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吃嗎?豆丹,其味堪比仙丹的可食昆蟲

2020-12-24 黑石籽

豆丹,身青綠,有白色迷惑色,其狀猙獰!頭偶有黑色,尾有黃色或綠色尾角。足分兩部, 胸足3對,可攀爬,掌握方向; 腹足4對,尾足1對,有微小吸盤,牢牢吸住植物莖葉,以大豆、綠豆 、豇豆和刺槐、酸棗、葡萄藤葉等為食。

其成蟲為豆天蛾,主要特徵是胸部背側中央有1條黑褐色縱線。上翅為褐色,翅膀末端有小型的三角形黑斑。雌雄差異不顯。白天棲息於生長茂盛的作物莖稈中,傍晚開始活動。飛翔力強,可作遠距離高飛。有喜食花蜜的習性,因此嘴部兩足之間有長約三公分的吸食口器,兒時期常捏住豆天蛾的口器放風箏,但家中老人說它脫落的鱗翅片飛到眼裡會傷到眼睛,不知真假。

豆丹成蟲豆天蛾

豆丹,也叫豆青蟲,豆蟲,丈母蟲,掌扭蟲(音),脾氣很大,不小心碰到它所在的葉子,它便掉落地上扭動著肥胖的腰肢,甚至會跳起來,當發現沒有危險時便會蠕動著肥胖軀體逃之夭夭。有次抓了幾隻回家扔到雞圈,眾雞被它扭動跳躍的舞步嚇得不敢靠近,最後被大膽的大公雞啄來吃了。第二天,又扔了幾隻給雞,這次還沒跳舞就被眾雞分食,可見其拙劣的舞步難以時時嚇住捕獵者。

所有的昆蟲之中,豆蟲的幼蟲算是比較大的存在了,一般體長都能達到九釐米左右,是許多獵食者美食,其天敵除去了鳥之外,還有赤眼蜂 、寄生蠅、草蛉、瓢蟲等,但每年大豆地裡豆蟲成災,儘管生命其周期很短,但它們一年可以繁育一到兩代(黃淮海地區一年繁育一代,長江中下遊以及華南地區一年可繁育兩代)因其可怕的繁殖力,除了迫害豆類植物外也會入侵其它作物。在中國除了蘇北地區其餘地方應該對它都恨之入骨吧!

在農業上是一大危害!但在蘇北地區確是一大美食!尤其是灌雲縣,豆丹已是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當中央臺播放吃這玩意兒時,驚呆了!這東西還有人吃!而且還吃到需要養殖!甚至去鄰省收購!想想我兒時因怕這個不敢抓,被母親打的情景有點適應不過來!

據測定,豆天蛾幼蟲(豆丹)的粗蛋白質量分數為65.5% (乾重),其中必需胺基酸佔總量胺基酸的52.84%,半必需胺基酸 佔9.70%; 粗脂肪 質量分數為23.68%,C162C18脂肪酸佔總脂肪酸的99%以上,不飽和脂肪酸為64. 17%,其中 亞麻酸 達36.53% 。如果將豆天蛾幼蟲與雞蛋、牛奶、大豆相比,則豆天蛾幼蟲表現出了較高的蛋白質、必需胺基酸及必需脂肪酸質量分數,尤其是C18∶3亞麻酸含量高。同時,豆丹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和維生素B、維生素B2等多種人體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營養因子。其藥用功效不敢說,因為沒有藥書中記載的藥用價值,但其營養豐富,基本上吃過的都想吃第二次。

