況下要低於寫一篇公眾號長文。
每個人都有能力製作一枚紅包封面。
還有不到20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微信視頻號謹小慎微的小步快走能否讓它在新年到來之際達成4億DAU還不得而知,距離所謂理想的爆發狀態也還有漫漫長路,但重要的是,我們一直在看到變化。
而且從過往規律看,微信很可能會在年底前發布更新版本,屆時會不會給予視頻號新功能、新入口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虎嗅那篇報導中,另一位接近微信人士還闡述了對視頻號的理解:「視頻號跟公眾號、小程序這種偏B端產品的生產模式完全不同,其生產門檻更低、用戶更下沉、內容更龐雜,可能成為一項顛覆國民閱讀習慣的新功能。」
或許正如微信期待的那樣,未來視頻號可以彌補微信在短視頻上的缺失,為億級微信用戶帶來另一種不同於時下任何平臺的內容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