但很多人認為豆丹是蟲子,一般不敢吃或不願吃,這也包括本作者。 如今,豆丹已風行到淮海地區的高檔飯店,其做法也簡單傳統的做法先把豆丹放到水裡浸泡溺死,然後用一根擀餃子麵皮的麵杖,墊上一塊木板,把溺死的豆丹從頭到尾擀出內臟,放到水中清洗,去掉糞便。擀出來的豆丹肉青中帶白,中間會有一塊淡黃色的油,宛如晶瑩的碧玉。把肉放進開水鍋裡稍微煮一下(需要掌握火候的,否則就不鮮嫩了),使肉凝成完整的長條,接著把凝成條狀的豆丹肉炒一炒裝起來,再把大白菜或者絲瓜清炒,然後加上紅辣椒、大蒜等調料燒煮便可裝盤上桌。

豆蟲做成的美食

在淮海流域流傳著兩個神話故事,大致意思是豆蟲是神仙的賜予,是窮困人飽肚子的食物,在此又可見這東西繁殖力了。傳說的起因應該是來自於一個小孩子的發問,這個小孩可能覺得吃這蟲子噁心,問家裡大人,為什麼吃蟲子。說為了活下去?太俗,也是不正確的教育方法,然後就有了兩個不同版本的傳說,但傳說確實歌頌了第一個帶著大家吃蟲子的人!因為他的嘗試,解決了眾人的吃飯問題,加上傳說,給豆丹披上了美麗的外衣,使當地人民在吃豆丹時也心存感激!豆丹,一個神仙賜予的食物,其味堪比仙丹!不出多久,很多地方也會以其為食,因為想成仙的人太多!

相關焦點

  • 連雲港這個可食昆蟲,其味堪比「仙丹」,你敢不敢嘗嘗呢?
    提起都豆丹可以說在灌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連雲港灌雲縣有一種昆蟲俗稱豆丹,可以說是連雲港地區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色產品之一,豆丹是一種特佳的高蛋白植物,用此來做成菜餚之後十分鮮美,而經過灌雲人民製作出來的豆丹風味更是異常鮮美,令人食之難忘,被譽為「國內少有、蘇北僅有,灌雲特有」的美味珍品。豆丹其實就是豆蟲,體形與蠶是十分相似,全身的都是嫩綠色的。
  • 江蘇連雲港旅遊,最有特色的美食豆丹,你敢吃嗎?
    旅行對我而言,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需要鼓起勇氣,不需要下一個決心,不需要長篇大論的書寫意義,做一枚「不靠譜」青年,我享受著旅途上的每一刻,我是旅途姐兒,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們出門吃過的特色美食,有人旅遊為了看風景,有人旅遊是為了探索當地的歷史文化,那對於吃貨來說,那當然去吃當地美食了
  • 江蘇連雲港灌雲特色美食豆丹,價格堪比長江刀魚,很多遊客不敢吃
    豆丹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外表與蠶相似,許多外地人也會叫它豆蟲,豬兒蟲。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豆丹在招待席上,膽大的不多,大多都搖著手稱道,「不敢吃,不敢吃」。一般外來客人都認為是蟲子,一般不敢吃或不願吃,但只要嘗嘗之後便讚不絕口。
  • 女子吃完豆丹後過敏進了監護室 昆蟲致敏率比海鮮高
    豆丹是咱港城的美食,很多人都喜歡這一美味。但是最近,陳女士(化名)卻因為食用豆丹,導致休克,險些出現生命危險,讓人想想都後怕。醫生提醒,食用昆蟲需小心,過敏者更需謹慎。  今年59歲的陳女士,當天晚上7時許食用豆丹,3小時後開始出現頭暈胸悶,且全身瘙癢不適,伴有皮疹。
  • 灌雲豆丹這道菜你聽過嗎?小小豆丹賽河豚 是一道很好的美食哦
    豆丹,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滋陰補腎、健胃強身和防治風溼病等功效,向來被灌雲人奉為筵中特有的菜餚佳品原料。豆丹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以吃大豆葉子、洋槐樹的葉子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在山東大部分地區及蘇北地區尤為多見,成熟之後會鑽入地下蟄伏,待來年羽化成成蟲。
  • 豆丹燒青菜、醉螞蚱…昆蟲美味熱賣 營養師:過敏體質慎吃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盧河燕)炎炎夏日,如果有一條肥嘟嘟的豆丹青蟲在你面前爬來爬去,你的第一反應是尖叫?還是把它變成美食吃掉?上了飯桌的豆丹不再是蟲子的形狀,更像雞蛋,愛吃的人直呼「真鮮」!
  • 2017中國.灌雲豆丹美食文化節今天開幕
    2017中國.灌雲豆丹美食文化節今天(7.15)開幕,從即日起至7月23號,將陸續推出「中華廚祖—伊尹」祭拜活動、豆丹美食創新大賽、中國豆丹產業發展高端論壇等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  據了解,今年已經是灌雲縣連續舉辦的第七屆豆丹節,本次豆丹美食文化節的主題是「神奇豆丹、美好灌雲」,豆丹何以神奇?因為在灌雲,種豆不為得豆,而是為了養豆丹。
  • 「豆丹」江蘇連雲港灌雲「百年祖傳」手藝美食!你吃的下去嗎?
    蒲松齡提到,沒錯,就是寫《聊齋志異》的那個蒲松齡,他還寫下了《農桑經》這樣一本農業專著,「豆蟲大,捉之可淨,可熬油。法以蟲掐頭,掐盡綠水,入釜少投水,燒之揲之,久則清油浮出。每蟲一升,可得油四兩,皮焦亦可食」。他說的豆蟲就是豆丹。古人吃得,今人也吃得。
  • 最恐怖的暗黑美食,網友:你敢吃算我輸
    有很多美食都是看著好吃,吃著也爽,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看著恐怖,吃著很美味的美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第四種:灌雲豆丹江蘇省連雲港市灌雲縣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產品之一。豆丹,高蛋白低脂肪,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滋陰補腎、健胃強身和防治風溼病等功效,向來被灌雲人奉為筵中特有的菜餚佳品原料。豆丹,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 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成蟲時長約5公分,嫩綠色,頭部色較深,尾部有尾角。從腹部第一節起,兩側有七對白色線。它危害豆葉,齧成孔洞 ,嚴重時植株盡成光稈,不能結莢。
  • 昔日是害蟲,如今香餑餑 灌雲種植大豆不為得豆,以豆葉養殖豆丹畝產...
    如今,豆丹養殖已成為灌雲高效農業的首選項目,全縣人工養殖面積已經達到16000畝。 種大豆一畝,收成不過千元;而一道豆丹美食,就能賣到上千塊,一畝豆田養的豆丹收入超過萬元。豆丹,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 它體形優美,與蠶相似,它危害豆葉,齧成孔洞 ,嚴重時植株盡成光稈,不能結莢。
  • 「高蛋白嘎嘣脆」「比蝦片還香」 昆蟲宴你敢吃嗎?
    作者:何佳欣、賀劭清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成都校區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昆蟲文化節。用麵包蟲、蠶蛹、蝗蟲、大麥蟲、金龜子等10多種可食用昆蟲製成的不同美食半小時內被「一掃而光」。  蝗蟲、蜂蛹、螻蛄、大麥蟲……當這些蟲子出現在你的碗中,你敢動筷子嗎?
  • 江蘇連雲港:灌雲豆丹 一條小蟲帶動一方發展
    江蘇連雲港:灌雲豆丹 一條小蟲帶動一方發展發布時間: 2016-08-24 14:45:20  |  來源: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 耿玉和  |  責任編輯: 方青關鍵詞: 豆丹,江蘇,連雲港,昆蟲,綠色食品,灌雲縣
  • 這些「蟲子」你吃過嗎?8090愛吃的美食,00後表示:我們不敢吃!
    今天天收拾冰箱的時候,發現有一瓶冷凍的「姐猴」,這個還是夏天的時候逮的,一直沒有捨得吃。我和孩子說,待會油炸了給你做點心吃。00後的兒子一聽直搖頭,他擺擺手說:「這是蟲子,我可不敢吃!」我現在也發現了,不僅我兒子不吃姐猴,很多00後的小孩子都不吃。可是你們知道嗎?
  • 灌雲豆丹美食文化節開幕 已連續舉辦七屆
    人民網連雲港7月15日電(馬曉波) 15日,2017中國·灌雲豆丹美食文化節開幕。本次豆丹美食文化節以「神奇豆丹,美好灌雲」為主題,精心設計了10個主題活動,15個輔助活動。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蟲,是一種以吃大豆葉子、洋槐樹葉子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下生長的昆蟲,體形與蠶相似。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餚。如今,豆丹已風行淮海地區的高檔飯館,其做法與風味,尤以江蘇灌雲縣為翹楚。今年是灌雲縣連續舉辦的第七屆豆丹美食文化節。
  • 連雲港花果山風景優美,野菜宴也很美味,還有2千元一碗的豆丹
    這道菜大有來頭,它是一種昆蟲,俗稱豆丹,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餚。豆丹,學名豆天蛾,是一種以吃豆葉、喝甘露為生,在天然無毒、無公害狀態生長的昆蟲,它高蛋白、低脂肪,有溫胃之功效。
  • 豬兒蟲的華麗變身—豆丹
    你說蟲子也能成為全國農業產品地理標誌?你沒聽錯,貨真價實,灌雲人很早以前就有食用豆丹的傳統,豆丹是大豆的天敵,是完全的害蟲,但是他的肉漿卻是無毒的,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高蛋白食物,做成的菜餚十分鮮美,並且具有治療胃寒和營養不良的效果,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也是極具地方色彩的美味佳餚。
  • 豆丹你知道是什麼嗎?價格更是不菲!
    豆丹大家有沒有聽過?豆丹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豆天蛾,它是豆天蛾的幼蟲,像我們一般吃它的幼蟲的成熟體,主要賣兩種豆丹,一種是青豆丹還有一種是入土的,像這種入土大概20多天,就可以出蛾了。劉大哥剛開始接觸豆丹是一次出去吃飯,看到價格後非常的震驚,就想著家鄉遍地都是,為什麼不自己種植呢?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理解,好好地班不上,怎麼養起害蟲來了,為了證明自己,劉大哥卯足了勁幹了起來,開始的時候遇到非常多的困難,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做起來了。
  • 在連雲港吃一次豆丹,這輩子都是談資
    每個來連雲港的人,問連雲港美食,除了海鮮,還有什麼新意,連雲港人邪魅一笑,美食獨到,就怕你不敢接招。 連雲港的朋友會告訴你水裡遊的,天上飛的,都不稀奇,我們有吃豆葉,吮甘露,在土裡冬眠的豆丹。
  • 連雲港灌雲豆丹大量上市 銷量猛增價格便宜
    揚子晚報網8月26日訊(記者 張凌飛 通訊員 徐雲邦)提到海濱城市連雲港,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起了海鮮美食,但連雲港除了盛產海鮮外,還還有一種美食全國出名,那就是「豆丹」。連日來,在連雲港市灌雲縣城的各個農貿市場,豆丹大量上市,成了當地市民的搶手貨,市場銷量猛增。
  • 這種綠綠的蟲子看著都噁心,在飯店卻賣到一千元一盆,大家搶著吃
    男孩子可能看了沒多大感覺,女孩子看了多半會覺得噁心,害怕,可如果廣州人看了,可能覺得是美味吧,哈哈!小編我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大小就認識這蟲子了,在我們村裡,這個蟲子叫」菜豬「,菜園和樹上都有,大小村裡的長輩就告誡我們這蟲子有毒,不要碰它,所以現在長這麼大了,還心生芥蒂。直到前幾天在網上有網友居然曬出在飯店吃這蟲子的時候,才知道這蟲子居然還能吃?